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拥有幸福的第一步

2023-03-11 13:34鹿红林
家长 2023年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人性儿子

□鹿红林

有一位家长曾跟我谈及一件让他很费解的事情:儿子放学回家后,在吃晚饭时和他提到班里一位名叫许弋(化名)的同学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欺负,班里的几个男生经常对其进行语言上的侮辱,甚至动手殴打,面对这一切,许弋只是默默承受,一言不发。这件事情让家长产生了警觉,他意识到在儿子的班级中有一位学生正在遭受校园暴力。于是他问儿子:“你有没有去报告老师,或者制止欺负他的同学呢?”

让这位家长感到意外的是,儿子冷漠地摇了摇头,说:“我没有,许弋学习不好,老师也不喜欢他,受欺负就受欺负吧,谁愿意管他。”儿子的回答让这位家长既惊讶又痛心,他跟我说:“曾经,我的儿子是一个看见路边死去的蝉都会哭泣的小男孩,可如今他的同学正在被伤害,而他却视而不见,我不理解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儿子心中的善良好像不见了。”

曾几何时,我们的家庭教育走上了一条不归的“歧途”,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比起孩子的优良品质,家长好像更愿意去称赞孩子取得的好成绩。孩子帮助了班里的同学,兴冲冲地向家长炫耀时,家长却态度冷淡,甚至让孩子不要“多管闲事”。而当孩子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时,家长却喜上眉梢,对孩子大加称赞。或许,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都向孩子强调过“善良”的重要性,但是家长的行为与反应却让孩子感受不到善良的重要性,比起优秀的成绩与个人的幸福,善良又算得了什么呢?然而,一个“不善良”的人真的能够拥有“幸福”的一生吗?

善良是幸福的保障

善良对孩子的成长是否重要,对这个答案看似显而易见的问题,很多家长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家长认为:善良很重要,因为善是为人之道,是人性的光辉与美德。而另一部分家长则认为“人善被人欺”,宁愿让孩子活得“锋利”一些,也不愿意他因为自己的善良而被别人欺负。

那么,善良的品德对孩子的成长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出于“利己主义”,不顾他人感受追求个人幸福究竟有没有错?这一连串问题不单单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更是对人性的考问。

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无论何时何地在何种情况下,都是正确且必要的。摒弃善良的品德,就等于让孩子抛弃人性,让他的人生失去保障。当一个人心中存有善念,他眼中的世界就会充满阳光,他乐于去探索生活、接纳世界、结交挚友、体验人生。人都会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去评判世界,揣度他人,若一个人心中无善,就会觉得身边的人皆“来者不善”,将他人伸来的友谊之手视作“有所图谋”,将他人的真诚善良视为“愚蠢幼稚”,面对人性的光辉和无私,往往会妄加揣测,认为人不可能这么好,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与帮助皆出于“有利可图”。当我们告诉孩子善良不重要时,我们就是在向他传递一种信息——这个世界不善良。如果我们抹杀掉孩子对世界的期待,早早地将“自私”与“提防”种在孩子的心田,试问,持有这种心态长大的孩子怎么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如何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世界?

善良是人心中的一根“绳”,没有这根“绳”,人很容易坠入深渊。当你为了一己私利试图伤害他人时,当你违背道德甚至法律想要作恶时,善良这根“绳”会紧紧将你拽住,让你的心口狠狠一疼,然后幡然醒悟。因此,善良的品质不仅点亮了世界,保护了他人,更保护了你自己。善良是一把无形的“尺”,从行为与思想上帮你避免恶行。

一个人在人生之路上如何才能幸福?首先,他要热爱这个世界,其次他要把持住自己的内心,所以,幸福的第一步不是优异的成绩,而是有一颗善良的心。

善良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经常能听到有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说:“你要好好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我们很少听到有家长教育子女:“你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在生活中关心他人。”不知道从何时起,善良成为家庭教育中“非必要”的存在。

成才先成人,树人先树德。道德教育很重要,而善良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一项,一个人只有由衷地善良才愿意去遵守道德与规则。因此,善良教育应当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重要位置。要让孩子感受到善良的重要性,不能只停留于口头说教,家长不仅要告诉孩子“善良很重要”,还要从生活实际中让孩子体会到善良能够得到积极正确的反馈。例如,孩子放学回家告诉父母,有一位同学在体育课摔伤了膝盖,自己扶他去了医务室,还因此耽误了后半节体育课。家长应当为孩子感到自豪,对孩子进行夸奖,让孩子树立这样的意识:帮助别人会让父母为我自豪。

家长要提高对孩子的道德期望,不能事事顺着孩子的心意,让孩子意识到有些行为即使会让自己感觉愉快也不能去做。例如,蒋寒(化名)因为在篮球比赛中被同学打得“落花流水”而心生不悦,于是他带领朋友对那个同学进行孤立甚至诽谤。对这位同学进行“报复”让蒋寒感觉“很爽”,但这种行为显然是不道德不善良的。当蒋寒得意洋洋地向父母炫耀自己的“了不起”时,父母要引导蒋寒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要让蒋寒意识到,那个同学并没做错,错的其实是他自己。蒋寒没有遵守体育精神,比赛失利让他滋生了愤怒、失落等不良情绪,情绪的失控让他做出了伤害同学的行为,实在是不应该。

以身作则,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也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信任的人,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要想让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先“善良”起来。有一些家长在生活中“飞扬跋扈”,将垃圾随意扔在环卫工人的脚下,在餐厅对服务员颐指气使,遇见需要帮助的老人视而不见……这些行为,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试问,如果家长是这种行事风格,怎么可能教育出善良的孩子呢?

想让善良的种子根植在孩子心中,家长就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我和孩子散步时,看到一个小孩被台阶绊倒,磕破了额角,趴在地上嚎啕大哭,周围的人都“四散而逃”,只有我和孩子留下来,扶起了这个小孩,并联系到孩子的父母。孩子的父母赶来后,对我们表示了感激。看到我的行为,我的孩子对我说:“我要向您学习!”

善良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也是一种美德。不仅是孩子,成年人也应时刻怀揣一颗善良的心,不仅是为了他人,更是为了滋养我们自己。善良是幸福的保障,也是迈向幸福的第一步,更是必需的一步。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人性儿子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打儿子
逼近人性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人性的偏见地图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功能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