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娇,潘启亮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32)
高校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任务,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主体。然而近些年来,高校频繁发生抄袭、剽窃、造假等科研失信行为,不仅极大损坏高校整体的学术科研风气,也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对高校的信任。为整治科研失信行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政策指导文件。2016 年1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优化学术诚信环境,树立良好学风,建设集教育、防范、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同年4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首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与处理作出了规定。2018 年5 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就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科研环境提出指导意见。2019 年9 月,科技部等20 个部委联合发布《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对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工作进行了规范。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高校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科研诚信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大对科研失信行为的问责力度。但目前高校剽窃、抄袭等科研失信行为依旧层出不穷,科研诚信问题的治理情况不容乐观。为进一步治理科研诚信问题、培育高校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需要全面探究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本研究基于学术生态的视角分析影响高校科研诚信行为的因素,以期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科研诚信问题早已有之,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行为学、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等不同角度开展了相关研究。其中关于科研诚信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是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关科研诚信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个人因素、制度因素、组织因素3 个方面展开。
个人因素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科研人员的个体特征。如,单红梅等[1-2]研究认为,科研工作的特殊性使得科研人员具有特定的个体特征,包括好奇心、创造性和探索性精神以及独立性与自主性,影响着其对于诚信行为的选择,且科研人员的个体特征对其诚信行为有着交互影响。与此同时,常亚平等[3]、赵叔松等[4]、蒋兴华[5]研究表明,科研工作者所面临的科研考核压力以及获得更高职称的压力会对科研不端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张桂平等[6]、徐灵等[7]的研究则进一步探讨了科研压力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机制。除此之外,方玉东等[8]、孙平[9]、Redman 等[10]研究发现,科研工作者自身的科研能力也会对科研诚信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科研能力强的人科研失信行为的发生概率较低,而科研能力不足则可能导致出现较多的学术失范行为。常亚平等[3]、赵叔松等[4]、刘兰剑等[11]和Martinson 等[12]的研究还发现,科研人员的性别、学科类别、个人学术地位、学术道德危机以及对相关学术规范的了解程度均是会影响到科研诚信行为的个人因素。
制度因素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以及科研管理体制。学术评价结果关系到科研人员的薪资待遇、职称晋升等切身利益,因此学术评价体系对科研工作者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阎光才等[13-14]、李星[15]、张效英等[16]与Mitchell 等[17]的研究均表明,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科研成果的数量,使得科研工作者面临巨大的科研压力,进而诱发科研失信行为。与此同时,我国科研共同体发育不足,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科研规范体系,科研管理体制过多受到行政力量的干扰,导致科研管理体制行政化,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术生态。赵克[18]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同行评议制度存在一定缺陷,这为科研不端行为提供了机会,成为引发科研诚信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此外,还有研究指出,科学规范制度和科研奖励制度是科学共同体在长期的研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两种重要制度安排,其中科学规范制度预设了科研诚信,而科学奖励制度强调科学发现的独创性,加剧了科研工作者之间的竞争,这两种制度之间的内在张力成为科研不端行为的重要成因[19]。
组织因素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高校及科研机构内部环境对科研诚信行为的影响。组织环境会对科研人员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正直、诚信的组织氛围有利于科研工作者对诚信准则的坚守。已有实证研究表明,组织内的学术道德风气会对学术不端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即组织内的学术道德风气越好,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概率越低[20]。赵君等[21]、蒋来等[22]、韩小彬等[23]的研究认为,当前我国高校与科研机构普遍存在科研诚信教育缺失的问题,不论是研究生还是高校教师,都缺乏有关科研规范、科研伦理的教育培训,科研伦理教育的缺失致使科研工作者诚信观念淡薄;同时,组织内部对科研不端行为调查的透明度较低,对不端行为的态度过于宽容、惩治力度不够,这些均是导致科研不端行为的重要组织因素。此外,Davis[24]的研究表明学校声誉、组织内部监督机制的健全程度以及领导对于科研的重视程度等因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对学术不端行为产生影响。
此外,有学者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认为学术型社会资本在学术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25]。另有学者从学术不端行为本身出发,基于组织伦理决策理论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道德强度的分析,剖析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26]。还有研究如詹国彬[27]、Stone 等[28]从计划行为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不同视角出发,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成因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相关研究主要分析了科研人员个体特征、高校组织环境以及科研管理制度对于科研诚信行为的影响,也有部分研究基于其他视角对科研失信行为进行了成因剖析,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但已有相关研究主要以理论探讨为主,缺少实证数据的支持,因此笔者尝试基于学术生态的视角,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当前学术生态环境中不同的因素对高校科研诚信行为的影响。
“学术生态”这一概念是基于生态学理论提出的,生态学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应用到新的领域、向其他学科交叉渗透。20 世纪70 年代中期,生态学与教育学融合发展,教育生态学由此应运而生。生态学理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教育生态学的产生,共同催生了“学术生态”的概念。目前,国内对于学术生态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 类:一是以杨移贻[29]为代表的系统说,其观点认为高校学术生态系统由学术、人、环境构成,是一个与外界不断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自组织耗散结构系统,“学术”既是系统的生态功能,也是系统追求的目标;二是以刘贵华[30]为代表的环境说,从生态环境对生态主体影响的角度出发,提出学科与学术人作为大学学术活动的基本生态主体,与校内、校外生态环境一起组成大学学术生态系统;三是以周向阳等[31]为代表的制度说,认为学术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也是学术制度演化的过程,学术制度在其中作为主导力量影响着学术生态的结构和运动方式。
本研究参照刘贵华[30]教授对于学术生态的定义,认为学术人、校内生态环境、校外生态环境共同构成学术生态。依据学术生态理论,高校中频繁发生的科研失信行为是大学学术生态危机的一种表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术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主体与校内外生态环境失衡所导致。基于此,构建高校科研失信行为成因的理论分析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基于学术生态理论的高校科研诚信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模型
本研究设计了高校科研诚信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个人基本情况和高校科研诚信行为影响因素。通过网络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问卷801 份,其中有效问卷777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基于SPSS 25.0 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对所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2.1 因变量
研究的因变量为高校目前科研诚信现状,通过问卷中“您认为我国高校目前科研诚信现状如何”的题项得分来衡量,得分越高表明高校科研诚信现状越好、高校科研失信行为越少。
3.2.2 自变量
研究的自变量主要从生态主体、校内生态环境、校外生态环境3 个维度进行设计。生态主体维度的自变量包括:对当前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认可情况;对科研诚信内容的关注情况,包括国家出台的科研诚信相关政策、违反科研诚信的事件、周围同事的科研自律等内容;对查处科研不端行为的制度的了解情况。校内生态环境维度的自变量包括:校内人际关系对科研活动的影响程度;学校对科研失信行为查处过程的透明程度。校外生态环境维度的自变量包括:整体科研环境;科研评价机制;监督机制;查处机制;科研诚信教育;学术规范程度;相关法律完善程度。
3.2.3 控制变量
以性别、身份以及受教育程度作为控制变量。各变量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模型的变量说明
由表2 可以看出,参与此次调查的女性人数多于男性;身份方面,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为高校教研人员,其余为在校学生;在年龄分布上,七成为40 岁及以下;受教育程度方面,近九成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学校类型方面,近七成被访者来自“985工程”“211 工程”高校。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表2(续)
各变量的均值与标准差见表3。从均值来看,除了生态主体维度中对科研失信惩处的了解的均值小于3 之外,其他变量的均值都大于3,表明高校科研人员对于惩处科研失信行为的相关制度了解相对不足;此外,校内生态环境维度的变量校内人际关系的影响的均值最大,为3.99,说明科研人员普遍认为人际关系会对科研活动产生较大影响。
表3 变量的均值与标准差
采用Spearman 相关系数来检验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如表4 所示,12 个自变量与科研诚信行为均在P<0.01 的水平上显著相关。生态主体维度的3 个自变量中,科研评价体系认可的相关系数最大,表明高校科研人员对于当前科研评价体系的认可程度与高校科研诚信行为有着相对较强的正相关,对科研评价体系的认可程度越高,科研失信行为则越少。校内生态环境维度的两个变量中,校内人际关系的影响与科研诚信行为呈负相关,即校内人际关系对科研活动产生的影响越大,越可能出现科研失信行为。校外生态环境维度的7 个变量均与科研诚信行为呈正相关,说明社会整体科研环境越好、科研诚信教育越到位、学术规范与相关法律制度越完善、科研失信行为的监督查处机制越健全、科研评价机制越合理,越能够减少科研失信行为的发生。
表4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为进一步探究不同维度的学术生态因素对高校科研诚信行为的影响程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所有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之前,采用方差膨胀因子(VIF)对自变量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各自变量的VIF 值均小于10,说明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可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如表5 所示,模型调整的决定系数R2为0.369,F值为29.341,Sig.值为0.000,小于P值,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其中:
表5 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
性别、身份对科研诚信行为有显著影响,而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并未对科研诚信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表明科研人员的性别会对其科研诚信行为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与此同时,身份的不同使得科研失信行为的发生存在差异,教研人员相较于在校学生,其做出科研失信行为的可能性更大。这可能是因为教研人员由于其工作性质,科研任务相对较重,面临着更大的科研压力,从而诱发科研失信行为。
生态主体维度的3 个变量中,仅有对科研评价体系的认可对科研诚信行为有显著影响,表明科研人员对于当前科研评价体系的认可程度越高,科研失信行为发生的概率越小。由此可以看出,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十分重要。当科研人员认同已有的科研评价体系时,就会更好地遵守科研规范,从而大大减少高校科研失信行为的发生。
校内生态环境维度的两个变量中,仅有学校查处科研失信行为的透明度对科研诚信行为有显著影响,说明高校查处科研失信行为的公开度、透明度越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科研失信行为的发生。高校在处置科研失信行为时,如果能够及时向社会公开其处理过程,保证查处过程的透明度,将会对其他科研人员产生警示作用,使其在从事科研活动时严格遵守科研学术规范。
校外生态环境维度的7 个变量中,整体科研环境与学术规范程度两个变量会对科研诚信行为有显著影响,即整体科研环境氛围越好、相关学术规范越完善,将会对科研诚信行为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随着国家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的与利益团体之间的联系不断深入,科学研究的社会化和职业化程度也不断加深[21],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不免受到社会整体科研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整体科研环境会促使科研人员自觉遵守科研道德准则和相关科研规范;而功利性取向的社会科研环境会弱化科研工作者的道德信念,使其产生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诱发科研失信行为。因此,要不断优化整体科研学术环境,为科研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引导科研工作者规范从事科研活动。此外,学术规范作为学术共同体从事学术活动的基本伦理规范和基本准则,涉及学术研究的全过程,贯穿在学术活动的各方面,是科学研究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18],为科研工作者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基本遵循,因此完善的科研学术规范也将有效减少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
通过上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性别、身份对高校科研诚信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性别与科研诚信行为呈正相关,身份与科研诚信行为呈负相关。性别对科研诚信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可能是因为,男性与女性在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使得他们在从事科研工作时表现出不同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身份对科研诚信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则可能是因为,高校教研人员相较于在校学生面临着更大的科研压力,巨大的科研压力使得科研工作者的心理焦灼感严重,刺激学者铤而走险,从而衍生出大量学术不端行为[9]。
第二,对科研评价体系的认可与高校科研诚信行为呈正相关并具有显著影响,表明科研工作者对于科研评价体系的认可程度越高,其发生科研失信行为的概率越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科研评价体系作为衡量科研人员能力与业绩的标准,关乎其事业发展,科研人员对科研评价体系表示认可,说明其认为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客观衡量自身工作能力与业绩,在此情况下,科研工作者会更加自觉遵守科研活动规范,大大减少高校科研失信行为的发生。
第三,学校查处科研失信行为的透明度与高校科研诚信行为呈正相关并具有显著影响。即高校查处科研失信行为过程的透明度越高,将越有效减少高校科研失信行为的发生。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高校在处置校内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时,如果能够及时向社会通报有关信息,保证查处过程的公开透明,不仅可以促进社会公众对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监督,还可以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教育引导科研人员在工作时要恪守科学道德准则、践行科研诚信要求。
第四,整体科研环境、学术规范程度与高校科研诚信行为呈正相关并具有显著影响。即社会整体科研环境氛围越好、相关学术规范越完善,越能够减少高校科研失信行为的发生。科研工作者从事科研活动时,其行为选择一方面会受其所在高校学术氛围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一名社会人士,社会整体科研环境也会对科研工作者的职业行为产生较大影响,良好的社会科研环境能够给科研工作者积极正确的引导,培养其责任感,使之遵守科研规范,不作出违背科学精神的行为。而学术规范作为科研工作者从事学术科研活动应遵守的基本规则,其越完善健全,将越能有效避免一些品德不端的科研人员利用规范的漏洞谋取不正当利益,作出违背科研诚信准则的行为。
以上研究结论带来如下启示:
首先,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可以有力促进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科研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具有时间周期长、成果产出慢等特点,因此要尊重科研工作规律,设置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避免因科研评价体系的不合理而导致科研工作者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作出科研不端行为。
其次,高校处置科研不端行为的过程应当公开透明。当前高校在处置校内发生的科研失信行为时,一般只是公布最终处理结果,较少披露其他信息,透明度较低。这一方面不利于社会公众对高校科研诚信建设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也不能很好地发挥这些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未来高校在处置科研不端行为时,应当及时向社会通报有关信息,提高处理过程的透明度。
最后,加强学术规范建设,培育良好的社会整体科研环境。完备的学术规范可以有效规避某些投机取巧的科研人员利用规范的漏洞从事科研不端行为。此外,良好的社会整体科研环境可以为高校科研工作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引导其在工作中恪守科研道德准则,因此培育良好的社会整体科研环境也尤为必要,这将有力助推高校科研诚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