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光 孙好雯 荣国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学校是党和国家开展育人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资源和载体,具有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功能。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一条校园文化建设与育人目标相统一的实践路径,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10月28日,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共有30所学校入选,见表1。“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是凸显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品牌、集中体现学校文化特质的重要项目,代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优秀成果,因此,可以作为研究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象。此外,作为一种“从公开中萃取秘密”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可以“将政策文本进行质性分析和规律性探寻,通过对由基本语素组成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进行内容解码,分析文本内容所要表达的政策意义和政策的时空转换”[1]。因此,可以作为分析30所“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申报材料的分析研究方法。综上,本文选取入选的30所“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些学校申报材料进行逐篇阅读,识别归纳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以找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并提出未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表1 2023年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学校名单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实践中积淀形成并达成共识的包括价值观念、知识体系、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在内的价值体系。纵观30所“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皆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作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例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凝练了以“融”为核心、以“善”为价值取向的“融善”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将学校与区域融合、专业与产业融合、教师与学校融合、学生与职业融合作为实现“建善校、出善师、育善生”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建设思路。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认真总结百年办学历史经验,在结合“厚德强技”校训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勤奋耕耘、踏实肯干、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老黄牛”校园文化精神内核。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提炼总结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校园“精耕”文化,主要包括“精美”的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精细”的制度文化建设、“精专”的行为文化建设和“精实”的精神文化建设。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将红色作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深挖重庆本土丰富的红色资源,提炼总结出以红色基因传承为主线的红岩校园文化。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一支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过硬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通晓文化育人规律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关键,也是30所“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的重点建设任务。例如,四川省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通过科学规划、名师引领、平台搭建、分类培养、重点帮扶等途径,全力打造“四高”精业队伍。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围绕“站稳讲坛、独当一面、教学骨干、学科能手、名家名师”成长轴,制订教坛新秀(生手)、骨干教师(熟手)、学科带头人(能手)、名教师(专家)成长路径与测评标准,通过名师引领、大师帮扶、沙龙科研、专题项目研究等促进教师智慧成长。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重点组织开展新入职入校职工校园文化学习与体验活动,使他们充分理解和掌握“诚公”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从而为其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践行“诚公”理念打下基础。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大力柔性引聘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和产业教授,整体引进世界技能大赛冠军金牌团队,组建园林生产、设计、施工、管养等模块化团队,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大师领衔”师资团队。
文化是课程的源泉,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就是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由于校园文化具有区别于其他课程资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隐蔽性、弥散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因此,开发出适合学生并受到他们欢迎的课程资源,将更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例如,苏州市职业大学开发了“吴文化”等通识课程以及“苏工苏作”等精工课程,形成“通识—精工—创新”进阶模块化课程体系。福建省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以闽菜制作传统工艺结合节气文化,开发了闽菜之二十四节气菜谱在线开放课程。扬州市职业大学充分挖掘“北斗精神”思政元素,将专业办学史中积淀的价值追求融入课程,建设了一大批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规划教材等。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以柯柯牙精神为基点,挖掘蕴含的主人翁精神、奋斗精神、生态文明精神和创造精神内涵元素,开设1个专题思政课、8大专业群思政课程、X门文化素养拓展课,形成融入地域特色文化的“1+8+X”课程体系。赤峰建筑工程学校打造了语文生态课、经典诵读课、读书指导课、名著导读课、好书分享课、读书实践课6种语文活动课程类型。
平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力量。通过建设展陈馆、设立基地、成立产业学院、建立工作室、引入非遗传承项目等,发挥不同种类平台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资源汇聚效应。例如,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红色“行”为主线,打造党史馆、校史馆、长征精神传承馆、浙江交通馆、刘渊纪念馆、党建引领馆六大主题鲜明、多点支撑、互为补充的展陈馆。苏州市职业大学打造了“吴文化园”,成立苏州市数字非遗文化产业学院,建设“苏精作”非遗基地,构建数字化的教学体验场景、文化资源、文创项目等数字化智能平台,实现吴文化育人载体的创新。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国内首个园林式礼射场,以及兼具藏品展示、人文传习、教学实践与数字体验的国内第一个礼射文化展览馆。福建省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建设了中华传统文化(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福州市美育(脱胎漆器)示范基地、职业技能大师林晓东工作室等,引进建设了寿山石雕技艺、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软木画技艺3个国家非遗项目等。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建设了红岩文化室,设立了红岩精神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专项,为红岩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延伸和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使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行为准则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认同。例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展同台技能比武、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强化学生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射艺国际研讨会、全国射艺社团大会、全国高校射艺集训、区域联赛及校内赛、社会展演等活动,直接带动习射学生1600余人,累计辐射受众4万余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级层面常态化开展“书香校园”“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院级层面推行“魅力园林”“生动矩阵”等“一系一品”精品文化活动,班级着重推行文化展示和评比,最终形成学校、二级学院、班级三层活动体系。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连续21届举办科技劳动文化艺术节,把感恩教育融入朗诵、演讲、读书、礼仪、绘画、摄影、文艺演出、技能大赛、创业论坛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每年组织“非遗文化进校园”、匠心匠艺大讲堂、传统技艺展演等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以传统文化“融铸”学生精神世界。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实现与区域社会的对接与融合,是培养适合区域文化,融入区域社会,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需求。例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指导企业进行龙舟队建设,协助常州市组建常州市职工龙舟运动队,前往常州市小学开展龙舟文化进校园活动,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播辐射效应。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将林巧稚医德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三下乡”、义诊、志愿服务活动等,宽领域培育师生仁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开辟校外红岩精神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通过建立“红色文化社团”“小马志愿服务队”“小红星志愿服务队”以及开展“三下乡·红色记忆寻访”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传承、弘扬红岩文化。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四进四送”工程,学生作为志愿者,进街道、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送政策、送文化、送知识、送技能,在田间地头听“土专家”“田秀才”讲农业文化,在真实的农业环境中浸润于脑、内化于心。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2]。为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传播路径、影响机制等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保持一致,30所“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皆将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把握校园文化建设正确方向、推动校园文化创新发展的首要建设任务。例如,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强化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与监督作用,把校园文化建设列为党建工作重要指标,列入意识形态责任清单、党建与思政工作责任清单、廉政建设责任清单,作为学校党委会会议、各二级学院党总支部会议重要议题。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将红岩精神纳入党员干部教育重要内容,纳入党、团支部等基层组织建设,打造一批先进党组织、培育一批先进团支部,让红岩精神成为新时代青年追求进步、提升品德的不竭精神力量。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党建引领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建成了综合性党建思政教育阵地“初心馆”和校园核心文化区“明德园”,搭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云平台,设立了校外红色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构建起课上课下、室内室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立体式、全方位思政教育新矩阵。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考虑教育特点、时代特点、区域特点、学校环境等,凸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风格。纵观30所“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无一不将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社会环境、地理环境资源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让学生了解当地文化、融入地方文化,从而爱上当地文化。例如,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徐州有着深厚的射艺传统与弓箭习俗,学校便将传统射艺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形成具有“礼射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梳理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建设中的先进典型案例,将柯柯牙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了“课程+工作室+基地+文艺精品”四位一体的“1132校园红色生态教育圈”。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地处闽南,充分挖掘闽南医学之星、中国妇产科学开拓者、万婴之母林巧稚的典型事迹,以林巧稚“尊重生命、厚德仁爱”“无私奉献、服务健康”“慎始敬终、省身自悟”“醉心科学、追求真理”四大精神内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了林巧稚医德文化。
培养人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纵观30所“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育人主线,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例如,赤峰建筑工程学校创新探索了符合学校实际的以“文化唤醒”“读书养育”为核心的文化育人新模式。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江南园林文化探索形成了“传艺·存根·铸魂:‘智慧筑园’赋能江南传统园林营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借助地域文化优势,依据自身办学特色,确立“丝绸文化”品牌文化铸校战略,凝练丝绸文化“六个一”精神体系,探索构建了丝绸文化育人机制。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实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梦凝聚广大师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沉淀形成了“正智信·联融美”至善成美的文化育人体系。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构建“老黄牛”文化体系,围绕“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注重多元性是30所“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另一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上是多元的,30所学校皆基于自身办学基础和优势,以及所处地域文化特色,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自身校园文化内涵,提炼出内涵丰富、主题鲜明、个性突出的特色校园文化;第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上,30所学校皆将企业人员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通过企业全程参与育人过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渗透、学习情境与企业环境相互融通,汇聚融合行业企业、师生、校友等精华与能量,构建“融合大学文化、融通企业文化、融入区域文化”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体系;第三,在校园文化呈现形式上,30所学校不断创新和变革校园文化展现形式,以特色文创产品、多样文化活动、文化信息平台、文化实物建筑、文化研究基地等为承载,推动教育模式创新实践。
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在学校长期办学发展过程中积累、沉淀、凝练形成的,是代代相传、师生共享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工作习惯。纵观30所“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发现注重传承性是共同特征之一。例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传承发扬“融惟职道,善举业德”校训精神的基础上,将建校20年来的办学特色和时代要求合铸融通,凝练了“融善”文化理念。赤峰建筑工程学校,自1982年建校以来,立足“成就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以“文化唤醒”“读书养育”为核心的文化育人新模式。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过20多年的办学历程,确定了以“浙商精神”为内涵,建设以“商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思路。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自2005年开始,在弘扬周恩来精神风范、努力实现“特色鲜明,质量出众,师生幸福,人人出彩”财院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内涵与时代特征的“翔宇文化”(周恩来,字翔宇)。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在百年发展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绵长的人文底蕴,结合闽都文化、非遗文化,系统化设计、渐进式打造“非遗文旅”主题校园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加强制度建设也是保障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化、自主性发展的需要。纵观30所“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发现大多数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缺乏科学系统规划、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与校园文化建设相关的体系架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皆需要进一步明确。因此,未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加强制度建设,具体来讲:第一,要制订专门的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规划,并将其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相衔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动力;第二,要成立专门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落实主体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全员共同参与、保障协同有力的责任体系;第三,出台相应的配套制度,制订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和举措,完善相关管理和激励制度,为校园文化规范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坚持整体性原则,从不同层面打造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纵观30所“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发现大多数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么侧重物质文化,要么侧重精神文化,要么侧重制度文化或者行为文化,很少有从整体层面系统考虑校园文化建设。因此,未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加强系统建设,具体来讲:第一,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要让建筑楼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各类文化阵地(如墙壁文化、廊道文化)等都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第二,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共同愿望、道德观念、共有价值观、班风、教风、学风、校旗、校歌、校徽、校报等方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第三,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各项制度,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和系统推进;第四,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要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多组织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活动,积极开展奉献他人、服务社会的活动。
企业是职业院校服务的需求主体,职业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否满足企业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取决于企业与学校的融合程度。从校园文化建设上来讲,培养职业能力是文化之本,锻造职业精神是文化之魂,营造产学合作生态是文化之链[3]。纵观30所“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发现大多数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重视企业参与,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校企合作的方式比较单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因此,未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具体来讲:第一,将校园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教育教学环境、学院形象标识等要积极围绕融入企业、行业、产业元素来创设;第二,将行业、企业中所强调的质量、安全、责任、创新等意识,以及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等职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第三,将校企合作融入办学理念之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形成系统的成本分摊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建成促进校企合作的制度文化;第四,紧密围绕构建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体系,对接行业企业文化,主动搭建教学行为、管理行为、科研行为、文体活动行为等层面上的融合平台,推动把职场对职业人的行为文化要求转化到学生的行为养成中。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开展校园文化评价不仅可以考核校园文化建设呈现,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从而指导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纵观30所“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校并未开展有效的校园文化评价督导工作,尤其是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机制的不健全严重阻碍了校园文化相关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未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更加突出督导评价,具体来讲:第一,科学制订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考核评价体系,设计出符合评价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价指标;第二,可以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制订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方法;第三,成立专门的考核评价领导小组,明确考核评价规则和流程;第四,科学合理使用评价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
(注:文中30所“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学校的材料皆搜自各学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