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2023-03-08 22:50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质量农产品农业

张 昂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处, 河南 濮阳 45700)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并将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 随后, 连续两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此做出重要部署, 促进了农业农村的较快发展, 农民收入水平较快提高, 对促进中国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 契合了中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 使“三农” 问题在国家战略部署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为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更加充足的动能。 河南省作为全国经济大省与“三农” 大省之一, 伴随国家战略部署力量的调整与优化, 在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过程中, 虽然已经有比较好的发展基础, 但是也面临明显的短板和弱项。有针对性地探索推动农业强省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河南省农业发展的现状

河南省气候兼有南北之长, 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中原大地物产丰富, 名优农产品众多。 充足的光、 热、 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 为河南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河南省在农业发展中, 特别是粮食生产方面有着传统优势。

河南省一直是粮食生产大省、 食品工业大省,河南的小麦及油料作物产量占据中国第一, 冷冻食品、 方便食品以及肉类食品生产在国内领先, 因此农业基础地位尤为凸显。 同时辖区内农业人口众多, “三农” 问题尤为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河南立足本地, 涉农各项事业及主要经济指标得以全面发展, 并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 2022 年12 月13 日,经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对全省夏、 秋粮调查统计, 2022 年河南粮食总产量为1357.87 亿斤, 位居全国第二, 比上年增产49.03 亿斤, 增幅3.7%。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6 年稳定在1300 亿斤以上,并再次迈上1350 亿斤台阶, 为端牢中国饭碗、 稳定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续贡献河南力量。

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 河南农村年轻劳动力人数严重不足, 农业发展从传统的精耕细作转为粗放式生产, 同时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较为滞后, 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 农业发展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和发展困境, 区域发展不均衡、 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支撑相对较弱、 资源约束日益趋紧、 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依旧存在, 这些已难以适应新发展理念诉求和乡村振兴的客观需要, 与时下高质量发展要求明显不符。 一方面, 伴随资源环境硬性制约日益增大以及社会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 “三农” 工作出现诸多新情况、 新问题, 亟待从全局高度对“三农” 工作做出精准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 对传统农业发展路径进行反思, 以加快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农业发展困境提出破解方案。 另一方面,河南传统农业所占比重较大, 农业结构不尽合理,林牧渔业比重较小, 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绿色农业、 生态农业、 高效农业发展迟缓, 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高;农业经营主体仍以分散的农户为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线断、 网破、 人散” 的局面始终没有好转, 无法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1]225。 总的来说, 传统农业受资源和生产方式制约较大, 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农业经济低质量发展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2]92。

如果不能摆脱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的依赖, 谋求转型发展, 那么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可能会步履维艰。 河南农业发展如何融入新发展格局, 如何契合乡村振兴战略需要, 如何摆脱“资源诅咒” 陷阱, 如何加快培育新动能来实现河南农业调结构、 稳增长、 强质量, 这些都是摆在河南农业发展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和现实诉求。

二、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

(一)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义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指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前提下, 以提高农产品质量、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核心目标, 通过优化农业生产方式、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手段, 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增进农民福祉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3]125。

(二)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1. 全面性。 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关注农产品产量的提高, 还注重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包括营养价值、 安全性和口感等方面。 同时, 它也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追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 科技驱动。 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 科技创新也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 提高农业附加值[4]35。 3. 可持续性。 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同时, 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它要求农业发展要与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相协调, 实现经济、 社会发展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4. 多元化。农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农民参与多种农业经营形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发展。 同时,多元化也表现为农业产品的品种多样性和市场多元化, 满足不同层次、 不同需求的消费者[5]7。

(三)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1、 保障粮食安全。 农业高质量发展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满足人民群众对粮食的需求。 2、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农业高质量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 提高其收益水平,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促进新农村建设[6]166。

三、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综合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全面考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各个方面, 包括农产品产出、 质量、 效益、 农村生态环境等因素, 综合反映农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2. 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指标的选取应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证分析, 确保指标能够准确、 客观地反映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情况[7]26。3. 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具有可比性, 即不同地区、 不同时间的农业发展情况可以通过相同的指标进行比较和评价, 便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 4. 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即指标的数据来源应易于获取, 指标的计算方法应明确可行, 便于实际应用和管理。

(二)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可以构建如下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1. 农产品产出指标。 包括农产品总产量、 农产品结构调整指数、 农产品质量评价指数。 2. 农产品质量指标。 包括农产品营养价值评价指标、 农产品安全性评价指标、 农产品口感评价指标。 3.农业效益指标。 包括农业综合生产效益指标、 农业经济效益指标、 农民收入水平指标。 4. 农村生态环境指标。 包括农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指标、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指标。

(三)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确定方法

具体指标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1.文献调研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 了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指标和评价方法, 选取适合本研究的指标。 2. 专家咨询法: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

四、 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一) 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和处理

在进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时, 需要收集相关指标的数据, 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整合, 以便进行后续的评价分析。 数据收集的方法可以包括问卷调查、 实地调研、 统计数据等。 收集到的数据应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 数据归一化等步骤[8]78。 数据清洗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检查和筛选, 排除异常值和缺失值,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归一化是将不同指标的数据转化为统一的尺度, 消除指标之间的量纲差异,便于进行综合评价。

(二) 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评价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等。 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研究目的、数据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综合评价法是将各个评价指标按一定权重进行加权求和, 得到综合评价指数,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或不同时间的评价指数来比较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然后对各个指标进行评分, 最后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将灰色理论应用于评价分析的方法, 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 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 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三) 实证分析和评价结果讨论

在实证分析阶段, 将收集到的数据应用所选的评价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得到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结果, 可以对不同地区或不同时间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和评估[9]518。 评价结果的讨论可以从不同指标的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分析、 政策推进等方面展开。 通过对评价结果的深入讨论, 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提升措施, 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五、 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和措施制定的原则和提升路径

(一)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制定的原则

制定政策和措施是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骤。 在制定政策和措施时, 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性原则: 政策和措施应考虑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充分考虑农业生产、 农村经济、 农民收入、 农村社会事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2. 差异性原则: 不同地区、 不同农业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具有差异性, 政策和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3. 可持续性原则: 政策和措施应具有可持续性, 既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 又能保障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兼顾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 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为了提升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 可以选择以下路径。 1. 科技创新: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推动农业现代化。 2. 产业升级: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培育壮大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应, 增加农民收入。 3.农村一体化发展: 加强城乡融合发展, 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4. 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减少农业污染和资源浪费, 保护农田水利设施, 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5. 政策支持和保障: 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财税支持, 提供农业保险和信贷支持, 为农民提供相应的保障。

六、 小结

为构建完善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路径的有效性, 需要收集相关数据, 并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 首先, 选择不同地区或不同类型的农业进行比较分析, 以揭示其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其次, 收集有关农业生产、 农产品质量、 农民收入、 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数据; 最后, 运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其进行评价。

猜你喜欢
高质量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