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雪,梁洪波,杨 萱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东方医院,江苏 221000
精神分裂症病人因思维出现异常,导致其情感、意志行为也出现异常,甚至导致危害社会的行为出现,很难融入社会,且精神分裂症具有较高复发率,不断减少家庭、社会关爱,导致其很容易出现低自尊、病耻感等,进而严重影响病人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1]。当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难点在于社会功能障碍,所谓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在面对接触他人时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等推测过程[2]。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认知干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认知、心理理论以及归因偏差。社会认知基础上交互性训练(SCIT)属于新型小组治疗模式,可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情绪识别能力以及心理理论等社会认知能力进行改善。促进病人社会功能缺陷的改善,逐渐恢复病人希望水平以及生活能力[3]。本研究主要针对社会认知的交互性训练在改善精神分裂症中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3.25±3.05)岁;病程(5.43±1.25)年。研究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3.32±3.01)岁;病程(5.37±1.18)年。纳入病例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自愿签署研究相关文件。
纳入标准:病人符合临床精神分裂症相关指南内容[4];处于症状缓解期;具备完整的诊疗资料;病程低于10年;基础视听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基础疾病;癫痫等严重神经疾病;存在自残、自杀等趋势;药物依赖史;缺乏交流能力;配合意向极差;昏迷状态;认知功能严重损伤;中途退出。
两组病人均需要接受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明确病人病情,介绍治疗计划与注意事项,定期发放指导资料,关注病人生活作息、饮食规律等,指导病人按时用药,解答相关疑问,院外定期电话随访。
研究组采用社会认知交互性训练:选择8~10例病人组成闭合式干预小组,每组有医师1名,护士2名(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由护士负责所有训练课程的实施,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课程设置:①识别情绪阶段。训练课程包括情绪认知,模仿训练、心理理论训练等。通过自我聚焦技能引导病人进行情绪探索,识别以及描述,在各抒己见的讨论中,引导病人对不同情绪进行总结,并尝试模仿;课程引导下对人际交往之中情绪的重要性进行明确,并结合实际生活实例,对自身情绪进行感受,对不适应感进行逐步改善,促进病人的情绪识别能力。②识别情景阶段。课程主要包括草率定论学习,引导病人对其相关内容进行了解,并模拟适合的场景,引导病人通过角色模拟而对不同社会环境进行识别,在识别期间不断总结与分析,逐渐提升对社交环境的识别能力,促进病人认知能力的提升。③结束与验收阶段。对认知行为疗法进行部分借鉴,引导病人互相之间分享所遇到的负性人际事件,尝试自主说出当时感受以及自身想法,在结构式讨论之后,重新剖析事件,并重新进行梳理,对不恰当猜想进行提出,并尝试制订下一步行为方案,对现实社交方面难题进行解决,从而改善自身社会功能。
于入院后及护理干预2个月后评价各项指标。①阴性症状:选择阴性症状量表(SANS),其中共包括评分维度5个,条目24条。0~5分制,病情程度增加则分值增加[5];②社会功能缺陷:选择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共有调查维度5个,0~4分制,缺陷程度增加则分值增加[6];③希望水平:选择Herth希望量表(中文版),共有调查维度3个,1~4分制,希望水平增加则分值增加[7]。
表1 两组护理前后阴性症状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社会功能缺陷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希望水平评分比较 单位:分
社会认知基础上交互性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水平,阴性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群,也是病人出现病程迁延以及精神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研究指出,病人出现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是因病人在负性生活事件方面异常的认知模式造成[8]。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阴性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社会认知基础上交互性训练着重于病人不合理认知方面,鼓励引导病人对自身想法、情绪、行为尝试进行自我暴露,并通过对显示生活中问题的列举,引导病人共同努力分析探讨,进而寻找可能结果,并通过语言鼓励病人,增强对相关推测的信心,从而引导病人对自身错误认知进行反思,在后续问题思考之中逐渐向客观且争取的方面前进,并对自身看人看事的想法、态度进行调整,促进现实问题解决能力的加强,进而有效减轻阴性症状[9-10]。
社会认知基础上交互性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缺陷。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本研究所选择IPROS量表可评估病人护理干预前后,其社会功能水平的变化,也会临床评估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效果的重要依据。对病人社会功能增强的核心就是对社会认知进行有效调整[11]。社会认知基础上交互性训练通过重新归因、证据寻找等方式,引导病人逐渐对正常化社会认知进行建立,对社会认知准确性提升,同时促进其理解性方面的最佳平衡,护理者需要主动对病人进行引导、示范和纠正,促进其对认知行为不足的发现,并进行改正,对认知行为进行合理建立,帮助对生活中问题进行合理应对,并促进病人自如地进行人际交往,逐渐恢复正常的学习或工作,缓解社会功能缺陷的程度[12-13]。社会认知基础上交互性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希望水平,希望是人体内心的一种力量,一旦个体出现失败、不幸,则希望水平可以对压力进行缓冲,并促进身心修复,病情严重的病人若是可以积极面对疾病治疗,则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希望水平的评估可对病人积极能动应对状态进行评价,从而促进疾病治疗中病人的积极配合与信心等[14]。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希望水平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社会认知基础上交互性训练是一种新型小组护理模式,其通过团队辅导形式进行,在辅导期间对同伴支持重要性进行强调,引导病人针对课程内容各抒己见,互相讨论,并在初期课程中引导病人对情绪进行细致客观的识别,正确看待事物,加强心理理论的认知,促进病人积极面对生活与疾病[15]。社会认知基础上交互性训练之中,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病人获得更多积极有意义的情感体验,并在情景模拟中重新认识以往人际交往中的不良事件,树立正确的应对态度;建立希望较为缓慢,需要对病人原有心理认知进行纠正,并不断获得身边人的支持与认同[16-17]。
综上可知,精神分裂症病人于治疗期间,接受社会认知基础上交互性训练,可改善病人临床病情程度,调整病人社会功能缺陷程度,促进病人希望水平提升,临床价值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