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心,徐 建,王 芳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学部/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系/江苏省医学检验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9)
2019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也提出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打造“金课”。“金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所谓“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所谓“创新性”,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所谓“挑战度”,是指课程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对教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要求。“金课”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
从2017年起,本校医学检验学系对留学生课堂教学逐步进行系统性改革,旨在突出专业教学特色,深化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建设与评估,同时加强师资培训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目前尚鲜见关于来华留学生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1-3],故本研究比较了本校对留学生课堂教学改革前(2015—2016年)和改革后(2017—2019年)留学生检验专业成绩分布状况,通过逐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以课堂教学为重中之重,三位一体构建打造来华留学生检验专业“金课”为宗旨的未来深化改革方向及其重要意义,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1.1研究对象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3级留学生80人、2014级78人、2015级107人、2016级107人和2017级留学生95人,共计467人。其中,2015—2016年为改革前,包括2013级和2014级留学生共计158人;2017—2019年为改革后,包括2015级、2016级和2017级留学生共计309人。
1.2教学方法
1.2.1改革前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法。依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分章节制作PPT。课堂中以PPT为主要媒介进行授课。
1.2.2改革后教学方法 (1)基于问题导向学习(PBL)的检验理论教学。依据每一个PBL案例讨论制定教学目标,构建留学生PBL案例库,集中备课。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8人,由教师指定或组员推选1名组长。提前1~2周将选择好的案例复印后发给学生,要求各组组长带领本组学生围绕案例及相关问题在图书馆、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并根据需要进行全组讨论。课程当天,各组组长汇总本组查找资料情况,针对案例,走上讲台进行分析,本组组员可以补充。其他小组成员如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教师根据各组的资料查找、汇报与集体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及打分,分数计入平时成绩。制定详细的问卷调查表,让学生课后进行无记名填表,了解PBL教学的实际效果。汇总问卷调查表信息,再次组织本课题组成员讨论已开展教学的PBL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已有案例并装订成册,对下一年度的PBL教学进行适当调整。(2)基于病例的学习(CBL)的检验实验教学。根据教学大纲提取核心知识点,授课教师小组查阅配套国内外教材与文献,网络下载相关资源,讨论与编写CBL病例册,制作微课。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8人,由教师指定或组员推选1名组长。课堂上分发CBL病例册,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病例中涉及的报告结果,分析临床表现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治疗方法。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汇报展示。课程结束前安排半个课时的师生互动环节。教师根据各组表现情况打分,分数计入平时成绩。课后分发问卷调查,掌握新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再次组织授课教师小组讨论教案和病例,改进下一学年的教学流程。
1.2.3质量控制与考核评价 (1)质量控制。改革3年间,一方面保持授课教师队伍不变,由检验学系主任统一规范化安排每个教师所承担教学任务的所有环节,包括教案制定、课件制作、案例选择、小组划分、一对一实验操作、课堂评分、出具试卷和批改试卷;另一方面通过学期末无记名调查问卷及时获得学生课堂学习反馈。(2)考核评价方法。由平时成绩和闭卷笔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与闭卷笔试成绩比为3∶7。平时成绩包括一次PBL评分(满分100分)、一次CBL评分(满分100分)和实验报告评分(满分100分),三部分之和乘以0.3得到最终平时成绩。笔试试卷采用传统规则,分为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满分为100分,乘以0.7得到最终笔试成绩。笔试试卷题目均来源于学系题库。按照学校制定的考试目标(认知层次),题目分为记忆、理解和应用3类,每一学年对同一类题目进行等量抽取。
2.1平时成绩分布 2013级留学生平时成绩为(81.1±5.5)分,2014级为(81.7±7.9)分,2015级为(87.0±9.3)分,2016级为(84.2±4.5)分,2017级为(91.3±5.4)分。2017级留学生平时成绩高于往年各年级留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闭卷笔试成绩分布 2013级留学生笔试成绩为(62.5±13.6)分,2014级为(65.8±13.1)分,2015级为(66.5±13.0)分,2016级为(64.6±11.1)分,2017级为(70.4±12.2)分。在贯彻实施提升理论课堂教学一系列举措后,2017级闭卷笔试成绩相较于2013级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可有效地将一部分好学上进的学生区分出来,如2017级留学生笔试成绩中位数为72分,其中25%成绩分布于79~91分。
2.3课堂参与度反馈 制定详细的问卷调查表,每学期末让学生进行无记名填表,了解学生对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接受度及建议。80%以上学生给予积极反馈,肯定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见表1。
表1 2015级、2016级和2017级留学生课堂参与度反馈问卷调查总表(n=309)
3.1本校来华留学生检验专业课程特色 本校招收的留学生均为临床专业本科生,检验专业课程并不列为其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应课程体系与国内普通检验专业学生有根本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从学生的医疗角色出发,制定了临床实践框架下的特色理论教学内容。相较于一般性授课,更偏向于检验日常工作经验总结与思考,如血糖、血脂检验章节,教师从糖尿病诊断标准切入,列举疾病各阶段检验项目种类及各数值范围,详细阐述检验异常值与治疗方案决策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检验与临床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课程特色。二是针对留学生实验教学,采用了能体现检验质量控制要素的特色案例,更加强调临床与检验充分沟通的必要性,如尿液常规检验试验中,教师指导学生按规定流程采集自己的中段尿标本,学生通过一系列标准化前处理及检测步骤得到各项目数据,经教师帮助,给自己做鉴别诊断和明确诊断(部分学生有糖尿病、微量元素过剩等情况),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教师的专业和人文综合素质。
3.2本学系在来华留学生检验专业课程改革总结及问题 自2017年开始,本校医学检验学系对来华留学生课程进行梳理,通过3年的连贯性改革与实践,提高了留学生教学质量[4-6]。理论教学方面,考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应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诊断与临床相结合、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现状与前沿相结合,医学检验学系做了很多方面的努力和尝试:一是制定更适用于留学生的理论课教学大纲;二是引入PBL理论教学模式;三是加大理论课师资配置;四是补充各学科前沿领域的课程内容;五是课本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六是通过图、文、影音等形式丰富教学模式。按照留学生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熟悉和掌握临床检验最基本的体液采集原则、技巧和结果判读。因此,目前实验课的设计注重理论与操作相结合,讲授与示教相对应,检测结果与指标意义相印证,其间的相关举措如下:一是完善实验课程安排;二是重新制作实验手册;三是引入CBL实验分析教学;四是安排临床实验室观摩教学。本文在前期积累的理论经验基础上,从成绩数据的角度进一步定量分析实践成效,直观地评价上述改革措施对留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作者也认为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课堂教学存在时间及空间的局限性。有教学内容与授课频次、时长比例不均衡,因全球疫情学生不能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等诸多突出问题。二是非笔试部分权重仍然不足,容易造成学生重理论考试轻实践操作的现象,不易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效果。因此,下阶段持续改革的重点要围绕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和解决。
3.3来华留学生检验专业“金课”未来改革方向 2013年,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教育部开展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开启了高校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新征程。作者在2019年6月前往北京参加了由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举办的“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与共享应用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会议提出,2019年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的25类中,新增医学技术类,总体规划共5项。医学技术教学已经成为国家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会议”上,“联盟”的医学类学科工作汇报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指南,其中提到诊断学课程支持的实验项目有“病史采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胸腔穿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腹腔穿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心包穿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医学检验学系承担的教学内容(体液检验,血糖、血脂检验,心脏标志物检验,免疫学检验等)具有承上启下,相辅相成的效果,具备流程上的前后性和检验上的一贯性。
作者认为,可将已有教学案例与虚拟仿真技术打包,构建“线上预习、课堂演示与实训操作”三位一体的留学生检验专业课程结构体系[7-9]。系统制定教学流程,确保每次教学课程内容具体明确,规范教学时间。设置线上课程模块,通过互联网搭建易于师生交流的远程互动平台。课堂教学中首先采用PBL[10]、CBL[11]将学生带入案例制定的情境中,并与微课教学法相结合,讲解并演示各个流程和步骤。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答疑。学生再结合课程知识点在模型模块上进行实训,一边操作一边熟悉实验基本操作步骤、仪器结构名称、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教师点评和打分。与此同时,通过课堂帮助留学生加深对中国人文思想内涵的理解,以鲜活的本土临床检验案例为知识主要传递媒介,通过教学内容讲授达到课程育人、文化交流的目的[12-13]。
3.4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深化改革意义 对于来华留学生而言,塑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医学“金课”理念,能够较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从而使得原本“纸上谈兵”式的理论教学转变为“临床实战”式的实践教学,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与临床接轨。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在国家鼓励政策和机制的推动下,能够以实际行动积极实践拓展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实验教学融合的广度及深度,不断加强高等教育实验教学优质资源建设与应用,更好地构建特色鲜明的、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控制课堂讨论节奏和气氛的教学艺术。
综上所述,本校医学检验学系需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以留学生检验专业课程为出发点,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营造良性的课堂教学氛围,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金课”,全面改进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果新突破。通过打造三位一体来华留学生实验诊断“金课”所取得的教改经验,可推广至留学生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方式方法也可推广至相关学科,实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