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初,以《唐宫夜宴》节目为代表的河南春晚迅速走红网络,获得广泛赞誉。随后河南卫视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也在各大卫视晚会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新媒体时代文化类节目的标杆。文章从政治逻辑、审美逻辑以及集体记忆构建的角度分析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发展与流行的深层次原因。同时通过分析系列节目艺术形式的创新设计以及融媒体时代的台网联播宣发模式,了解其是如何带来良好的观众体验和形成有效的宣传态势。文章分析认为,河南卫视现象级节目的产出源于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对中原文明内涵的深入挖掘,河南卫视“中国节日”节目组依托时代前沿的信息技术,促成了节目良好的视觉观感和精美的展播效果,探寻出一条适合当代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发展之路,对当前中国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河南卫视;“中国节日”;传统文化;文化类节目;创新;互动参与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碼: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2-0186-0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不竭精神动力。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符合时代需求,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增进文化认同、彰显文化自信。
近年来,《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虽然这些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节目,丰富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魅力,起到了一定的吸引眼球的作用。但从文化传播效果来看,大多数节目并没有持续引起全民关注,仅是昙花一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表达仅仅看重舞台形式,框定和限制了范围,在形式和内涵上均缺乏突破性的创新设计,使得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前景模糊,发展态势也显得绵软。
2021年,一档名为《唐宫夜宴》的电视节目出现在河南卫视的春晚舞台上。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工作人员围绕传统的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创作了一系列以“妙夜”“妙游”为主题的文化节目,相关节目一经推出便大受追捧,获得观众一致好评。成功唤醒文化类电视节目市场,重新解码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打造了专属于河南的传统文化IP。
相关数据显示,当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的点击量超过50亿次,其中与元宵节主题相关的系列节目全网点击量超过30亿次,与清明节相关的系列节目全网点击量超过25亿次,与端午节相关的系列节目全网点击量也达到了50多亿次[1]。如此庞大的点击量,不难看出,观众对此类节目的关注度和喜爱程度。河南卫视这档以中国节日与中国传统文化为设计和出发点的电视节目,巧妙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带有当地特色的地域文化作为文艺创作节目的内涵,通过构建群体记忆与创新表意设计,搭载融媒体渠道进行传播,它们共同构成超高的传播口碑与传播效益。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在观众对娱乐等传播媒介的选择上,当下的社会需求以及不同观众内心的个人心理偏好和需求,是影响公众作出选择和接触频率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与大众距离较近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中,无疑是最普遍易推行的做法。此外,通过增加文化类电视节目,可以起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一)政治逻辑:政策支持唤醒发展活力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文化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愈加丰富和多元,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前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有机结合[2],成为一个十分重要又现实的课题,亟待人们思考和解决。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在创新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做了很多探索与尝试,例如开展“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同时尝试将民间故事与少年儿童喜欢的动漫相结合,推出动漫主题的节目,结合当代各种表现形式,融入传统节日、历史典籍和风土人情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创作,通过对项目和选题的大力扶持来表达对优秀传统文化节目的支持态度[3]。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各大主流媒体如央视等,均已认识到文化类电视节目出现了跟风模仿、发掘不够、同质化、营销推广难、衍生领域开发不足等问题,并且通过启动新题材、创新表达方式、打造节目集群、整合融合传播渠道等多种方式,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娱乐节目载体,力图在文化节目中展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在节目中融入现代元素。
例如《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诗词和优秀文化典籍作为出发点,通过访谈、解说、舞台剧等多种形式演绎,实现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
将传统文化引入现代文娱节目的河南地方媒体,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给观众带来一场场文化与视觉的盛宴,从而树立国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蓬勃发展符合现代语境下的政治逻辑,有利于对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和创新性表达。
(二)审美逻辑:国潮风尚盛行催生发展动力
文化记忆关系到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传承、学习、训练、研究、解释和实践,其为人们所需,被保存下来并得以传承。人们常说,从记忆的角度来看,对于文化的记忆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凝结萃取,形成一种可以用于感受和回忆的事物,以此作为文化记忆的雏形。
人们往往会将文化记忆用于记录和巩固某种无形感觉和事物,通过非文字可以记录和描述的形式,如客观的音乐、舞蹈或者其他动作等,将其有形化[4],从而赋予文化记忆活力。
由此不免联系到“国潮”。“国潮”泛指一种文化现象,它具备两个要素:其一,要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对于文化和元素的印记需要明确体现在创作的主题中,从而深化“国潮”的特色;其二,要与现代潮流相融合,“国潮”是国人审美嬗变的外化显现。因此,紧跟社会的潮流和时代对文化的需求,是对“潮”字的最佳阐释。
河南卫视在设计“中国节日”这档节目时便考虑到了这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方面,在“中国风”和“华流”广受欢迎的当今社会,能在节目中将一些经典的元素,比如舞蹈、古董文物和书画等传统文化精粹结合到一档现代、时尚的文化节目中,本身就是一种潮流的做法,它充分吸引了大众目光,同时也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另一方面,在设计和安排方面别出心裁,应用了多个元素的叠加效果,也更加看重多种元素融合带来的叠加效应,将科技、现代、时尚等众多吸引眼球的元素进行包装和加工,突出了节目的效果,从而在唤醒大家对传统“国潮”文化的欣賞和回忆热潮的同时,增强了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将中华民族的文化推向了国际舞台。
集体记忆是指社会中人们共享、传承以及一起建构的事或物,最初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标志性的、象征性的文化内容。
对中华儿女而言,“过节”最能勾起人们共同的记忆,凝聚人们的思想和理念,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化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在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千百年来孕育的特色各异的地域文化也能引起人们的集体记忆。
(一)立足传统节日,增强文化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不竭精神动力,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华文化认同是整合、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力量。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守望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得到了增强和巩固,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整合机制。
文化认同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需要人们对文化达成一种共同的认可,在认识层面达到一致,另一方面需要认同其内涵表达。
人们通过一致的形状或者符号进行描述,以此承载彼此共同认同且追寻的文化理念和内涵,使用通用的思维方式和动作行为,以达到实现共同文化理想的最终目的[5],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通过一种默许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加深对于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河南卫视通过“中国节日”这一大主题,与观众构建起了文化认同。
例如,在以“七夕节”为主题的节目中,首次将传统诗词和歌舞搬上了舞台,通过唐代著名歌舞曲目《破阵乐》,生动地将花木兰的故事和当时的历史情况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使得节目内容在突出七夕爱情主题的同时,还融入了传统文化和家国历史,不仅丰富了节目的内涵和情感,还以一种全新的表现方式呈现给观众。
从宏观角度看,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演绎方式相结合的新型节目,其选材源于传统的文化和典故,但又远远超越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效果,其中融合了爱情的主题、文化的唤醒和感知,通过深挖文化内涵、连接现实生活的方式,实现以融通古今的方式构建新形势下文化认同的多重作用,激起了不同寻常的时代浪花。
(二)厚植本土文化,融合地域特色
地方卫视的节目,除了需要注重节目效果之外,往往还担负着宣传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任务。地方卫视作为对外的媒体宣传窗口,是代表官方的媒体平台,更容易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和获得认同感。
与此同时,地方卫视的较高收视率为宣传推广创造了更加充分的机会,要求当地媒体人更充分把握和利用好地方卫视这一平台。
从实际来看,在此次的“中国节日”节目中,河南卫视的做法便印证了这一说法。一方面,通过节目的表现形式,河南卫视充分解读和外化表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在演绎形式和内容选择上,结合河南地区的本土特色进行融合和创造,在增强节目效果的同时,将地方卫视作为一个对外窗口,介绍本地特色、展示地域风貌,用实际行动诠释城市这个窗口对于文化传递的重要作用。
各个地区都充分利用好地方卫视的窗口和平台,将不同地区独特的文化融入影视作品中,再通过地方卫视的媒介传递给公众,让每个地方凭一己之力传递民族文化,就是对中华之美最好的拓展和补充。
(一)空间表达:跳脱舞台的形象展示
亨利·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指出,空间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与再生产者,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建构的过程[6]。能够突破和打破原有节目的舞台束缚和形象约束,是实现节目创新和突破的重要标志。河南卫视的这档节目通过对舞台形式的创新和突破,冲出对传统舞台的限制和约束,重组了节目的表达空间,从而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全新体验。
例如《端午奇妙游》中的歌舞节目《唐印》,在节目设定中融入了清明上河图的宏伟绘图元素,通过特定的效果使平面的画像跃然纸上,利用公众对清明上河图中固有元素的了解,还原大家比较熟悉的画面,以开封这个城市的文化为交融点,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紧密结合,不仅有效传达了传统节日构建的文化认同感,也反映出现代的文化、故事与精神,完成了本土文化的叙事,彰显了地域特色。
(二)视听表达:虚拟现实的形象构建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用传统的音画视听语言接收信息。虚拟现实技术、全息影像技术、三维模型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可以消弭空间与时间的局限,融古通今。在传统文化表意的过程中,运用科技能更加生动形象地传达文化内核,同时也可以为观众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及感官体验。
比如,在舞台搭建方面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唐宫夜宴》节目中,通过“3D全息投影+AR(增强现实)”技术搭建舞台,真实还原了唐朝时期的街景;“七夕奇妙游”中的舞蹈《龙门金刚》同样也运用了AR技术,将龙门石窟展示给观众,为传统文化的内核镶嵌科技的外壳。高新科技赋能“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视听表达,实现了传统与现实的交相辉映,足够夺目。
(三)形象表达:品牌IP的孵化培养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成功同时也离不开品牌IP的营销策略,通过打造独属于河南卫视的“唐宫宇宙”,河南卫视巧妙地将IP形象的故事同节目设计策划相连,“唐小妹”系列IP的塑造是一典型案例。
例如,在对人物的塑造上,充分结合了人物的原型和现代元素,将传统的民间戏班子等因素融入节目,顺着主人公“唐小可”在台上的表演,向观众展示了精彩的剧情。
此外,节目塑造了一个尝遍百草、医术高超的小精灵——“小竹”,它作为医圣张仲景的后代,所做的一系列事情深深打动了观众,唤醒了人们对中医文化的认同和赞叹。河南卫视正是通过打造IP形象,让观众对节目的记忆不仅停留在剧情上,还延续到了现实世界中。
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制作和传播离不开受众群体的需求,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节目得以增强媒介影响力,增加受众接触媒介的机会。因此,电视类文化节目要充分考虑到融媒体时代受众的媒介偏好,利用好融媒体时代的宣发渠道,以此增强节目的影响力与扩大受众范围。
(一)台网联播:利用新媒体平台积累传播势能
地方卫视的良好运行和发展离不开当下传播介质的辅佐,因此,如何利用和选择新媒体平台变得尤为重要。对于河南卫视而言,在信号的转播和节目的输出等方面,注重对多种形式的融合,如手机、电视信号、短信等多个途径的信息传播。
因此,当前对节目的打造不应该只拘泥于一家一户的电视屏幕,还要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关注对流量和热度的引流工作[7],只有通过多渠道的宣传和推广,才能为河南卫视系列节目搭建起完备的媒体矩阵,从而提升观众对新媒体信号的接收度及观众对节目的关注度。
(二)互动参与:利用观众激活传播动能
新媒体时代,媒介技术的变更推动了媒介生态的重建,参与式文化作为一种新型媒介文化样态应运而生。新媒体文化传播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信息生产者以及传播者的多样化,能让大众参与到信息的生产以及传播活动中,这种受众参与式的文化传播方式也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出现的。
在新媒体语境下,大众不仅以个性化方式介入文本的再生产,将自己的阐释转化为显性的文本,而且通过与其他个体的连接,在集体性的创作中使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参与式文化最早被提出是用于描述出现在媒介文化中的互动现象,也就是说,在这种参与式文化中,更加看重的是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是否可以被大众所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
对这种文化的演绎和宣扬,不仅仅看重的是文化传递的单方向,更加看重的是观众对此类文化输出的接受程度,更加看重的是观众的反应,因此在文化输出的同时设置反馈窗口,使得观众可以通过评论、轉发和留言等方式发表自己对文化的看法和对节目的评价,使得多种观点能够融合,实现凝聚集体智慧来塑造文化传媒的大众效果,也是对传统文化及传媒方式最本质的改良和创新。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正是抓住了互动参与文化带来的流量效应,通过互动的方式鼓励全民参与到对节目的评价和讨论中,并持续跟进后续的发展,通过邀请插画师创作唐宫夜宴、唐朝少女等方式,增强整体活动及文化品牌的传播效应,通过举办手绘大赛等方式塑造文化IP形象。可以说,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的成功不仅是河南卫视的成功,还是全民共创的成功。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结合新的时代加以传承和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要立足中华文化宝库选取题材,还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文化类的电视节目在选题方向和表现形式上也愈发丰富多彩,其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逐渐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新型文化节目相结合。在此过程中,融入新兴科技和新媒体传播渠道,采用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潮流化传播方式,为观众带来心灵和视觉上的盛宴。
以河南卫视为代表的地方媒体充分证实了这条路的可行性,在日后的文化节目创作发展过程中,电视节目还应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优良精华和艺术价值,致力推出一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化节目,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之美,全力彰显中华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李佳瑜,李海敏.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J].当代传播,2022(3):110-112.
[2] 鲍硕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思考[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5):102-106.
[3] 光明日报.文化类节目这十年:打造文化强国建设的亮丽视听名片[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2-05/24/ content_5691993.htm,2022-05-24.
[4] 张兵娟,邵高明.创新活化、文化记忆与传播共同体建构:谈文化类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J].当代电视,2021(8):42-46.
[5] 焦姝祺.从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看传统文化认同构建[J].牡丹,2022(16):69-71.
[6] 武炳丞,周高尖.文化类节目的空间转向与IP生产: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J].东方艺术,2022(4):57-65.
[7] 程倩.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节目的突围: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2(10):50-52.
作者简介 张梦溪,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