■ 徐敏华(建阳第二中学/福建省南平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倡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如何取好这“一瓢”是关键。新《课标》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要“从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紧密结合语文教材内容,选择有利于组织和实施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优质资源,构建开放多元的教学资源体系”。因此,教师要用好教材,超越教材,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自身积淀丰厚的文学底蕴,还要对其继承和弘扬。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文化自信。
群文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围绕一个议题,精心选择、整合重组几篇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比较、提炼,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从读懂“这一篇”走向读通“这一组”。统编版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篇目,如采用“1+X”的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就能由课内一篇拓展延伸到课外多篇。
2022版新《课标》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在第三层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就要求“整本书阅读”。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自身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制定阶段性的阅读计划,再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丰盈而厚重。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讲读课文《〈世说新语〉二则》为例,按照“少年智慧 智慧少年”这一组合标准,精选课文之外的“X”(三篇文本),组合成群文,再拓展到“整本书阅读”,并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学生在三层学习任务群的进阶中建构全新的知识框架,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实现群文阅读的价值。
单篇阅读教学是对一篇文章进行精讲细品,即教师紧扣文本特质,以语言的认知与训练为核心,让学生获得集中而丰富的阅读体验。《〈世说新语〉二则》是中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讲述古代少年的聪慧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一次家庭聚会的故事。在谢太傅与子侄辈的清谈中,谢道韫表现出了咏雪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行》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这两则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浅显易懂,内容生动有趣,对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教学目标是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知课文内容,训练文言语感。
活动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如“儿女”“文义”“俄而”“骤”“何所似”“差可拟”“未若”“因风”及“期”“舍去”“乃”“委”“引”“顾”及古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等。扫清文言文阅读障碍,理解了文意。
活动二:阅读交流。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语气语调,寥寥数语中充分感受人物的个性特征,体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之美。个人复述故事。
活动三:欣赏评价。《咏雪》“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语文新《课标》特别注重创设情境,强调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什么是情境教学呢?运用语言文字的场景,即为“情境”。可以是项目式情境,也可以是阅读情境或表达情境。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进行交流互动,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学生与学校、班级、家长等多方面的互动,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还能陶冶情感,提高人文素养。教师创设情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尝试设计了以下情境:
设置情境活动一:
1.班级举行小小辩论赛:
正方观点:元方“入门不顾”失礼。
反方观点:元方“入门不顾”不失礼。
2.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应该怎样接待?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在这些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感受了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在口头交流与表达中,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语文即生活”,也锻炼了学生在生活场景中的语言能力。
精读单篇、读透单篇,为自读课外“X”及“整本书”阅读奠定了坚实基础。单篇是迁移拓展训练的关键。精读了单篇,习得了方法,才可以更好地学以致用,迁移至课外“X”,更好地见识“整本书”阅读的广袤与精彩。从单篇到课外“X”,再到“整本书”,层层推进,这遵循了阅读的规律和初中生的阅读心理,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最佳方法。
梁启超先生曾说:“语文应该一束一束地教,而不是一篇一篇地教。”我们需要意识到,很多篇章(包括“经典”篇章),把它们放在一个更大些的“阅读场”,它的魅力和价值会更加充分地彰显。倪文锦教授也指出,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特定的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多个文本,通过梳理整合、拓展、比较异同等方式,促使学生在多文本阅读过程中关注其语言特点、意义建构、结构特征以及写作方法等,从而使阅读由原有的读懂一篇走向读通一类。
群文阅读是新《课标》背景下广大师生势必要面对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它将碎片化的教学整合到一起,以学科基本问题为中心,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学习。不仅解决了某一篇,而且是一组甚至其他。群文阅读的一般特征是:同一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培养的是学生联结、比较、整合、迁移、创新等思维和能力,它是新时代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容,提高阅读效率,还能极大提升阅读品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世说新语》长于记言记事。鲁迅先生曾评价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所论十分中肯。此书主要记载东汉后期至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逸事,表现了魏晋世族社会的波谲云诡和士林精英的心灵悸动。其记言的成分多于记事。《世说新语》的人物每发言遣词,无不毕肖其声口,寥寥数语,往往使其神情毕现,跃然纸上,堪称鬼斧神工,是学生学习凝练典雅语言的典范。
教学的本质是学会迁移运用。笔者在单篇精读的基础上,聚焦于“少年智慧 智慧少年”这个议题,精选《世说新语》中“小时了了”篇、“钟毓、钟会‘汗与不汗’”篇及《虞寄传》节选。
拓展阅读一: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言语》)
拓展阅读二: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言语》)
拓展阅读三:
寄字次安,少聪敏。年数岁,客有造其父,遇寄于门,嘲曰:“郎子姓虞,必当无智。”寄应声曰:“文字不辨,岂得非愚!”客大惭。入谓其父:“此子非常人,文举之对,不是过也。”(《南史·虞荔传》附《虞寄传》)
这三篇都是讲述古代少年聪慧的故事,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对课内两篇是延伸、补充和提升。其目的是通过一组文章的学习,实现单文、群文的融合共生。
活动一:学生通读、预习《世说新语》中“小时了了”篇、“钟毓、钟会‘汗与不汗’”篇及《虞寄传》节选,扫除基础阅读障碍。
活动二:探析众少年之“智”——正面描写(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提炼)。
活动三:探析众少年之“智”——侧面描写(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提炼)。
设置情境活动二:
十月底,建阳第二中学将迎来第十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将举行“经典课本剧表演赛”。七年级(3)班班委会决定将这五则古代少年的智慧故事改编为课本剧,作为本班节目参加演出。请你积极参与。
学生的学习情境与丰富的校园生活融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空前高涨。当然,这些内容和活动一课时可能完成不了,教师可以灵活安排,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关键是要通过群文阅读来为学生搭建一个相对广阔、立体的表现平台,进而丰富学生的阅读和表达经验,提升学生语言运用、合作交流、审美能力等核心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初中阶段正是学习文言文的黄金期。
《世说新语》是一部值得阅读的好书。它不是一部史书,也不是某一个文学家和诗人的总集,而是一部由许多短小的故事编纂而成的书。每一篇几乎都有隽语,表面简单淳朴,内容却深奥异常,令人回味无穷。
记得鲁迅先生给他的挚友许寿裳先生的儿子许世瑛开列的为数不多的几种必读书中就有这部书。著名学者、辞书专家刘叶秋先生也曾说:“少年人读《世说》,觉其浅而易;老年人读《世说》,觉其深而难。因为少年人读书往往如走马观花,不加深思,而老年人捧卷则细致认真,疑必求解,不同的读书态度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而他在《邺下风流在晋多——读〈世说新语〉散记》一文中自称:“《世说新语》为魏晋轶事小说的代表作,自少喜读,至老不衰。”刘先生所言乃是他平生阅读《世说新语》的真切体会。后之学者读书确实应该像老一辈那样,细大不捐,探赜求实。笔者有几个教高中的朋友,他们在高一年级任教时,都不约而同地给学生推荐《世说新语》,都认为阅读《世说新语》对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为什么不能在时间更充裕的阶段、学习文言文的黄金期引领学生阅读呢?
鉴于此,在群文学习后,笔者继续引导孩子们阅读《世说新语》整本书,了解东汉后期至晋宋间名士的言行逸事,品味经典的语言。阶段性阅读交流会上,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制作思维导图归纳整理,撰写读书心得评析人物,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借此,积累了丰富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提高了学生整体认知的能力,丰盈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创设情境、任务驱动,设计、组织了如下语文实践活动,将学生置于情境任务之中,产生执行任务的愿望。
设置情境活动三:
为喜迎新年,班级将于12月20日下午三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博学明礼,做新时代好少年”演讲比赛,到时邀请家长观赏。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世说新语》整本书。读完整本书,你一定有心得体会,请联系自身实际,以“博学明礼,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撰写一篇演讲稿,届时分享给师生和家长。
2.请你以主持人身份,为此次演讲比赛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3.此次比赛将邀请家长参与,请你为班级拟写一篇邀请函的正文。
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来切入整本书教学,发掘、整合、提炼整本书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几个维度上的特质,进而组织阅读教学,是切实有效的思考路径。同时,整本书的聚焦取点,可以有主题型文本、语用型文本、积累型文本、诵读型文本、写作型文本、思辨型文本等基本课型为工具,有取舍,有侧重,只有这样,才能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核心素养的海洋中掬得一瓢饮,才能让整本书阅读教学扎实而有效地落地。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1+X”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实现了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阅读到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由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拓展延伸到课外阅读,由单篇文章的阅读扩展到整本书阅读,从而让语文与生活联系得更紧密。既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营造了一个大语境的阅读场,又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真正意义上摆脱了文言文教学“教而无趣,教而无法”的窘境,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