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转型策略研究

2023-03-05 20:01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数字

张 旭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山西 晋中 030606)

近年来,以AI、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发展迅猛,在各行业得到普遍应用且收效良好。在数字技术的带动下,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校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满足广大师生的数字化信息服务需求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2021 年3 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对建设数字化校园提出了明确的总体要求。 2022 年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该文件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政策遵循和行动指南[1]。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教学资源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应积极借助当前的政策环境,主动求新求变,发挥资源、服务、用户优势,开展数字化创新实践,拓展服务边界,打造全新服务体验。

1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概述

1.1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内涵

随着数字技术在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也快速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广义的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建立在数字化转换与升级基础上,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以构建新的商业模式为目标的高层次转型[2]。根据2020 年10 月发布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手册》,数字化转型是由信息技术变革所引发的系统性变革,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目的是构建全新的价值体系,即通过数据推动新型能力建设[3]。 由此可见,数字化转型不是新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以技术体系推动形成新的组织模式变革。 对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而言,资源、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均属于转型范围。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内涵解释为:基于国家政策导向和高校信息建设需求,以强化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为目标,以提升管理能力和重塑服务流程为抓手,通过构建对应的资源、管理、用户等数据平台,实现自身核心业务能力提升的模式升级。

1.2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目标

数字化转型本身是一种商业战略,是竞争主体为保持或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所采取的主动性应变举措[4]。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将促进自身信息服务内容、形式与路径的快速发展变化,进而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及成果转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成果将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数字技术应用更加广泛,AI、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将广泛用于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用户体验建设。 二是服务智慧化,专业馆员与人工智能设备相结合,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信息服务。 三是具备知识挖掘能力,基于数字技术构建的信息平台能够对多元异构数据进行挖掘,准确绘制用户画像,并据此提供信息推送服务。 四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运用数字技术构建以微服务架构和数据平台为核心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知识交流。 五是提供多元知识服务,满足在校师生的深层次和数字化知识服务需求。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在本质上是基于资源管理、服务模式、技术应用、业务流程的重塑,但“以读者为中心”的核心宗旨不会变。

2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所处环境与挑战

2.1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环境分析

及时、准确了解高校图书馆所处的环境是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前提。 就整体环境而言,全社会都在力求构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智慧社会,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是顺势而为,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就教育教学环境而言,推动校园数字化建设与智慧教育建设始终是教育部鼓励发展的方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部信息化工作要点》《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等文件均将高校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列为重点[5]。 《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专门提及高校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和机构库建设,并对在线课程、数字化教材、学术资源、软件资源等构建提出了明确要求。 就出版和交流环境而言,数字化出版物的占比逐年增加,类型多样,涵盖期刊、光盘、杂志、模型等,加快了从出版端到阅读端整个链条的价值重塑,也直接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6]。 出版物的数字化变革预示着信息资源供给和服务模式的重组,高校图书馆只有进行数字化变革,才能和现代资源供给体系对接,实现全新供求合作关系。 数字资源体系下,与阅读相关的公众号、在线课程、线下活动等能够实现彼此支撑,相互联动形成新的知识交流圈。

2.2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经过数年建设,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从业人员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变革方向和服务优化路径。 经过全面分析,高校图书馆界将转型重点集中在资源管理、服务模式、技术应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优化或重塑上,力求实现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满足读者对信息检索、获取和传递的便捷化、个性化追求,优化用户体验[7]。相对于既定目标,高校图书馆还需应对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与其他行业相比,高校图书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起步晚、研究少、经验少,对转型要求的认识有待提升,从业人员的数字化转型思维尚未普及,相关认知或观念存在偏差。 二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与高校整体数字化发展进度失调,多数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进度落后于整体进度,部分图书馆在技术应用、管理模式上自成体系,导致后期维护人员短缺,甚至引发网络安全等问题。 三是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偏向于提升资源、管理、服务的便捷性,忽视了数据资源本身的价值,同时也疏于对重复或冗余数据的处理,导致平台运行缓慢、效率不足。 四是资金与人才支撑不足,非重点院校图书馆资金来源有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设备、软件等均需大量资金支持,同时,合理的人才梯队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证,而当前数字化转型工作基本由各部门人员兼职,工作精力与专业水平与专业人才队伍差距较大。

3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转型策略

3.1 改变传统思维,树立转型理念

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数字化技术将会在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享受到了技术革新带来的红利,并希望数字技术能够通过更加广泛、深入的应用提供更高质量的生产生活服务。高校图书馆也应顺应数字化转型潮流,引导从业人员率先树立数字化转型理念,在全新的知识理论下根据国家政策规划和行业标准探索数字化转型落地方案。 与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人才和专业基础,能够引导部分师生进行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快速推进转型进程。 我国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晚,相关文献及实践资料相对完整且收集难度不大,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相关研究时应将所有成果纳入其中,梳理图书馆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中的经验与教训,科学理解和定位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合理处理资源、技术与服务的关系,探索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3.2 明确发展目标,制定转型战略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宏观目标基本明确,但每所高校都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因此,每所高校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明确数字化转型目标,并按照时间进度进行任务拆解。 当前是“十四五”规划开展的的关键时期,高校图书馆应统筹规划,做好本馆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 在数字化转型战略制定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对宏观环境进行全面分析,以对应的政策和法律依据作支撑,同步分析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漏洞和风险,深度挖掘数据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潜在价值。 资金和人才是支撑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制度创新和组织架构确立,寻求相对稳定的转型资金来源和人才梯队支撑。 对于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可依据相应的政策依据构建多元参与共建制度,逐步吸引与数字转型相关的社会单位参与建设,将资金、设备、技术等要素引入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力求共建、共享、共赢[9]。 数字化转型对人员结构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除了通过对外合作的方式共享人才,还必须逐步建设自有人才结构,通过馆员培训、人才交流、人才引进等方式扩充数字化管理队伍,并使人员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从而使转型实现质的转变。

3.3 重视数据治理,挖掘潜在价值

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是驱动性要素,并对转型成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里的数据除了涵盖数字化资源,还包括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数据。 高校图书馆只有对馆内整体数据进行科学治理,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资源数据层面,高校图书馆除了基本的纸质资源电子化处理与数字化资源引进,还应强化对数字资源的深加工,将数字资源按照类别进行划分,形成数字资源结构,便于用户检索。 管理数据层面,高校图书馆应详细记录较长时段内馆内环境指标、仪器运行状态等,将环境要求与仪器数据进行反复对比、调校,为读者提供最舒适的阅读环境。 用户数据层面,高校图书馆应收集用户的基本信息、借阅记录、阅读偏好等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用户画像,据此提供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数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