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立新”:“五境”并生,引领创思

2023-03-13 05:25徐云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创新情境

[摘 要]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新课标带来了新理念。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教育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以境立新”的语文教学主张通过“一核”贯通、“二主”合一、“三数”统一、“五境”并生来展开语文实践活动,优化学习情境,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素养,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情境;创新;以境立新;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31-0001-05

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新课标带来了新理念,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要摒弃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大胆进行创新教育。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新者。“创新”一词在语文新课标中共出现13次,已是新时代的主旋律。语文教学培养的学生绝不是教育流水线上生产的统一型号或规格“产品”,而是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笔者结合自己近30年的教学实践,来阐述“以境立新”的教学主张和追求。

一、“一核”贯通:“以境立新”语文教学主张的基本内涵

创新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以境立新”的教学主张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环境与情境,还关注到学生内心的情感与意境。它旨在优化学习情境中出新与立新,从有新意的发现到有创意的表达,不断提升创新品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基。

何为“境”?《说文解字》:“疆也。从土,竟声。经典通用竟。”原本指“竟”,表示完结,加上“土”字旁则表示土地的“边界”,后引申为“边界所环绕的区域”,如环境、境域等;后又引申出抽象的“界限”,即事物可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状态,如境界、境况等。

“境”的内涵极为丰富。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杜威认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李吉林老师认为, “情境是指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以境立新”中的“境”不仅指学习者外在的学习环境与情境,还指向学习者内心的情感与意境。

何为“新”?最早见于甲骨文,《说文解字》:“新,取木也。从斤,新声。息邻切。”是“薪”的本字,由此引申出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相反的等含义。

“新”,更新,性质改变得更好。《易·大畜》:“日新其德。”《书·胤征》:“旧染污俗,咸与维新。”《论语》:“温故而知新。”“以境立新”中的“新”指出新与立新,意在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拥有创新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是有“境”的,无境不语文,无境不立新。审美创造是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境立新”主张用语文的方式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情境创设与优化路径等,力求“养自然之境以立新,选真实之境以创新”。

二、“二主”合一:“以境立新”语文教学主张的缘起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不仅道出了一名科学家对国家与民族的赤子之情,而且对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这一问还应是所有教师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成为社会共识,当创新上升为国家的重要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时候,每位教师必须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有所作为。语文教学更应成为创新教育的载体,从培养杰出人才的角度出发,根据语文学科性质、学生成长特点、课堂教学规律引导学生探究。基于这样的认知,“以境立新”借情境主工具和实践主通道,实现“二主”合一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一)情境支架是创新的主工具

学习始于情境,发于思维,成于素养。情境不仅能诱发学习的动机,还能推动思维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最优化的情境,本身就是一种引领思维的支架。

德国哲学家卡希尔曾说,人与其说是文化的动物,还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语言是最为重要的符號,语言文字不仅是用来看的、听的,在更深层次上,还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对应情境的语言文字就是一种支架,能引领学生自我建构的支架。因为社会性决定了人总要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一方面需要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来滋养;另一方面,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充实。但无论哪种形式,都要借助语言文字这个通用工具在一定的情境中实现。学生的成长是与语言相伴而行的,缺少了语言这个媒介,没有了情境的支撑,学生就无法思维了,其素养也就没有栖所了;学生要有所创新,优秀的思维品质和必备的学科素养是合二为一的。语文教学看似以听、说、读、写为主要方式的学习,但本质上是在一定的情境任务下进行的思维活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提供了无限的张力,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无限的空间。长期实践证明,学生思想的火花、创造的冲动、思想的深度等创新性特征,都是在特定情境中与语言文字、文化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创新不仅达到了想象的通达、创意的表达,还拥有了价值的取向和情感的皈依。为学生提供实用的情境支架,引领学生的创新活动,是“以境立新”的应有之义。

(二)语文实践是创新活动的主通道

语文素养不会凭空形成,它的根在实践。只有真实、深刻的实践,对事物的认识才能透彻。

“以境立新”主张在做中学。首先,在练中学。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看上去是“教”出来的,实际上是反复练出来的。练的过程就是语文实践的过程,是积累语文经验、发现语文规律的过程,也是语文能力和素养提升的过程。其次,在用中学。无论是记录看到的事物与现象,还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或与他人交流都离不开语文实践。最后,在创中学。语文学习要使语文融入学生的生活,形成“带得走”的能力,必须是以“创”为特征、以“新”为样态的。因为生活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学习的意义就在于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和对变化的适应能力。只有认识得深刻、适应得自然,才能与时俱进,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语文学习的意义则在于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鉴赏获得对创新的认识,通过对“语修逻文”的辨析获得对创新方法的理解,通过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获得创新的灵感,从而将所思所想转化成创新的快乐。

三、“三数”统一:“以境立新”语文教学主张的价值实现

创新能力被视为学生素养宝塔顶端的“明珠”,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以境立新”的语文教学主张一直认为杰出人才的素养就是创新能力,提倡“三数”—— 参与指数、育人指数、衔接指数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而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提升参与指数,让学习有动力

参与指数是指在课堂活动中,学生自主、积极、有效地参与进来,并拥有持续的学习力、思维力、创造力等各项能力的情况。

“以境立新”强调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教学活动与课程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并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其次,主张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并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成果,强调并赞成学生“原创”,在属于自己的表达和充分的展示中获得持续参与的动力。最后,关注学生的相互交往,使每个学生都懂得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自然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和共享。这样的课堂是有吸引力与挑战性的,学生的内心也是愉悦的。各抒己见的交流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学生参与的策略,能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自我精神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内心需求一旦满足,就能激发学生持续而深入的学习。

(二)提升育人指数,让语文立人有本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与创新型人才在人文素养方面的要求一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优势,发挥语文学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独特作用。

“以境立新”主张教师在有“情”有“境”的课堂上,自觉巧妙地将创新目标嵌入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探讨学科融合,以跨界思维发挥“1+1>2”的学科育人作用。情境不仅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还构建了师生互动的学习生态,为创新提供了有效支架。同时,“以境立新”的课堂实现了教学方式的改变,从“教”走向“学”,从个体的先行学习到群体的合作学习,既尊重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又构建了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情境实践中切实有效地提升核心素养,借“境”立新、出新、创新。“以境立新”的课堂直指学生“最近发展区”,既让创新教育得到了落实,又让语文教学提质增效。在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同时,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语文,让学生在任务情境中学会学习。其实,当学习产生了个体意义时,它就超越了对“标准答案”的绝对服从;当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出学习成果时,它就形成了具有创造性的个人表达。这样的学习既是个性的、生动的,更是创造的、发展的。因此,“以境立新”的课堂,不仅以文化人,更以文立人。

(三)提升銜接指数,让“教—学—评”一体化

“以境立新”解决了当下语文课堂中教学和评价“两张皮”的弊端,主张发挥语文学科优势,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致力于“教—学—评”一体化,由此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力求为创新而教。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理,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课堂教学改革同样需要接受检验,来证明其科学性与可行性。“以境立新”要求教师“以终为始”,根据课程目标先确定好学习目标,再明确评价依据,后设置学习活动,确保“教—学—评”一体化。在情境中教学,在情境中创新,在情境中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诊断、增值等作用,让学生在有“情”有“境”的课堂上学习和提升,使创新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不断实现新的成长。教是最好的学,评也是最好的学,“教—学—评”一体化,培养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这与“十四五”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要求完全吻合。

四、“五境”并生:“以境立新”语文教学主张的实践路径

“以境立新”教学主张以生活为源泉,照亮生活之境;以思维为核心,创设探究之境;以情感为纽带,激荡心流之境;以活动为途径,铺排语流之境;以审美为追求,熏染审美之境。“五境”并生让课堂既成为自然和谐的情境课堂,又成为充满时代气息的创新课堂,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

(一)照亮生活之境,拓展学生创新素材

生活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是学生的认知源泉,是创新不竭的动力。“以境立新”倡导用生活之水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照亮生活之境,让生活成为学生创新素材的源泉。

“主题新设计”是照亮生活之境的重要举措。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日常教学中,我常常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会学生用语文的眼光读生活,读出生活的丰富多彩,读出生活别样的感受;用语文的笔墨写生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意表达;用语文的方式教会学生生活,学会仁爱、宽厚。语文学习既教会学生生活的态度,还教会其为人处世的智慧,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和具有奉献精神、创新品格的大写的人。

“每日新发现”是照亮生活之境的另一举措。开放、活力、创意是课堂的特色,我总将课前三分钟雷打不动地“腾”出来,开展“每日新发现”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见闻、时事要闻、阅读感悟等。这样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无缝连接,在知行合一中拓展学生的创新素材,使学生体验到生活的多彩,汲取成长的精神力量并不断成长。长期坚持,山川草木、花鸟虫鱼、凡人小事、乡情民俗……都成为学生创新的最佳素材。一篇篇佳作充分彰显出学生的创意表达,由此氤氲出童年时光的灵动、曼妙和无限美好。

(二)创设探究之境,塑造学生创新品格

学习的积极性不是来自外界的动力或压力,而是来自内在自我精神需求的满足。“以境立新”主张借助SCORE模式和“六大技能”教学,创设高感之境,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点燃创新热情,塑造其创新品格。

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思维迸发出来的最灿烂、最具价值的火花就是创新。“以境立新”通过SCORE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SCORE模式是由迪尔茨与艾博斯坦在1987年发展出来的。这种模式能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Success),能激发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Curiosity),能保障学生展示原始想法(Originality),能保持与他人交往和交流(Relationship),能持续的参与(Engagement),通过指导观察、学会想象、勇于质疑、鼓励求异等进行高阶思维的训练,关注学生思维的广阔性、逻辑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立性、深刻性等,让学生在不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享受高阶思维的乐趣、创造的成就感。

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认为决胜未来的六大技能是“三感三力”,即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和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语言教育本身就是思维发展的教育。所谓设计感是典型的全新思维能力。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培养学生成为“小小设计师”,成为有能力实现设计感的终极目标、改变世界的人。娱乐感是拥有快乐的竞争力。意义感是探寻人生的终极幸福。所谓故事力是做生活的策划者,让学生可以把各种事件描述得极具情感吸引力。交响力则是发现系统与整合之美,调动学生系统思维。共情力则是与他人产生共鸣。实践证明,日常语文教学中注重六大技能的培养,对塑造学生创造品格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激荡心流之境,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科学证明,师生间的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只有在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展开学习,激发其创新潜能。“以境立新”主张始终营造居家氛围和培养“虎刺怕”精神,激荡心流之境,激发创新潜能。

美好的情感会让人变得更聪明,宽松、和谐、民主、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拥有居家般的温馨美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唤醒、激励、引领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样学生爱想、敢说的天性便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还可设置多角度、多层次的有价值的学习任务,发展学生逆向、横向、联想、类比等思维,使学生不仅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而且能利用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勇于质疑,各抒己见,产生创新的火花,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学生只有在一个充满创新、自由和包容的外部环境中,其创新潜能才能被激发。我们主张培养学生的“虎刺怕”精神。这是一个来自希伯来语的词——Chutzpah,中文译作“虎刺怕”,指的是一种自信、大胆、勇于挑战的精神。此外,可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助力“虎刺怕”精神培养。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课堂呈现出一种互学共赏、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学生在充满爱的情境中,产生了自尊与互爱的积极情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状态,形成了从爱教师到爱语文、爱创造的习惯。

(四)铺排语流之境,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既是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起来的,也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更是如此。“以境立新”强调实践性,重视学以致用,让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无论是个人的登台秀还是团队的展示秀,都是将学科能力训练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素养。如诵读大赛、小组辩论赛、课本剧表演、童话故事续编表演、口语达人秀、主题演讲赛等,赋予课堂学习活动一定的真实性、趣味性、挑战性。在各种任务情境中,学生进行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获得表达力、想象力、判断力、推理力、创新能力的发展。这些学习活动有的个人可以完成,有的要通过团队商讨、互助、合作来完成,但无论哪种形式,都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以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清平乐·村居》为例进行说明。教师通过任务情境,巧妙设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乡村生活访谈”微电影拍摄,在语言实践与探究中获得了核心素养的提升。课堂学习以“采访”活动展开,从商讨访谈角色到研讨访谈话题再到乡村访谈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效地落实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任务,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熏染审美之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美是创造与生成。“以境立新”认为美不仅能启智,还能怡情,更能育德。语文教学应多点美力设计,建构多向折射的审美心理场,以审美为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语文新课标也非常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会与领悟,鼓励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我以经典之美赓续中华传统美育精神,以课堂之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之美构筑丰盈的精神生活,设计具有“美力”的课堂,从美出发,以美为追求,让学生作为审美的主体走进文本,实现由知识本位到审美本位的转变,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研究表明,审美与创造具有同一性。“以境立新”主张以美“润”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统编语文教材蕴含自然、社会、道德之美等众多素材。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用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等,建构多元的审美心理场,引导学生去体悟美,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与审美情趣。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潜在的创新“种子”很容易在审美场中生根、萌芽、结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审美愉悦中培养的创新精神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这种对美的追求,既是作用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更是作用于创新精神的,体现的是一种教育美学观。

综上所述,“以境立新”的教学主张是对“境”与“新”的深度理解,力求联通“境”与“新”之间的关系,直指语文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和心境中“出新”和“立新”,促进语文教学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教学本位走向发展本位。这样,课堂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而成为激发学生创新的场所,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与想象能力,达到教与学完美的统一。

[ 参 考 文 献 ]

[1] 徐云.“雙减”背景下语文“3S”课堂初探[J]. 小学教学参考, 2022(19):16-18.

[2] 崔竞琳.浅论文化传承与理解:从《陈情表》中看“孝”文化[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5):64-65.

[3] 陈旭强,蒋晓燕.打造语文思维课堂,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关于高中语文学科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分析思考[J]. 教育界,2017(32):64-65.

[4] 吴淼峰,王萍.任务情境:学习设计的重要结构点[J]. 语文教学通讯,2022(24):36-3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6] 余文森.学科育人价值与学科实践活动:学科课程新标准的两个亮点[J].全球教育展望,2022,51(4):14-15.

[7] 王林琳.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兰州铁五中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责编 韦雄)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创新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护患情境会话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