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传统去除滑液法探讨*

2023-03-09 13:16:13于大猛
中医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本草经洗法滑液

于大猛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半夏水浸后表面会出现滑液,古人认为这种滑液是其毒性成分,应予去除。如《名医别录》载:“用之汤洗,令滑尽。”文中“令滑尽”即是将半夏表面的滑液去除。古人认为半夏的滑液仅存在于表面,故要求去除滑液前时不应切制,如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录”载:“凡汤、酒、膏、丸、散,用半夏皆且完。”文中明确指出炮制前的半夏要求完整。并指出了汤洗、煮沸、削皮3种炮制方法。后世医家在水的温度、清洗次数、浸泡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述如下。

1 汤洗法

关于“汤”字的含义,《说文》曰:“汤,热水也。”段玉裁注:“烫水也”。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半夏多要求“洗”或“汤洗”。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序”载:“凡用半夏,皆汤洗五六度,去滑”[1]。关于汤洗的具体方法,《本草经集注》“序录”载:“用热汤洗去上滑,手挼之,皮释随剥去,更复易汤挼之,令滑尽。不尔,戟人咽。旧方二十许过,今六七过便足”[2]。

笔者认为,文中“热汤洗”并非是将半夏置沸水中直接洗揉,而是将半夏置大缸或盆中,倒入沸水,用木棍搅拌,待温度降至手能耐受时再手揉搓,去除半夏表面的薄皮。笔者取生半夏20 g,置瓷杯中,加开水浸泡,用筷子搅拌,温度降至不烫手时用手揉洗,去除表皮及黏液。待水冷时,将水倒出,再次加开水浸泡,重复操作7次,直至半夏表面完全没有滑液,水煎服,胃无不适感。陶氏指出汤洗的次数6~7次即可。后世医家对此并未完全遵守,在水温、浸洗时间方面有所发挥。

第1种是汤洗10次。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论合和”载:“凡半夏,热汤洗去上滑,一云十洗四破,乃称之,以入汤”[3]。文中半夏洗去滑液,切制晒干后,再称重入药。说明汤洗后的重量是减轻的。宋代王衮《博济方》“半夏煮散”载:“半夏十六分,汤洗十度”[4]。

第2种是汤淋10次。唐代甄权《药性论》载:“有大毒。汤淋十遍去涎方尽。”可能考虑到汤洗的方法过于耗费热水,甄权将“汤洗”改为“汤淋”,仅用热水浇过,且缺少了揉搓的过程,显然没有汤洗去涎的效果好。

第3种是汤洗14次。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如神丸”载:“半夏,汤洗二七遍,姜汁炒,令干”[5]。将汤洗的次数增加为14次。

第4种是汤洗7次。晋刘涓子《刘涓子鬼遗方》“白蔹散方”载:“半夏三两,汤洗七遍,生姜浸一宿,熬过”[6]。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论炮炙三品药石类例”载:“半夏:凡使,先以沸汤浸,候温,洗去滑。如此七遍方用。”此法最接近陶弘景所载之法。

第5种是汤洗20次。王衮《博济方》“橘皮煮散”载:“半夏二分,汤洗二十度用”[7]。

2 煮沸法

与前述汤洗法不同,古人有用冷水煮沸的经验,如《本草经集注》“序录”载:“亦可直煮之,沸易水,如此三过,仍挼洗毕便讫。”文中指出半夏是用冷水煮,水沸后捞出。再投入冷水,煮沸后再捞出。重复3次后揉搓,去掉半夏滑液。值得注意的是,煮沸3次后,仍需搓揉。笔者取半夏20 g,凉水煮至沸,取出,再至凉水中煮沸,取出,重复3次。洗去表皮与滑液,切开,果肉大部分仍是干燥。尝之,咽部刺激性减轻,但疼痛仍明显,水煎服,胃无不适感。文中记载的煮沸法与汤洗可互相替代,只是每次汤洗后均要搓揉,而煮沸法仅搓揉1次。这与煮沸法中半夏浸泡的时间较久,表面及滑液容易洗净有关。笔者多次嚼服生半夏及各种半夏炮制品,除半夏曲外,其余对咽部均有刺激,以生半夏疼痛最为剧烈。而生半夏及其各种炮制品的水煎液,咽部均无不适感。说明加热确实可以减轻半夏的毒性。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润体丸”中半夏水煮沸的次数达30次:“半夏,水煮三十沸,薄切焙干,生姜汁炒”[8]。文中“煮三十沸”是指沸腾30次,并非是换水再煮30次。

3 汤洗浸泡法

宋代开始出现汤洗后再浸泡的方法,宋代《博济方》“人参半夏丸”载:“半夏一两,生姜,四两,取汁,先以汤洗半夏七遍,浸三日后,于日内煎干,切作片子,焙干用。”文中将半夏汤洗7次后,再浸泡3 d。由于浸泡期间没有换水,为了防止腐败,所以后续要在1日内炒半干,再切片焙干。

明代开始,汤洗后浸泡的时间由3 d变为7 d。李时珍《本草纲目》“半夏”载:“今治半夏,惟洗去皮垢,以汤泡浸7 d,逐日换汤。”从文中可见,在工序方面,先将半夏洗去皮垢,然后汤泡,其去皮垢及汤泡的顺序与唐宋时期相反。文中汤泡7 d,指用沸水浸泡半夏,待水冷后要等翌日再将冷水倒出,重新加入热水,重复7次。如果始终保持汤洗的温度,就不是浸泡而是小火煮了,半夏易成糊状。这种每日换水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半夏在浸泡过程中出现腐败现象,由此引起的弊端是有效成分亦在久浸的过程中流失。笔者取半夏30 g,每日倒入1次开水,翌日换水,连续7 d。取少许于舌尖尝之,口唇内部有轻度疼痛感,咽部无明显不适。清代医家在浸泡的时间方面多有发挥。如明代李中立《本草原始》载:“半夏,以滚汤泡二三日,每日换汤。”文中没有汤洗的过程,仅用沸水浸泡2~3 d。清代赵其光《本草求原》载:“宜以汤洗去粗皮,以生姜甘草水浸一日夜洗净,又用河水浸三日,一日一换,则其涎尽;滤起蒸熟晒干,隔一年用。”文中汤洗后,以生姜甘草水浸1 d,续用河水浸3 d,共浸泡4 d。

4 水浸法

宋代医家有将半夏不经汤洗,直接浸泡的经验,如《博济方》“丁香丸”载:“半夏二两,以水浸一七日,每日早晨换水,足取出令自干”[10]。文中将半夏直接水浸7 d,每日早晨换水。

清代浸泡的时间明显延长,如赵其光《本草求原》“半夏”载:“今人以白矾水浸过,用河水浸四十九日,名之曰苏夏,喜其嚼食不麻;岂知辛平已失,何能通降以化阴液乎?”文中半夏浸泡的时间长达 49 d,期间并未换水,与使用白矾防腐有关。这种浸泡过久的苏夏,辛麻之性降低,功效亦明显降低。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仙半夏”载:“用大半夏一觔,石灰一觔,滚水七八碗,入盆内搅凉,澄清去渣,将半夏入盆内手搅之,日晒夜露七日足,捞出控干。用井华水洗净三四次,泡三日,每日换水三次,捞起控干。用白矾八两,皮消一觔,滚水七八碗,将矾消共入盆内搅晾温,将半夏入内浸七日,日晒夜露足,取出,清水洗三四次,泡3 d,每日换水三次,取出控干。入后药,甘草、南薄荷各四两,丁香五钱,白豆蔻三钱,沉香一钱,枳实、木香、川芎、肉桂各三钱,陈皮、枳壳、五味子、青皮、砂仁各五钱。右共十四味,切片,滚水十五碗晾温,将半夏同药入盆内,泡二七日足,日晒夜露”[11]。文中浸泡的时间分别为:石灰水7 d、井水3 d、白矾水7 d、清水3 d、药水14 d,合计34 d。对于这种久浸的半夏,后世医家多有诟病。

5 削皮法

汤洗、煮沸、浸泡的目的均是为了去除半夏表面的滑液,而黏液仅存在于半夏的表面。故古人认为并非只有汤洗一途,去除上皮亦可。如《本草经集注》载:“丸散只削上皮用之,未必皆洗也。”指出入丸散剂只需削去表皮,不必洗。

削皮的方法,并非直接切削去生半夏的皮,而是要先行将半夏于灰中炮过。如南北朝陈延之《小品方》“述旧方合药法”载:“合汤用半夏,先称量,然后洗,令去滑也;合丸散皆炮之,如三建法,削去焦皮也”[12]。文中指出半夏入丸散需用炮法,随后用刀削去焦皮。所用炮法与三建法相同,书中随后指出三建法指附子、乌头、天雄的炮制方法,即“于热灰中炮令坼,削去焦皮也。”这种方法后世未见传承。

6 讨论

综上所述,古人认为半夏汤洗后表面的滑液是其毒性成分。后世多遵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汤洗、煮沸、削皮3法,其中唐宋时期汤洗法最为常用,所用为沸水,以水清滑尽为标准。煮沸法与汤洗法功效相近,但是搓揉的次数减为1次。削皮法太费力气而且去除不干净,后世鲜有传承。汤洗浸泡法始于宋代,明清时期成为主流,多配合姜、矾、石灰等,为复制法。水浸法没有加热的过程,久浸损失药效。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现代学者对半夏汤洗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在前期的实验设计中,对汤洗的温度、时间、次数、标准、用水量等方面值得商榷,导致后续的研究结论难以令人信服。分述如下。

第一是汤洗的温度。古人所谓的汤洗,一般是指沸水,如成语赴汤蹈火、扬汤止沸中的“汤”字均指沸水。张明发等[13]研究发现,生半夏经加热毒性减弱甚至消失。对草酸钙针晶引起机械性刺激,及凝集素引起化学性刺激毒性,均有降低作用。现代学者对半夏汤洗的温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李东影等[14]发现,生半夏在95 ℃时,表面被烫熟,无法浸润透心;水温60 ℃时,需要水洗次数增加,效率降低;水温80 ℃时,既能保证水洗浸润透心,又可以减少水洗次数。进而推断出汤洗的最佳温度为80 ℃。许海樱等[15]在实验设计中以70 ℃热水中浸润半夏 3 h,亦以其内无干心为标准。以上两个试验设计的水温均无100 ℃,显然与古人用沸水的习惯并不相符。究其原因,或认为半夏高温时,无法浸润透心。而实际上,这正是古人所要达到的效果。古人认为半夏的有毒成分是其表面的滑液,故炮制前均要求半夏完整,不需切制。如《本草经集注》“序录”载:“凡汤、酒、膏、丸、散,用半夏皆且完。”《金匮玉函经》载:“凡半夏不咀,汤洗数十度。”这种完整的半夏仅经过短时间的汤洗,内部没有润透是必然的。若以此为标准评价汤洗的温度,显然是本末倒置。另外,过高温度的水可能使半夏表面淀粉过度糊化,反而不利于毒性黏液的渗出。其实,古人在汤洗后,还有揉搓的工序。笔者发现,经过反复揉搓的半夏,表面洁白干净,质地柔软,显然是去除了表面的物质。古人多要求汤洗后,再晒干称重。也说明半夏的表面的糊化淀粉已经去除了。第二是汤洗的时间。古人对半夏汤洗的时间没有确的记录,但是从《本草经集注》记载:“用热汤洗去上滑,手挼之,皮释随剥去。”由此推断,先将生半夏置沸水中,用木棍搅拌,经过碰撞清洗,滑液即可去除,然后用手搓揉去皮。手能耐受的温度为40~50 ℃。所以汤洗的最短时间即是水由沸腾降至上述温度的时间。张梦晨等[16]在试验中所用汤洗半夏的炮制工艺为:净半夏加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后弃去全部水液,加入5倍量新沸的热水,浸泡搅拌10 min,弃去水液及漂浮物,如此反复拌洗7次。该法所用沸水与浸泡时间均是正确的,但是半夏前期浸泡至无干心的方法显然与传统不符。

第三是汤洗的次数与标准。古人对半夏汤洗的次数的记载差距较大,在6~20次之间。现代学者所用方法多为7次。汤洗次数的差异,显然会影响到半夏化学成分的含量。笔者认为,汤洗的次数只是一个约数,并非是标准。其标准应为“水清滑尽”。正如张仲景《金匮玉函经》载:“汤洗数十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17]。文中“熟”有仔细、周详的含义,如汉代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愿大王熟察,少加怜焉。”可见,仲景要求务必将半夏的滑液仔细清洗干净,目的是减轻半夏的毒性。李东影等[14]在实验中汤洗半夏的标准为:洗至水清澈、表面无光滑物质,切开断面透心,口尝无麻舌感或微麻。该标准的水清澈与半夏滑液显然是符合古法的。笔者实践发现,无论哪种去滑液的方法,所得半夏对咽喉的刺性仍较明显,只是较生半夏为轻。远达不到嚼服程度。这也提示古人并非是将去除咽喉刺激性作为半夏的炮制标准。现代学者将半夏的草酸钙针晶及凝集素蛋白作为去除目标,值得商榷。

第四是汤洗的用水量。古人对汤洗的用水量并未提及,甚至有用汤淋的方法,用水量就更少了。古人对于汤洗半夏的标准是水清澈与半夏表面无滑液,那么汤洗时用水量就是非常实际的问题。李东影等[14]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半夏分别加2、4、6倍量80 ℃热水洗,偶尔搅拌,待水温降至40~50 ℃左右,拌洗,于30~40 min后弃去水液加水继续拌洗,重新加水同法拌洗,如此反复洗至水清,切开断面透心,依据标准进行评价,结果确定选择加水量为4倍。该实验的探索是非常有益的,只是不应以断面透心为标准。

第五是汤洗后搓揉的目的。《本草经集注》记载半夏汤洗后还需“手挼之”,查《中华字海》“挼”同“捼”,是搓揉的意思。如韩愈《读东方朔杂事》:“两手自相捼。”当然,这种搓揉的结果是半夏的表皮亦随之去除。但是文后还指出,再次汤洗后,还要继续搓揉。显然,搓揉的目的并非是单纯去除表皮,更重要是的去除半夏的滑液。半夏的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这些位置的滑液不易去除,古为称为“隟涎”。如唐慎微《证类本草》“半夏”载:“半夏上有隟涎,若洗不净,令人气逆,肝气怒满。”在实验室中,少量的半夏很容易汤洗干洗,对于古人手工业者大量半夏汤洗时,完全洗净并非易事。所以古人才强调汤洗后还需仔细搓揉。

第六是汤洗法与汤洗浸泡法的比较。汤洗后再浸泡的方法始于宋代,将传统的汤洗7次变化为汤洗浸泡7 d。单纯从去除半夏表面滑液的角度看,汤洗浸泡法显然要比单纯汤洗者优。但是,半夏久浸后会松散易碎,而且容易腐败变质,而且长时间浸泡,半夏中的有效成分亦会流失,故笔者认为,汤洗法要优于汤洗浸泡法。

第七是久浸的疑惑。唐宋时期主流的汤洗法,至明清逐渐演变为汤洗浸泡,并出现了水浸法。久浸自然会造成半夏成分的损失,对此,医家多有微词。如《本草纲目拾遗》“仙半夏”载:“今药肆所售仙半夏,惟将半夏浸泡,尽去其汁味,然后以甘草浸晒,入口淡而微甘,全失本性,名曰仙半夏。并非照方制法,医家亦视虚人有痰者用之。以为性平和而不伤于燥烈,是无异食半夏渣滓,何益之有。”文中指出半夏浸泡过久,尽去其味,与食半夏渣滓无异。因此,久浸法已经失去了汤洗法袪除半夏表面滑液的本意。而久浸的半夏容易出现腐败,故出现了添加白矾与石灰的炮制法,进而认为白矾与石灰能够解半夏之毒。导致各种以“解毒”为目的的炮制法层出不穷,使半夏成为炮制方法最多的药物。最终半夏的毒性确实是减小了,但是功效亦大打折扣,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以2008年版《北京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姜半夏的炮制方法为例,半夏依次经清水、矾水、姜矾水各浸泡7 d,再煮3 h,依此法,将最终得到的半夏炮制品称为“药渣”恐不为过。笔者认为,应当恢复唐宋时期沿用《本草经集注》记载的汤洗法,最大程度地保留半夏的药效。

猜你喜欢
本草经洗法滑液
中药外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P-glycoprotein mediated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nd pharmaceutical drugs
肉类单靠清水洗不净
饮食保健(2020年8期)2020-12-03 17:36:45
膝康宁汤内服、外薰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功能障碍的作用
芝麻适合肾虚之人吗?
饮食科学(2016年10期)2016-11-19 09:08:44
滋补养胃猪肚莲子汤
百姓生活(2016年5期)2016-11-18 14:47:34
《本草经集注》对《神农本草经》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血清及滑液中CCL13的水平与膝关节骨关节炎放射学之间的关系
初论《本草经集注》在中医药美容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