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平
对郁达夫的散文,高二学生难以读懂,对其语言文字运用的艺术难以领会。
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不提出统一要求,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重在把握对比手法的运用和写景技巧,突出语文本体性内容。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1.把握文眼,初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说明:以理解情感为主线
一、捕捉艺术初感
[教学意图]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最近发展区。要求:
1.有声朗读。
2.抽取学生谈阅读感受,觉得好懂吗?懂得了些什么?
二、理解思想感情
[教学意图]从整体上初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要求:将标题补充完整:
(1)故都()的秋(用原文中的词语填空)
(2)故都的()秋(填一个字)
明确: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
一方面通过文眼理解;
一方面通过对全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来理解。
三、理解对比手法
[教学意图]通过对对比手法的运用,理解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眷念。
1.第2段,是直接写北国秋“清”“静”“悲凉”的吗?可以去掉吗?
明确:这是写南国的秋,通过对比,表现北国秋来得直接、来得完全十足。
2.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还有一个地方?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12 自然段
作用:色彩浓厚,回味隽永。
3.这两个段落,都是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可否去掉一个段落,或者将二者进行合并?
4.这一、二段和最后两段所表达的感情是否完全一样?
第1、2段,重在表达向往之情;第12、13段侧重表达眷念之情。
四、训练片段朗读
[教学意图]通过朗读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求:读出感情:向往之急切、眷念之深沉
五、课后作业练习
要求:课后自读,做好批注
[教学意图]通过批注,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勾画作者写秋味的语句;
2.做好批注,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学生竟然找不到“故都()的秋”空白处该填什么。这大大出乎笔者的意料。不过此时笔者的引导还不错:“一般说来,能够统帅全篇的词句常常在哪个位置?”学生回答:“开头或结尾”。于是,笔者引导学生从开头或结尾处找恰当的词语填进去。学生很快找到了,“清,静,悲凉”。这实际上也就是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2.有同学在补充标题“故都的()秋”时,填了一个字“暖”。她说:“尽管全文作者都在写秋之冷清,萧索,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北国秋的向往与怀想,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种理解,应该说,已经把文章读懂了,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这种深度,一定超出了很多同学的理解。当然,懂得内容只是阅读学习的一个方面,对文本的解读,还包括对手法运用的揣摩、学习。
第二课时
学习作者写景的技巧
学生:成都石室中学2007 级8 班学生
一、进入新课确定方向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写秋,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初中高中所学过的描写秋的诗句,你看,在头脑里边一下能够想起哪些句子?前后两个同学相互说一下。
(生热烈交流)
师:好,我说前边,同学们说后边,我们一块回忆一下有哪些诗句。停车坐爱——,
生: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怎么讲?
生:因为。
师:很好,“坐”是因为的意思。
师:月落乌啼——,
生: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无言独上西楼——
生: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师:非常好,我们都觉得这些句子挺好。现在请接下来思考一下,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散文《故都的秋》怎么写秋的。秋景是诗人文人非常喜欢的一种景色,很多人都写过。今天我们看一下郁达夫他是怎么来写秋景的?
二、解读写景选材特点
1.从整体理解写景选材特点
师:请同学们思考第一个问题,作者都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请在文中勾画出来,给它下边画一个双横线。
(生阅读文本作笔记,师巡视)
生:槐树,落蕊,秋蝉,秋雨,果树。
师:果树,都写了哪些果树?
生:枣子树,柿子,葡萄。
师:好,写了这么多树。好,请坐下。请大家注意思考第二个问题,作者所选取的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共同、共有的特点?
生:秋天的。
师:有的说秋天的,这还需要你说吗?故都,作为故都北京,可写的东西非常多,能一下想到北京的东西非常多。
生:烤鸭。
师:马上想到烤鸭,那除了烤鸭还有什么?
生:天安门,毛主席,故宫……
师:好,就大家所想到的,但作者并没写这些。作者所写的景物,有什么共同点?请前后同学交流一下。
(生交流)
生:一种很宁静、很淡然的感觉。
师:宁静、淡然。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生:说不清楚,就是感觉吧。
师:就感觉到宁静的,你们其他几个同学都是这个答案吗?
生:基本上是,只不过还有。
生:他写的景物要切题,题目是故都的秋,肯定要描写跟秋有关的事物,然后他描写的事物都代表秋天的那种典型的形象。
师:哦,代表秋天的,故都秋天的典型的景物。哪些很典型?
生:槐树,秋蝉,秋雨,秋天北方的果树,就是能代表那种很典型的形象,能让同学领会到的他的思想感情。
师:如果要说典型的话,写北京秋天的景色最典型的,为什么不写西山的红叶呢,红叶更典型。我们说“霜叶红于二月花”,红叶肯定是最典型性的。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
生:我觉得不是说它不典型,而是这些东西很平常,很普通,对于一个在北方生活的人来说,我觉得他最主要是写故都的秋,如果它是故都,他对它肯定有不同于别人的那种感情。北京的故宫啊香山啊,是一般的外人都可以感受到的东西;而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故都、故乡有特殊感情。只有这些十分平常的东西才能表现出作者对于故乡的特殊感情,“一草一木总关情”。
师:这样看来,最要紧的不是典型,最要紧的是这些一草一木,这些很细小很平常很普通的景物已经融入作者的血液当中,那么多的东西信手拈来,并且不同于一般人的大而化之,什么故宫啊天安门啊,什么长城啊,什么典型的这些红叶啊。作者是大家都见到的就不说了,只说他所见到的非常普通非常平常的这些景物。请同学们做好笔记。作者在选材这一块,他选取的是最平常、最普通的景物。
(师板书:平常普通)
师:刚才好像有同学在XX 同学回答时还在举手,说明有不同看法,是吧?
生:不是,只是稍微有一点补充。
生:我觉得,他写这些东西也很常见的,也是烘托一个氛围,北京的秋味不只在香山,它是无处不在的,很浓郁。
师:哦,对,说明故都的这浓浓的秋味无处不在,就在那最普通最平常的一些景物上。
2.从局部理解写景选材特点
师:好,我们看一下,哪一种景物最普通最平常?
生:秋雨。
师:哦,秋雨最普通。好,那我们看一下,作者怎么写秋雨的?用了什么样的词语,勾画出来。
生:“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师:嗯,那么最要紧的是哪几个关键词?
生:“奇”“有味”“更像样”。
师:怎么体现出来的?作者说这样的话在文中有没有体现?怎么体现它的“奇”,怎么体现它的“有味”,怎么“更像样”呢?
生:我觉得应该表现在“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我觉得这个就表现了奇,南方应该没有这样的情形。
师:他这个雨是属于什么啊?
生:阵雨,雷阵雨。
师:大家注意抓住几个关键词语,请看阵雨什么特点?体现在哪里?
生:来得快,去得快。
师:对,说得好。来得快,去得快。请在旁边做好笔记。要善于提取一些关键词语,把握关键词的信息,理解文本。看,“忽而来一阵凉风”——“忽而”,这个词同学们需要掌握。“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一会天又晴了”,这属于“奇”。继续说。
生:有味,我觉得就是后面,“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这充分表现出在秋雨里故都人的感受,以及秋雨里的味道。
师:什么味道?
生:应该是——(小声地)闲适。
师:说不出?什么味道呢?不能说的味道,是什么味道呢。好,这样,前后左右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师:好,有没有哪几个同学讨论出结果来了。怎么体现出它的有味、像样的?
生:多半是一种人情味。
师:人情味,这雨怎么有人情味呢?
生:因为雨是人们常写的一种素材嘛,下雨了大家都坐在一起,一种朦胧的人情味。
师:出来散步,一种人情味。他说这是一种朦胧的人情味。好,还有没其他见解?
生:由于他这里说,是那些人下过雨后出来逛嘛,这就不像南方一样,如果下暴雨你出来逛一下试一下,那个雨就很猛烈,北方的雨就很温和那种感觉,并不像南方雨很犀利很猛烈。
师:他的意思是北方的雨很温柔,够味在哪?很温柔。好,还有没有其他看法?一个同学说是这个雨啊下的有味是人情味,一个同学说北方的雨啊很温柔。听我读读,看你能不能理解到。
(师读)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深深地叹气)天可真凉了——(拖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生笑,模仿)
师:听我刚才读,你听出答案没有?这北方的雨“有味”“更像样”在哪个地方?
生:雨下来之后,就给人一种很舒服、很闲适恬淡的感觉。
师:闲适恬淡,对,同学们在旁边注明,从写人的这个角度来说,它表现出人的闲适、恬淡。那么是不是这个闲适、恬淡就是北方的雨的特点?在他写的北方的雨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请注意,什么是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呢?我再读,“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注意这是什么季节?
生:秋天。
师:他们穿的什么,很厚的青布单衣,有的穿的是夹袄,那说明这个秋天很冷、凉,对了,更加突出这个凉字,更像秋天的那种凉,突出这个味,明白这个意思没有,凉这个字,有点冷,写在旁边。
请再看第二自然段,更加说明北方的秋的一个特点,清凉是十足的,能够让人看饱,尝透,赏玩到十足。我们要善于前后文联系起来看。
下面请继续选一个地方做好批注。圈点勾画批注,是学习语文的常规武器。选一个点就够了。
(生读书批注)
师:好,xx。你选的哪个地方,先把那个地方给大家读一读,在哪一页哪个地方,然后读读这句。
生:我选的是第59 页第四段写槐树的地方。第一句和第二句。“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师:你觉得它好在哪?
生:它写出了浓浓秋的味道的感觉,落叶满地,闲适。
师:注意,这是落蕊,落蕊是什么,花心,不是一般的秋叶,这种感觉很独特,最要紧的,我觉得是后面这句。我们大家把这段连起来读。“北国的槐树”,起——
(生齐读)
师:嗯,大家注意看,特别是这个地方,它的落蕊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这个地方,感觉出,“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好,我们把这里再读读,脚踏上去,起。
生:“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声音很轻)——(生笑)
师:好,大家已经开始进入情境了,再来。静静地欣赏。“脚踏上去”,起——(生轻声读)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3.从体式理解写景选材特点
师:作者在选材的时候,老师平常怎么说?写作文要选择经典的材料,那这个地方是不是和老师说的刚好相反呢?老师错了吗?
生:没有。我认为他能把平常的能写成经典。
生:我觉得平时写议论文要经典,要有说服力,但作者纯粹是抒发自己个人的感情,就是对什么东西有感情,不用经典。
师:对,请同学们在文中,我们的标题上,记下,这是一篇什么?
生:散文。
师:散文的选材与议论文的选材有不同的要求,标准不同。议论文选材要求经典,具有说服力,而散文的选材则要求选择那些最平常最普通最琐细的一些事情,一些景物。比如前一次作文“日子”,有两个同学写成散文,写的是山里边的亲人间的日子,都写的是与爷爷相处的细微的生活细节,这就是散文的选材,重在细小方面。好,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我们从另一个方面再进一步看一下,作者所写的这些细小的平常的普通的体现北京味的一些景物来说,表达作者自己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向往呢?
生:平凡、普通、宁静、闲适、恬淡。
师:很好。请同学记下,作者选择这些平凡、普通、宁静、闲适、恬淡的景物来写,表达了作者自己的一种生活追求,他向往那种平凡的、普通的、宁静的、闲适的恬淡生活。
三、解读写景中的议论
师:请同学再思考一个问题,从表达方式来说,写景一般采取什么表达方式?
生:描写。
师:对了,描写,但请同学们注意,我们这节课看看另外的表达方式。他有一个大段,不是在描写,你看是哪一段?
生:倒数第三段。
师:对,“有些批评家说”这一段。这一段主要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生:议论。
师:是议论,请在旁边注明。议论,他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很奇怪啊,我们说写景最主要用的就是描写,在描写的基础上抒点情,但他为什么在这里用议论呢?那是不是这一段该去掉?整体上写景,用的是描写,在此基础上抒情,但这一段在议论。这个似乎有点多余。同学们交流一下,是不是多余了?
生:我觉得这个不多余。这样一个议论,前面论述的是不同的人不同国别的人对于秋都有一种同样深沉的感触,通过论述说明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比较深;在此基础上,又说秋的深味在北方才感受得到。通过前面的论述,国别的不同,感受的比较,这里其实也是从侧面想表达北方的秋才是最有味道的。
师:你是说,最后的结论也就是最后这句话。那么你是主要抓了哪些词语得出这个结论,你怎么觉得他主要论述这个。其他同学注意看,做笔记。
生:“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前面他又说了,“可是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这样通过比较,从不同的层面,说明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师:好。请坐下。XXX 很善于抓住关键词语,我再给同学们提醒一下,这一段,作为一个议论性段落,我们要善于抓住表现作者主要意图的句子。这一句话是哪句话?你们把这句勾下来。
生:是最后一句:“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师:你们怎么判断是最后一句的?
生:这里的“可是”表明后面的意思是最主要的,前面的都不是最主要的。
师:说得好。请把“可是”圈出来。“可是”表示什么关系?
生:转折关系。
师:对,非常好。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出现时,表意的重心在后边。请同学们继续找,找出与“可是”这个词语所起作用类似的一些词语。继续找,往前边找。还有什么词语?
生:“不过”。
师:“不过”。还有呢?
生:“但”。
师:对,“但”。还有“不单是”,“就是”,请同学们记下,这个点是套用的,“不单是”,“就是”,“不过”,“可是”。好,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就明白了。从这里开始,“足见”,这个地方是个总结性话语,“足见”是对前面的总结,又比这更进一层。我们把这一段齐读一下。
(生齐读)
四、课时小结理性提升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什么?
生:(杂然小结,有的同桌相互补充)
师:非常好。我们这一节课紧紧围绕着《故都的秋》里边作者怎么写景来进行学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从选材的角度来看,选了什么样的材;第二从表达方式这个角度来看,作者为什么在写景中有这么一段议论性文字。
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
这次课感觉不错,抓住了文本特质,聚焦于学生对文本特质的理解。整堂课紧紧围绕写景做文章,学生对选材特点、对议论段(第11 段)作用的理解很到位。内容集中,目标精粹,不枝不蔓,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了较充分的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就要学习作者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表现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就是理解郁达夫怎样调遣语言文字表现思想感情——对故都秋的喜爱、眷恋。因为散文重在表现“我之心”,“我”的思想感情就是散文作者心力聚焦之处。教学散文,除了让学生明白作者的表现重心外,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怎样表现“我之心”——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性内容。
《故都的秋》是通过写景来表现“我之心”。经过了小学、初中的学生,已经读过很多写景的文章,如初中的《春》《济南的冬天》、高中的《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与学生已经学过的这些文章在写景方面有什么不同?从这里入手去思考,我们发现作者在选择写什么样的景物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作者选择的全是一些十分普通、平常的景物,而没有体现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谓的“典型性”“代表性”,其实作者是从表现自我情绪方面来考虑选材的典型性、代表性的。他所选择的是最平常、最普通、最平民的一些景物。这就是本文的独特之处。选什么景物、为什么选这些景物,这正是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探究、领悟的。这既是从写作角度的考量,也是阅读学习的需要——解读作者写作此文运思的用力、用心处。课标所谓“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包括两个方面——在阅读中就是学习作者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在写作中就是练习自己运用语言文字。此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写景选材独特之处的探究,主要是学习作者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同时也为学生自己运用语言文字提供借鉴。
每一个作者表现“我”的思想感情,都有其独特之处。郁达夫写景,除了选材独特以外,在表达方式的选用上也颇见独特——用了整整一段议论性文字。这节课,我也引导学生对此进行了探究。学生的认识也较到位:“这样一个议论,前面论述的是不同的人不同国别的人对于秋都有一种同样深沉的感触,通过论述说明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比较深;在此基础上,又说秋的深味在北方才感受得到。通过前面的论述,国别的不同,感受的比较,这里其实也是从侧面想表达北方的秋才是最有味道的。”
此节课无论是对作者选材用心的考量,还是对议论表达方式的选用,都是与“写景”这一个点紧紧相连,并由此生发,从而形成一束强光,照亮学生对本文学习的全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笔者这节课十分注意学生学习习惯(批注)的培养指导。引导学生做批注的过程,就是教学生通过评点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体与文本最直接的接触。而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介入方式就是做批注进行评点。评点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好方法,古人讲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不是纯粹单向的被动地接受,同时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随时记下来,书的天地边角空白处都是记录的地方。清代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都属于这一类读书笔记。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在书页的右边特意留出了一定的空白部分,就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做批注作评点。评点作为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想象中的其他读者的交流。文本是学生对话的第一个对象,与文本对话是构成其他对话的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