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平
(靖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白银 730699)
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重要影响者,“双师型”教师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无疑更大、更强,且更为正向、更有积极影响[1]。这就需要各中职学校积极探索和挖掘“双师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为接下来更好地发挥这些作用助推学生成才、助推学校发展做好准备,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的“双师型”教师[2],主要指具备双重能力的教师。从微观层面来看,“双师型”教师即从事职业学校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的教师;从宏观层面来看,“双师型”教师主要指的是具备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且具有相关专业的实践经验与应用技能的教师。
不管怎么说,“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实践能力[3]。首先,“双师型”教师要对学生开展专业化的理论知识教育,为学生阐述专业理论知识、解读专业技能原理。其次,“双师型”教师要具备精湛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可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再次,“双师型”教师还要具备社会洞察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能力。最后,“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需要在学生面前发挥引导、示范、榜样作用,确保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
在“知识经济”[5]“信息时代”等词流行的新时代,学校的教育环境、职责、任务皆在发生转变,这种转变是必然的,同时发生转变的还有教师的角色与定位。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需要随外界的变化和发展而发生转变,教师要从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从知识的给予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双师型”教师无疑也在经历这一转变。因此,“双师型”教师也正在积极转变为专业实践的指导者,为学生掌握更为突出的实践能力作出不懈努力。
在经济全球化、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政治教育的开展与落实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双师型”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双师型”教师作为中职学校中的骨干教师、精英教师,更需要带领学生坚定理念信念,坚守正确的政治信仰,更要在新时代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双师型”教师具备理性思维,可以看清生活中的政治动态,可以发挥教师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意识。
当前,学生的道德素质已经成为外界关注和考察的焦点及重点,这迫使中职学校不得不将道德教育搬上台面,这与当前社会中层出不穷的“不诚信”“欺骗”等现象存在必然关系。如若不关注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只会让社会不良风气继续荼毒学生的心灵,最终让中职学生的思想、行为越来越偏激。面对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使命,“双师型”教师需将过硬的能力和经得住考验的品质深入贯彻和渗透到道德教育中,方可在学生面前起到指引、教化的作用。诸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样的道理才可真正让学生理解、明白并吸收、内化,从而培养中职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渐富裕,当代学生的心理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如有的学生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有的学生面对较小挫折便一蹶不振;更有学生在社会残酷的现状面前产生过激心理和行为。这些现象在中职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一旦处理不好,便会给学生造成终生难以挽回的损失和伤害。由此可见,开展心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双师型”教师更能胜任心理教育这份工作,这与双师型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好的品质密切相关。通过“双师型”教师的术业有专攻,便可让学生看到学习和生活的希望,学生可从中形成自强、进取、坚韧不拔等品德。
“双师型”教师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数学“双师型”教师为例,可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双师型”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理实一体化是目前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所谓的“理实一体化”,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切实消除以往专业课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割裂的现象,让两者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做到理论与实践“不分家”,才可更好地让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印证理论。在教学中,便可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教师既懂理论知识又懂实践操作,可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指引作用;其二,理论与实践真正合二为一;其三,理论教室与实践教室合二为一,也可理解为教室具备双重教学属性及多样教学功能。其中,教师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至关重要,这使得“双师型”教师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
从实践成果来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有助于中职学生快速获得知识、快速掌握与知识相匹配的技能,可让中职学生更具就业优势、就业能力。“双师型”教师在理实一体化中发挥的作用、作出的贡献不可小觑。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双师型”教师的无可替代性体现得更鲜明,“双师型”教师对学生学习与成才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体现了中职学校的教育特色和教学本质,让理论实践一体化释放出较大的活力与魅力,促使教学效率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双师型”教师给出的建设性建议,利于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持续推进,他们是中职学校中名副其实的中坚力量。
其二,“双师型”教师在开发、建设课程中发挥的作用。学校若要满足中职学生学习、成长的需求,便需要依托各类核心课程给予支持。其中,“双师型”教师具备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素质,可以较好地开发课程,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可以在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发挥支撑、协助作用。“双师型”教师的贡献可体现在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精品课建设等多个领域。
其三,“双师型”教师可在建设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和影响。建设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体系建设中的重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措施,需要“双师型”教师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 ,“双师型”教师熟悉企业、熟悉行业,可以充当学校、企业间互动与交流的“枢纽”。“双师型”教师更加了解学生,便可在学校、企业、学生间做到泰然自若,也可在实训基地建设中献计献策,保障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有在企业、行业工作的经历,他们了解实际岗位所需的技能、业务流程,有制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需要的参考信息,便可为实践基地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双师型”教师是实训基地的使用人,他们可以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挖掘实训基地的优势、亮点和潜力,让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让中职学生成为最终受益人。
校企合作是当前中职学校走出狭隘的教育格局的必要形式,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开始积极推进与校外企业的合作,而想要达成该目的,还需“双师型”教师从中发挥助推作用。
一是“双师型”教师有企业工作的经验,熟悉企业的运转流程、经营理念和追求目标,且对于中职学校的需求以及教育要求有较深的认知,便可成为中职学校和企业间的“中间人”,做好双方的衔接、沟通等系列工作,在校企合作中可谓功不可没;二是“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综合实力、良好的素质也可以帮助中职学校和企业更好地协商、洽谈。“双师型”教师更可成为中职学校的代表与校外企业进行交流、互动,可强化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认知,全面了解合作诉求,更好地形成校企合作的双赢格局;三是校企合作后,“双师型”教师可成为学生到企业实习、锻炼的引路人,便于中职学生更快融入社会、适应岗位环境及工作要求,为中职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双师型”教师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发展,“双师型”教师如若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到不断进步,就不能发挥“双师型”教师本应发挥的作用,最终将被社会淘汰。要想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自我成长帮助作用,还需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双师型”教师可以依托中职学校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实现不断提升,让自身的不足得到弥补;二是教师本人的自我提升。内在动力是决定素质高低的关键所在,“双师型”教师还需积极学习先进的指导方针和教育教学文件,紧随中职学校一起进步,用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实自己,用更精湛的实践技能丰富自己,确保每一节课堂做好充分准备,做到精心策划,为自己的岗位负责,为自己的进一步成长走好每一步。“双师型”教师成长与进步的速度无须过快,还需稳扎稳打,才可巩固学习成果;三是“双师型”教师要抓住机会。“双师型”教师本身受到中职学校的器重,学校自然也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双师型”教师要借助不同的学习途径加快进步的进程,成为全校教师的学习榜样,营造更为浓郁的学习氛围;四是“双师型”教师要将自我成长的帮助作用渗透到学生群体中,让学生可以“有样学样”,不断强化进步意识、学习动力,才可同“双师型”教师一起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这有助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迅速在社会诸多学子中突围。
值得一提的是,“双师型”教师能够有效提高中职学校发展潜力的作用也需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便于中职学校做到精准定位,坚定不移地朝着终极目标前进,可为“双师型”教师和在校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发展道路更加光明。
中职院校应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的“双师素质”这一内涵作为标准,“双师素质”即中职“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技术或者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还应拥有高校教师系列职称,比如工程师、(高级)技师等。中职院校应根据院校本身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明确“双师证”教师的鉴定标准。中职院校要结合教师具体的实践工作经验、权威部门认定的资格认定证书、教师校内外主持或参与的教研实践活动等,对认定标准加以明确,使“双师证”更有含金量。
中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使教师在合作中了解更多的新技术、新知识和新工艺,这样就能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教师通过产学合作,可以从生产一线直接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能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事业单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工厂、企业当中有很多具备丰富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高职院校通过聘请这些人才担任院校的兼职教师,可以对高职院校缺少专业技术教师这一现状进行有效弥补。此外,院校在培养优秀教师时,应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实践经验水平,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教师,使其有机会发展成为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型职业人才。
我国的大学教师职称被分为四个等级,即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助理讲师。中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师资职称评定属于同一体系,但是由于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制订具有院校特色的师资职称评定制度以及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成为亟待研究的一项重点课题。职业教育的开展是以就业为导向向学生提供服务的,因此,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岗位质量是否良好,对中职师资职称评定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师资评定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中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其相关技能水平的高低。
制订激励机制可以对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并激发教师的潜能,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中职院校的各级领导人应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学校的前途和发展前景联系在一起,给予教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比如,解决教师工作任务繁重的问题,为教师提供参与培训的时间和机会,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此外,在对“双师型”教师进行认证时,高职院校应结合具体情况制订并实施一系列的内部标准,以实现对教师的有效衡量。最后,通过制订激励措施,让“双师型”教师能够享受进修与项目研发补贴等待遇,以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
综上所述,“双师型”教师是中职学校中的骨干和精英群体,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促进作用。发挥“双师型”教师作用对中职学校发展、学生成才皆有较大益处。当然,“双师型”教师自身也不能放弃学习与进步,方可让中职学校的未来更光明、更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