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观:生成前提、思想观点与时代价值

2023-03-14 18:04康秀云梁志勇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历史观中国式中国共产党

康秀云,梁志勇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1]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是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发展规律、制度优势、未来图景等方面的基本观点,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本质属性、历史意蕴、价值定位,是全新的概念和叙事。当前,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文明意蕴、演进脉络、结构分层、世界意义、推进路径与时代价值等已作出深刻剖析与深入诠释,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的解读渐趋成为新阶段理论研究的增长点和实践创新的切入点。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追问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何以提出”的生成逻辑、“如何表达”的思想主张、“因何恪守”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独特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观的生成前提

理论来源于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的生成是立足中国话题语境和应用场景,确立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基本前提、历史价值取向和历史评价方法的概念融通、逻辑叙事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实践探索,离不开对于西方话语霸权的破解以及对于“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的打破。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现代化探索确立了历史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既是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2]立足百余年奋斗征程,特别是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消解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与程序化;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增强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也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基本前提。这意味着,关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现代化探索及其全部意义与全部范围,是践行党的使命、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系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及其理论形态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 现代化与文明关系的厘清彰显了历史价值取向

关于现代化的概念诠释,无论以时空为视角,从工业化、民主化、城市化等建构和界定现代化内涵,或是以关于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解释现代化进程中造成的多元关系趋于紧张的原因,实现概念表述的重构,都难以避免以简单化、庸俗化的方式阐释现代化与文明的关系,造成二者关系趋于复杂化。近代以来,受制于近代社会的性质、资本主义现代化依附论,中国的现代化实践探索不断遭遇失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坚持“两个结合”,以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赋予现代化以中国特质,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探索破解后发型现代化共同难题的方式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格局统一性、价值连续性、发展包容性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赋予现代化以文化底蕴。

中国共产党倡导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观和道德观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高度契合,厘清现代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即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中国现代文明,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拓宽了现代化的发展途径与发展选择,将超越资本主导的现代化、缓解利益主导的社会关系的紧张困境,追求文明协调发展,消解拜物教困境带来的精神困扰,以超越西方现代化附带的现代性困扰,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多样化发展为历史价值取向。

(三) 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规定了历史评价方法

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统一思想认识、组织动员群众的基础。在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善于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等,对于社会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经验、教训等作出系统总结,也明确了评价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的方法。其一,以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系统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坚持以大历史观正确对待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曲折,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澄清对现代化建设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其二,“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评价注重同党中央已有的结论相衔接。”[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逻辑关系,澄清历史认知、正本清源。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等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结合老一辈革命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在全面认识历史过程、科学把握历史规律,关注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基础上,高度评价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体现的精神品质。这表明,评价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历史成就、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召开的重要历史会议、涌现的重要历史人物,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坚持与中央作出的历史结论相衔接,贯通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观的思想观点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观不仅改变了传统现代化的历史基本前提、历史价值取向与历史评价方法,而且深刻揭示了现代化作为“文明的活的灵魂”的价值底蕴和使命抱负,以中国的方式促进现代化理论建构与发展。从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出发,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包含着关于中国现代化历史起源、历史意识、历史动力和历史前景等方面的基本观点与思想主张。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标定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实践起点

党的二十大以来,理论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本质属性、重要意义等议题作出广泛解读和深入阐释,拓展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普及程度与宣传深度。一些研究并没有严格界定和清晰区分“中国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应用语境、概念所指和叙事逻辑,缺乏准确反映现代化理论探索和实践延伸的密切互动和演进脉络,产生“笼而统之、大而化之、混而言之,简单比附、亦步亦趋、牵强附会”[4]的现象,阻滞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阐释和学术化表达,削弱理论研究的严肃性、规范性、实践性和客观性。

现代化虽肇始于西方,但一经出场就展现全球性色彩。西方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伴随着从生产方式、制度文化、精神面貌深刻影响甚至重塑东方,引发东方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斗争,推动民族解放问题的出场。基于此,部分研究从历史演进向度和起源方面,将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起源追溯至晚清帝国时代的“西学东传”,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觉醒、追求以效仿西方现代化方式实现民族复兴。不能否认和割裂晚清至民国,中国在科学技术、工业体系、制度结构、文化建设甚至社会生活领域学习、效仿西方现代化的成果,但也要承认“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不断地进行的,每一个阶段也是有‘边’的。不承认‘边’,就是否认质变或部分质变”[5]。历史过程可以而且应当按照是否发生质变进行时代、阶段的划分,不同时代和阶段在主题主流、任务目标等存在“边”的本质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催生新的思想理论形态。正是在识别和把握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6]22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源于自身特质禀赋与历史性、人民性的选择,彰显政党主体特质与政治价值的交融,体现历史自觉与遵循客观规律的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开启了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标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

(二) “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注解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主动意识

当前,世界秩序的演进方向和发展趋势成为核心议题,全球化进程、世界经济格局、国际权力格局、全球治理体系及治理规则和人类文明交往模式呈现百年未有之变。世界范围内商品流通、技术革新、人员流动与信息传播的深入发展,深刻影响各国的发展模式、交往模式、思维模式和治理模式。世界经济重心逐步呈现多元化,引发国际力量对比态势更加趋于均衡,促进全球治理主体和议题的多元化,以及治理规则和理念的快速演变。如何在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十字路口,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需要在准确判断世界之变、分析主要矛盾,明晰、理解世界历史主题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和合理化解风险挑战,主动利用、创造历史机遇,顺应历史趋势,引领时代潮流。

中国共产党面对现代化之“变”,倡导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以人民的幸福安康取代以往纸面指标数据,重置现代化建设质量的衡量标准;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依据国情探索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共同绘就人类现代化的文明新图景;树立守正创新意识,保持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鼓励世界各国携手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建设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人类社会现代化;弘扬“立己达人”精神,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努力让现代化成果更为公平地惠及全人类,将政党价值理念、领导水平、治理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推进现代化进程引领方向、凝聚力量。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主动求变,倡导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主动寻求世界各国及政党、政治组织之间的理念契合点、利益汇合点,开创人文交流、文明包容、民心相通的新局面,既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重要特质与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主动的最好注解。

(三)“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澄析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发展动力

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回答的实践命题。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基督教以善恶斗争作为历史发展动力、黑格尔以先验理性自我否定作为历史发展动力等观念,抛弃从自我意识出发追寻历史发展动力的神秘主义的逻辑理路,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从历史之内、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探究历史动力。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7]这意味着,探寻历史发展动力的立足点不再是逻辑批判的思辨活动,而是现实的革命实践活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运动过程建立在以物质生产为主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其历史发展动力是现实的革命实践活动,即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活动。

依据“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分析范式,将党的自我革命喻为“改造主观世界”,把引领社会革命喻为“改造客观世界”,可以发现“党的自我革命不仅仅是改造 ‘主观世界’等思想观念改造问题,而是改造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之 ‘主体世界’问题;新时代的社会革命也不仅仅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改造客观物质世界问题,也包括改造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与社会文明形态问题”[8]。从主客观世界关系角度看,改造主观世界的“党的自我革命”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革命”之间能否实现有效的引领和联动,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最终成败。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关系党的新的中心任务与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性具体目标及其具体举措能否有效落实,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两个层面回答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活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动力。

(四) “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擘画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前景

从生成论和发展论的视角来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9]。这些中国特色凝结着党领导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长期实践探索的心血与智慧,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于国际现代化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也刻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过程与发展方向。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的战略安排,即“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6]24。其中,以综合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等目标,描绘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构想,以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前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把握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的战略机遇期,破解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深层次矛盾,党的建设面临的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正确调整生产关系、资本关系、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与体制机制,显著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文明引领力,以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观的时代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不是纯粹思辨或臆想预设的理论观念,而是植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实践探索,是“真正的实证科学”。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传承与创新,蕴含着充分而深厚的理论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完成中心任务的实践指南,呈现相对稳定性和绝对发展性的相结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理论支撑,表现出动态性、阶段性和具体性。

(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传承与创新

唯物史观的发展为马克思确立新的世界历史观铺垫理论基础,开启了人类实现自由和解放的历史叙事。面向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10]这一论断隐含着“变局”之下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因为“人的生命活动是有目的的生命活动,世界历史也是如此。如果失去对世界历史目的的承诺,世界历史如果总是充满不确定性,就意味着人类寻求终极关怀的本性在文明形态意义上的‘坍塌’”[11]。重新寻求世界历史秩序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也打开“人类命运何去何从”的当代反思空间。作为世界历史理论唯物史观范式的新概念与新范畴,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历史观”意义上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解构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打破“西方化=现代化”迷思的基础上,为后发型国家提供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选择,回答了如何在人口规模巨大化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如何破除“冷战思维”,批判“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思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寻求人类文明形态等世界历史观范围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观意味着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两种制度并存的条件下,找到在“求同存异”中实现“合作共赢”的恰切方式和历史方向,重新确立人类对世界历史反思的自我意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传承与创新。

(二)中国共产党完成中心任务的实践指南

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价值取向,坚持人民至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社会福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焕发历史主动精神,以承担历史使命的价值主动、坚持问题导向的意识主动、把握历史规律的理论主动、谋划布局的规划主动和贯彻落实的实践主动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明确历史动力,抓好主题教育,实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凝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对于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持正确的历史评价方法,要立足“五史”的视角,评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实现的历史性变革、体现的重要历史价值,旗帜鲜明地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主义实质,在历史观问题上廓清认知、呈现史实、澄明本真,恢复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严肃性、真实性与客观性。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理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指出:“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关系,认识到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支撑,从而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和必然性。”[12]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使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概念,并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作出属性的区别和关系的建构。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构成部分,为阐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和必然性提供理论支撑。从科学性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明确了现代化历史前提、历史起点、历史动力和历史前景等。同时,也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未来五年的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和到二○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并且从十一个方面作出全面而系统的战略部署。从必然性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明确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独立自主等基本原则和历史经验。依据历史必然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持之以恒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注重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解答现代化发展问题。从科学性和必然性的双重维度,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提供丰富的、生动的、主体的思想资源以及重要理论支撑,也能够“为其界定内涵、塑造灵魂、彰显本质”[13]。

猜你喜欢
历史观中国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式民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习近平的历史观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