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治疗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观察

2023-03-15 15:00张霞
大医生 2023年24期
关键词:温针灸

【摘要】目的 探讨将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应用于老年失眠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莒南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予以对照组患者艾司唑仑,予以观察组接受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睡眠质量得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治疗老年失眠的疗效与安全性良好,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老年失眠;心脾两虚证;温针灸;五脏俞;膈俞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3.24.0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24.032

老年失眠是指老年人在睡眠方面遇到困难或无法得到充分休息的情况,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多次醒来、睡眠浅、早醒等症状,多伴有为睡眠质量下降、日间功能受损等主观体验[1]。据不完全统计[2],全球有10%~30%的人群存在失眠问题,而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失眠存在密切关联,长期的失眠可能导致心理和生理的紧张,引起应激反应,进而增加血压和心率,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因此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失眠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阐述清楚,目前临床仍缺乏特效治疗药物。中医学认为失眠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不寐”的临床表现,其病位在心,与脾、肝、肾脏器有关,其中心脾两虚证是不寐的常见证型之一[3]。温针灸是一种利用针刺腧穴和艾叶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进而发挥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引阳入阴效果的中医外治法,五脏俞加膈俞源于明代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主要用于五脏虚损、气血两虚病机所致的疾病治疗[4]。本研究主要分析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治疗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莒南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9例;年龄67~82岁,平均年龄(75.23±6.54)岁;病程1~5年,平均(3.12±0.77)年;匹茲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11~18分,平均PSQI总分(15.32±2.19)分。对照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69~80岁,平均年龄(75.09±4.82)岁;病程1~4年,平均(3.37±0.45)年;PSQI总分12~18分,平均PSQI总分(15.09±2.42)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莒南县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失眠的西医诊断标准[5];②符合不寐心脾两虚证的中医辨证标准[6];③参与本次研究前未使用催眠药物。排除标准:①近期接受失眠相关治疗者;②合并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③存在温针灸禁忌证;④合并恶性肿瘤、精神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予以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治疗,选穴:印堂、照海、申脉、安眠(双侧)、心俞、膈俞、肺俞、肝俞、肾俞穴。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使用0.25 mm×40 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进行针刺。印堂穴平刺0.3~0.5寸,申脉、照海直刺0.3~0.5寸,安眠直刺0.8~1.2寸,均予以平补平泻法;肾俞直刺0.5~1寸,心俞、膈俞、肺俞、肝俞向脊柱方向45°斜刺0.5~0.8寸。予以捻转补法,所有穴位针刺得气后,取2 cm长的艾条缠绕在针柄部位,并在艾条自下向上的方向点燃,每处穴位灸2壮。温针灸每隔2天进行

1次。对照组患者予以艾司唑仑(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291,规格:1 mg×20片)1 mg睡前口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临床控制:患者经过治疗后,失眠症状基本消失,PSQI总分较治疗前减少>75%;显效:失眠症状明显改善,PSQI总分较治疗前减少50%~75%;有效:失眠症状部分改善,PSQI总分较治疗前减少25%~<50%;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睡眠质量。采用PSQI[7]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分为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等维度,总分>7分提示存在睡眠障碍,得分越高提示睡眠障碍越严重。③安全性评价。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23.0分析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χ?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得分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PSQI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安全性评价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改变。

3 讨论

老年人的失眠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多次醒来、睡眠浅、早醒等症状。相关文献表明[8],长期睡眠障碍容易增加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焦虑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是身体恢复和修复的重要过程,长期缺乏充足的睡眠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并且会影响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变慢等问题,影响患者的社交和日常生活;同时失眠经常伴随着情绪和心理问题,老年患者可能变得焦虑、抑郁、易怒或情绪不稳定。长期的失眠可能造成心理负担增加,甚至加重已有的精神健康问题,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既往研究指出[9-10],失眠是多种病因所致的结果,与睡眠-觉醒周期、神经递质、褪黑素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因素有关,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镇静催眠类药物,但长期使用容易出现药物成瘾性,无法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11]。

祖国医学将失眠纳入“不寐”范畴,中医学者多认为老年患者年老体虚,脏腑虚衰,劳心伤神,脾虚气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心血不充,使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而致不寐[12-13]。温针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它结合了针灸和温热疗法的特点,结合了针刺疗法和温热疗法的双重作用;同时温热刺激可以舒缓痛点和压力点,改善气血循环,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疏通经络、改善症状的效果。温针灸的疗效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产生:①温热刺激:温针灸通过针的温热刺激作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代谢和氧气供应,加速细胞新陈代谢,从而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②调节气血:中医理论认为,温热刺激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平衡阴阳,提升免疫力,改善机体的整体健康状态;

③缓解疼痛:温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改变疼痛传导,缓解病痛不适。尤其对于一些慢性疼痛,如肌肉骨骼疼痛、关节炎等,温针灸常常能取得良好的疗效;④放松身心:温针灸疗法在使用过程中给人带来温暖舒适的感觉,能够缓解紧张情绪,促进身心放松,帮助患者恢复平衡和舒适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14],温针灸在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等方面效果显著。五脏俞加膈俞源于明代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主要用于五脏虚损、气血两虚病机所致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在改善失眠症状具有良好效果[15-16]。五脏俞、膈俞均位于人体背部,而背为人体之阳,背俞穴与五脏之间存在内外联系,通过对五脏俞穴进行良性刺激,可有效调节营卫经气,调畅气机升降。从人体解剖学结构来看,当对五脏俞、膈俞所对应脊神经后支及其分支的汇聚部位采取持续性的良性刺激时,则会通过刺激从而产生调节信息进而传导至脊神经部分,脊神经则通过背根神经节传入背根及脊髓,进而将调节信息传达至大脑,发挥全身调节性作用[17]。相关研究表明[18],通过针刺失眠大鼠的五脏俞、膈俞,进而下丘脑内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的含量,进一步增加深慢波睡眠量,有效改善失眠症状。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治疗老年失眠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9%,表明相较于西药治疗,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治疗老年失眠的疗效更好。PSQI是一种常用的评估睡眠质量的量表,用于了解个体在过去1个月内的睡眠情况,在临床评估睡眠质量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次研究结果中: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更低,提示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可进一步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推测原因可能是通过温针灸患者的五脏俞加膈俞,促进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等与睡眠调节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提高睡眠质量,改善失眠症状。

综上所述,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治疗老年失眠的疗效与安全性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WANG Y M, SONG M, WANG R, et al. Insomnia and multimorbidity in the community elderly in china[J]. J Clin Sleep Med, 2017, 13(4): 591-597.

BEYDOUN H A, BEYDOUN M A, WEISS J, et al. Insomnia as a predictor of diagnosed memory problems: 2006-2016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J]. Sleep Med, 2021, 4(80): 158-166.

羅希, 葛立君. 养血安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 2023, 43(2): 253-256.

杨茜, 方庆霞. 针刺五脏俞加膈俞为主穴辨证治疗慢性失眠患者70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 2015, 56(20): 1760-1762.

张鹏, 李雁鹏, 吴惠涓, 等.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5): 324-33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183.

张兰坤, 李婷婷, 刘元月, 等. “调肝安神方”治疗肝郁血瘀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PSQI评分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 40(2): 345-349.

FROHNHOFEN H, POPP R, STIEGLITZ S, et al. Assessment of sleep and sleep disorders in geriatric patients[J]. Z Gerontol Geriatr, 2020, 53(2): 100-104.

MC CARTHY C E. Sleep disturbance, sleep disorders and co-morbidities in the care of the older person[J]. Med Sci (Basel), 2021, 9(2): 31.

BILLINGS M E, HALE L, JOHNSON D A. Phys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with sleep health and disorders[J]. Chest, 2020, 157(5): 1304-1312.

WU J, SHI Y, WANG X,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cupuncture for senile insomnia: A protocol fo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Medicine (Baltimore), 2021, 100(29): e26700.

YIN X, GOU M, XU J,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primary insomn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Sleep Med, 2017, (37): 193-200.

姚文强, 张擎, 韩旭. 老年失眠特点与证治[J]. 中医学报, 2021, 36(10): 2055-2058.

姜默琳, 张捷. 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探讨[J].北京中医药, 2021, 40(5): 519-520.

代利利, 李秋芬, 倪光夏. 针刺五脏俞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 2020, 47(12): 151-153.

李金隆, 晁宇翾, 徐鹏程, 等. 浅谈针刺五脏俞配合“五志穴”治疗失眠[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26): 19-20.

李欧静, 王凡. 针刺五脏俞加膈俞配神门穴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临床研究[J]. 中国针灸, 2018, 38(5): 469-472.

杨玲, 李玉侠, 于晓刚, 等. 揿针埋五脏俞加膈俞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J].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3): 1765-1768.

作者简介:张霞,硕士研究生,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针灸。

猜你喜欢
温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理疗措施及临床疗效观察
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温针灸配合肩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36例心脾两虚型心悸的临床观察
温针灸联合中药复方干预恢复期脑梗死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不同中医方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比较
推切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35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