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的基本内涵与价值意蕴

2023-03-09 03:00陈晓辉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劳动生产

陈晓辉,程 琳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哈尔滨 150028)

“怎样培养人”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关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毛泽东结合具体实际,进行深刻思考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受教育者应是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文化。次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党的教育方针之一。新时代以来,为适应发展需要,教育部发布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通知。该通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旨在加快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既是对新中国教育思想的思考与回顾,也可以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理论指引和实践参照。

一、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的创立基础

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一)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创立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我国当时的教育情况密切结合。这一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状况以及毛泽东青年时期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受早年学习、生活经历的影响。毛泽东自六岁起便开始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八岁至十三岁上私塾,在此期间,他帮助父亲记账并经常参加劳动;十三岁至十五岁因辍学而整日在田间劳动、做农活;十五岁后继续上学,且坚持边学习边劳动。经过长期劳动锻炼,毛泽东很快学会了农业生产的本领,十五六岁便成为一名“劳动能手”,同时长期的劳动也使毛泽东形成了对劳动的独特感受——在劳动中也可以增长知识。作为地道的农民,毛泽东几乎干过所有的农活,但他又与老一辈农民不完全相同,因为他不单单看重温饱,还注重学习知识、增长本领。为了增长本领、学习知识,他经常挤出劳动时间读书学习,到处借阅、学习《盛世危言》等新书,在劳动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增长了对国家的热爱。他曾经回忆道:“我后来思考这些事,认清只有彻底改造这个社会,才能根绝这类事情,于是下定决心要寻找一条解救穷苦农民的道路。”[1]他在学生时代边学习边劳动,与劳动人民朝夕相处,不仅仅学习到了劳动技能,而且培养了对人民和国家的深厚情怀。可见,近17年的学习劳动经历,对于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提出影响巨大。

2.破除旧式教育与生产分离弊病的需要。孟子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2]这段话表明中国社会很早就意识到“社会分工”的问题,但遗憾的是这一观点被误读为孟子主张教育与生产分离,并成为中国旧式教育的重要理念,从而导致教育与生产劳动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对此,毛泽东评价道:“现时学校大弊,在与社会打成两橛,犹鸿沟之分东西。一入学校,俯视社会犹如登天;社会之于学校亦视为一种神圣不可捉摸之物。”[3]因为学校接触不到社会,也便谈不上生产,更谈不上促进社会发展,所以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很难得以发挥,学校和教育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这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缺陷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毛泽东等人在讨论、研究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时,更加明确地指出:“几千年来,都是教育脱离劳动,现在要教育劳动相结合,这是一个基本原则”[4],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践证明: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及付诸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古代教育和生产劳动分离的状况,弥补了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缺陷。

3.满足当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迫切需要。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既有内忧也有外患,在这样的背景下,争取战争胜利、实现民族独立是教育的重要目的。处于战争阶段的中国,各类人才稀缺。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适合战争需要的各类人才,即能够发展生产、懂得相关知识,尽快取得战争胜利的各类人才,以打退侵略者、打击落后势力,实现民族独立。同时,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尚处于幼年时期,力量薄弱,而中心城市的敌人力量则过于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农民则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力量。广阔的农村地带,无论是教育水平还是农民的文化水平都是比较低的。因此,党要想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发展教育,培养适应革命需要的各类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事业需要重振旗鼓,生产力也需要迅速提升。对此,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青年一代是潜在的生产力,但青年需要科学技术知识的武装,才能成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才能满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20世纪50年代至六七十年代,毛泽东多次指导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工作,并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旨在推动我国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的理论渊源

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理论渊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认识社会的新观点、新立场。腐朽制度的存在,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第一次科技革命后伴随着蒸汽时代的来临,出现了人们体力衰弱、道德滑坡、智力荒废的情况,同时也存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相对立的现象,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如何实现教育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5]并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6]原因在于,未来的青年一代不能够做到教劳结合,未来社会是不可想象的、虚无缥缈的,也达不到未来社会对于现代科技和理论知识所需要的高度。毛泽东在领导中国具体实践时,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南,将其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根据不同环境和时代背景,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将教育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以适应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需要。1958年,他将其精准的总结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的“教劳结合”思想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偏差,但其内核仍然是进步的,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2.继承资源:湖湘学派“知行合一”理念。“不尚空谈,重经世致用,从国计民生、日用之实中去探求富国强兵之道,是湖湘学人一脉相承的传统。”[7]毛泽东受湖湘学派积极入世态度的影响,在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以致用,积极投身于“救亡图存”的洪流中。青年毛泽东认为,曾国藩具有“不说大话,不骛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的实学精神,他在高度赞扬这一求实精神的同时,也身体力行践行这一精神。1918年4月,毛泽东组建了“新民学会”,该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从中体现了湖湘学派的注重实际、追求实际的学风。可见,“湖湘学派”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影响了毛泽东对“知”和“行”的态度。1913年至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时被浓厚的湖湘文化所熏陶,在这种环境下,其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思想观念的形成必然有着湖湘文化的深深烙印。其老师杨昌济在“知行关系”上吸收了王夫之、曾国藩的观点:知则必行,不行则为徒知,言则必行,不行则为空言[8]。受此观点影响,毛泽东形成了“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9]的观点。在其影响和熏陶下,毛泽东的教育思想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即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目的,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借鉴资源:杜威的教育思想。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的渊源还吸收了西方的一些文化教育思想,其中,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对毛泽东的影响比较大。杜威曾到访中国,在此期间他曾在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及上海的一些学校演讲,传播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杜威不满传统的儿童教育方式,提倡学校应该与社会生活相关,强调教育应紧密联系社会,要把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与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并推动社会发展。这种理念主张教育应贯穿生活始终,而不仅仅只是在学校进行学习,教育要涵盖家庭、社区、工作场所和其他社会场所,让学生在这些场所中都能够学习和发展。事实上,杜威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中国教育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杜威对传统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极为不满,他认为,原有的课程安排远离儿童的实际。为此,他在教育过程中先以纺织、木工等直接作业为核心,随着儿童年龄的逐步增长,则采用更为系统的作业、从事更加专门的活动,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构建。1920年9月,毛泽东担任“长沙文化书社”的特别交涉员。同年十月,毛泽东作为记录员,参与了杜威在长沙的讲演,因此毛泽东对其实用主义思想是有一定程度了解的。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见于思想方面,为实验主义”[3]可见“实用主义”对毛泽东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甚至在当时阶段成为其思想领域的主导哲学。与杜威相同,毛泽东对旧教育制度的弊病不满,他在受到“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影响后,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生活,特别是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结合起来,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有着相似之处。他这里所提出的“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体现了“教劳结合”思想的萌芽。

二、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的基本内涵

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是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的关于教育的科学理论,是毛泽东教育思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曾长期指引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毛泽东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论述,以及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我们可以归纳这一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教劳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

实事求是体现在毛泽东思想的方方面面。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也蕴含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克服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缺陷,找出了一条适合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教育路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教育路线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力求做到“知行合一”。在这一原则的规范下,广大受教育者有了接触社会进行实践的机会,也有了将自身所学付诸实际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知行合一”。毛泽东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因此,他提倡教劳结合,并指出:“有什么办法使这种仅有书本知识的人变成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使他们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去,变为实际工作者,使从事理论工作的人去研究重要的实际问题。”[10]在这一原则的规范下,在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受教育者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去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实践锻炼,在实践中既丰富了知识也提高了人的实践能力,所以教劳结合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对此,他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11]因而,凭借“教”与“劳”相结合,既可以做到“读书学习”也能够做到“使用学习”,从而通过这两种方式的紧密结合达到“知行合一”。

(二)“教劳结合”的途径:校企结合、直接参与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采取何种方式实现“教劳结合”成为教育领域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最初,教育领域曾一度照搬苏联的模式和经验,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毛泽东对于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模仿的做法深恶痛绝。为此,他在制定《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鲜明指出了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实现“教劳结合”的道路,克服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力地支撑了社会主义建设。

1.校企结合,在学校中参与生产。毛泽东主张:“大学和城市里的中等学校,在可能条件下,可以由几个学校联合设立附属工厂或者作坊,也可以同工厂、工地或者服务行业订立参加劳动的合同。”[12]在学校中创办工厂、农场,学校同工厂及其他生产单位合作,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生产中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校企结合,为受教育者提供更直接的参与生产劳动的途径。在当时的条件下,采取这样的办学模式既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国家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又可以解决传统教育模式教育与生产脱节的问题。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各级各类学校都将劳动作为课程设置中的必修课,各级各类学校也都有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和任务。学生到工厂和农场中从事生产、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培养出了一批能够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同时也形成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和谐局面。

2.勤工俭学,在生活中参与生产。毛泽东历来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对于领导干部要防止享乐主义蔓延、遏制腐败,在教育领域要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此,在革命战争时期和和平建设时期,他都提倡勤工俭学并付诸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是湖南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人和组织人之一;在抗日战争阶段,解放区的学校也都提倡勤工俭学,这在缓解办学资金紧张的同时,磨炼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提高了觉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学生实行半工半读。”[12]“农村学生还应当利用假期、假日或者课余时间回到本村参加生产。”[12]这些论述既体现出毛泽东对“半工半读”和“勤工俭学”的提倡和重视,也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同时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方式之一。常年受战争的影响,我国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受教育程度也普遍不高。为了尽快改变这种落后的面貌,并耗费较少的资金,毛泽东在教育中提倡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其“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三)“教劳结合”的主旨:凝聚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教劳结合可以凝聚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毛泽东曾经指出,工、农、知相结合共同参加生产劳动,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展现出巨大的力量。老师、学生以及其他知识分子应多与农民和工人交流,从而接触工业和农业,如果不接触,所学习的理论就是纸上谈兵。故而,毛泽东于1939年5月指出:“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参加生产劳动,则将一事无成。”[13]在知识分子与农民、工人的交流过程中逐步成为“会劳动的知识分子”与“懂知识的劳动人民”,通过这种途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得到了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起来,同时涌现出一些新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促使各个阶层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在此过程中拓宽了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机会,也可以让知识分子最为直接地接受到社会实际,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生疏的一面都可以获得提高,从而更好地凝聚力量、达成共识,各方共同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和“中国梦”的圆满完成。我们取得一切成就的成功经验证明,教劳结合既是我们取得成就、获得发展的优势,也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途径之一。

2.教劳结合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大工厂和大机器的飞速发展导致人的发展出现片面化的趋势,马克思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毛泽东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在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分析研判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依靠教劳结合的方式实现。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到:“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力、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与“劳”相结合是共产主义者改造腐朽的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解决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相对立的问题,培养全面发展、全方位发展人才的关键方法。学校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受教育者既学习理论知识,学会“脑力劳动”,又从事一定的生产活动,学会 “体力劳动”,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情况,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的价值意蕴

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既继承中国的优秀教育思想,也吸收了国外的优秀教育理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适应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促进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如今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一)坚持“教劳结合”的原则,不断创新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手段,也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从事体力劳动,而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这一教育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都发挥过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工作者要做好榜样示范,将自身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起来。除此之外,作为教育工作者还要转变观念,在传授课堂知识、注重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理论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供平台和机会。对于受教育者的评价要更加全面,破除“唯分数论”的落后观念,从发展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整体素质出发对其进行评价考核;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努力发掘每一位学生的出彩之处;扎实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实践锻炼学生,给受教育者实践的平台和机会,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寻找真理、检验真理,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

将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不仅要依靠学校教育,而且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教育主体同向发力,从而使广大青年学生不仅在学校,而且在家庭、社会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青年学子和广大知识分子在从事劳动的过程中,于情感上、态度上、看法上与农民工人结合在一起,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既学习知识又坚定信仰。根据我国教育的性质,使受教育者在劳动过程中成为能够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借鉴“教劳结合”的途径,优化新时代教育体制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服务性劳动教育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1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锻炼学生体力的同时,提高了其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促进了青年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对人民的热爱,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还锻炼了学生的革命意志,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因此,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在推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向发力、持续发力。

借鉴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机制,以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在开展的同时,除了让学生参与劳动之外,还要让学生锻炼生产能力、加强革命意志、推崇劳动精神、培养正确劳动观。新时代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要,新时代劳动教育要与民族复兴相结合,使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浪潮中争做“弄潮儿”。

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家庭是一个重要领域,而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则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渠道。家庭中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孩子形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养成爱生活、爱劳动的好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家庭的劳动教育同学校的劳动教育不同,家庭劳动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因此,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应侧重简单的、容易的劳动,立足于每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使每个孩子都能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在注重脑力劳动的同时也应注重体力劳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继承“教劳结合”的主旨,培养高素质人才

近几年,受一些因素影响,我国的教育大都以“智育”为主,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均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发挥应有的作用,极大地限制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到“德、智、体、美、劳”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坚持“五育并举”,将劳动教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受教育者在劳动中培养道德、增长知识、强健体魄、学会审美。

毛泽东“教劳结合”思想注重强调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强调教育要充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当前,我国正经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在我国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人才起到了重要的“枢纽”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5]。

实践表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必须实行教劳结合。当今社会,生产企业中的技术工人数量在不断减少,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许多青年也不愿意去工厂从事技术工作,不愿意直接从事劳动生产,这非常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生能够直接从事劳动生产,在获得劳动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并促进学生对实际生活的了解,促进学生热爱劳动、集体和生活;此外,在与劳动人民的近距离接触中,厚植了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与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全方位发展与个体本性发展的统一。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劳动生产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热爱劳动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