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佳,陈 程,张巧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430000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由于脑梗死病人常伴神经功能损伤,导致病人运动协调能力下降。因此病人容易出现跌倒[1]。尤其对于老年脑梗死病人,由于身体机能衰弱,导致病人跌倒风险显著升高,跌倒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病人死亡[2]。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老年脑梗死病人跌倒是临床护理重要的课题。目前认为预防老年病人跌倒需要鼓励病人参与到防跌倒安全管理的过程中[3]。病人不只是被动接受护理管理,而是亲自参与防跌倒过程,监督防跌倒措施落实情况,切实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4]。目前,关于预防跌倒的护理措施仍以护士为主导,并未让病人充分参与,导致预防跌倒的效果并不理想[5]。病人参与框架内容包括告知、参与、赋权、合作及电子化信息支持,这一框架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指导医疗卫生系统组织制定病人参与护理的具体措施,提高病人自主能力,提升护理服务的安全性与有效性[6]。部分研究者将病人参与框架应用于慢性病和癌症病人的自我管理中,结果显示治疗效果和病人满意度均明显提高[7]。然而,目前关于病人参与框架在老年脑梗死病人防跌倒中的应用报道仍较少,本研究为了能有效预防老年脑梗死病人跌倒,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对老年脑梗死病人实施基于病人参与框架的跌倒预防策略,获得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2020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我院116例脑梗死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首次脑梗死;②年龄≥60岁;③病人经头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明确病灶;④病人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愿意积极配合。排除标准:①合并脊髓损伤者;②下肢功能障碍者;③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④缺血性股骨头坏死;⑤重度认知障碍;⑥长期卧床无自主行为能力;⑦语言障碍或认知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8例,两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入院后为避免干预时相互沾染,将病人安排在不同的病区,对照组安排在神经内科一区,观察组安排在神经内科二区。对照组行常规跌倒预防措施,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时应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MFS)评估病人的跌倒风险,对于评估为中高风险的病人,在床头位置张贴防跌倒警示标识,为病人发放《防跌倒预防知识手册》,重点讲解预防跌倒相关知识,让病人能够注意到各种生活事项中易导致跌倒的危险因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病人参与框架的老年跌倒预防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1.2.1 组建专业团队
团队共9名成员,包括护士长1名、主管护士2名、责任护士4名、研究生2名。由护士长担任团队组长,主要负责对本次研究人员进行协调管理,并对研究进行全面指导;主管护士为副组长,负责整理研究对象资料,对各项干预措施进行督导和质量控制;责任护士的工作职责为实施具体的干预措施,并整理干预前后病人的各项情况变化,汇总数据;研究生主要负责查阅文献、分析数据以及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1.2.2 实施干预策略
1.2.2.1 告知
在病人入院后的第1天,责任护士需要完成告知工作。使用视频的形式为病人播放跌倒的相关知识,让病人知道什么是跌倒、跌倒的表现、跌倒的危害、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等,让病人和家属都能够意识到跌倒的严重性。告知病人目前本科室采取与预防跌倒的相关措施和具体预防跌倒设备等,获得病人和家属的配合,提高病人的护理依从性。
1.2.2.2 参与
责任护士需指导病人线上填写跌倒自主评估量表,注意填写内容时必须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根据量表内容评估病人的跌倒风险等级,分析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通过系统自动生成评估结果。责任护士邀请病人一起查看和分析跌倒风险评估结果,并共同讨论、制订个性化跌倒防范计划。
1.2.2.3 赋权
护士与病人共同分析跌倒风险评估结果,如果发现了漏选或多选风险因素的情况,可以为病人讲解存在相似风险因素的跌倒案例,让病人正确意识到自身的风险情况,掌握风险因素的处理措施。当护士与病人就风险因素和措施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可适当调整评估结果并自动生成个性化跌倒防范计划单,打印后护士与病人各留存1份,跌倒防范计划单的主要内容为:病人基本信息、跌倒风险因素、跌倒防范措施。责任护士需要为病人和家属发放《预防跌倒指导手册》,使用设备播放跌倒知识相关视频,再次强化病人对跌倒风险因素与预防措施的认知。病人观看手册之后,责任护士需询问病人是否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并为病人再次播放视频内容,详细讲解相关知识。为病人准备跌倒防范要点彩色卡片,根据病人的情况为病人发放卡片并悬挂床旁,方便病人和家属随时查阅,增强病人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提高病人对跌倒风险因素的识别能力,比如床栏故障、地面湿滑、地面障碍物、灯光不明等,告知病人如发现各种危险因素需要及时通知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在接收到相关信息后进行现场查看,并联系相关工作人员作出处理,保证病人安全。
1.2.2.4 合作
组织病人参与交流讨论活动,在活动中要邀请发生过跌倒的病人分享自身的感受和经验,比如讲述自己跌倒的场景、产生的后果及之后的防范措施等,进一步提高病人对于跌倒危险因素的识别能力和自我防范能力。交流环节结束后,护士和病人一起展开情景模拟,比如起床、行走、上厕所、使用辅助器具等场景,通过表演和模拟让病人更好地掌握不同情况下跌倒的防范性措施。如果病人的防范行为不正确,护士要亲自示范动作,纠正病人的错误,确保病人准确掌握防范措施。在与病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责任护士需引导并鼓励病人说出自己在参与护理中存在的疑问和遇到的困难,询问病人在此期间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如果病人感觉情绪状态不佳或困难较大,需要双方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适当调整干预计划,保证病人以舒适、积极的心态参与个人管理,以病人的个人情况、耐受程度调整干预的内容和时间。病人需要在了解相关措施后在措施防范表上签字并标注日期,护士需要对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评价。对病人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抽查,评估病人的个人管理能力和防范意识,监督各项措施是否得到了有效落实,并将结果反馈给研究生,对管理方案做出更加科学的调整。
1.2.2.5 电子化信息支持
将各项调查问卷和量表导入到医院电子信息系统中,病人需要在线填写并自动生成评估结果,参考评估结果,责任护士需要在线为病人调整跌倒防范护理计划单。病人可以随时线上查看个人健康记录,对自身的情况产生更全面的认知。
由责任护士记录两组干预前后跌倒风险、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防跌倒自我效能、防跌倒效果及病人防跌倒的满意率。①跌倒风险:采用MFS评价两组跌倒风险,该量表共6个条目,总评分0~125分,评分越高,说明病人跌倒风险越高,评分>45分为跌倒高风险[8]。②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自制的防跌倒知识调查问卷评价两组防跌倒知识,该问卷包括跌倒危害、引起跌倒的原因、住院期间防跌倒措施3个维度,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4分,总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说明病人防跌倒知识水平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38~0.878,效度系数为0.892~0.942,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③防跌倒自我效能:应用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价两组防跌倒自我效能,量表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为1~10分,总评分14~140分,评分越高,说明病人防跌倒自我效能水平越高[9]。④防跌倒效果:记录两组高危跌倒评估准确率及跌倒发生率。⑤满意率:采用自拟的防跌倒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满意度,问卷包括防跌倒知识宣教、防跌倒措施落实、住院环境管理、防跌倒效果4个方面,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分,总评分>30分为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表1 两组干预前后MFS、防跌倒知识调查问卷及MFES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高危跌倒评估准确率、跌倒发生率及满意率比较 单位:%
研究认为,预防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本质在于让病人形成正确的防跌倒行为,而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让病人获得全面的预防跌倒知识,并形成正确的自我管理态度[10]。为此,本研究将疾病认知水平作为干预措施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防跌倒知识调查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叶琼等[11]的研究结果相符,说明采取常规的预防跌倒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病人的预防跌倒知识,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常规护理模式并未关注病人需求,实施健康教育的内容过于笼统,施教频率低但内容多,导致病人无法全面地掌握预防跌倒健康知识,并未形成正确的认知,在态度和行为上也无法达到理想状态。而基于病人参与框架的老年跌倒预防策略应用跌倒自主评估量表评估了病人发生跌倒的风险,这个过程使病人能全面认识自己存在的跌倒风险因素,提高了病人对跌倒的重视程度[12]。研究认为,病人对防跌倒知识的理解能力是影响其防跌倒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如果病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与护理人员相当,就能进一步提高病人防跌倒意识与配合度,从而有效预防跌倒发生[13]。而本研究中护理人员使用视频、健康手册、同伴讲解、情景模拟等多样化的形式帮助病人反复学习跌倒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知识,从而提高了病人对防跌倒知识的认知及了解[14]。
防跌倒效能是指日常活动中个人对不发生跌倒的信心[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MF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汪梦月等[16]的结果一致,说明基于病人参与框架的老年病人跌倒预防策略可提高病人防跌倒效能水平。这是因为通过信息平台在线评估跌倒风险,使病人能深刻认识到自身状态,分析跌倒隐患,并对跌倒后果有更加清晰的认知[17]。此外,该干预方案还根据病人的个人情况、学习能力等因素制定防范措施,提高了病人个人跌倒防范能力,增强了病人处理问题的信心[18]。准确评估结果赋予了病人权利,让病人能够更加全面地关注到预防跌倒的各个环节和具体措施,让病人形成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和信念,整体状态上更加积极、自信,在日常活动中更加谨慎,从而提升病人防跌倒效能水平[19]。
研究认为,让病人参与防跌倒安全管理的过程能够显著提高预防跌倒的效果,降低跌倒风险[2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跌倒评估准确率、防跌倒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能由于基于病人参与框架的老年病人跌倒预防策略为病人提供了参与预防跌倒评估的机会,并让病人亲自参与选择预防跌倒措施及效果评价的环节,从而形成了人人参与病人安全管理的积极氛围,使病人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管理,从而有效预防跌倒的发生[21]。另外,信息化平台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了干预流程,自动生成评估结果及个性化跌倒防范计划单,依据计划单,护理人员在实施各项干预措施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确保了护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提高了高危跌倒评估准确性,更容易达到预期的干预目标,从而提高病人对防跌倒的满意度[22]。
综上所述,基于病人参与框架实施住院老年病人跌倒预防策略,充分调动了病人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可以让病人亲自参与预防跌倒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一系列环节,让病人充分认识自身管理行为对于预防跌倒、促进康复进程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了病人的知信行水平及跌倒效能水平,并降低病人跌倒发生率,提高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