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新•求实•求善:以考证为脉络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

2023-03-08 02:15邓义文广东东莞市塘厦初级中学
中学历史教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后汉书宦官史料

◎邓义文 广东东莞市塘厦初级中学

考证是传统史学基本方法,主要有考订古书和考证史事,目的是通过对已发生的史实、与之相关的史料进行考察和证明,以求得正确解释历史问题的史料依据或事实依据。在历史课堂,以史事考证为脉络落实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培养史料实证素养,在挖掘考证史料中达成价值引领。笔者以《东汉的兴衰》一课为例,通过考证“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故事为主线设计教学,使课堂呈现求新、求实、求善的特征。

一、求新:以考证推动课堂创新

从史学研究和学习兴趣角度看,东汉关注度不高,但如学者臧云浦所言:“东汉在历史上的地位不亚于西汉”。激发好奇心,让学生参与探究是历史课堂重要挑战,故事教学、人物教学是常用方法,“以事系人,以人察史”。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的兴衰》教学难点,梳理东汉史发现,体现东汉特点,有利于教学突破的历史人物属“党锢之祸”时期。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现象不满,他们联合起来与腐朽势力斗争,宦官集团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士大夫集团虽遭沉重打击,但他们的抗争、坚守力挽东汉政权不倒,对当时及后世社会风气亦有激励意义。陈蕃字仲举,河南平舆人,是“党锢之祸”时期与外戚、宦官等社会黑暗势力斗争的领袖人物,但当今世人对陈蕃的认知更多来源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

材料1:他(薛勤)对陈蕃说:“年轻人,怎么弄得这么乱呀?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干净呢?”没想到陈蕃却满不在乎地说:“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于是他盯着陈蕃,反问道:“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2009年版)

材料2:文中讲述的是人们熟知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然而,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薛勤并没有质疑和反问15岁的陈蕃,而是对其持赞赏态度。

——王佳伟 《“语文”教科书中值得商榷的历史知识》[1]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主角陈蕃属“反面教材”,历史上真实的陈蕃是不是好高骛远之人呢?“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展示观点迥异的材料,提炼出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和考证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以考证陈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故事为脉络,设计如下教学环节:认识陈蕃生活时期的“天下”;“扫天下”的价值意蕴;陈蕃是否践行“扫天下”志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说由来。

以故事考证为脉络的教学设计,尊重历史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它打破教材框架、课堂定势,在故事考证中完成东汉史教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在追寻真相、建构史学认知中达成创新思维,实现以教学组织创新推动思维创新。

二、求实:考证中涵养史料实证素养

史学是求真求实的科学,历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史料辨析能力及运用可信史料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1.陈蕃生活时期的“天下”

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经过励精图治,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汉和帝时,国力达到鼎盛,史称“永元之隆”,但随后,东汉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

材料1:

——《中国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陈蕃为什么发“大丈夫当扫除天下”志愿?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势力祸乱“天下”,他们排除异己、收受贿赂、贪赃枉法,造成民不潦生局面。恶劣的政治、社会现状激起刚正士人的危机意识,他们立志“清扫天下”。课堂中由陈蕃立志的背景引导学生分析外戚与宦官干政的史实,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2.“扫天下”的价值意蕴

陈蕃立“大丈夫当扫除天下”志向,体现东汉士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传统与济世情怀。

材料1:东汉一朝,重孝尚义,对国家、对社会有责任感,临难不辱,都是当时受到社会尊重和提倡的品德。而这些道德准则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成为士人处人处事标准,并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光被于后代。

——臧嵘《评东汉光武帝的厉史作用》[2]

材料2: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

——顾炎武[3]

先秦儒家形成时,其志存天下、积极报效社会的理想追求即深刻影响士人,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光武帝为适应大一统帝国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大力提倡儒学,“光武好学,不能施之于政,乃躬自讲经。肃宗以后,时或祖效,尊重儒术”[4]。东汉时期教育亦有极大发展,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说:“及东汉中叶以后,学成而归者,各教授门徒,每一宿儒门下著录者至千百人,由是学遍天下。”[5]勤勉授业的学者秉承积极入世的精神,把儒学的知识和价值普及于世,使东汉社会出现“尚气节,崇廉耻”气象。陈蕃少年即有“扫天下”大志,是东汉重视教化、儒学昌盛的直接体现。

3.陈蕃是否践行“扫天下”志向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许多官员屈从权势,但陈蕃却不为所染,躬身力行扭转政治现状。

材料1:大将军梁冀是威震天下的人,当时派人送信给陈蕃,请陈蕃办私事。送信的人不得见,于是说假话请求见陈蕃,陈蕃发怒,把送信的打死了。

——摘编自范晔《后汉书》[6]

陈蕃疾恶如仇,不惧权贵,将梁冀爪牙笞毙。东汉中后期,民间流传很多品评官员、褒善扬名的童谣,其中“不畏强御陈仲举”即是对陈蕃的赞誉。

材料2:……陈蕃当时七十多岁,听说变乱发生,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拔刀冲进承明门。(大宦官)王甫命令逮捕陈蕃,当日杀害了他。

——摘编自范晔《后汉书》[7]

陈蕃的政治生涯,始终处在宫廷斗争的动荡之中,作为朝廷重臣,他或与专权的外戚争锋,或与嚣张的宦官搏斗,始终没有放弃拯救江山社稷的努力,体现治世良臣的责任担当与无畏气魄。危机来临时,手无丁兵的陈蕃仅带八十多书童随从,杀进皇宫,明知必死亦无所畏惧。陈蕃用一生践行少年时“大丈夫当扫除天下”的宏伟志向。

4.“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说由来?

追根溯源,厘清“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故事来历,是完成考证重要环节。

材料1: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范晔《后汉书》[8]

材料2: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zhì,绊倒之意)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刘蓉《习惯说》[9]

查《后汉书》不难发现,面对陈蕃“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的豪情,长辈薛勤并没有讽刺或告诫意味,而是惊奇陈蕃年少有“清世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说由何而来?陈垣在《通鉴胡注表微》里,按照考据证据形式的差异将其分为三种:理证、书证、物证。有些史料与史事,无确凿证据,只得根据逻辑推理来判断其正误,这便是理证。清晚期,湖南学者刘蓉著《习惯说》,文中有“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之句,据推断,世人应是据《习惯说》和《后汉书》记载,附会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句,用以告诫年轻人,只是人们在熬制“心灵鸡汤”时,“冤枉”了东汉名臣陈蕃。史料实证不是万能的,历史过程不可逆,在证据有限情况下,合理的想象、基于逻辑的推论、多视角的分析和多学科手段的实验等,都是历史研究常用的方法。[10]

塑造我们认知和价值观的许多历史故事、典故、轶事等未必经得起推敲,比如大家熟知的烽火戏诸侯,孟姜女哭长城,关羽刮骨疗伤等。课堂上,我们以考证为教学主线,将史料作为证据、依据对具体问题进行抽丝剥茧分析,其不仅可以形成正确认识、价值观,也是培养学生求实求真意识、涵养史料实证素养的有效途径。

三、求善:在挖掘史料中培养良善

善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求善不仅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史学存在的灵魂和社会性功能的体现。考证的基础是史料,在考证史事时,挖掘史料中蕴涵的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良善要素,寓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材料1: (公元24年)四月,光武帝进军邯郸,连战连捷。五月甲辰,攻克邯郸,杀王郎。在缴获的文书中,光武发现部下官员和王郎勾结来往,毁谤自己的书信有几千份。光武不看,召集将军们当面一把火烧掉,说:“让那些睡不好觉的人安下心来吧!”

——摘编自范晔《后汉书》[11]

光武帝自称以“柔道”治天下,“柔道”本是“伸缩自如”“柔能克刚”的兵法思想,光武不仅将其运用于军事上,夺得天下后,他亦以“柔道”行政。面对北方匈奴,刘秀从国情与爱惜民力出发,否定大臣征伐建议,下诏:“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人。”[12]

柔道,既是治国之道,亦是为人之道,焚烧部将通敌“罪证”,宽恕部将是对“柔道”的形象诠释,体现光武帝包容、宽厚的性格和人道精神。“柔道”得人心、治天下,体恤百姓,通过减轻农民负担、释放奴婢、减轻刑罚等,奠定东汉初“光武中兴”盛世局面。

材料2:当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商议要派军队去讨伐,皇帝又下诏州郡,所有讨伐有功者都可以保举孝廉、茂才。陈蕃上疏说:“以前高祖创立大业,抚养百姓如同养育自己的儿子一样。现在二郡的老百姓都是皇上的儿子,导致儿子们为害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逼迫他们像这样造反的吗?”

——摘编自范晔《后汉书》[13]

陈蕃恪守仁善之心,客观看待这场斗争,上疏驳斥征伐主张。他认为百姓反抗朝廷,主要原因不是百姓本身,而是朝廷官员的残暴统治和贪婪的掠夺,要求朝廷关注百姓疾苦,减轻百姓负担。陈蕃处理“山贼”的政治见解,浸润着儒家“仁政”思想和“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本是含饴弄孙之年,但面对腐朽宦官势力,陈蕃仍拼搏在忠君为民一线,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讲好陈蕃的故事,不仅弘扬儒家心系天下的忧患意识,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历史人物身上蕴含的优秀品质、人格力量,对当今亦有激浊扬清、弘扬良善的积极意义。

四、教学后记

《东汉的兴衰》展示课后,同学们急切地问:难道“一室不扫”就不能“扫天下”吗?我们将来应该“扫天下”还是“扫一室”?今天,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多元,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大可不必强调“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对立。故回答:“扫一室”与“扫天下”都值得表扬。心中有“天下”,手中有“扫把”,人生走得更远。

【注释】

[1]王佳伟:《“语文”教科书中值得商榷的历史知识》,《北京青年报》2013年4月19日,第C2版。

[2]臧嵘:《评东汉光武帝的厉史作用》,《历史教学》1998年第12期,第50—53页。

[3]顾炎武:《日知录》,武汉:崇文书局,2017年,第62页。

[4]董浩:《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675页。

[5]赵翼:《陔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96页。

[6][7][8][11][12][1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484、487、484、3、152、484页。

[9]刘蓉:《养晦堂文集》,北京:朝华出版社,2018年,第73页。

[10]戴加平:《我们能否证实秦始皇是“暴君”?兼论“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历史教学》2018年第3期,第34—38页。

猜你喜欢
后汉书宦官史料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清朝才称宦官为太监
史料二则
南京三座明代宦官墓的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王符生平简述——《后汉书·王符传》释读附拾遗二则
《后汉书》郭玉脉法校文
《谢沈后汉书》鲁迅辑本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