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秀猛 石海洲 杜飞
【摘要】目的 研究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镇痛药物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多发结节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不仅可以改善围手术期情况、减少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还可以减轻疼痛程度和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甲状腺多发结节;甲状腺次全切术;甲状腺功能
中图分类号:R58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3.24.0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24.019
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后,甲状腺组织中会出现不同大小的肿块,即甲状腺结节。大部分甲状腺结节属于良性结节,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明显损伤,但恶性结节会累及患者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而造成机体损伤。对于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会使结节体积不断增大,这不仅会加重颈部的不适,还会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增加甲状腺肿瘤的发生率。甲状腺全切术常用于临床治疗甲状腺多发结节,通过彻底切除甲状腺和病灶来达到治疗效果,但该术式的创伤较大,需要较长的术后恢复时间[1]。甲状腺次全切术只切除患者病灶,尽可能地保留正常的甲状腺组织,能够减少损伤[2]。基于此,本研究就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多发结节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5.85±5.21)岁;病程8~20个月,平均病程(15.74±2.63)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45.81±5.27)岁;病程9~20个月,平均病程(15.78±2.6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滨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结节》[3]中关于甲状腺多发结节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均具备甲状腺全切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术的手术指征;③存在2个及以上甲状腺结节;④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者;②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者;③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者;④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患者保持仰卧位,实施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常規完成消毒、铺巾等操作,将患者肩部垫高到合适高度,于颈部前方作衣领式切口,充分暴露甲状腺。分离、缝扎甲状腺下血管,分离甲状腺外科包膜和固有包膜,将甲状腺游离,处理甲状腺上动、静脉,由上至下完整地切除甲状腺组织和峡部。随后常规止血、缝合手术切口。
观察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手术体位、麻醉方式等操作均与对照组一致。于患者锁骨上方1 cm处作一弧形切口,切口长度1 cm,逐层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分离甲状腺的上动脉主干和动脉前后支,切断前支,分离悬韧带,提起甲状腺体,充分暴露上级血管。分离周围组织,切除病灶部位,保留被膜及两侧的上、下级血管,注意保护喉返神经。随后常规止血、缝合手术切口。
术后采用的镇痛药物均为盐酸曲马多片(山东新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062,规格:0.1 g/片),口服,25 mg/次,可按照患者的实际疼痛情况适当增减药物剂量。
1.3 观察指标 ①围手术期指标。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量。②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7 d后,采集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转速3 000 r/min,时间10 min)。离心结束后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③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与②同样的方法获取血清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江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DT-380)检测白细胞计数(WBC);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④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用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4]作为评估工具,量表的评分范围为0~10分,VAS疼痛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⑤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局部出血、甲状旁腺受损、喉返神经受损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用Excel软件预处理。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镇痛药物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SH、FT3和FT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SH均降低、FT3和FT4均升高,且观察组TSH低于对照组、FT3和FT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WBC水平、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WBC水平、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甲状腺多发结节发病原因多且复杂,常见发病原因有碘元素缺失、正常甲状腺组织过度增生、甲状腺炎症、甲状腺退行性变等[5]。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患上甲状腺多发结节,大部分患者在患病早期无特异症状,但随着病情不断发展,结节体积逐渐变大,会出现吞咽困难、甲状腺激素分泌紊乱等情况。甲状腺多发结节有良性与恶性之分,良性结节存在一定的恶变风险,恶性结节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尽早切除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身体健康。
甲状腺全切术通过完全切除病灶和甲状腺的方式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但创口范围较大,需要对患者的血管进行结扎离断操作,容易损伤周围组织,安全性较低[6]。甲状腺次全切术可以有效弥补甲状腺全切术的不足,缩小手术的创口范围,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但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复发情况[7]。本研究结果显示,甲状腺次全切术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分析原因为,甲状腺次全切术在切除病灶的前提下保留患者的甲状腺薄膜、背侧腺体等组织,且该术式的手术切口相对较小,所以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所需镇痛药更少 [8-9]。
TSH由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分泌,能够有效促进甲状腺细胞的增殖,加快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FT3和FT4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两个甲状腺指标,主要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与机体代谢、组织发育等存在密切关系,其水平均与甲状腺功能呈正比。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SH水平低于对照组,且FT3和FT4高于对照组,说明甲状腺次全切术可以有效减轻手术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不良影响。本次研究结果与董会堂等[10]的研究一致。分析原因为,甲状腺次全切术在手术过程中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甲状腺腺体,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操作对甲状腺功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避免FT3和FT4过度下降,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TSH的释放量,進而维持其基本的甲状腺功能[11]。另外,如何减轻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是评估预后效果的重要途径。WBC是人体血液中的重要细胞成分,其水平越高,代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越严重。CRP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炎症指标,其水平高低与炎症反应呈正比。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WBC、CRP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采取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的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甲状腺次全切术的操作较为精细,创伤相对较小,可以有效改善手术操作对患者病灶周围血管、喉返神经等组织的损伤程度,进而降低其疼痛感和炎症因子水平,减少甲状旁腺受损、喉返神经受损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12-13]。
综上所述,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手术时间短,不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镇痛药物使用量,降低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还可以减轻疼痛程度和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谭文.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评价[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 17(2): 79-81.
李小腾, 姜贵秀. 甲状腺全切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随机对照研究[J]. 吉林医学, 2023, 44(2): 405-407.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甲状腺结节[J]. 中华内科杂志, 2008, 47(10): 867-868.
丁小崇, 李春霞.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医药论坛杂志, 2018, 39(8): 131-133.
蔡伟聪, 雷林, 赵仁成, 等. 深圳市社区居民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21, 29(12): 923-927.
闫军. 全甲状腺切除术对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应激反应、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的影响[J]. 陕西医学杂志, 2022, 51(7): 831-834.
张鹏, 刘禹彤, 杨鹏, 等.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效果分析[J]. 黑龙江医学, 2023, 47(8): 919-921.
王永亮, 张晨阳. 甲状腺全切术和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多发结节临床疗效[J]. 黑龙江中医药, 2022, 51(5): 59-60.
林春冬, 李志民, 谢锦居. 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21, 19(33): 13-16.
董会堂, 孟庆松, 李柯. 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对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甲状腺功能、WBC、CRP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研究, 2022, 30(9): 91-94.
姬晓霖, 李琳, 王田, 等.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合并甲状腺多发结节的效果及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刊, 2022, 49(19): 1-4.
陈海波, 李与勇, 梁郁然. 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多发结节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 2021, 28(4): 473-474.
靖帅. 甲状腺全切术和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多发结节临床疗效和预后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22, 17(20): 83-85.
作者简介:纪秀猛,大学本科,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甲状腺、乳腺疾病的诊疗。
通讯作者:杜飞,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学。E-mail:3177832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