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3-03-10 04:39:24李娟
江西教育C 2023年2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策略

李娟

摘   要: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指向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多组织学生思考表达、观察操作、辨识筛选、变式练习。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   内涵要义   提升价值   提升策略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构建思维型课堂。

一、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内涵

数学思维就是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数学思维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包含多个要素,其中有以下三种关键能力。

(一)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具有严谨性,逻辑严密是数学思维的基本特征,也是理性精神的体现。逻辑思维是有依据、有步骤、渐进式的思维,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够用数学思维进行理性思考,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析推理,并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有效解决问题。逻辑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

(二)空间想象能力

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数学的两大构成元素,空间形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即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关系特征。空间想象能力是指对空间几何形体进行观察、分析、抽象的思维能力,它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融合。空间想象能力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触摸、操作的基础上,由于大脑还处于发育期且生活经验不足,大多数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予以重视。

(三)创新思维能力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创新都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创新思维是指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创造性地思考,求变、求新、求异。具有创新思维的人视野比较开阔,思维比较灵敏,能够发散性地思考问题,其想法与观点具有独创性,能够找到与众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创新思维能力强的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直觉思维与发散思维比较突出,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时可以把它们作为突破口。

二、 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价值

(一)助力数学知识的习得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获取知识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而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不能依靠教师的“灌输”,而要去主动建构知识,要基于自我理解去习得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

有些学生反应迟钝,有些学生思维敏捷,有些学生推理能力强,有些学生概括能力差,这些都是不同思维能力的表现,这些方面的能力将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数学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悟性自然高,获取知识的速度快。数学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就能抓住事物的属性和本质,掌握既有的规律和结论。因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助力学生习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二)助推数学问题的解决

问题是知识的源泉,解决问题是获取知识的最好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而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能够迅速找出方法,有效解决问题。因此,数学思维能力是打开数学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助推数学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三)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它是一切成功的保障。数学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般成绩不好,在解决问题时,经常受到阻碍,很少体验成功的滋味,往往缺乏学习自信;而数学思維能力强的学生头脑灵活,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好,自信心也较强。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助力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增强学生的自信。

三、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可以着重从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四个方面着手,多让学生思考表达、观察操作、辨识筛选、变式练习。

(一)在思考表达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会思考,懂表达,他们往往思路清晰,言之有理。逻辑思维能力差的学生往往思绪杂乱,语无伦次。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思考与表达的机会,要指导他们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去有序地表达。

问题引发思考,问题是思维的主线,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设计问题链,引领学生有逻辑地思考,有条理地表达。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笔者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的?梯形的面积是否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在学生猜想并动手验证后,笔者着重引导学生回答梯形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厘清“转化之后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建构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模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在观察操作中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建立空间感,形成空间观念。空间想象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借物想象,另一种是凭空想象,前一种属于初级层次的想象,后一种属于高级层次的想象。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时,先要从借物想象开始,依托具体的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意识。

在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时,教师要尽量多联系生活,多选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尽可能地变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为学生的空间想象提供支撑。在学生观察、操作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想象,将具体的事物转化为图形,抽象出事物的空间关系,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笔者首先给学生展示了饮料盒,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然后闭眼想象它的形状,从而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在辨识筛选中提升分析概括能力

分析概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强的学生能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有效的数学信息,提炼出数量关系。为了提升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辨识题,多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和筛选,促使学生学会去粗取精,从关键词句中概括题意。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一课时,笔者在巩固环节给学生设计了一道多余条件的题目,旨在让学生学会辨识和筛选,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四)在变式练习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拥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往往敢于打破常规,善于标新立异。要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多进行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笔者就将“练一练”进行变式,将“已知半径求周长”改为“已知周长求半径”,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帮助学生多元转化,拓展他们的思维。再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笔者故意将同一道题进行多种改变,先让学生求阴影部分面积,再求空白部分面积,最后求整个图形面积。通过变式练习,学生发现几种方法是相通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程雅琼.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2(35):206-207.

[2]雷秀天.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家长,2022(21):19-21.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沙河子园艺场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策略
浅谈培养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浅谈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高中篮球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初探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07:19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联通公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