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晗,陈美环,李 莉
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江苏 221006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骨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骨盆骨折、下肢骨折、关节置换等病人,临床症状以患肢肿胀、疼痛等为主,严重者可导致患肢溃疡、肢体功能障碍,并引发肺栓塞,危及病人生命[1]。老年骨科手术病人多病情严重,术后需进一步一定时间的卧床休养,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较高[2]。因此,对于此类病人,临床上应不断强化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而以往临床护理多注重手术配合、术后观察等基础性护理,未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全面个性化的预防性干预。护理风险预警监控通过动态对病人治疗过程进行监控,可及时识别风险并进行处理,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3]。预警标识在评估病人病情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标识,便于识别病情并进行针对性干预[4]。本院近年来将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联合预警标识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并以2020年2月—2022年2月接收的120例病人为对象探讨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于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本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中选取120例,采用电脑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62~78(70.01±4.98)岁;手术类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34例,髋关节置换术20例,膝关节置换术6例。观察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1~78(69.50±4.96)岁;手术类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33例,髋关节置换术20例,膝关节置换术7例。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择期骨科手术;③无血栓相关病史;④本人或家属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脏器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②术前长期卧床或使用轮椅;③术前已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④近6个月重大外科手术史;⑤认知、精神及语言交流障碍。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了此次研究(伦理审批号:TRYLL2020-01),且两组性别、年龄及手术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工作,术中进行密切配合,术后强化病情观察,并展开术后疼痛、饮食、体位等方面的管理,常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指导病人尽早展开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联合预警标识干预。
1.2.1 成立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小组
小组成员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共同组成,制定相关制度,规范风险评分量表的使用,制定各项预防措施及措施落实监测单。建立科室-大科-护理部层级监控管理体系,对高风险病人,小组成员负责当日通过平台上报至护理部,护理部协助各级监控,必要时指导科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1.2.2 风险预警监控评估
病人入院24 h内、术后24 h及术后72 h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进行评估,术后根据需要及病情变化随时评估,以便于动态掌握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其中评估方法为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量表(RAPT),包括病史(9分)、创伤程度(24分)、医源性损伤(9分)、年龄(9分),计算总分,得分越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越高[5]。
1.2.3 风险分级与预警标识应用
依据RAPT评分对病人下肢深静脉风险进行分级,>14分表示高风险,进行红色标识;6~14分表示中度风险,进行黄色标识;≤5分表示低风险,进行绿色标识。责任护士将标识填写至一览表,同时床头悬挂相应颜色的标识牌,标识牌正面标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背面标注与风险等级对应的防护方案。对中、高风险病人班班交接,每班根据监测单落实各项措施并记录。
1.2.4 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警防控
①绿色预警标识病人。开展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宣教,介绍此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预防要点等,并实施心理干预,促进其身心放松,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每天配合予以2次温水泡脚,术毕麻醉清醒前对其踝部、双下肢进行被动活动,随后逐渐指导病人进行踝泵练习、直腿抬高训练、踝关节旋转活动等。②黄色预警标识病人。在绿色预警标识的基础上,定时对病人肢体状况进行观察,查看疼痛、肿胀、压痛等情况,术后卧床期间予以抗血栓弹力袜,并于术后当天开始实施气压泵治疗。③红色预警标识病人。在以上护理基础上,密切观察患肢情况,每天对小腿、足部进行2次以上按摩,每次30 min,定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凝血功能,术后当天予以气压泵治疗,并遵医嘱予以抗凝药物治疗。
①凝血功能。干预前后(入院后及出院前)采集两组静脉血液标本,通过全自动血凝仪(日本CS-2000i)检测两组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水平。②下肢血流速度与双腿周径。干预前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下肢血流速度,并采用软皮尺测量两组双腿周径。③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参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6]:下肢突然出现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加,Homans征、Neuhof征均为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CT等辅助检查可见明显血栓,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0.5 mg/L)则可判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④护理满意度。自主设计骨科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护理操作、紧急情况处理、交流沟通、护理态度、责任意识5个方面,各方面满分均为20分,总分100分。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于出院前调查满意度。
干预前,两组APTT、PT、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PTT、PT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而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下肢血流速度与双腿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下肢血流速度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而双腿周径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下肢血流速度与双腿周径比较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11.67%,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P=0.028)。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单位: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常见的周围血管性疾病,主要因深静脉管腔内异常凝聚的血栓对血液回流造成阻塞引发,常见于外科术后、肢体制动、久病卧床等病人中,不仅影响病人肢体功能,而且可引发肺栓塞[7]。老年骨科术后病人多需要卧床,且合并有基础性疾病,下肢静脉容易出现高凝、血流缓滞状态,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相对较高[8]。因此,对于老年骨科手术病人,临床上需进一步强化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工作,在全面分析风险因素、准确评估风险程度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此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病人预后。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预警标识均为风险管理常用措施,可准确对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并进行相应标识,以便于针对性预防措施的制定与实施[9]。本研究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展开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联合预警标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APTT、PT、D-二聚体水平优于对照组,下肢血流速度比对照组快,双腿周径比对照组小,且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提示风险预警监控联合预警标识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病人中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达到了有效预防此并发症的效果。大量临床研究均显示,骨科手术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病人术后凝血功能可呈现出高凝状态,加之术后卧床、下肢无法活动等,可致静脉回流速度变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0-11]。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联合预警标识实施风险预警监控管理后,通过RAPT对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进行评估,并将病人分为高风险、中度风险、低风险等级,分别予以红色、黄色、绿色预警标识。针对不同风险与标识,对病人展开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可使病人对此并发症有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临床干预,自主完成术后主动活动,同时提高医、护、患三方的重视程度,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切对病人肢体状况进行观察,并定时予以凝血功能评估,可及时识别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症状并予以干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实施下肢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并予以抗血栓弹力袜、气压泵及抗凝治疗,以促进病人肢体有效活动,加快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速度,并使动脉回流动力增强,减少血液瘀滞,增加纤溶酶活性,减少凝血因子聚集及黏附,从而达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12-13]。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不但可使病人病情加重,增加其痛苦,延长术后恢复时间,而且存在较高的肺栓塞风险,可危及病人生命,导致病人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下降,甚至引发医疗纠纷,产生不良社会影响[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展开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联合预警标识干预可进一步提升病人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联合预警标识通过全面、细致对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进行评估与分级,并进行准确预警标识,针对标识予以病人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被动与主动活动等干预,可使病人感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促进其护理满意度提升。与此同时,通过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联合预警标识干预的实施,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得到有效预防,可使其顺利完成术后康复,减轻术后康复过程中的身心不良体验,感受到在护理服务中的获益,进而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联合预警标识应用于老年骨科术后病人中,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进一步提升病人护理满意度。然而,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少、未纳入更多客观性指标等不足,后续需展开进一步的大规模研究,以更为客观地探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联合预警标识对预防老年骨科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