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辅导员学生管理的路径探索

2023-03-14 16:09凌霄高世杰
华章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思政教育辅导员

凌霄 高世杰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需要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协同育人,发挥更大的效用。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作为重要的育人手段,二者相互协调和相互补充,能够从刚性约束和情感引导层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为进一步促进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的融合,需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教育管理办法,并开辟新的协同育人渠道,使思政教育工作能够融入学生管理的全过程,促进合作育人作用的全面发挥。

[关键词]思政教育;辅导员;学生管理

辅导员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直接参与者,自身有着角色优势、岗位优势,能够广泛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在学生进入校园之初,就与学生有密切接触,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有着准确的信息作为参考,强化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性。而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也能够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树立榜样,提供建议,完成对学生思想观念上的塑造,使学生更为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辅导员学生管理协同育人的作用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辅导员学生管理之间的内在关联

一方面,思想教育工作为学生管理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传统的刚性管理办法,落实统一化的管理规则和制度,通过批评、约束、奖惩等措施规范学生的行为,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难以获得预期的管理成效。而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管理全过程中,能够利用思政理论渗透、引导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取向,并逐步认识到自身行为存在的不足,学生逐步有自我管理意识,约束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管理的效果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学生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现阶段,思政育人的根本目标为立德树人,而辅导员作为落实思政教育的重要主体,通常以传递理论知识,并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观念。很多辅导员没有认识到,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使思政教育工作实施的路径和方法较为单一。而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受现实条件的约束,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与学生管理的刚性制度相互补充。从不同的角度科学化管理学生,实现二者的共生共赢,促进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顺利达成[1]。

(二)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辅导员学生管理的现实意义

针对高校辅导员存在的教育和管理优势,促进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能够改变学生管理较为单一的工作路径,实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结合,以管理制度为约束,情感互动为手段,将学生管理工作推向更多领域和范畴中,发挥其深层次的作用。而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而言,大思政背景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需要思政课程深入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全过程。而以学生管理为载体,能够不断变革思政教育手段,落实跨学科、跨领域思政引导,使思政不再过度依赖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而是深入到学生群体中,结合学生现实需求,落实针对性更强的思政教育活动,增加思政教育的影响力,也推动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发挥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不同的效用。

二、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辅导员学生管理的阻碍

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辅导员学生管理的全流程中,需要搭建二者协同育人机制,并开辟新的路径,使二者能够发挥不同的效用,共同促进学生的成才与成长。现阶段,高校针对三全育人的要求,展开教育管理创新探索,但是在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合作育人层面,仍然存在较多不足。一是缺少健全的管理机制。很多学校普遍沿用以往的管理机制,不能结合社会需求、就业环境、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落实全新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制度缺少针对性和科学性。而没有制度的约束和带动,使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相对独立,二者的融合停留在资源共享和交流互动层面,不能够利用思政理论影响学生的发展,也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主动性,无法实现二者融合的价值。二是思政教育工作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成长在新时代的学生,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不习惯被约束和管理,但对教师和辅导员却又有较强的依赖性。针对学生身心特点,需要对学生主体性进行全面的尊重和重视。但是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使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思政教育内容难以融入新的话题和新热点,导致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足。与此同时,在日常管理中,设置的刚性约束办法,也不能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长此以往,学生变为教育的“牺牲品”,难以实现自身价值的发展。

三、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辅导员学生管理的有效路径

(一)转变传统工作理念与思路,促进职业和理论素养提升

在新时代发展下,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当中,促进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一体化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群体心理、思想等各个方面全面健康成长,还有利于促进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价值、内涵的升华。因此,为更好地促进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开展,必须正确认识二者融合育人的价值,明确认识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应主动转变辅导员传统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接纳前沿且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适当借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的,坚持“思想教育”与“行为管理”融合开展。对于促进学生全方位健康成长,建立健全价值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帮助辅导员更加顺利的转换工作理念和思路,可通过设置辅导员导师机制,帮助新入职的辅导员迅速获取对工作岗位的全面了解,并正确认识人性化、生本化管理思想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自觉践行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其次,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协调发展,实际是要求辅导员转换为学生管理者和思想导师,要求辅导员以身作则,发挥自身模范带头作用,规范、影响、涵育学生[2]。让学生在辅导员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觀、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增强学生群体对辅导员角色和工作模式的认可度,有效降低辅导员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协调难度。再次,相关高校应充分利用好校园媒体传播时较快、信息共享等优势,借助微信、QQ等媒体平台搭建思政教师与辅导员沟通交流的桥梁,方便辅导员通过各平台,积极与思政教育工作者交流、互动,共享彼此教学经验、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在课堂、社交、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思想动态和发展情况,有利于协同制定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思想管理办法,加强对学生思想、行为上的规范力度,将思政教育贯穿到学生生活、学习、社交等方方面面。此外,切实提升辅导员职业和理论素养,必须明确辅导员自身职业定位,就是为学校与学生提供充分的服务,为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提供诸多便利,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校园生活,理清专业知识与学习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同时,在学生管理中融入思政教育,还需要增加职业定位,将学生日常管理拓展到日常思想管理,借助职业生涯规划、军事理论、校园活动、学生社团、班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渠道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深层次领会道德品质的深刻内涵,强化道德意识,真正发挥辅导员管理、育人作用[3]。

(二)引进多元化思政教育举措,开创思政育人管理新模式

积极引进多元化的思政教育办法,不仅有利于助推思政教育工作在辅导员学生管理中获得高质量、高效化融入、渗透,真正发挥思政教育功能、作用,强化学生管理工作效果,还可引导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具备抵御不良思潮和西方不良文化的能力,助推大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因此,应紧密结合新时代下高校学生个性特点、认知水平、兴趣偏好、学习能力、思想素养形成情况,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多元化、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办法,切实优化学生管理模式,助推学生管理工作高效化开展。第一,采取“思想导师制”思政育人新模式。通过设置思想导师,采取一对一心理咨询、社交网络沟通、思政课程讲授等方式,借助线上与线下两种渠道,给予学生绝对隐私、尊重主体、保护自尊心的心理咨询、思想辅导和三观纠正。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形成哲学思维,帮助学生从错误的道路上及时走出来,强化思政育人效果。第二,采取“隐性教育法”。充分利用好校园中的雕塑、建筑物、校园墙、教学楼、长廊、板报等文化载体优势,大力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各种先进名人、历史典范,作为隐性教育资源,借助各种校园文化载体,直观呈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逐渐受到思想浸润、感染,强化隐性育人效果。同时,还可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展、社会志愿活动、公益服务等活动,落实思政教育工作,强化学生管理效果。第三,采取“热点专题法”。深入挖掘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作为辩论主题和案例,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热点专题辩论会,将问题主导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挑选辩论题目。辅导员作为管理者、引导者和倾听者,在适当的时机把控好辩论内容、辩论进展和辩论方向,对学生的辩论观点进行点评、建议和引导,但不可过于干涉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权,促使学生在思想辩论中获得正面、健康的价值观,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和思想教育效果。第四,还可采取“互联网+”网络思政教育方法。结合当代大学生热衷于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开展网络社交、娱乐活动的行为特点,把握好互联网积极作用,利用互联网搭建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平台。可利用校园网站开设专门的学生管理思政教育专栏,定期推送思政教育相关文章、政策内容,开展各种网上问卷调查、有奖竞猜、热点话题投票等活动。根据调查结果把握学生思想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办法,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4]。

(三)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学生管理机制中,营造和谐环境

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学生日常管理机制当中,一方面,辅导员可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宿舍管理,因为宿舍是学生生活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思想的形成。根据思政教育内容,辅导员制定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引导学生保持宿舍良好卫生环境,与舍友和睦相处,并愿意为宿舍荣誉奉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另一方面,辅导员可将思政教育工作融入评优管理机制当中,综合看待学生各项能力,围绕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客观考核、点评。重点关注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社会实践能力、政治素养,将各类素养融入评优评奖体系,综合考查学生素质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提升、自我管理意识[5]。另外,辅导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在校内外举办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尤其要把寒假、暑假这两个长假期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只有真正地走向社会,才能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用书本知识引导社会实践,用社会实践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将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落实到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

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有着相互补充、相互约束、相互配合的关系,思政教育能够为学生管理提供理论支持,而学生管理是思政教育的新路径和新载体。二者的合作与融合,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发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针对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的现实困难,辅导员需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和理念,多举措落实教育管理活动,并开辟新的空间,强化育人效果,达成立德树人目标,为学生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冯雪益,屈鹏飞,潘登,等.加强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教育进展,2023,13(9):4.

[2]张新.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学生日常管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网络研讨会论文集(职业教育).2022:3.

[3]葛余峰,喻榮彬,赵丹.“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组织开展研究[J].大众文艺,2022(3):135-137.

[4]陈小林.辅导员视域下资助育人与思政教育双向融合新模式的思考:评《新时代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资助育人工作理论与实践》[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4):1239-1240.

[5]梁小娟.基于“易班”平台探究高职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4):78-81.

作者简介:凌霄(1993— ),男,汉族,山东聊城人,太原理工大学,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

高世杰(1994— ),男,汉族,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学,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思政教育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