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强
善意,即和善、不怀恶意。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由此可见,善意多么宝贵,多么有价值。《孟子·公孙丑上》也说:“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即与己为善。善意不仅对己,更是对他人。道德高尚者的特征就是“愿无伐善,无施劳”,同时还可以“己之善率天下之人行善”。《三字经》开篇也讲“人之初,性本善”,但因后天诸多因素而导致“习相远”。家庭传承、学校教育、社会熏染等都会对一个人最根本的善意品质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对家长来讲,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善意”,认真识别孩子身上的“善意”,褒奖鼓励他们发挥这种“善意”,无疑是当下我们可以践行的重要家庭教育策略。
为什么“善意”教育那么重要呢?其现实价值不仅体现出“好人有好报”的魅力,更在于“得道多助”的人生生存道理。一个缺乏善良、处处算计别人、浑身戾气的人,我们很难想象他的人生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美国专家针对“善意”及其品格教育专门做过一项研究。其中有一个调研问题是:你觉得你父母看重你的什么?调研结果发现,81%的孩子反馈家长更看重孩子自身成就和快乐的达成,而往往忽略关心别人等善良品格的塑造。由此不难发现,家长无疑看重孩子们的发展,换言之,就是有出息。毕竟,升学、职场发展、收入,乃至未来的婚姻大事或人生的福祉,从社会角度讲都取决于自家孩子是否有出息。所以,家长的眼光自然落在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精英人才指标上:重点大学、五百强企业、高净值人群等。你光让他善良、关心别人,有啥用?到了社会上怎么生存?这说明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贬低了“善意”教育,忽视了关心别人的品格教育,而把重点都放在了阶段性的短期成就上。
难道“善意”教育就真的那么可有可无?短期有成就或者重视阶段性成就的孩子,长期来看真的会成为最有出息的人吗?还真不一定。一系列研究发现,反而是那些小时候爱关心别人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更有出息。美国艾德姆·格兰特教授在其相关研究中发现了一些出人意料的事实。比如,那些被幼儿园老师评价说更乐于助人的男孩,在30年之后挣的钱更多;小学乐于助人但成绩一般的孩子在中学时往往成绩会直线拉升;那些认为自己的父母看重好品格胜于看重成绩的孩子,他们在学校里的综合表现更好,也更不容易破坏规则,招灾惹祸。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孩子往往人际关系都很好,更受他人尊重,更容易获得同龄人的友谊,更容易在日后的生活中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也更有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和生活上的圆满。一个人快乐或成功的因素绝不仅仅是“成绩”那样的硬指标,更多地取决于人自身因素的那些软指标——性格和品格。看到此处,诸如善意这样的品格教育难道还不重要吗?在这里,我觉得家长该有大局意识、长远意识,要站在人生的视角看待短期阶段性的事物。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看见有孩子在打架,于是当场喝止,并让那个孩子过一会儿到他办公室。孩子心里自然忐忑。下课后,陶先生见到孩子已经在办公室门外候立。进屋坐定,问清了打架的始末缘由,陶先生拉开办公桌抽屉拿出四颗糖,和声细语地对孩子说:“第一颗糖奖励你,准时到我办公室,我没到,你都到了,说明你很准时。第二颗糖奖励你,我叫你来你就来,说明你尊重我尊敬我,是一个尊重师长的同学。第三颗糖奖励你,你打架时我叫你别打了你就停,说明你知道打架不好,并且听得进别人的劝解。第四颗糖奖励你,打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你的朋友出气,你有正义感,懂得仗义出手的道理,而不是恶意的,只为自己。”孩子听后深受教育,终身铭记。爱是双向传递的,善意也是。大人们善良,与之接触的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能心地良善,至少可以弃恶从善!所以,家长或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务必要识别他们身上的那些“善意”和“初心”。出于善意,即使因能力欠缺、谋划不足出了些小错,家长也该褒奖与批评并用,褒奖为主,鼓励善心善行;若出于恶意,即使看似无害,也要痛斥其心,决不能矫善而行恶,成为“伪善”之人。
一个教孩子善良的家庭,往往是幸福的。一个善良的孩子,哪怕一个微笑、一个友好的表情,也会全面提升自身的正面情绪及心态、社会能力等。“从善如流”就是家长该做的日常。发现善心,鼓励善行,将同情、宽容、大度、守信、正直这些品质注入孩子的心田,会让孩子享用一生。
第一,把关心他人作为“善意”教育的重点。家长的口头禅可以是“做人要厚道”而不该是“只要你高兴就好”。你是高兴了,别人咋办,长久以往,岂不是自私自利得一塌糊涂。做人做事厚道就体现出了利他原则和换位思考,厚道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关心他人,比如关心父母、心疼父母,而不至于成为只知索取的“啃老族”。
第二,把信守承诺作为“善意”教育的底线。重诚信,守信用。对家人、朋友、同学、同事信义为先,养成做人做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代”的良好品行和行为习惯。不轻易允诺,允诺就要尽力办好,一诺千金。诚信无疑最能体现一个人外化的善良。没有人不接受有信义的人,父母也不例外。
第三,懂得感谢别人的关心是“善意”教育的逻辑。家长不妨主动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从而学会感谢别人。常言道,学好从来不嫌晚。孩子首先要慢慢学会关心身边的人,然后懂得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研究表明,习惯于感谢别人的人往往更热心、更宽容、更具同情心和包容心,他们的心理往往也更加阳光、快乐和健康。
第四,懂得正确面对困境是“善意”教育的底气。人生无坦途,我们总要面对一些风雨和挫折。面对困境时,家长首先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和力量的源泉。这时的“善意”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面对人生挫折,而不是歪门邪道,更不是误入歧途。家长要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勇挑重担,勇于克服困难,成为坚定的生活强者,因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日后进入社会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换言之,面对困难,孩子是懦夫还是勇士其实都和家长有关,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宁走荆棘满布的正途,也不踏上充满诱惑的邪路,就是一个人人生道路上最大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