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

2023-03-15 20:57史中钰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3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摘 要】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凝聚着无数先辈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曾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文化角色。它们就像是一部部隐藏在民间的电影放映机,生动地记录了中华大地的文化演变。近年来,国家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政策支持,积极推动非遗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非遗不仅成为塑造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城市品牌价值的重要工具,还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其与时代发展的脱节,非遗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随着年迈传承人的相继离世,许多非遗技艺正濒临失传的危险。然而,伴随社会的迅猛发展,本研究立足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对非遗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承创新非遗的新路径,具体如下。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3—054—03

引言

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口头传说、传统手工艺以及表演艺术等称之为非遗文化,这些文化形式兼具独特民族特色与历史文化价值,既是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生动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创造力。在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技艺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逐渐走向衰败。

一、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力度

(一)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原真保护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支撑才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可依据不同门类不同区域的非遗文化特点,灵活运用相关政策进行合理规划,借助产业扶持、人员培训等政策进行分类引导,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非遗传承者投入经济助力。同时,地方部门还可针对非遗文化传承中的各项问题,通过组织协调、引导资金等手段开展传承基础条件建设,围绕非遗文化内涵形式的发展创新进行深入探索。

要采取相应措施大力文化传播中非遗传承的基础性作用。例如,深入调查地方非遗现状,转变非遗传承者的传统观念,引导其主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引人无限遐思的传说、丰富多彩的民俗、深厚独特的孝道等文化内涵,并灵活运用互联网媒介等文化传播模式扩大社会影响力,由上至下塑造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文化品牌;为非遗传承者定期开展相关培训课程,让更多传承者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传承非遗文化,让更多民众接触非遗了解非遗。

(二)强化传承基础,提高文化发展

具体说来,我国非遗传承模式较为单一,且对传承者专业技能、主观能动性有较高要求,因此运用文化发展模式开展非遗传承活动有较大的实施难度。调查发现,我国各地传承非遗文化喜欢采用中规中矩的竞赛活动、传统表演、模仿性演出等,没有成立相应的非遗传承团体等进行弘扬。基于此,我们应强化传承基础并不断提高文化发展。

在传承非遗文化中,传承者应将非遗文化为内核,并与其他文化艺术相融合,要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与规律,结合实际制定出完善的科学保护机制。首先,大力挖掘强化学习。深入实际了解掌握非遗文化发展状况,对其蕴含的丰富文化价值进行充分挖掘。比如,举办非遗文化普查业务骨干线上培训,积极邀请非遗骨干,成立非遗普查专班深入地方县、区、镇、乡、文化站等开展非遗普查工作,整理出独具地方特色并能深刻体现地方民风民俗的非遗项目。立足实际努力探索,创建出大批非遗文艺作品,打造醒目的地方非遗品牌;构建多层次且比较立体的非遗传承项目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努力借鉴经济相对较发达区域的产业创新模式,推动非遗产业的发展。

(三)全面落实到位,合理规范非遗文化

集中力量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历史资料或文献,复制珍贵古籍或音谱,灵活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收录并运用现代化方式保存展示,最大限度地重现历史文化技艺,传承保护非遗。

比如,通过文字撰写、音像视频方式等详细记录,整理成册、编制成书,让这些活态的遗产以民众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方式保存。制定精确档案,促使传承保护落实到位,有迹可循;通过交流互鉴进行宣传。地方部门可组织国家级非遗项目交流展演活动,尊重非遗基本内涵、弘扬非遗当代价值、讲好非遗故事,组织民众观看优秀非遗文艺作品,引导其充分领悟非遗的无穷魅力;夯实队伍建设。着力于保护传承非遗夯实传承人队伍建设,大幅度提高传承人的保护意识与传承能力。比如,组织国家级、非遗工坊负责人等,通过集中学习、现场答疑以及交流座谈会相结合方式等开展能力提升,全方位推动非遗队伍的壮大发展,促使沉睡的非遗文化在科学规模化、合理规范化下“活”起来、“动”起来。

二、完善非遗文化保护体系

(一)找准特色定位,突出精神涵养

伴随新时代我国的迅猛发展,在传承非遗文化中更应在国家文化版图中精确定位、合理布局、整体谋划,这样才能够住特色非遗文化的示范交流、引领融合功能。

比如,在传承非遗文化中,要根据地方特色,挖掘非遗要素,塑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底蕴的非遗文化醒目标识。同时,发挥非文化承上启下的战略功能,借助非遗文化这个重要载体探寻体验地方文明;确立非遗文化建设主题,充分考虑地方非文化类型、文化要素,助力各项文化工作的开展。当前我国很多沿线城市都在加快推进非文化的传承弘扬工作,其中有较多共性。因此,地方在构建非遗文化体系时要突出地方特色、文化优势、非遗底蕴,关注“源”与“魂”,突出非遗文化的深厚价值培育、丰富精神涵养、塑造文化认同,建设精神家园。

(二)守正创新,让非遗文化融入群众生活

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可建立在科学完善的非遗保护体系之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不同区域文化资源丰富,且文化遗迹庞大,各地都有不同的古建筑群、大遗址、民俗、精美碑刻等,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共同见证了早期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我国各地的非遗文化,都承载着当地深厚的文化基因,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傳承。为确保非遗文化的持久生命力,我们需在坚守其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发展,确保其根基稳固、韵味独特。我们要努力完善非遗文化的保护体系,让多元非遗文化“立”起来,塑造可展示传承不同地方文化的特色品牌。

例如,在节假日期间,地方文旅部门可策划种类丰富的非遗展览活动,让民众徜徉在浓郁的艺术长廊中欣赏非遗。努转变传统观念,用心塑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经济。转变依赖官方力量的开发模式,激发民众对非遗产品的内在保护意识。通过民间团体组织非遗知识竞赛,引导民众静心参观非遗遗址,品尝特色非遗美食,欣赏非遗文艺节目。回时,文旅部门还可将精湛的木版刻、细致入微的蛋雕、巧夺天空的玉雕等微缩技艺转化为明信片或书签等文创产品,通过商业销售模式实现利益创收,造福民众;与高校加强合作,共建非遗实践基地。地方部门可积极与高校合作,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灵活融入非遗文化,让非遗项目吸引更多学生。高校还可与不同区域的非遗项目共同设立实践基地,让相关专业学生在预就业时通过实训场所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这种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培养非遗项目开发人才,还能协助他们在相关机构或组织中发挥专业技能。当然,高校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非遗信息数据库,为教学、科研与应用提供支持。同时,跨学科合作也是必要的,例如经济学、管理学、民俗学和汉语言文学等学科的融合,以搭建出更完善的联合创业平台;用心拓展非遗产品,促进经济绿色发展。在建设非遗文化带的过程中,我们可充分利用地区文化底蕴,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增长模式。例如,结合当地的礼德文化和休闲娱乐文化,推出特色旅游项目。当前,许多地区的非遗项目已经成功转型为促进城乡绿色发展的产业,地方文化局也应从民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审视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丰富多样的非遗品类。

三、推进非遗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和发展

(一)形成文化交流,享受非遗福利

地方部门可抓住新时代环境赋予的机遇,立足实际采用多样化方式开展与其他非遗开发模式的良好交流,在彼此影响下积极借鉴成功推广手段,助力本地非遗脱颖而出。

比如,借鉴发达地区对本地民俗的动漫化宣传模式,积极鼓励本地动漫创作者加入传承保护非遗队伍,集合奇妙构思制作与非遗文化相融合的文艺精品,并采用独特方式用心介绍种类繁多的非遗项目,使其地方非遗品牌全面彰显出独特风格。同时,在传承保护时,与相关指示精神结合,引导非遗保护工作的稳序推进,促使其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提升。地方还可从非遗与旅游融合角度入手,深入实地调研、集中考察、相互渗透,助力非遗走入民众生活、走进地域传播,打造“地方非遗旅游”一卡通服务,让民众领悟非遗文化的魅力。此外,要重视非遗传承人在传播非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出示相关文件给予肯定,增加传承人信心。地方旅游局可全面普查当地文旅资源,用心发掘非遗文化,推进更多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进景区,并诚挚邀约具有一定知名度或代表性的传承人与景区合作,在重要节假日为民众展示非遗节目。

综上,地方部门要为非遗文化的发展集思广益,利用景区大力宣传,既让游客视觉、听觉、味觉享受到欢畅,又让游其获得出其不意的惊讶与开心。当然,不同部门可采用合适方法将吃喝娱购等环节完美植入丰富活动,为游客带来难忘的非遗文化旅程。

(二)不断强化创新,领悟非遗风采

非遗文化包括很多艺术种类或项目,在保护传承时,不同地方部门要努力创新,让保护机制、传承手段都焕发出崭新光彩。

比如,很的地区的非遗剪纸技艺精妙绝伦,文旅部门可在著名景点专门设置出场地进行展示,让游客与手工匠人零距离接触,认真观赏剪纸的妙趣并体验魔术般的精彩,感受匠人的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在细致入微处获得丰富体味;在景区附近开设非遗美食街,让琳琅满目的地方特色美食满足游客挑剔的味蕾,在“品”的同时发挥非遗文化的“为民服务”作用;在县级景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助力古老悠长的历史记忆在新时代泛起活力,用灿烂光彩吸引愈来愈多新生力量的加入,让非遗文化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调查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地方非遗之美,让更多人领悟新时代的时尚非遗风采。

四、构建多彩课堂,助力非遗进校园

非遗不仅是历史也是民族特色文化,不仅是艺术更是生活。非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可能以精美手工艺品的方式呈现,也可能以儿童时期的古老歌谣传唱,还可能以餐桌美味佳肴的方式进回味。学校要高度重视非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可以结合地方非遗特色,全面对教师、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师资力量进行整合,为学生开设非遗课堂并将非遗文化引进学校课堂,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在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丰富校园课程。促进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让校园成为非遗传承体系中的重要场所,巧妙推动非遗与文化艺术的完美连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为学生构建特色非遗舞蹈课程。

比如,学校可不断深化双减工作,坚持五育并举,将手工剪纸、布老虎、武术等项目融入校本课程与课后服务中,通过特色课堂、作品展览、培训体验等多样化形式推动非遗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例如,将学校可从地方非遗文化入手,在美术课中为学生开设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为学生耐心地讲解每一个动作细节、每一部件的制作技艺要领,用精湛的制作技艺吸引学生们的浓郁兴趣,让学生们零距离接触非遗并直观感受其魅力,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秉承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学生们开设缤纷多姿的社团课程,成立民族舞社团、民族食品社等,制作融合非遗的课间操、骰子游戏等,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度,激发骨子里对非遗文化的保护热情,助力非遗技艺与非遗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旺盛生命力;再如,高校还可以开设非遗文化传承专业,通过各种非遗文化课程、非遗活动实践,逐步构建出完整的非遗文化传承育人体系,将“育德”与“传艺”相结合,打造出融特色地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品牌课程。高校还可以带领学生寻访特色民间非遗技艺,为学生定期开展学习培训传承项目,引导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不断增强文化自信。高校还可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非遗文化以课程思政的形式,融入到各个专业,推动高校各专业学生群体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主体,提升高校学生主体的文化传承自觉。

五、结语

综上,非遗文化并非仅是历史的产物,它更是现今和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文化的自我意识到自我强化,再到坚定的自信,这一系列进程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在这一过程中,传承人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程度。因此,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点在于对传承人的精心保护和培养。而要真正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信,最根本的是重塑传承人的自信。

参考文献:

[1]王莹,兰宇.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9(19).

[2]陈峰.试论民间非文化遗产创新发展与传承——以民俗剪纸为例[J].中小学教育,2020(25).

[3]翁裕琳,乔娇,仝欣,等.数字化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淮海地区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21).

[4]许羽欣.知识产权视阈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32).

[5]杨薇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创意设计发展研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18).

[6]马文静,王教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陕西面花的传承与保护[J].現代食品,2023(17).

[7]周玉华.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3(16).

作者简介:史中钰(1994—),女,汉族,山西蒲县人,哲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地方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黄酒非遗文化数字记忆的内容、路径与问题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