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化痰降脂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观察

2023-03-15 15:00张铁成
大医生 2023年24期
关键词:穴位埋线肝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疏肝化痰降脂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随机数字表法),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增用疏肝化痰降脂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血脂指标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肝功能指标水平[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中医证候积分、肝脏脂肪超声衰减(CAP)值。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为87.2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C、TG、ALP、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主症、次症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CAP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期间,疏肝化痰降脂方联合穴位埋线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等指标,提升总有效率。

【关键词】脂肪性肝病;疏肝化痰降脂方;穴位埋线;肝功能;血脂指標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3.24.0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24.031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 FLD)是一种病理学概念,主要指慢性、弥漫性、大泡型为主的脂肪肝。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过量饮酒史,临床将FLD分为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两种类型。NAFLD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也是健康查体肝功能异常的首要原因,有多种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代谢综合征、睡眠障碍[1]。目前,NAFLD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低碳水化合物饮食[2]、运动治疗[3]、降酶保肝药[4]等。经临床证实,此类治法对患者的病情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中医认为,NAFLD属于“黄疸”“肋痛”等范畴,多因饮食不节、久病体虚等,引起肝失疏泄、脏腑功能失调,湿热痰瘀互结于肝而致。针对NAFLD的病因、病机,选择有化痰、降脂等功效的中药汤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穴位埋线是中医针灸疗法与现代技术相融合而产生的新型穴位疗法。本研究对NAFLD患者联合应用疏肝化痰降脂方与穴位埋线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NAFL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41.29±3.57)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8±0.37)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4例;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40.58±4.19)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11±0.4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本研究经乐山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NAFLD相关诊断标准[5];②符合中医痰瘀互结型的辨证分型标准[6];③无本研究用药相关禁忌证。排除标准:①病毒性肝炎、长期酗酒、药物性肝病等导致发病者;②无症状型FLD;③合并其他肝病,如肝硬化、肝癌等。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基础治疗,包括每天低强度运动(慢跑、游泳等)30 min以上,根据患者营养物质摄入需求制订并实施科学的膳食方案。合并其他慢性病者,请对应科室主治医师会诊,结合临床辅助检查结果与病史资料等,制订联合用药方案。两组患者NAFLD治疗方案如下。对照组:①辛伐他汀(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07,规格:20 mg)降脂治疗,20 mg/次,1次/d。②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赛洛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10,规格:228 mg×24粒/盒)口服,2粒/次,3次/d。观察组:①常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②疏肝化痰降脂方。组方:丹参、决明子、山楂各15 g,柴胡、郁金、赤芍、泽泻各12 g,茵陈10 g,炙甘草6 g。每天1剂,水煎服,早晚温服。③穴位埋线治疗。根据入组NAFLD患者的证型特点,参考中医穴位治疗相关理论,选择中脘、天枢、足三里、肝俞、膈俞等穴位,每穴埋入约1 cm高分子可吸收性缝线。间隔2周治疗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疗效。疗效评估由主治医师完成,选择NAFLD相关主要症状的变化作为评估依据,具体评估标准为:所有症状均消失,为显效;主要症状至少有2~3项明显改善,为有效;明显改善症状不足2项,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包括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肝功能指标[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检测方法:常规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采用日本奥巴斯公司AU 5800型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完成血生化指标的检测。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7]。其中,痰瘀互结型的主症包括肋下痞块、胁肋刺痛/钝痛、面色晦暗等,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次症包括胸脘痞满、纳呆厌油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脂肪超声衰减(CAP)值,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超声科人员进行检测,所用仪器为Fibroscan 502机型(法国Echosens公司)。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临床疗效为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其他用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比較 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ALP、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ALP、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CAP值比较 治疗前,两组C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P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NAFLD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临床统计数据,及既往文献[8]报道的研究成果,本病患病人群的数量较多,有年轻化趋势,且肝脏病变可与糖尿病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代谢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从NALFD治疗实践分析,早期用药方案的选择多以清除肝脏内的脂肪为主,但该治疗思路忽略了相关代谢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以及肝脏脂肪变性发展等问题的出现,可能进一步加重疾病负担。健康饮食与规律运动是NALFD患者基础治疗的重要内容,在降低风险、延缓肝脏病变的进展等方面皆有一定的益处。药物治疗方面,降脂治疗与合理应用保肝类药物是主流选择,但从现有指南或专家共识分析,保肝药的作用、地位等仍有待商榷。在中医学领域,虽然没有NAFLD的直接描述或古籍记载,但从患者的主要表现与其他临床特征分析,可将该病归入“胁痛”“肝胀”“痞满”等范畴。根据《黄帝内经》《灵枢·胀论》等著作中的记载,NAFLD病位在肝,“胁下满痛”为其主要证候特征。以中医治疗“胁痛”“痞满”等病的经验为基石,结合历代医者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探索适宜用于NAFLD患者的中医疗法,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有望弥补内科治疗在控制NAFLD病情进展方面的不足,并为临床决策提供多样化选择。

本研究对疏肝化痰降脂方、穴位埋线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价值进行分析,仅从最终疗效的评价看,观察组、对照组持续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7%、8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表明,与单纯给予辛伐他汀、保肝药的常规疗法比较,增用上述两种中医疗法,能够提升NAFLD治疗的有效率。周自强等[9]研究结果与本文结论一致。为深入了解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差异,以及患者接受不同治法的获益情况,本研究还从血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以及超声复查结果3个方面进行比较。血生化指标的常规检测项目中,ALP、ALT等肝功能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积极治疗后肝功能损伤的恢复情况;TC、TG是血脂检测的重要项目,既往常作为NAFLD基础治疗效果评价的参考依据。本研究发现,在遵医嘱持续用药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脂、肝功相关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TC、TG、ALP、ALT水平更低。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疏肝化痰降脂方的降脂与脏腑功能调节作用有关。从证型特点与治则分析,纳入病例均符合痰瘀互结证的辨证标准,对应治则为活血化瘀、祛痰散结等。而观察组所用方药中,丹参是活血化瘀疗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药材之一,兼有宁心安神、养阴除燥等功效;决明子可清肝明目、解表清热,药理研究证实,其活性成分有降脂作用[10];柴胡能益气活血、疏肝理气,有抗脂肪肝、抗肝损伤等作用;茵陈可利胆护肝,与郁金等配伍,能治胁痛、胸闷痞满等症;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化痰、降脂之功效。中医证候积分是以中医理论、经验为基础,对患者积极治疗后各类证候的变化进行评价而获得的一项指标,在评价中医治疗方法的合理性及患者获益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主症、次症积分大幅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结合治疗效果的主观评价,两种中医疗法的应用,有助于促进NAFLD相关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的改善。分析上述差异的来源,除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穴位埋线产生的持续性刺激也有重要意义。按照穴位埋线的作用机理,NAFLD患者使用该疗法后中医症候积分限制下降,可能与针刺及埋针效应、异种组织移植后变态反应等有关。作为一种异体蛋白,药线埋入穴位后,不仅能够持续刺激对应穴位,发挥刺激经络、调理脏腑等作用,还可让局部组织出现无菌性验证,对个体的应激能力、免疫功能等产生积极影响。在取穴方面,中脘为胃经募穴和八会穴之腑会,对六腑尤其是消化系统相关疾病有较好疗效,穴位刺激中脘穴能够起到补虚益气、调胃和中等作用,主治肝炎、食欲缺乏等;天枢为理肠消疾特效穴位,有调节肝脾功能、理气行滞等作用;足三里是肝病治疗的主要穴位之一,有调理肝脏作用,且能够缓解由肝病引起的失眠、疲劳等症状;配以肝俞、膈俞,有疏肝、活血、化瘀等作用,与患者的证型、治则等相符。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两组患者CA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测量原理,CAP值的变化可肝脂肪变程度,观察组CAP值更低,可能意味着患者的脂肪肝程度得到更加显著的改善,但本研究仅针对小样本量的CAP值差异进行比较,上述两种方法对CAP值影响的具体机制,仍有待深究。

综上所述,对痰瘀互结证NAFLD患者,常规应用降脂及保肝药的作用效果有限,根据证型特点,遵循中医药辨证论治原则,予以疏肝化痰降脂方治疗,并联合应用穴位埋线方法,可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的恢复,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且在改善脂肪肝程度方面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吴车敏, 张从玉, 徐慧丽, 等. 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诊断现状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23, 20(11): 158-161.

赵华丽, 陈润花, 李园, 等.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15(2): 244-249.

张亚男, 范竹萍. 运动处方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0, 23(3): 360-363.

罗兴献, 张颖, 于泽, 等.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1, 37(9): 1117-1120.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8, 21(2): 177-186.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31(2): 155-158.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143-150.

祁月英, 季璇, 张忠勇, 等. 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16(10): 1881-1885.

周自强, 方妹辉, 徐文婷. 降脂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30(9): 944-948, 966.

许鹏飞, 孙学斌, 黄尹琦, 等. 决明子降脂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 36(1): 150-153.

作者简介:张铁成,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

猜你喜欢
穴位埋线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45例
穴位埋线治疗肝肾亏虚型腰痛病60例
穴位埋线融合中医时间医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应用研究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概述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乳腺增生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防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1例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药学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