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源
(中共中央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北京 海淀区 100080)
马克思指出: “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 思想要得到实现, 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1]32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表达, 也是具体的实践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 “现实的人” 为主体, 以对人的现实关切为视角, 生发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而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了实践伟力, 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马克思、 恩格斯认为, 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首先要变革资本主义制度, 改造资本主义社会, “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 被奴役、 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2]421。 在此基础上, 将生产工具收归到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手中, 以求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加充分的物质条件。 同时,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 人们的社会关系、 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 还要促使人们的观念和意识改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托制度保障, 始终注重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既着眼于推进经济社会的进步, 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使其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 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站起来、 强起来和富起来的宏伟征程中, 我党始终将实现人民的切实利益作为一切事业的基准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 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程度较低, “文盲” 现象严重, 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深刻意识到, 扫盲工作是改变中国一穷二白面貌的关键,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心, 自1950 年开始, 我国对广大工农群体开展了扫盲运动, 使泱泱大国的人口素质有了显著的提升。 翻开改革开放的壮丽画卷,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带领全国人民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的步伐, 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质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既是建设现代化中国新征程的重要指示,也是对我党革命与建设历史的传承。
列宁指出: “新的历史任务愈艰巨, 愈伟大,愈重要, 所需要的人就愈多, 应该吸引千百万人自动参与解决这些任务。 ”[3]418历史证明, 人民是历史真正的推动者, 不管是革命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人民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 人民的选择就是历史的选择, 我国的社会事业之所以取得了重大成就, 归根结底是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活力, 我党正是在人民的拥护与支持下不断战胜强敌, 夺取革命的伟大胜利。 正如习近平所论: “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 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 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 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4]6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突出特点, 就是始终遵循着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 把坚持和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贯穿于伟大实践的全过程, 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马克思、 恩格斯把人的需要放到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 也放到生产的历史发展中去考察, 认为人的需要是进行历史活动的目的, 是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因, 因而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基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成的逻辑起点始于拥有强大变革力量的人民群众的支撑, 而其逻辑终点必将回归到人民群众所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之中。 人的需要是客观的, 也是多方面的, 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 社会安全、 公平正义、 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需要的增长。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 彰显了以人民为主体、 以人民为尺度的坚定立场。 马克思指出: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 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 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287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实践, 只有植根人民、 造福人民、 紧紧依靠人民, 世界社会主义才能深入人心、 才能凝聚伟力, 最终推动这一人类最伟大的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习近平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5]8“伟大飞跃” 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逻辑, 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历史思维, 同时折射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自觉。
近代以来, 中国社会发展遭遇深重灾难, 中国共产党依靠工人阶级, 并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以农民为主体、 以土地为中心,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群体, 走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进而取得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进行长期的坚决的武装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亿万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扫除了一切障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面对西方列强的经济封锁与武力威慑, 我党我军以惊人的勇气与决心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才使得尚处于襁褓期的新中国有了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 在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道路上, 洒满了革命先烈的血汗。 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整个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20 世纪50 年代初, 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进入到了崩溃阶段, 第三世界国家民族解放运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 联合国由最初的50 多个成员国变为如今的200 多个成员国, 民族解放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必不可缺的过程, 中国革命的历史自觉深刻影响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飞跃。
由于封闭保守, 中国错过了世界工业革命的机遇, 导致国家和社会积贫积弱。 毛泽东很早就指出: “没有工业, 便没有巩固的国防, 便没有人民的福利, 便没有国家的富强。”[6]64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 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 成为执政党的中心任务。 对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 加快工业化进程, 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也是巩固和维护国家独立的前提。 早期的工业化探索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在结束“文化大革命”、 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带领全党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 推进了具有创造力的改革开放伟大举措, 中国的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进程。
进入新时代, 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与改革开放新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作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 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由速度转变为质量。 我国的扶贫事业由来已久, 新时代以来党更是拿出十二分的精力全力解决贫困问题, 在2021 年2 月份, 我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为世界脱贫事业作出了表率, 树立了典范, 这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取得的最新进展。 党的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 的重要论断, 为国家富强的未来道路提供了精准的理论指导, 全面开启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明确为: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259这两大历史任务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性体现, 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 进入新时代, 党和人民迎来了新的机遇, 也面临新的风险挑战, 共同踏上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传承革命精神, 继续谋求民族复兴。 两大历史任务相互贯通, 但是, 我们应该明晰, 民族复兴是依时空情境变化而变化的历史的具体的概念,它所承载的内涵更丰富, 实践中的任务更艰巨、 更复杂, 完成祖国的统一, 实现香港、 澳门等地的长期繁荣稳定, 实现边疆的长治久安等都应该是其内在要求。 所以说, 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中, 我们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在此基础上, 推动中华民族 “强起来”, 重建中国现代文明体系, 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党的二十大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民族复兴道路确立了新动力, 明确了新的理论指导, 部署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步骤。 作为拥有14 亿人口的大国, 我国整体步入现代化社会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史无前例的大事件。
习近平指出: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 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也体现出了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价值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世界大同的古典哲学智慧, 是未来世界秩序走向和平, 国与国共同发展的理论指导, 其中蕴含着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
中国始终强调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这点与西方文明殖民扩张的发展截然不同, 西方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亚非拉人民的苦难史, 资本主义的血腥掠夺与殖民统治为自身挣得了巨大的财富, 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天下大同” 的价值追求, 从而才有了“万国来朝” 的盛世情景。 新时代以来, 中国解决了许多过去长时间积存的问题, 完成了许多历史性的任务, 与过去相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快速发展和大幅崛起以后, 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和冲击特别大, 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这种迅速崛起心理准备不足, 依照“国强必霸” 的逻辑, 炮制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面对这种情况, 习近平指出: “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 答案只有一个, 那就是和平、发展、 合作、 共赢。 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 的陈旧逻辑。”[4]3-5中国的世界关怀既传承于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 也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革命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秉承其优良传统,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和先进典范。
命运共同体的实质是利益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的发展, 国家间的交往联系更为紧密, 各个国家之间的利益合作日趋加强, 这种趋势的最终走向必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指出: “随着商品、 资金、 信息、 人才的高度流动, 无论近邻还是远交, 无论大国还是小国,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 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8]“一带一路” 建设跨越不同地域、 不同发展阶段、 不同文明, 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推向哪里, 哪里便有了更多的资金、 技术、 人员、 商品、 资源等等。 在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之上, 国与国之间才能够形成稳固的命运共同体。 因此, 立足 “一带一路”,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建设相互尊重、 公平正义、 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成为可能。
马克思、 恩格斯指出: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 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 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168信息技术的变革使得国家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 地区间的矛盾与冲突仍然存在, 文化因素成为了矛盾与冲突发生的新的导火索, 这些问题都表明当前国家间的矛盾比之以往更为复杂与深刻, 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这些人类共同的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 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为全球治理献计献策, 分享我国成功的治理经验, 更为关键的是要起到表率作用。 正是基于现实与理论的双重背景, 我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我国正处于冉冉升起的阶段, 并且将彻底打破西方关于大国崛起的悲剧悖论, 几十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共赢, 着眼于人类共同利益, 强调世界共同发展。 不仅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了更加宽广的视野, 也彰显了世界社会主义在当代发展的价值旨归, 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马克思指出: “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 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 相对立的政党, 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9]228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的执政党,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我党一向遵循的实践要求, 也是要持之以恒不断发展的理论指导。 我党是以建设社会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追求的政党, 是人民追求解放、 创造新生活的领导者、 组织者。
共产党与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性, 被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反复证明。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 标志着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下,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形态首先突破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而从理论变为现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 共产党成为这些国家的执政党, 谱写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大挫折, 自此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事业进入了低潮, 而追溯其历史, 最为直接的因素在于时任苏共中央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放弃了共产党的执政权, 失去了共产党执政权的苏联迅速走向了崩溃, 社会主义制度在整个社会主义世界被接连颠覆。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始终牢牢坚持党的领导, 事实表明只有在党的领导强有力的前提下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稳步向前发展, 这个执政逻辑和历史逻辑在中国体现得尤为充分。
党的领导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已经在中国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 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外有识之士广泛认同。 第一, 党的领导保证了各方面力量的统筹协调, 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国是一个大国,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大党。 一个大党要在一个人口众多且发展水平落后的大国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就必须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 必须汇聚有限的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 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习近平指出: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10]337第二,党的领导保证了中央政策的稳定输出与平稳运行,既脚踏实地办好当前的事情, 又从战略上谋划长远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领导方法, 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 这有利于保持国家大政方针的稳定性、 持续性, 使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相结合、局部利益同整体利益相一致。 第三, 党的领导保证了公平正义目标原则的具体落实, 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正是在党的领导下, 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成果, 突破了西方在高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 取得了多项科技创新专利, 科技已经是我国未来长久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在党的领导下, 我国打赢了疫情保卫战, 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维护了人民的生命健康, 与西方消极抗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 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领导核心。 恩格斯明确指出: “无产阶级要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 就必须(马克思和我从1847 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 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 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11]578无产阶级政党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就在于其天然的人民性, 无产阶级政党从诞生起就是为了受压迫的人民而斗争, 为谋求劳动者的幸福生活而不断努力, 它与资产阶级私有制水火不容, 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 的领导下, 人民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获得物质与精神的解放。 邓小平曾经指出: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 命脉所在, 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 幸福所在。”[12]341-342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积极应对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面临的各种风险考验, 我党自延安整风运动起就奠定了从严治党的基调, 始终秉承着党要管党、 自我革命的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腐斗争, “打虎拍蝇猎狐”, 将党内的害群之马悉数绳之以法,挽救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净化了党内生态, 确保党的领导始终具有生机与活力。 实践证明,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长期的革命性锻造并坚定地走在时代前列, 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