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佐,李甜,孙莘一,祝美珍
偏头痛是由神经血管功能紊乱引起的原发性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常伴有畏光、恶心呕吐等症状[1]。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与“神经反复损伤、炎症刺激引起中枢敏化”“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ey,PAG)功能持续紊乱导致疼痛调控网络异常”“5-羟色胺(5-hydroxyptamine,5-HT)水平下降及其受体上调”等因素相关[2-5]。目前,临床上常使用抗癫痫药、钙通道调节剂、阿片类镇痛药及曲坦类药物等进行治疗,但长期使用易引起不良反应[6]。偏头痛对药物的敏感性较差、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渐进性发展的特点,易存在脑白质病变、认知功能下降、焦虑抑郁状态、后循环无症状性脑梗死等神经系统病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7]。偏头痛的治疗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一大难点,而运用祖国医学防治偏头痛值得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偏头痛属于中医学“头痛病”范畴,中医认为头痛的病因众多,病机复杂,但不外虚实两端,即实而不通则痛、虚而不荣则痛[8]。因虚受邪,留滞经络,或久病正虚,血行无力,瘀滞脑脉,虚实夹杂,内有“伏瘀”,一旦外有所激如气候变化或情绪波动,则头痛发作,“伏瘀”是导致病情迁延难愈的根本病机。偏头痛的治疗,宜“谨守病机,勿失气宜”,根据偏头痛病程长、疼痛部位相对固定、夜间高发、迁延难愈的特点,结合舌脉所见,辨证而治,总以除“伏瘀”为要务。笔者基于“伏瘀”致病观论治偏头痛。
伏,《说文解字》释义“司也”,“司”又作“伺”,即伺机行动之意,又可引申为藏伏、隐伏。伏邪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明清前的医家主流认为“伏邪”主要为外感寒邪,而“伏寒化温”亦被认为是温病病机公认的解释。伏气温病称为狭义伏邪,至明、清两代,伏邪理论内涵得到极大拓展,出现了广义上的伏邪,指一切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刻发作的致病邪气,如清代医家王燕昌在《王氏医存》中所说:“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这为中医从“伏瘀”致病观防治偏头痛奠定了理论依据。清代医家刘吉人在《伏邪新书》中提到,“邪伏日久可致脱营血枯,久则成干血痨症”[9],即伏邪留存于人体,阻于局部,损伤状态持续存在,日久伤正耗气,影响局部气血运行,进而“伏瘀”内生。因此,瘀血内伏是伏邪致病转归之一。偏头痛因邪气潜伏体内日久,持续耗伤气血,气血运行缓慢无力,一旦流经脑部深、狭、细小、迂曲的络脉,易滞、易瘀,形成“伏瘀”。正如徐春甫在《古今医统》言:“若夫年久偏正头风者,多因……气血壅滞之证。”指出瘀阻于脑络是导致偏头痛的重要病机。瘀血内伏既是偏头痛的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
《内经》云:“是故百病之始生也……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夫邪之客于形也……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言乃邪气始客于病位浅显之肌表,一旦正气虚耗则可传经入络,流转藏潜于深部之筋骨脏腑。伏邪留着难祛则见筋挛骨痛,甚则五脏六腑皆伤,因而诸病生焉。目前,现代医家对伏邪论治有了更深层且广泛的应用。如伏邪可指导感染性疾病的治疗[10];而对于非感染性疾病亦可从伏邪角度阐释,如国医大师任继学[11]提出了外感伏邪与杂病伏邪之分,并以此论治了卒中、痴呆、肾衰竭、肝硬化、哮喘、原发性癫痫、冠心病等。甚至对于先天性疾病,亦可认为是遗有父母先天之伏毒[12]。
3.1 “伏瘀”固着,发于少阳则疼痛部位固定 偏头痛多发于足少阳经所过(额角、颞部、后枕部),如《灵枢·经脉》云:“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足少阳经以三线循行于头之侧部,气血阴阳相贯,共行于脉道之中,流周不息,进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因偏头痛病程长,日久不愈则伤正气,气血失畅则瘀血潜内,滞于脉中而固着难去,虚实互作,脑络不通且脑窍失荣,故其头痛部位固定且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正如《素问·痹论篇》曰:“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失疏故不通。”一旦瘀伏脑络,少阳枢机涩滞则病变范围虽广但常固定于头侧。且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原则,有学者对针灸治疗偏头痛统计证明,取穴以足少阳胆经腧穴频次最高,占腧穴总频次的45.03%[13]。偏头痛多位于少阳经脉所过,皆因“伏瘀”致病故也。
3.2 瘀血阴伏,阴阳失和则病作昼轻夜重 有研究发现,偏头痛的峰值时间有明显昼夜节律,疼痛高峰好发于后半夜(0:00~6:00)[14],此为“伏瘀”阴邪致病之特点。《灵枢·营卫生会》曰:“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营卫之气阴阳相贯、循环无端,白昼阳动,阳气出于外以温表里,卫肌表,御外邪,润腠理,开阖汗孔,酉时趋于内敛;至夜间,气血营卫则运行于里。营卫阴阳调和,可曰平人。由于偏头痛日久伤正,正气虚损,气血运行失常,“伏瘀”内生,深入血分,阴伏于内。瘀为阴邪,致病多伤阳气,阳本不足,后半夜为阴中之阴,阳气不得其时,更无力行血;加之昼阳夜阴,昼出阳动则血行,夜归阴伏则血静,夜间营卫气血运行相对缓慢,导致瘀血状态更甚,阴阳营卫失和,卫气无以行血,恶血不去,新血不生,营分无以内濡脑窍,故夜间偏头痛多发。
3.3 “伏瘀”日久,入络生风则病情缠绵难愈 《素问·调经论》曰:“先客于皮肤,传之于孙脉,孙脉满则传于络脉。”阐明了各种病证发展到一定阶段均存在络脉病变,偏头痛之变化更是如此。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气活血之当然也。”偏头痛发展多由浅入深,由气及血。经主气,络主血,初病邪在经气,经久不愈则邪入络血。偏头痛日久不愈,多因正气耗伤、血行失畅而渐变“伏瘀”,瘀伏深里则脑络瘀塞故也。《灵枢·邪客》云:“邪气恶血,故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瘀血痹阻脉络,筋脉失濡而发为拘挛。偏头痛久病正虚,“伏瘀”更难祛除,加之血行不畅,痹阻脉络,筋脉失养而脑络挛搏动跳以致生风作痛。国医大师陈可冀[15]也认为,瘀血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脑络“伏瘀”日久则生风,瘀风夹杂则作晕作痛,治疗当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古训,治疗当首重祛除“伏瘀”,切断“瘀血内伏-阴阳失调-脑络滞塞-遇激合邪-生风作痛”病机连锁的源头与关键,才可逆转偏头痛的病理演变与进程。否则,“伏瘀”留着入络生风,脑络痉挛不畅,则偏头痛反复难愈,痛甚难当。
3.4 外有所激,与瘀相合则诱而犯疾 《素问·太阴阳明论》谓:“阳者,天气也……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性属阳,又为百病之长,易夹杂他邪。当偏头痛日久不愈,正气虚弱,气血失和,“伏瘀”深藏,一旦遇贼风外袭,因头为诸阳之会,同气相应则易上犯颠顶,风邪入脑,清阳被扰,气血不畅则阻遏络道,瘀血状态加重,外风与“伏瘀”相兼,内外气机皆闭涩不畅则头痛即作。同时,头痛程度常伴随情绪变化而增减,盖因肝胆为风木之脏,喜条达,恶抑郁,当情志躁郁不安,气机失调,内风旋动,上扰清空,冲击“伏瘀”,脑络拘急,气血瘀痹不通尤甚,则见偏头痛病增痛剧。此外,偏头痛发作时常伴有畏光之视觉先兆症状。《灵枢·脉度》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之精血上注于目,使其发挥正常视觉作用,而情志不怡,气机不展则血滞难行,肝气内动生风,风阳劫烁精华,络中瘀血随亢风入壅目窍,精气血无以濡养即作羞明。《医宗必读》云:“深而久者,名为头风。头风必害眼者,经所谓东风生于春,病在肝,目者肝之窍,肝风动则邪害空窍也。”
患者,女,58岁,2021-05-20初诊。主诉:“反复头痛30余年,加重5个月”。患者自诉30多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两侧颞部及头顶部为主,呈阵发性,每周发作3~4次,夜间失眠及精神紧张后症状加重,有双眼坠胀感、畏光,甚至恶心欲吐,自行口服“布洛芬、头痛散”等药物后可稍缓解。为求治疗曾多次至外院就诊,行颅脑CT及MRI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偏头痛”,具体治疗不详,症状未见明显好转。2021年1月初,患者头痛程度加重,发作频率增加,每天发作2~3次,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刻下症见双侧颞部阵发性胀痛,伴双眼畏光、有坠胀感,恶心欲吐,双下肢酸胀麻木,无视物旋转、模糊,无一过性黑蒙,纳欠佳,寐差,二便调,舌质暗红有瘀点,舌尖红,舌下络脉迂曲,苔黄腻,脉滑细。检查:(2021-02-10外院)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偏头痛。中医诊断:头痛病(伏瘀滞络证)。治法:逐瘀养正,搜风通络。予通窍营络方加减。处方:地龙8 g、全蝎4 g、土鳖虫10 g、(炒)僵蚕10 g、(炒)蒺藜15 g、菊花10 g、白芷6 g、白芍15 g、(酒)川芎7 g、延胡索30 g、北柴胡10 g、黄芩6 g、毛冬青15 g、甘草6 g。7剂,1剂/d,早、晚饭后温服。嘱患者清淡饮食、保持心情舒畅、规律作息。
2021-05-27二诊:患者自诉服药期间头痛程度减轻,发作频率减少,睡眠质量好转,纳寐可,二便调,舌质暗红,瘀点变淡,苔薄,脉弦。于前方基础上加皂角刺15 g、赤芍15 g,以增强活血化浊祛滞功效,7剂,1剂/d,早、晚饭后温服,日常调护同前。
2021-06-03三诊:患者自诉服药期间头痛程度明显减轻,发作频率减少,纳寐可,二便调,舌质红,瘀点基本消失,苔薄,脉细。按二诊方继续服用7剂以巩固疗效,嘱患者注意日常调护。
患者共服用中药21剂,病情已基本稳定。随访6个月,未见病情反复。
按:四诊合参,本病属中医学“头痛病”范畴,因患者久病伤正,血行迟滞,内成“伏瘀”,阻滞脑络,脑络不通则脑窍失荣,因实致虚,又因虚致实,虚实夹杂,形成“痛久-正虚-伏瘀-久病”的病机连锁,如清代医家叶桂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言:“百日久恙,血络必伤。” “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 患者发病时夜间加重,以颞部固定疼痛,舌质暗红,舌尖红,为瘀血内伏、久郁化热之象,又因“伏瘀”败血深潜不去,妨碍津液输布,痰湿内生,故可见苔黄腻。治以祛除“伏瘀”为要务,以逐瘀养正、搜风通络为法,投以通窍营络方加减,取通则不痛、荣则不痛之意。而“伏瘀”沉疴顽疾位在络中,非搜络入血之虫类药不可除。方中地龙、土鳖虫善窜穴下行,味咸寒,入血软坚,退火热,凡瘀血证皆可用此下导;全蝎,色青属木,肝胆经之风药,巅顶之上,唯风可至,又入血分,凝痰败瘀,无乎不疗,达病所以扫其根,止其痛;三药同用,入络彻瘀逐邪,独擅量能。僵蚕咸辛平宣,气味俱薄,轻浮而升,得清化之气,可治上焦头目之风;蒺藜专破恶血积聚,又其性升而散,可清利头目风邪郁结;菊花味甘苦、辛平,苦可泄热,甘能益血,平则兼辛,故亦散结,专制风木,主头痛目肿泪出者;白芷味辛气温,其香气烈,通窍行表,性善祛风散邪,辛香散结而入血止痛通脑窍。柴胡、黄芩清解少阳,邪气解而胆气舒,木既畅茂,诸证自已;川芎、延胡索、毛冬青能行能畅,可清可通,积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达,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白芍味酸,敛津液而益荣,益阴血而和营,可荣脑养络滋阴以复正。甘草既与白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又可调和诸药。全方诸药合用,共奏逐瘀养正、搜风通络之功效。谨守病机遣药组方,以收桴鼓相应、拔刺雪污之效。
PAG功能持续紊乱导致疼痛调控网络异常是诱发偏头痛的重要因素[3]。PAG是机体疼痛调控网络的核心,偏头痛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时,氧化-抗氧化系统紊乱,生成大量自由基,当氧化自由基过高时,可引起生物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及PAG神经元变性、凋亡或坏死,进而导致疼痛调节失常,最终引发偏头痛[16]。此外,血管内皮受损亦会释放大量一氧化氮,导致脑血管强烈扩张,同时发挥神经毒性作用,触发神经源性炎症,参与偏头痛发病过程[17]。所以,防治偏头痛应从以下三点切入:抑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调节血管内皮功能、镇痛。通窍营络方中地龙、蒺藜、柴胡、黄芩、白芷、毛冬青能提高组织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避免脂质过氧化、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18-23];僵蚕、全蝎、地鳖虫等虫类药可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增加脑微小血管血流量,改善血管舒缩功能[24];川芎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调节疼痛递质水平[25-26];延胡索治疗慢性持续性钝痛的效果颇佳,其有效成分消旋四氢帕马丁更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以减轻神经损伤[27];白芍主要有效成分白芍总苷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28];甘草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抗炎、镇痛作用[29]。
综上所述,“伏瘀”是偏头痛发作的原始因素,其核心病机为瘀血伏藏,久病伤正则脑络瘀塞更甚,脑络不通且脑窍不荣则头痛。而“伏瘀”固着少阳,疼痛偏发部位相对固定;阴阳失和,瘀血更甚则夜间发作加重;“伏瘀”入络则日久生风而痛剧反复难愈;“伏瘀”深藏,始终贯穿本病全程,一遇气候与情志所激,内外合邪,诱而作痛,故偏头痛发则时作时止,缠绵反复,苦不堪言。因此,祛除“伏瘀”为治疗偏头痛之首务,临证尤当“逐瘀养正、搜风通络”,处方用药以逐瘀养正、通络止痛为主,酌加搜风走窜的虫类药,但虫类药力峻猛,临床尚需根据患者体质、病情而辨证用药,以图药达病所、邪随药除、瘀祛络通、正复效固之功。
作者贡献:黄文佐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论文撰写及修订;李甜进行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资料整理;孙莘一进行资料收集;祝美珍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