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蓉蓉
[摘 要] 朗读能力是构成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也是语文综合能力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揣摩文本字义,把握朗读节奏,深入理解文本原意,播下朗读方法的种子,真正让学生做到会朗读,热爱朗读。
[关键词] 部编本;朗读能力;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的齐读听似节奏明快、声音整齐,但是,教师在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时,读不正确、读不流利的问题依旧存在,能读出感情的更是少之又少。
一、揣摩文本字义
(一)勤于朗读,夯实基础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古代私塾注重诵读,课堂上总是书声琅琅。语文教学也应力求多读。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笔者尽量将课文精讲多读,把时间挤出来给学生读书,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记住了字音和字形。
(二)明其理,知其所以然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提倡学生多读,但对于易混淆的字音还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小柳树和小枣树》中有这样一句话“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结”字应该念第一声,但学生受口语习惯的影响,容易发成第二声。在反复纠正无效后,笔者将“结”的两个读音所代表的意思分别列举出来(结jiē:长出果实或种子;结jié:结束,了结),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之后没有再读错过。
二、把握朗读的节奏
(一)恰当停顿
教师在检查学生课文初读情况时,发现学生都将关注点放在了字词读音、添字漏字、是否通顺,忽视了句子中的正确停顿,如果有学生断句上遇到了困难,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谁来帮帮他?”在一位朗读能力较好的学生范读后,教师就接着问刚刚读错的学生:“现在你会读了吗?再来试试。”之前读错的学生战战兢兢地再尝试一遍,运气好的、记忆力佳的“蒙混”过关了,如果运气不佳,教师又要如此再来一遍。表面上,教师知道要教会学生朗读,可是读错的学生真的“会读”了吗?
学生之所以断句错误,真正原因是没有掌握这种句式的结构,简而言之,学生根本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如果教师不肯花时间、精力,耐心去引导学生,那么花费再多的时间进行盲目训练,学生也很难把句子读好。所以,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断句的方法,学生的朗读才能具有抑扬顿挫的美感。
(二)巧读轻声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常出现拖音和唱读的现象,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应当从读好轻音开始。所谓轻音,就是发音要轻且短。因此,教师可以制定明确的朗读要求:轻声必须读得又轻又短,尤其是句子中的轻声词“着、了、的、得、地”,“影子、猴子、木头”中的名词后缀“子、头”等,以及一些约定俗成后一个字念轻音的词语“萝卜、蘑菇、地方”等。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学生要仔细聆听,严格把关,只要轻音拖长了,就重新再读。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便领悟到朗读不可拖腔拉调。
三、深入理解文本原意
(一)理解助力朗读
学生纵使掌握再多的朗读技巧,如果不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也很难读出感情,所以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简短而传神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多数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抓住青蛙自以为是的形象,读出自大、不听劝的语气。而对于好心的小鸟说的三次话,多数学生读不出层次上的区别,尤其是小鸟第二次说的“你弄错了”和第三次说的“你是弄错了”,这两句话语气是否一样。教师尝试引导:“第三次对话中,青蛙的笑和小鸟的笑是一样的吗?”学生能够分辨出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说明青蛙很自大,小鸟的笑是又好气又好笑的笑,是无奈的笑,与青蛙的笑形成对比。教师追问:“那为什么后一句比前一句多一个‘是呢?”学生赶忙回答:“好心的小鸟很着急、无奈,青蛙怎么就不明白他的意思呢?”学生再次朗读小鸟第三次说的话时,不自觉地把“是”重读,仿佛自己就成了着急、无奈的小鸟。这样的朗读训练,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读,却使原本朗读水平不高的学生真正深入理解了文本内容,演绎了最真情的朗读。
(二)朗读增进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主人公,大多与学生年龄相仿。教师要架设起学生与文本的桥梁,唤起学生的情感记忆,用朗读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易懂的抒情类课文,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由于内容与日常生活切合度很高,学生很快就能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但有学生提出了一个质疑:“课文中写‘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眉毛都是长在脸上的,可这里为什么写睡在脸上呢?”笔者将“睡”字改为“长”字让学生读一读,学生一致认为用“睡”字更好。在朗读对比中,学生发现“睡”字读起来更轻,“为什么要读得轻呢?” “因为声音大了会把妈妈吵醒。”“妈妈睡了,眉毛也睡了,说明妈妈太累了,累得太想睡觉了。”在学生轻柔的朗读声中,大家仿佛看到睡梦中的妈妈那美丽的脸庞、温柔的面容,听到妈妈那均匀的呼吸声……想起了妈妈关心自己的一幕幕,感受到了作者对妈妈的爱,更读出了自己对妈妈的爱!
四、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朗读教学
(一)绘声绘色表演
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有效朗读的直接动力。教师可以将情节比较生动的文章转换为剧本,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热爱朗读的好习惯。
例如,教师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中发现,课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特别是对狐狸、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特点——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教师鼓励学生读流利后,分角色表演。在学生兴致勃勃的表演过程中,学生化身为小动物,不需要过分精细的指导,自然而然地喜欢上朗读,感受到朗读的乐趣。
(二)情境结合
教师在讲解抒情类课文时,在遵循文字先行的原则下,恰当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融入情境中的朗读是由心而发的,是水到渠成的,是悦耳动听的。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中,教师采用配音等多种辅助手段,再现原始森林,刺激学生视觉、听觉感官,引导学生想象,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生动而富有活力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这时,学生再朗读就自然流露,读得入情入境。
(三)重视评价方式
教师要及时点评学生的朗读情况。读得好的,不仅要给予肯定,更要指出好在哪里,如“字字发音清晰、准确”“透过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作者的伤心、难过”;读得有欠缺的,也应委婉地指出来,如“像老师这样读(师范读)试试”“想要读出这个意思,应注意哪些词呢?”“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种情感呢?谁来尝试一下?”如果对学生的朗读总是简单模糊地来一句“读得好”“讀得不行”,甚至不做任何评价,学生哪里会有阅读乐趣呢?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绝不是通过一两节课的练习就可以达成的。这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好每一次朗读教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享受朗读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