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想丽
[摘 要] 在高中數学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观察、交流、抽象等学习活动来积累数学经验,丰富数学认知体系,以此让学生掌握数学研究方法,有效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 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数学素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多数教师认为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为客观事实,只要学生熟记并结合一些具体练习就能实现知识的内化,因此常常以“讲授”为主. 单一的讲授虽然能够确保教学进度,但因为没有引导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过程,学生对这样得到的知识难以形成深刻认识,导致他们很难灵活应用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 这显然不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教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多经历一些思考过程,在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的同时,全面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
谈起函数概念,高中生普遍认为抽象、难懂,虽然初中阶段就作为重点内容讲解过,但是让学生用集合语言来刻画变量间的依赖关系时,大部分学生会感觉不适. 而函数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其与方程、不等式、数列等内容紧密相连,贯穿高中数学学习始终,这要求教师在函数的概念教学中不能蜻蜓点水,而要通过深度剖析,让学生掌握其本质和核心,从而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在函数的概念教学中,结合具体实例与学生共同经历了概念抽象的过程,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提升了数学素养. 从教学反馈来看,学生既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又能灵活应用概念去解决问题,而且课堂参与度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笔者现将教学过程呈现给大家,若有不足,请指正.
教学实录
1. 借助情境,回忆旧知
师: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变化都体现了一种“依赖关系”,你能简单地列举几个实例吗?
生1: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与他的学习时长.
生2:拉橡皮筋的时候,用的力气越大拉得越长.
……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在初中阶段我们是用什么来刻画这种“依赖关系”的呢?
学生齐声答:函数.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初中阶段我们是如何来定义函数的?
设计意图 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通过旧知回顾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为接下来的“再创造”奠定基础.
从课堂反馈来看,多数学生知道变量间的依赖关系,并能用一些常用的函数,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进行说明,但还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刻画. 函数概念的教学是在学生原有认识上的建构,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着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回顾旧知. 教师可先让能够完整叙述概念的学生讲述一遍,然后用PPT给出概念,同时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回顾记忆,并引导学生理解定义中x与y的对应关系,为接下来概念的拓展做好铺垫.
2. 回顾旧知,发展新知
师:请大家结合初中所学的函数的定义思考下列问题.
例1 某部队在实战演习中发射了一枚炮弹,已知炮弹距地面的高度h(单位:m)与发射时间t(单位:s)满足关系式h=130t-5t2. 那么是否可以说明h为关于t的函数呢?
生3:是的,根据函数的定义,对于变量t的每一个值,都有唯一的h值与之对应.
师:如何对应的呢?
生3:按照关系式h=130t-5t2.
师:很好,既然是对应的,你能算一算当t=2时,h为何值吗?
生4:当t=2时,h=240.
师:当t=4时,h又为何值呢?
学生齐声答:440.
师:当t=20.5时呢?
生5:可以算,但是这个太复杂了吧.
师:确实,这个算起来有点烦琐,看来大家都不想算,那么你们能不能创造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呢?(生沉思)
师:例如“h(t=20.5)”. (学生感觉无从入手,笔者给予鼓励和提示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生6:h.
师:还有吗?
生7:h(20.5).
……
师生共同交流后最终统一认为用“h(20.5)”来表示更加简洁、易懂.
师:那么大家再思考一下,若t=t,h为何值呢?
学生齐声答:h(t).
师:很好,你们真的太棒了!
设计意图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表示对于符号y=f(x)难以理解,这样通过交流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符号y=f(x).
师:相信对于定义域和值域大家都不陌生,本题中自变量t和因变量h的取值范围分别是什么?你能用集合来表示吗?(定义域和值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很快就有学生给出了答案)
生8:t的取值范围为{t0≤t≤26},h的取值范围为{h0≤h≤845}.
师:你是如何求的?
生8:我是根据函数图象来判断的,h=130t-5t2为二次函数. 因为h≥0,所以0≤t≤26,而当t=13时,到达最高点,此时h=845.
师:对于h≥0你是如何判断的呢?
生8:根据已知并联想生活实际很容易知晓这个道理,因为炮弹落地就炸了.
师:确实,如果落地不爆炸,想飞多久就飞多久,这个后果可就难以预料了. (学生笑)
师:若t的取值范围用A表示,h的取值范围用B表示,你能尝试用集合语言来刻画h与t的对应关系吗?
生9: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t,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h与之对应.
就这样,在笔者的鼓励和引导下,函数概念初步形成,学生由原有的依赖关系逐渐向对应关系转化,尤其是集合的引入,为接下来学生进一步理解与区分映射关系奠定了基础.
3. 借助實例,逐渐抽象
师:结合例1,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下面这个问题,是否还可以像刚刚那样来研究呢?
例2 太阳辐射到地球的99%的紫外线都是被臭氧层吸收的,正因为有了臭氧层的存在才使人类和动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灼伤,但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氟利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臭氧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出现了臭氧漏洞. 图1为1979—2001年南极臭氧层空洞面积的变化情况.
师:结合图1思考一下,时间t与面积S是否具有函数关系?
学生齐声答:有.
师:谁来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
生10:这个很简单,观察图象可知,对于变量t的每一个值,都有唯一的S值与之对应,故S是t的函数.
师:很好,结合图象知道了它们的对应关系. 当t=1991时,此时S值大约是多少呢?
生11:大约是21.
师:你们认同吗?(笔者通过连线引导学生观察,师生认可生11给出的结果)
师:我们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学生齐声答:S(1991).
师:很好,看来大家不仅理解了刚刚的符号表示法,而且可以灵活应用了. 现在思考一下,t是否为S的函数呢?
生12:不是,对于同一个S值有几个t值与之对应,如S=25时,有5个不同的t与之对应,故t不是S的函数.
师:很好,结合图象及函数的定义我们知道S是t的函数. 自变量t和因变量S的取值范围如何用集合来表示呢?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很快得到了自变量t和因变量S的取值范围,接下来笔者又引导学生用集合的语言来刻画t与S的函数关系. 经过以上两个问题的过渡,学生对函数符号以及用集合语言刻画函数有了深刻并明晰的认识,整个过程隶属学生的认知范畴,因此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课堂氛围自然流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为接下来定义的抽象做好了铺垫.
4. 逐层递进,自然生成
师:刚刚结合图象我们得出了S是t的函数的结论,不知道通过表格我们是否能发现点什么?(学生迫不及待地想探究新问题)
例3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反映人民的生活质量,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你们认为是系数越大生活质量越高,还是系数越小生活质量越高呢?(学生存在一定的意见分歧,笔者引导学生联想家庭支出,从而统一了认识,即系数越低,生活质量越高)
师:表1为某地城镇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笔者用PPT展示表1)
师:若时间和恩格尔系数分别用m和n表示,m与n是否具有函数关系?
生13:我认为n是m的函数,但m不是n的函数,因为对于变量m有唯一n值与之对应,但是对于变量n,其对应的m值不唯一,如当n=30.1时,m就有两个不同的值,分别为2013和2016.
师:观察得很仔细,表述得也非常准确,很好. 那么m与n是如何对应的呢?如何用集合语言来描述呢?
生14:通过表格可见其对应关系. 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m,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n与之对应.
师:如果让你写出集合A,B中的元素,你会写吗?
生14:A={2008,2009,2010,2011, 2012,2013,2014,2015,2016,2017},B={37.9,36.5,35.7,36.3,36.2,30.1,30,
29.7,30.1,29.3}. (笔者投影展示学生得到的结果)
师:思考一下,以上三个实例是如何用集合语言来描述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你能否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笔者预留时间让学生进行概括、抽象)
生15:根据某种对应关系,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y与之对应.
师:如果某种对应关系用符号来表示,你会吗?(学生在课前进行了预习,很快给出了符号“f”)
在笔者的带领下,学生自主完成了问题的总结和概括,相信经过观察、分析、总结等过程,学生对“对应关系”会形成深刻的印象. 经历以上刻画的过程后,学生能顺畅地、完整地表述函数概念.
师:如果既要直观地呈现集合中的元素x和y,又要体现对应关系f的作用,你能构造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吗?(学生结合刚刚的探究经验,很快给出了结果)
学生齐声答:y=f(x).
接下来,笔者用PPT完整地呈现了函数概念. 因经历了概念形成的全过程,学生面对抽象的概念时镇定自若,一改往日的焦虑,可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5. 融于练习,彰显本质
师:接下来我们利用几个练习来体验一下. (笔者用PPT给出题目)
练习1:如图2所示,集合A与集合B存在怎样的函数关系?简述理由.
练习2:以下图象哪个不能作为函数y=f(x)的图象?( )
从练习反馈来看,学生不仅能给出准确的答案,还能根据函数的定义给出合适的理由,说明学生可以灵活应用概念来解决简单问题了.
练习3:已知函数f(x)=+.
(1)求函数f(x)的定义域;
(2)求f(-3),f(1),f(f(2))的值;
(3)当a>0时,求f(a),f(a-3).
函数定义域和值域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但由于概念教学中对此进行过有效渗透,因此学生解题得心应手.
6. 课后小结,提炼升华
练习后,笔者组织学生交流、回顾,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提炼思想方法,使学生从整体上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还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反思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发展正如函数关系一样,会随着学习时间、学习的努力程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教师教学时不能急于求成,应带领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中来,进而通过切身体验完成知识体系建构.
高中的函数概念是基于初中函数概念发展的,并非重新定义. 在教学中,笔者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抽象,如先是表达式对应,再是图象对应,最后是表格对应,由三种不同的对应关系逐渐抽象出对应符号“f”;又如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出发,逐渐引导学生由具体集合逐渐抽象为符号集合,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活动过程后,重新认识函数概念,掌握数学研究方法,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另外,教学中笔者先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来判断函数关系,再引导学生用集合语言进行描述,通过逐层深入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淡化了概念的抽象感. 对于符号的表示一直是教学难点,为了突破此教学难点,笔者借助“当t=20.5,h为何值”激发学生引入数学符号来表示h值的紧迫感. 这样做既为符号y=f(x)的引入做好了铺垫,又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y=f(x). 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巧妙地化解了教学难点,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一些具体问题或探究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梳理,既能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