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艺术疗愈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3-03-10 11:50吴霜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特殊儿童特殊教育

吴霜

摘  要:国家的兴盛发达离不开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而残障人群也是支撑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创办特殊教育学校、收治特殊儿童、开设艺术疗愈课程能帮助特殊儿童更早、更快地适应日常和社会生活,使其能够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特殊教育学校收治的多为精神障碍、无语言、无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學生,国外的艺术疗愈课程理论已经相对成熟,且在国内已经有不少的实践治愈案例。因此,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认真学习艺术疗愈课程理论和实践方法,并因势利导选择合适的疗愈手段帮助特殊儿童脱困,走出生理和心理的泥淖。

关键词:特殊教育;特殊儿童;艺术疗愈课程;疗愈方法

诗中有云,“天生我材必有用”,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将是对这个社会有所价值的。但前提是社会要做好教育的引导工作,将一些技能、知识传授给他们。相对正常的儿童而言,特殊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困难,身体和心理上的疾病、痛苦往往使他们无法专注于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此时就需要特殊学校创办特殊课程,一方面通过康复训练使其实现生活的自理自立,心情愉悦,另一方面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艺术,如音乐、绘画、舞蹈等,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荡涤人的心灵,对特殊儿童,尤其是患有心理、精神方面疾病的儿童疗愈效果甚佳,因此,本研究分析了将艺术疗愈课程与特殊儿童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措施,希望可以帮助越来越多的儿童摆脱身心疾病的困扰,使其发现自己的优势,进而凭借不懈的努力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艺术疗愈”理论解读

艺术疗愈,是一种针对特殊人群而展开的治疗手段,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的应用尤为广泛,并且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也形成了很好的认知共识。最早开始尝试利用艺术手段来疗愈特定人群的是美国的医生南姆伯格,她是弗洛伊德与荣格的追随者,她于1915年创立了沃尔登学校,将艺术融入教学和心理治疗中,为认识潜意识提供了途径。之后,由于该疗愈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遂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国,在医院、监狱、学校以及养老院等场所发挥着卓越的功效。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相继推进,这一先进的疗愈理论和手段传入我国,并在我国很多学校、医院等领域同样发挥出了显著的成效。比如,2008年我国发生了汶川大地震,灾难过后无数的同胞流离失所,身心遭受巨大创伤,一些年龄较小的儿童和心理脆弱的成年人,一时间难以释怀那令人绝望的情景,梦魇频繁,此时很多心理咨询师、理疗师就通过艺术疗愈手段帮助很多人走出了心理困境。

又如,自2018年开始,长春师范大学甘泉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教育学院分会开办了艺术疗愈课堂,该学院收治了很多特殊儿童,同样是通过组织和实施艺术疗愈课程,帮助百余名心智障碍的儿童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释放出来,这些特殊儿童性格变得更加开朗、阳光,更加乐于与人交谈。

再如,2020年我国杭州某学校创办了名为“一万个太阳”的公益性艺术空间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组织培智学生参与了临摹敦煌壁画的绘画课程,特殊儿童尽情地在临摹中释放他们的天性。有的学生擅长线条的描摹,有的学生擅长色彩的运用,有的学生想象力极为丰富,学生没有束缚,一切自在随心。教师看到了很多精彩的画作,培智学校的学生也在活动中实现了成长。

二、特殊学校儿童的教育教学现状

第一,特殊教育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残障人士一直是社会公认的弱势群体,国家和社会为了切实保障残障人士的多项合法权益,相继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法规,如在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就针对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情况,规定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又如,在2021年我国教育部等多部门又联合制订了《“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在该“行动计划”的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要“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残疾儿童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切实增强残疾儿童青少年家庭福祉,努力使残疾儿童青少年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

由此可见,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提高对特殊学校教育的重视度已经提到了显著位置。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很多城市、乡镇并没有完善的、知名的特殊教育学校,有些特殊学校虽然仍在运营,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教师,或者教师人力资源不足等原因,多以婉拒的方式谢绝某些前来入校的特殊儿童,一些家长无奈只好将残障儿童送入普通学校,但在普通学校,这些残障儿童多因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遭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歧视,这显然不利于特殊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第二,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持消极看法。导致儿童身心残障的原因除了先天性质,也有后天的诸多因素。一些家长当得知自己的孩子是残障儿童后,身心受到打击,不仅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也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消极、沮丧心情。这些家长缺乏专业的康复训练手段,只能将其送到特殊学校,但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期望并不高,多数家长均是希望孩子能够达到生活的自理自立就好,至于能否学到知识和技能,则并不关注。

第三,特殊学校教师缺乏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所谓“教师给学生一杯水,必先有一桶水”,特教教师的专业素质、过硬技能,是保证特殊教育学校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教育服务的先决条件。但一些教师应聘成为特教教师后,就停止了自我学习。所使用的教学、康复手段还停留在当初学校学习的知识层面,当教师无法及时更新疗愈手段时,对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而言,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有效、快速成长的机会。因此,这也是导致先进的艺术疗愈课程无法进入更多特殊学校的关键因素。

第四,艺术疗愈课程在特殊学校教育实践中的落实不科学、不完善。有些特殊学校虽然也在尝试采用更多的先进疗愈手段和教学方法,如艺术疗愈课程,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经典案例的分析,以及先进的疗愈器械等支持,最终也都使疗愈新手段的尝试功亏一篑。

三、艺术疗愈课程在特殊儿童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一)提高社会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视度

艺术疗愈课程要想渗透到更多的国内特殊教育机构,帮助更多特殊儿童渡过成长的难关,就需要引起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对此,首先,各地方政府要依据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制订出更加详细的特殊教育扶助计划、方案,并確保这些方案、计划的有序落实。其次,国内的各大新闻媒体也要充分发挥信息传递、宣传的作用,通过设计关爱特殊儿童的公益广告以及宣传特殊学校教育成果等方式,引发全社会对特殊儿童受教育问题的重视。如此,更多类似于“艺术疗愈课程”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才会精准地运用到各特殊教育机构,助力特殊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展示艺术疗愈课程成果,改变家长观念

无论何时,家长都是学生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角色,这种基于血缘亲情的教育辅导手段是任何教师所无法代替的。家长要对自己的残障孩子有信心、耐心、爱心,接受孩子的“不完整”,并积极配合特殊学校教师更好地实施艺术疗愈课程,使其走出心理阴霾,变得快乐、自信、乐观。为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到学校参观,向广大家长展示近期学生在艺术疗愈课程中的成长、进步成果,当学生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所进步时,自然会更加信任特殊学校教师,也更加信任艺术疗愈课程的实效性。

比如,对于患有听力障碍疾病的儿童,一般教师采用的“艺术疗愈课程”是舞蹈和歌唱训练,这类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其实并没有问题,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让外界的声音进入到他们的大脑中。对此,采用舞蹈训练的方法,让听障儿童脱去鞋子,赤脚踩在木质地板上,教师穿上能够加大声音振动的高跟鞋或者木质鞋,从而可以让听障学生感受到声音的振动,形成对音乐节奏快慢的把握,此时再辅之以学生视力方面看到的信息,就可以跟随教师一起律动起来。另外,歌唱训练也是较为常用的。在歌唱训练中,特教教师可以请学生一一按压自己的喉咙部位,让听障学生感受到喉咙在振动,教师再去按压学生的喉咙示意其发声,这个过程是极为漫长的,需要循序渐进。但当家长可以听到学生唱歌时,特教教师付出的所有辛劳就都是值得的。

又如,在学校组织的家校交流会上,特教教师可以将听障学生绘画的美术作品,以及通过手工制作的纸塑、泥塑等作品展示给家长观看,并请这些作品的“小作者”上台发表感想,对自己的作品做出解释。如一名听障学生绘制的图画“一家人”,画面十分温馨,在借助听力辅助器材的前提下,该学生给大家慢慢地讲述自己画这幅画的想法,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并希望在步入工作岗位后,用自己的双手照顾父母。

(三)加强特教教师培养力度

艺术疗愈课程能否在特殊教育过程中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和设计艺术疗愈课程的教师。因此,要从教育的源头抓起,尽快遴选出合格、优秀的特教教师,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一方面,要建立教师的职业技能考核制度,以及新晋教师的选聘制度,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交流和学习活动,如邀请国内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专家到学校进行公开演讲、培训,或者组织学校的骨干教师、优秀成员到其他特殊学校进行交流学习,汲取他人之长,弥补自己之短。如此,学校的特教教师就会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为学校实施艺术疗愈手段奠定坚实基础。

(四)总结完善艺术疗愈课程实施经验

特教教师在实施艺术疗愈课程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帮助特教教师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在下次的艺术疗愈课程实施中,能够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情境,并在快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比如,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有一种通过绘画来窥探测试者内心活动的方法,这种艺术疗愈方法对转化自卑、自闭心理的儿童效果尤其显著。首先,特教教师请这些学生随心所欲地绘画,可以用不同的线型,也可以用不同的色彩,更可以画不同的物体。之后,教师对学生的画进行点评,自闭、自卑性格的学生一般绘画的画面较为简单,很多物体都是单独的,且色彩风格偏暗淡,冷色调较多。这是因为这些学生的内心是封闭的。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普通学校学生绘画的图画,让这些性格自闭、自卑的学生找一找自己的图画与别人的图画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发特殊儿童对这件事的思考。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做一些趣味游戏,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塑造和谐、融洽的集体氛围,游戏结束,教师再请学生将做游戏的感悟、体验,借助图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性格自闭、自卑的学生就会试着走出心理阴霾,他们的画面上也会多一些伙伴、朋友,以及火红、热情的色彩。

又如,儿童是心灵手巧的,美术课程中的雕刻、泥塑或者剪纸等活动,非常符合儿童喜爱动手操作的习惯。因此,教师可以组织特殊学生儿童学习手工制作。如,对视障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失去了视觉,但灵巧的双手就变成了他们“看”世界万物的眼睛。特教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双手轻轻放在雕塑品的表面,并利用一些形容词来进一步帮助视障学生理解和感知艺术美,如“用你的指尖轻轻从上向下滑动,你可以感觉到人物一缕缕的头发,它宽宽的额头,它凹下去的眼部轮廓,它耸起来的尖尖的鼻子……”由此而激发视障学生的泥塑创作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促进特殊儿童的健康发展。

综上,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荡涤人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体验。因此,在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或者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借助艺术疗愈课程。本研究展开了对艺术疗愈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文中总结和罗列的部分经验、方法,希望可以给教育同仁一些参考,亦希望特殊学校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发挥更多实效。

参考文献:

[1]王子怡.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的人性化设计[J]. 百科知识,2022(03):31-33.

[2]高慧,张玲玲. 人性化理念下的特殊儿童康复中心设计[J]. 百科知识,2022(06):43-45.

[3]黄建辉. 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形态及其价值取向演变[J]. 教育评论,2021(06):61-68.

(责任编辑:孙晓林)

猜你喜欢
特殊儿童特殊教育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浅议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如何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谈主题月活动让随读生绽放笑容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