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宁 陈冠希 李萍 陈昕煜 罗霖 颜启璋 阮萍 于大海
与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相关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正在迅速增加[1]。主要发生在特定的口咽部位:扁桃体和舌根部。这种部位特异性提示存在HPV易感转化区,类似于导致HPV相关宫颈癌和肛门癌发生的鳞状柱状上皮交界区(squamou-columnar junction,SCJ),该区特异性的表达SCJ标志物,CK7及CK5[2-4]。此外,不局限于HPV感染,在胃食管交界处,亦有类似的SCJ区,胃酸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该区复层鳞状上皮所致的柱状上皮化生形成巴雷特食管(Barrett's oesophagus)。这种不同类型上皮之间的移行区(transformation zoom,TZ),目前公认是肿瘤前化生和癌发生的热点[5]。近年研究表明,宫颈,肛门以及巴雷特食管移行区上皮基底细胞能同时表达柱状上皮及鳞状上皮的标志物,具有着向鳞状以及柱状上皮化生能力[2,4-5]。
人类口咽的构成主要是腭扁桃体、舌根(以界沟为界的后1/3舌体组织)、软腭[6]。舌、腭扁桃体的组织学结构均为淋巴上皮性组织团块,上皮向固有层内陷入形成隐窝,形成网状上皮区,被认为是HPV易感区[7]。隐窝上皮有与宫颈相似的免疫表型(高表达SCJ标志物CK7、AGR2等)[8],Woods等[9]发现在口咽癌中CK7的表达与HPV感染相关,Regauer等[10]的研究发现舌根中存在来源于小涎腺导管上皮的CK7阳性鳞癌。这提示了舌根小涎腺或有与扁桃体和宫颈类似,易于被HPV感染发生恶性转换的区域。
小鼠口咽部(包括舌根)缺乏类似人类的扁桃体以及其它口咽部淋巴组织聚集的Waldeyer氏环,也就缺乏相应的隐窝上皮易感区[11]。但本课题组及其他作者的研究发现,小鼠的口腔癌模型无论是4-NQO化学诱导还是HPV转基因小鼠自发产生,甚至是小鼠乳头状瘤病毒在舌前份感染而诱发的癌症,均多发生于舌根部,且均为中低分化鳞癌。与临床上HPV相关口咽癌类似,前期研究的4-NQO模型还有极高的颌下淋巴结转移率[12-15]。而且,在小鼠诱导4-NQO30周时观察到了Von Ebner's腺开口处的鳞状化生,类似于SCJ转化区(结果未发表)。
人轮廓乳头下方分布Von Ebner's腺(味觉腺体,又称舌腺),为纯浆液性涎腺,它们通过导管开口于轮廓乳头沟底,分泌液体,辅助味觉[16]。本研究假设在人轮廓乳头的Von Ebner's腺体区也有类似宫颈和肛门的SCJ区,在HPV等刺激下也可形成复层上皮(multilayered epithelial,MLE)样结构,从而导致癌变发生。本研究对人舌根轮廓乳头标本的组织学观察,发现位于该区的SCJ,以及类似于SCJ移行区的MLE皮样结构,报告如下。
本研究选取2021~2022 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经舌扩大切除术标本6 例,切取癌周正常区域轮廓乳头组织。2021~2022 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经内痔切除术肛门标本6 例,经子宫切除术宫颈标本6 例。
连续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观察上皮移行区组织形态,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上皮移行区的免疫表型。鼠抗人单抗CK5、CK7、P63抗体购于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SP法进行IHC染色。
HE染色(图1)可见在轮廓乳头沟底处Von Ebner's腺管开口位置可以看到一段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间移行区,鳞状上皮为非角化,逐渐移行成沟顶的角化鳞状上皮,柱状上皮为导管段,两者之间的复层上皮,形态学类似肛门的SCJ的移行区MLE,该区域CK5,CK7均染色。因此,将该区上皮亦称为移行区MLE。此外,CK5除了味蕾以及柱状上皮,在鳞状上皮均染色。而CK7染色定位于柱状上皮以及味蕾。P63染色定位于鳞状上皮和移行区MLE的基底层以及相连导管的肌上皮(图2)。
图1 轮廓乳头 (HE,×40)
图2 Von Ebner's腺,宫颈和肛门过渡区 (HE和IHC,×100)
宫颈和肛门的SCJ移行区可见CK7和CK5均强表达,亦可发现宫颈柱状上皮鳞状化生区域出现CK5的强表达;宫颈的P63阳性局限于鳞状上皮区基底细胞,肛门P63在鳞状上皮和移行区上皮基底细胞均表达。而Von Ebner's腺管开口的移行区上皮亦同时表达了CK7、CK5,相邻鳞状上皮细胞不表达CK7。CK5在柱状上皮细胞不表达,P63 在所有上皮基底细胞均染色,尤其是腺管上皮基底的肌上皮细胞亦有染色,这一与宫颈上皮不同(无肌上皮细胞)(图3)。
图3 Von Ebner's腺与宫颈和肛门SCJ示意图
宫颈、肛门和食管的鳞柱交界区(SCJ)可有易癌变的移行区(TZ)结构,在局部刺激因素下该过渡区易癌变[17]。人舌根Von Ebner's腺为舌根部仅有的纯浆液腺,在过去并未得到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发现,在轮廓乳头沟底Von Ebner's腺开口处亦有类似于宫颈以及肛门的SCJ。目前研究认为宫颈的SCJ移行在区表现为单层的CK7/CK5阳性上皮,而肛门移行区表现为复层的CK7/CK5阳性上皮,且具有底层的P63阳性基底细胞。本研究还发现在Von Ebner's腺SCJ区亦具有移行区MLE样结构,同时表达CK7/CK5阳性,而到了侧壁的鳞状上皮失去了CK7阳性的表达;此外,其移行区和鳞状上皮区均具有P63阳性基底细胞。但是其在柱状上皮区与宫颈和肛门不同,因为是涎腺导管,存在包绕管腔位于基底的肌上皮细胞,所以其基底有一层P63阳性的肌上皮细胞与移行区的P63阳性基底细胞直接相连。
过去对HPV相关口咽癌的研究都集中于腭和舌扁桃体的隐窝网状上皮易感区,而忽略了与之相邻的轮廓乳头,本研究中通过与宫颈和肛门的比较,发现了位于轮廓乳头Von Ebner's腺开口SCJ区,并发现了在该区域的CK7/CK5阳性的MLE,与宫颈、肛门以及食管类似,这种结构可能是舌根HPV以及其它致癌因素的易感部位。本研究中的6个轮廓乳头均发现了不同程度的MLE转化区,可能和癌与慢性炎症刺激有关,今后可以进一步研究证实。此外,该结构的致癌易感性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