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玥,王 煜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双减”意见》总体要求是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从而达到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广大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总目的。“双减”政策的推出,对学校提出了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要求,对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新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同样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2023年7月,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双减”意见》,教育部颁发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于2023 年10 月15 日正式施行,对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立规定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双减”工作,指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严禁资本化运作。此前部分学生家长有给孩子报各种英语辅导班的现象。“双减”政策实施初期,存在个别家长和学生不能科学安排英语学习时间,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的高效英语课堂教学,部分教师不能及时地转变教师角色,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本文结合“双减”政策要求,从高中英语教师工作特点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双减”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的角色要不断转变,从传统的教授者转向归纳者、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1-2]
“双减”政策实施初期,部分高中生学业负担较重现象仍然存在,学生课外接受超强超标培训问题偶有发生。“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应从零起点教学,本着应教尽教的原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创造高效课堂,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涵盖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等多个方面,要求教师不断转变角色,旨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英语人才。
“双减”政策的实施,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减少学生的考试压力和功课负担,教师用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好地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
首先,“双减”政策的实施,将课外辅导机构较多的听说读写练回归到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侧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双减”后的课堂要求教学中注重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英语教师需要设计更多贴近生活、工作和社会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通过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3]
其次,“双减”政策的实施,将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时间归还学生,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课堂模式通常由教师主导,“双减”后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高中英语教师需要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展开探究、参与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方法,从而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提升。
最后,“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学生减轻了作业负担。要求教师更好地完善作业管理,布置好课外的阅读材料内容。将各学科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与科学、历史、文化等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促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提升英语技能。此外,注重实践性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实施,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将英语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这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教学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敏锐的教育洞察力,以更好地引领学生适应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需要作业管理不断完善,提高学校课后服务水平,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学校内“吃饱”“吃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要求。加强课后服务、减轻考试压力、完善质量评价,这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英语作业负担得到缓解。“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兴趣活动和综合素质培养。在英语学科中,原有的学习计划需要进行科学的调整以克服学生在英语学科投入更少的学习时间问题。需要实现英语教学的高效课堂,科学分层有效地布置课后作业,高效及时进行课后服务。
其次,“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受到影响。长期以来,英语学科一直得到高度重视,很多学生从幼儿园起开始参加校外英语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种辅导班及相关英语赛事,很多同学因此获得各项荣誉。学生减少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英语兴趣班,可能会感到缺乏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双减”政策还可能导致学校采用更多的高效课堂教学方式,这需要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这些变化,因而可能会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产生暂时的影响。
最后,“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英语学习内容需要调整。“双减”政策实施后,英语教师从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需要调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使之更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以实现政策目标。“双减”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化、全球化的时代,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大量的英语学习资源,开拓自身的学习空间和方式。
在“双减”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变化,高中英语教师的角色需要不断转变。教师不应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更多地向归纳者、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转变。
首先,教师应是归纳者的角色。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学生可以利用大量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知识,如何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体系性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挑战。这需要教师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脱离出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思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引入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海量信息中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更为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信息时代强调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需求和节奏进行学习安排,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动力。[4]
其次,教师应是引导者的角色。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非简单的知识灌输者。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主动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提升。通过设立探究型任务和项目,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意愿。学生需要导师般的指引,帮助其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制订学习计划,并且提供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线,帮助其更高效地进行英语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获取大量的英语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英语学习App、网络论坛、社交媒体等。这些资源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听、说、读、写练习,还包括了地道的英语口语资源,有助于学生全面提升语言能力。信息技术使得跨国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与全球范围内的英语母语者互动交流,拓展语言使用的实际场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如果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反馈,学生英语学习会变得盲目,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会影响学习效果。在享受丰富英语学习资源和自主学习空间的同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培养良好的学习素养和学习策略,以应对注意力分散和信息过载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应适时地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合理利用信息,实现有效的英语学习。
最后,教师应是监督者的角色。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得更加重要。教师应该监督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教师可以与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设定学习目标,并通过定期的沟通和评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和情感管理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促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者,更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个体。[5]
“双减”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就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英语教师的角色正进行相应转变。传统的教授者角色不再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更加注重教师作为归纳者、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转变。这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同时,学生也需要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参与英语学习的过程,共同推动教育的创新和进步。通过提高英语学习能力,让世界了解中国,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语言也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教育互联的前提、民心相通的桥梁。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要不断转变角色,适应时代发展,要做“四有”好老师,要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弘扬教育家精神,实现教师的自我精进、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