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长征路”之三——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2023-03-12 11:16沈尧伊
美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女战士西路军照相馆

沈尧伊

一幅历史画的创作是否成功,往往需要通过历史来验证。1994年至1997年,我在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的基础上开始创作油画《遵义会议》。当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工部的主任李仁才很支持我,不但给我开辟出展厅的一角用来展览,还拿了我的绘画草图去征求遵义会议的亲历者——老一辈革命家杨尚昆和伍修权的意见,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此后,我一直在创作长征题材的油画。在绘制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历史感和审美倾向,我除了强调版画的对比度外,在色彩上还用了“减色法”。可惜独幅画并不能代替连环画的功能。连环画那种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和情节连贯的优势仍不断地诱惑着我。终于,在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创作完成20年后,我用两年时间自编自绘了连环画《长征·1936三部曲》,共616幅。这部作品成为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的姊妹篇,了却了我的夙愿。

创作期间,我再次重走长征路,前往从未去过的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线考察。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线十分有趣,我从张家界出发,途经丽江、香格里拉等地。这些地方因为景色优美,均成为当下著名的旅游胜地,然而当年对于红军战士们来说,这些地方都是需要跨越的险关。

在湘中(湖南中部)的新化县,有一个叫作“水月楼”的照相馆,当年为红六军团照过相。在整个长征期间,红军战士留存的影像只有十几幅,因此曾經在这里拍摄的两张部分红军的合影尤为珍贵。在合影中有四位红军在后来的革命战争中牺牲了。照相馆老板胡永康是个进步人士,一直珍藏着照片的玻璃干版底片,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献给了人民政府,为保留长征的影像资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行我特意联系了照相馆老板的后人,我原以为会有更清晰的照片资料,不料仅拿到一张塑封的五寸小照片。离开之前,我回望这座早已陈旧不堪的照相馆,感叹于它仿佛即将被时间淹没。然而手中的照片却时刻提醒着我,虽然那段岁月已成为历史,但是那些从历史中淬炼出来的长征精神永远不会消失。

我专程去过两次河西走廊,那里是红西路军的征途。第一次是在2011年,我作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的红西路军连环画系列制作工程的艺术顾问去进行实地考察。祁连山乱云翻滚,森林和山崖时隐时现。正当大家都沉浸在祁连山壮美的景色中时,一个同行的年轻女孩突然哭着跑回车上拿了一盒点心,放到纪念碑前表达对红军战士们的怀念。我的眼眶有些湿润,手里曾经握过红六军团照片的地方有些隐隐发烫。无论过去了多久,那段辉煌的历史都会在人们的心中留下烙印,那个年轻女孩脸上流淌的热泪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她的心里、在我的心里、在无数中国人的心里,一直深切地怀念着革命先烈们。

2015年,我决心绘制一套有关红西路军西征的连环画,起名为《西征·东归》。于是我专程从靖远县虎豹口(黄河渡口)开启此次的征途,最终到达祁连山。在这里,脚下隐约可见当年红军战士挖的战壕。我仔细地勾画着战壕上遍布的草团,这是我在河西走廊的戈壁、沙漠上最常见到的植物。这些草团的枝干像柏叶,会开出很小的紫花和黄花。它们经常被狂风吹得满地滚、满天飞。我以为它们已经枯死了,其实并没有,一旦它们落到低洼处,再逢一场雨,便会奇迹般地开出花朵。只是它们可能需要等很久很久!这种为了生存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草团,就是当年顽强抵抗敌人的红西路军妇女先锋团的象征。她们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将头发剃成男孩的样式,手握大刀和早已没有了子弹的枪,在此跟敌人进行了最后一战。

此时,我忽然听到远处炮声隆隆,然后一阵沙尘滚滚而来,向着山下的平谷席卷而去。同行的人告诉我那是位于山丹的靶场正在进行军事训练。没过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关于“中国女子导弹营在山丹靶场试射成功”的报道。那就是我在祁连山听到的炮声吗?当年红军女战士们的鲜血没有白流,她们的精神在如今的女战士们的身上传承了下来。这些新时代的女战士们正在将红军的长征精神化为实际行动,就像那些在沙漠中安静等待的草团,只要遇到一场雨,就会盛开,开在现在,开在未来,开在所有继承了长征精神的中华儿女的心中。

那张照片,那流淌的热泪,那盛开的朵朵小花,在你的心中扎根了吗?我们都是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的受益者,该做的,能做的,又爱做的,为何不坚持做下去呢?

所以,我还在路上。

猜你喜欢
女战士西路军照相馆
奇趣照相馆
张文喜
父子接力为女战士守墓80 年
父子接力为女战士守墓80年
近十年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研究述评
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西路军精神的讲话座谈会在京召开
A LONG LENS
黑白照相馆逆袭韩国
“红心女战士”陈少敏的传奇人生
西路军历史问题的认知转变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