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阵地,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掌握专业技能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新媒体迅速发展给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带来很大挑战,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学生作为新媒体内容的受众和生产者,探索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对课程改革与创新以及学生艺术实践、就业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立足新媒体传播形态内在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专业建设提质培优必然举措等,分析当前摄影摄像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对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专业技能的必要性。文章认为,高职院校摄影摄像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制度育人、课堂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四个方面共同发力,以课程、课堂、課外、实践为载体,旨在分步有序对学生进行思政育人,为探索高职院校摄影摄像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做出有效尝试。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摄影摄像技术专业;育人;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2-0102-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重点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四位一体育人途径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KX20A018;2021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大思政理念下影视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C1388;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融媒体背景下高职广播影视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构建与提升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KX19B057
(一)新媒体传播形态内在需求
当前短视频新闻的阅读量远超传统媒体,热点新闻事件一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播出往往会引起全网关注,爆款短视频背后是全社会对事件的关注。例如抖音平台“人民日报”账号2022年2月5日播出的《开幕式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滑落脸颊的热泪,这一幕幕都让人骄傲感动!我爱你中国!》这一条短视频火爆全网,其点赞量高达77.4万次(截至2022年3月1日)。该短视频的内容是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年轻的战士在升国旗时滑下热泪。这条短视频由一条升国旗视频素材、一张战士落泪特写图片素材和一段《我爱你中国》音乐素材构成,短视频时长仅11秒却凝聚了14亿中国人极大的自豪感,其传播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巨大。
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摄影摄像都是媒体内容生产的重要环节,尤其新媒体时代,摄影摄像应用范围更广、应用频率更高。新媒体内容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这要求从业者除了要有精湛技术以外,还要有极强的思想政治意识和良好职业道德。高职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学生既是当前新媒体内容的受众,又是将来新媒体内容的生产者,树立其正确“三观”对将来就业履职具有重要意义。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高职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学生属于“网生代”,受网络文化影响较深,但思维灵活,乐于动手实践。专业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主动融入课程思政育人要素,引导他们形成坚定的人生理想信念,在学习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之初帮助他们树立良好学习习惯和规划,时刻不忘教书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三)专业建设提质培优必然举措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艺术学类专业在课程教学中要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2]。
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建设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设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推出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做优一批品牌示范活动,支持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离不开优秀教师团队,以建设优质课程为基础。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摄影摄像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微电影创作入选2021年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成功入选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近几年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有关课程思政、“大思政”等文件通知和课程遴选活动,充分说明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全力做好思政育人工作。摄影摄像技术专业课程结合思政教学是专业建设提质培优的重要法宝和有效路径。
(一)一些教师课程思政水平不高
现阶段,部分摄影摄像技术专业课教师还认为只要把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工作任务,至于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程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与专业课无关。专业课教师大多毕业于艺术类院校或艺术类专业,一些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充分,没有充分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和规律[3],自身缺乏思政理论学习背景和知识储备,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思政理论知识支撑课程内容,难免有心无力,暴露出自身短板。少数教师缺乏自主学习积极性,不愿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对理论学习抱有走过场、过得去的心态;不认真学习研究新时期职业教育政策文件和改革方向,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熟悉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技术和新要求,不关注国内外时政新闻,知识结构单一、陈旧,无法把思政元素融入相应课程。
(二)学生课程思政参与度不高
学生是课程思政施教对象。学生在学习专业初期充满期待和憧憬,但个别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缺乏教学积极性,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升华,更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举一反三地进行针对性教学[4],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受挫。现阶段,受专业课教师思政理论水平不高影响,摄影摄像技术专业还不能满足“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总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不平衡、不充分情况,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受传统教育影响,有些专业教师习惯满堂灌的理论讲解或是纯粹的技术传授,没有做到理实一体化和融入思政元素教学方法。学生习惯被动听,课堂缺乏提问、思考、回答等基本环节,显得枯燥乏味,导致教师缺乏成就感,学生没有获得感,教师愈发减少融入课程思政的工作热情,学生也逐渐失去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在授課过程中个别学生出现走神、玩手机、打瞌睡等现象,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参与度不高,育人效果不佳。
(三)课程思政与艺术实践结合不实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融合思政教育成效可在艺术创作中体现出来。由于课堂实践中经常出现思政教育与创作脱节错位等情况,思政教育与艺术创作出现“两张皮”现象。例如核心课程摄影创作中,学生在创作“湘剧双胞胎”时认为只要拍摄到足够多的角度、景别和精彩瞬间就可以得到一组好作品,这是典型的只注重摄影技法而忽视将思政元素融入艺术创作的例子。
其实“湘剧双胞胎”是一个十分适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选题,体现为两点:其一,这对只有十五六岁的双胞胎姐妹喜欢湘剧,热爱优秀传统文化,身体力行地将其作为自己的专业,加以传承和弘扬;其二,学习湘剧对声音和身体锻炼要求很高,双胞胎姐妹克服种种困难,在专业学习上不断成长并取得良好成绩。所以拍摄这组纪实摄影作品时,一定要把双胞胎热爱湘剧文化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注入其中,使作品主题思想进一步得到升华。学生在拍摄过程中了解湘剧文化,被双胞胎姐妹的学习精神所感染,并将这种不怕吃苦的精神迁移到自身学习上。思政教育和艺术创作得到了很好的契合,既提高了艺术作品思想性,又提升了创作者的思想境界和专业技能,可谓一举多得。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艺术创作上不履行思政育人主体责任,放任学生自行发挥,不注重思政教育结合艺术创作,导致学生接触艺术创作初期没有形成正确的艺术观。
(一)制度育人
在制度建设上要注重顶层设计,明确工作主体责任和奖惩制度。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根本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衍生出课程标准、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毕业设计标准,其中课程标准是教师执课的主要依据,制定课程标准时,要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每一门课。例如核心课程摄影创作,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方面确定授课目标和制订计划。这三个目标都能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知识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摄影创作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力目标是引导学生遵循“主旋律、正能量、真善美”原则寻找拍摄选题;素质目标则是通过摄影创作培养学生创作意识以及引导学生形成不怕困难、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等。通过制度方式确保课程思政教学在执行中不变形、不走样,将课程思政落实在日常教学中。
(二)课堂育人
课堂是课程思政育人的主阵地。教师既是学生学习专业的引路人,又是学生人生成长阶段的关键人物。教师良好的品行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对塑造学生人格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更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考虑教师的政治素养,这关系到其能否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5]。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集中培训、聆听课程思政报告、改革评价考核等方式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教师也要善于从时事中敏锐挖掘跟专业课程相关的教学素材。
例如,在核心课程摄影画面造型中讲解拍摄角度知识点时,举例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案板下的女孩”新闻事件,并展示摄影作品。摄影作品描述的是复工后,女孩父母在集贸市场卖卤菜,她则坚持在卤菜摊位案板下上网课一个多月,被网友抓拍发至网络。看似司空见惯的场景却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正如该作品文末所说,“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希望,为小女孩的认真努力点赞”,看完此案例后,学生们均被这个女孩感动,被摄影作品所蕴含的主题思想打动。课程思政教育在无形中融入专业教学,达到了课堂育人目的。
(三)实践育人
实践是课程思政育人的主渠道。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热点事件,从中挖掘思政元素,把握实践内容的创新性和实时性,把热点事件与艺术教学有机结合起来[6]。在核心课程摄像创作上,教师带领学生研究选题时,看到中国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以湘潭花石镇为例,讲述湖南通过打造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的新闻报道,经了解,湘莲为当地支柱产业,于是教师带领学生前往湘潭县花石镇,联系了当地一家湘莲企业并沟通好拍摄事宜,之后完成拍摄实践。学生在这次艺术创作中学会了选题方法,提升了沟通交流能力,巩固了摄影摄像技术技能,提高了职业素养。
(四)协同育人
学生健康成才,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培养优秀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人才也不是只靠专业课教师就可以完成。应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同向同行、相互协调配合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作用,积极利用各类教学实践基地、博物馆、展览馆等,让学生受到精神上的洗礼。邀请学校领导和所在地区有关领导为学生开展思政讲座,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及发展趋势。邀请行业内有影响力的摄像师、摄影师等来校开展学术论坛讲座或通过“云讲座”等方式,近距离与青年学子交流。通过他们真挚生动的演讲,为学生树立榜样,埋下一颗奋发向上的种子,指引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实施德技并修、立德树人重要手段,是打造职教高地必经之路,其作为一种全新的育人理念,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显得愈发重要。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应积极探索制度育人、课堂育人、实践育人和协同育人的建设途径,构建“四位一体”育人新格局,培养出拥有过硬摄影摄像技术技能、能适应数字新媒体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以及拥有高尚爱国情怀、具备坚定理想信念、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王培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扣好的“第一粒扣子”[EB/OL].学习时报,http://www.cntheory.com/yw/202112/t20211220_48186.html,2021-12-2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法[EB/OL].教育部官网,http://www. moe.gov.cn/jyb_sjzl/sjzl_zcfg/zcfg_jyfl/202204/t20220421_620064. html,2022-04-20.
[3] 邓杨.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内涵与优化路径[J].河西学院学报,2022,38(1):84-87.
[4] 张军燕.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3):49-51.
[5] 潘传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问题意识探思[J].大学,2022(3):96-99.
[6] 徐萌.“三全育人”视域下艺术类院校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教育改革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21,24(6):56-61.
作者简介 陈泽泉,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网络纪录片研究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