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镇化进程对第一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3-03-07 07:33张鹏贺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4期
关键词:城镇人口格兰杰协整

张鹏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与房地产管理学院)

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地涉及第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当前,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也正在平稳地向合理化升级的方向演进。如何实现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城乡居民高度关注的问题。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其第一产业在乡镇经济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研究河南省城镇化进程对第一产业发展的影响,可以为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为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本文选取几年来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的相关数据及第一产业发展的数据,通过具体数据分析,对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与第一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一)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概况

城镇化进程反映的是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从事非农产业而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也是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个历史过程。70年来,河南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呈现先慢后快的特点,其间主要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其中,2003年至2018年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2003年,河南出台了《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河南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河南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明确了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

(二)河南省城市人口密度发展水平

2005年至2019年,河南省城市人口密度基本维持在5000人/平方公里左右。其中,2008年达到峰值,接近6000人/平方公里;2008年至2009年,河南省城市人口密度经历了一次急剧下降,陡降至5000人/平方公里以下;2009年以后,河南省城市人口密度又经历了缓慢上升的过程,最终维持在5000人/平方公里。

(三)河南省城镇人口发展水平

2005年至2009年,河南省城镇人口逐年上升,且增速保持一个稳定水平。从2005年不到3000万人增加到5000万人以上。2019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21%,比上年年末提高1.50个百分点。

(四)河南省乡村人口发展水平

河南省乡村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且降速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2005年,河南省乡村人口有6500万人以上,至2019年已降低至5000万人以下。其中,河南省2019年乡村人口达4511万人,居全国第一。乡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达46.8%。

二、河南省第一产业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从1980年的30.2%下降到2013年的10%。河南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同样在下降,但第一产业增加值在稳步上升,产业内部结构得到了完善,农业现代化正在逐步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农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与第一产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指标解释

本文数据选自国家统计局地区数据分省年度数据中2005年至2019年共15年的数据,涵盖了2005年至2019年河南省城镇人口、城区面积、第一产业增加值等数据。

(二)研究过程和结果

平稳性检验。

表1 平稳性检验结果

协整检验。因为平稳性检验三个变量都是一阶差分后平稳,所以在进行协整检验时用Johansen协整检验。

建立VAR模型,首先确定最优滞后阶数,如表2所示。

表2 最优滞后阶数的确认

选择“*”号最多的那行对应的滞后阶数作为该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此处选滞后3阶,因此,建立VAR(3)模型。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协整检验输出结果

根据协整检验结果可知,原假设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进行接下来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回归模型的建立。

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输出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格兰杰因果检验输出结果

由检验结果可知,GDP对其他两个变量不存在格兰杰因果性,area对num不存在格兰杰因果性。同时,num对area也不存在格兰杰因果性。在原假设中,num对GDP没有granger因果关系,p=0.0014<0.05,拒绝原假设,即num对GDP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同样,在原假设中,area对GDP没有granger因果关系,p=0.0003<0.05,拒绝原假设,即area对GDP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总结上述结果,河南省城镇人口和城区面积对第一产业增长存在格兰杰因果性,而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城镇人口和城区面积不存在格兰杰因果性。因此,格兰杰因果检验输出结果验证了本章第一节中指标设置的合理性。

回归模型的建立。利用Eviews软件对上述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过程如下,模型参数见表5。

表5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后,可得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0.981974n=15F=199.7412

模型建立后,可知均为正值,即河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与河南省城镇人口(万人)、河南省城区面积(平方公里)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城镇人口和城区面积的增加,第一产业GDP增加值也增加。

这也表明,在这一时期,城镇人口数增长对第一产业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和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分析可知,地区城镇面积和地区城镇人口对第一产业的发展长期存在稳定均衡的相互影响,是接续推进第一产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也是后续因地制宜制定相关发展政策的着眼点和立足点。

河南省城市人口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城市人口的上升,对粮食和奶蛋鱼肉等农副产品的需求将随之上涨,从需求刺激方面促进农业规模的扩大,从而促进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河南省城镇人口密度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人口密度的上升,从事各产业的人口总数也会相应上升。

河南省城区面积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间同样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城区面积的增加,城市发展水平将实现整体提高,促使生产总值提高。城镇的发展将从供给方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对第一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上。随着技术和资本的投入,第一产业的相对生产率和价值增值将实现阶段性的提升,从而促进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

(二)相关建议

地区城镇面积和地区城镇人口对第一产业的发展长期存在稳定均衡的相互影响,是接续推进第一产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因此,在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相关部门应予以充分关注。

充分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人兴城,人才强城。已知河南省城市人口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涵养城镇人口、避免人口流失,同时留住人才,是相关部门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充足的常住人口可以保证城镇的发展有相匹配的劳动人口,为第一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同时,一定规模的常住人口也能保证区域的消费能力,促进地区经济良性循环,实现地区产业的供销平衡,形成完整的产业循环。

在扩大城镇面积的同时注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公共基础设施。由实验结果可知,河南省城区面积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间同样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城区面积增加,城市发展水平将实现整体提高,促使生产总值提高。因此,城镇面积扩大将是影响第一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GDP数值的提升受较多因素影响,如果只是一味地扩大城区面积而忽略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另一重要因素——常住人口的数量,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相关影响或者表现为边际GDP增长的减少,使发展效率低下。

充分协调人口数量和区域面积的匹配,寻找最佳增长点。区域面积及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打下物质基础;而人口的稳定增长将给区域经济提供现实的发展保障;在两者相互匹配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可以将人才和科技的引入作为新的发展增长点。

猜你喜欢
城镇人口格兰杰协整
浅谈城镇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困难与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及缺陷
欠发达地区R&D要素、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协整关系分析——以新疆为例
中国新型城镇化人口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榜单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