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2023-03-14 17:50齐发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实词现代汉语文言文

齐发

由于时间与空间的差异性,许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都存在难以理解和吸收的情况,这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难点,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给予足够的重视。

就目前而言,许多高中生对文言文都有着畏惧感和厌恶感,这种心理之所以会产生,主要是因为学生普遍认为文言文“学而无用”,所以,教师在展开文言文教学时,就要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作出与之相对应的对策,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文言文联系起来,一些文言文的含义也可以通过现代汉语来进行相关讲解。简单来说,就是帮助学生找到文言文与现实感触的共振点,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的《过秦论》中,贾谊写道“天下云集响应”,在这一句话中的“云”,是名词作状语的存在,简单翻译过来就是“像云一样”,而在现代汉语中,我们时常能够听见、用到的“风起云涌”中的“云”和这句话中的“云”,其用法是一个含义,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找到文言文的共振点。

再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的《烛之武退秦师》中,有着非常多的古今同义的词句,比如“夜缒而出,见秦伯”以及“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这两段文言文中的“见”,与现代口语中经常使用的“见”是同一个含义,比如“大家周末见个面吧”“我明天去见他”等;而该篇文言文中的“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中的“老”以及“今急而求子”中的“求”与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基本一样。这些能够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例子在文言文中还有许多,只要稍加注意便能够有所发现,教师应当尽量建立起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學中,其最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有二:其一是要让学生理解文言文,读懂文言文;其二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提升文学修养。在这两个目标中,第一个目标其实是能够被量化的,如果教师在展开相关教学时,只注重于第一个目标而没有给予第二个目标足够的重视,那么课堂教学就会显得过于枯燥与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提升学生文学修养是文言文教学中趣味性较强的环节。

例如,教师在传授学生《兰亭集序》相关知识时,在讲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时,教师在解释完其释义后,便可以为学生讲解古代的一些历法知识,从而补充学生的知识厚度。在人教版高中语文中,《鸿门宴》有这么一段文言文“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通常教师在讲解这段文言文中的“季父”时,一般只会简单地告诉学生,“季父”也就是叔父之意,并且教师大多只会让学生粗略地记住,而不会继续深入。为了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修养,教师应当还做一个历史补充,即“伯仲叔季”的解释,在古代,“伯仲叔季”属于兄弟之间的一个排序,比较被学生所熟知的便是《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司马懿的四兄弟分别为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字仲达)、司马孚(字叔达)、司马馗(字季达),按照这几个人的名字便能够知晓四兄弟的年龄排行。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与之相关的历史,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还能够通过文言文背后的故事来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与理解,在“无意识记”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其教学设计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文言文知识本身的逻辑规律,同时还要高度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就需要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广度进行拓展延伸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但教师在实际实施时,尤其要注意广度范围不能够无限制地拓展,不能够过大过宽,否则会超出学生学习承受的极限,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的丧失,进而与新课改的要求,即“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效率”背道而驰。因此,教师在对文言文进行拓展延伸教学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可以通过作者来进行拓展延伸。例如《归去来兮辞》可以与《桃花源记》进行对比阅读,两篇文言文都是陶渊明作品,其主题、文风以及用词手法等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文言文学习。

其次,可以通过作品人物来进行拓展延伸。例如《荆轲刺秦王》,教师在讲解这篇文言文时,可以让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史记·刺客列传·豫让者》,两篇文言文都讲的是为报恩去执行行刺命令的刺客,最终也都以身殉名,这样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再者,还可以通过作品内容来进行拓展。例如《师说》是劝人从师,可以与《送东阳马生序》劝人刻苦勤奋相联系。

最后,是依据文体来进行拓展延伸。比如《六国论》与《过秦论》、《陈情表》与《出师表》等可相联系。

对文言文教材的拓展延伸,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言文词汇,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有着极大帮助。

就目前而言,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导地位,通过资料查阅和小组讨论来实现教学目标,而文言文教学同样也能够运用该教学模式。在展开相关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一些较为关键,且有挖掘深度的文言文实词或句子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行查阅,但查阅的量不能过多,如果太多,学生只会为了查而查,而不会深入地了解这些词汇背后的故事和内涵。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理的小组成员分配,之后让每一个小组负责一个句子或实词,让小组来深度挖掘文言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再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汇报与讨论,教师作出总结。

不过,教师将学生课余时间查阅转移到课堂之中也是能够进行的。例如,在高中语文必修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教师首先可以将其中较为重要或者需要重点讲解的文言文实词挑选出来,比如“过”“行李”“乏困”“封”“赐”等,然后将这些文言实词交给小组学生进行自行查阅,每个小组负责三个或者四个实词,之后教师结合难易程度与内容多少来决定学习讨论的时间,通常为十分钟左右,最终由小组长代表发言,教师给予补充和纠正。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

简而言之,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文言文教学时,需要教师建立文言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拓展文言文教学的广度,同时穿插与之相关的历史,落实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作者简介: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实词现代汉语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