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娟
(宁夏中卫中学,宁夏中卫 755000)
办好中国教育,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在于思政课。思政课的主阵地不仅仅在大学,也在高中。随着青少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断增强,认知结构不断优化,认知情绪的调节不断增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中思政课逐渐成为形势变化的需要,成为践行“四个自信”的需要,成为民族复兴的需要[1]。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信息碎片、资本逻辑、机械复制、思政模式供需失调等问题日益凸显,人的网络化生存样态也不断加深,由此创新便成了引领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动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集知识积累、制度运行、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等多种知识于一体的培养人才的重要课程,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做好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课程。高中思政课有一定的构成要素,即主体、客体、介体、环体。主体即教育者,客体即教育对象,介体即内容和媒介,环体即一切外部因素。主客介环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不可分割。主客体是生存样态下具体的、有意识的、有思想的人。教育者需要着重关注内容和媒介的变化,一切外部因素的变化,这“两变”把握好,高中思政课的创新点便容易把握好。
高中思政课创新点应坚持六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即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坚持社会要求与个体需要之间保持适度张力和规律的基础上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真理性与价值性尤为重要。第二个原则即扎实且有意义。从提高质量的角度来讲,扎实且有意义的课堂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增强学习的内驱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三个原则即充实且有效率。充实且有效率是上完一节课之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收获更多。第四个原则即丰实且有生成。丰实且有生成是基于真实的课堂中,在主客体之间情感的真实投入、思维能力的真实显露、智慧的真实互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课堂真切的“韵味”。第五个原则即平实且常态化。平实且常态化不是某些过度准备的表演课,而是无论遇到何种复杂情境,教师都能保持“稳”的状态,上一堂不可复制、独具特色的课。第六个原则即真实且待完善。真实且待完善指的是学无止境,教法亦无止境,真实的课堂是教师现有素养水平的真实反映,也是教育方式的真实体现。教育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如果教育是一成不变且死板的,那必定是失败的、有缺憾的,但这种缺憾也说明有进步的空间,所以学无止境。这就需要发掘学习多种教育方法,不断完善教育方式,让课堂更加生动引人入胜,让课堂更具魅力。
在坚持上述六个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工作,接下来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情境活动为载体。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的预设,通过“预设”构建课堂教学的骨架。教学设计要有意识地为课堂生成留空间和时间。教学设计中,要通过“留白”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这是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实现课堂与生活的对接,因势利导,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如下。第一,核心目标—核心内容。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确定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同时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确定核心的知识学习内容。第二,核心内容—核心问题。将核心的知识学习内容提质为内涵式发展的学科核心问题。第三,核心问题—子问题群。根据对教材的主题和主线以及学生逻辑思维的深度把握,将学科核心问题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学科子问题。第四,子问题群—活动序列。依据学科子问题群,自然有效地设置若干个探究与分享议题活动。
预设的课堂是预设教学设计的呈现,课堂生成是其最终的目标指向。提质的课堂教学有预设,关注生成。“生成”的课堂教学需要关注动态、血肉丰满、有鲜活生命力、生机勃勃的个体。课堂生成需要学生能够回答“是什么”(“描述与分类”)的问题,回答“为什么”(“解释与论证”)的问题,回答“怎么样”(“辨析与评价”)的问题。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复杂情境、事物、现象、行为、变量进行判断、选择、诠释、论证、预测、辩护、检验、设计和评价。
创新是引领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师生共同体中,教师有“人格”向上的活力、“信仰”坚定的活力、“专业”发展的活力。教学形式“活用”,教学内容“活化”,教学方法“接地气”,教师能够随时随地驾驭课堂的千变万化。这样学生在上思政课时,就会有发现某种稀罕之物的兴奋感,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听教师的课,想要和老师们以及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探讨学习内容,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协调是引领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复杂场域。受教育者观念的生成性、人的思想的变动性、价值选择的自主性影响,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上好思政课是一项特别具有现实挑战性的、特别艰巨的、特别复杂的育人工作。高中思政课要引导教学主体深入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主权、外交、党建等领域,理解思政课教学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贯通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贯通世界史、国史、国际共运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史、改革开放史等内容体系。面对繁多的内容、交织的模块、交叉的知识,教师更要关注课程协调、主体协调、内容协调、方法协调、载体协调各个方面,要引导学生在面对复杂情境的时候学会从简单性思维、离散型思维、单一性思维和封闭性思维慢慢转换为协调性思维、辩证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复杂性思维;教师要关注主体性视域下的学习班级协调、复杂性视域下的教学内容协调、系统论视域下的课程体系协调、效能论视域的教学方法协调、整体性视域下的教学载体协调等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要关注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探讨思考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的学生的占比,也要关注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没有积极探讨思考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的学生的占比,上课所教所学内容“堂堂清、节节清、课课清”的班级占比,上课所教所学内容不能实现“堂堂清、节节清、课课清”的学生占比等方面。由上可知,必须要坚持协调发展,才能解决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复杂场域的问题,才能充分让学生发掘现存世界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才能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师,教师的教学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会自己“喂饱”自己,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有能力将学生带到无数个可以获得“食物”的地方,要有质量高的文本、适度且“精准”的练习、触人心弦的问题与答案;当某一个地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时,教师要有能力将学生带入另一个可以“觅食”的牧场;教师要做到“形散神不散”,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同一个电视频道中去,对貌似“走神”、迷路的同学及时地给予提醒和关注。上述所有的活动都是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协调四方、掌握全局上进行的。
高中思政课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让学生拥有表达理解与爱、质疑、辨析、聆听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以自然、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发展模式,构建浓学风、正班风、好校风、清社风的绿色教育。坚持绿色理念是引领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生态链”。
绿色是引领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生态链”,原因在于学校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场域,这个场域应是无污染的、快乐的、健康的、成长的学习天地。教师眼中有“学生”,教师要关注朝气蓬勃、可爱的学生,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坚持高中思政课的发展依靠学生,坚持高中思政课教育由师生共同努力。头脑风暴,智慧生成,让学生在高中思政课堂上有更多的获得感,创建新时代下高中思政课健康、自然、快乐、和谐、活泼、生动的新局面。在课堂中,师生可以开展辩论赛,如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锻炼学生的辩证能力;举办唱歌比赛,如政治版的《忘川彼岸》(由余建娟写词),或诗词比赛,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可以让学生自己写诗词,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也可以表演小品、喜剧,培养高中生学习高中思政课的兴趣,使教育主客体之间建立更加牢固的关系,相互确信,相互坚信,且这种坚信不会因舆论、环境、压力的改变而改变。让一个个健康、快乐、活泼、真实、积极的孩子找到自身的意义,再慢慢影响他人、影响社会,这样“生态链”就会悄然无声地连接起来。
在网络社会的生存样态中,知识获取、信息共享、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何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如何获取学生的喜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如何促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开放便是答案。开放是引领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理念。
开放是引领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认知建构。认知建构要引发认知冲突,遵循认知规律,促进对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高中思政课的教学对象是一群有着理想信念、与众不同、思维活跃的青少年,要想走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就要引导他们参与到“活动与体验”“交流与反思”“修正与同化”的实践中来。
“活动与体验”。学习是学习者自主的建构,是唤醒现有认知结构并基于现有认知结构建构当前事物(新知) 的意义,实现新知同化、价值认同的过程。知识基于过程生成,能力在过程中培养,价值在过程中明确和坚定。只有让学生自主生成知识,自主选择价值,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同化、价值的内化。因此,要重视过程的价值。教学中要以多种方式构建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自主建构和生成知识,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并体验知识建构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价值冲突,在过程中辨析和选择价值,让高中思政课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精神产品,是具体的。
“交流与反思”。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不一定正确、全面、深刻,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修正。要想让学生修正错误,达到对知识正确、全面、深刻的理解,必须让学生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自主修正和完善对知识的理解。没有深刻的反思就没有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也不可能实现对新知的真正同化,更不可能对主流价值产生真正的认同。教学必须触发反思、激励反思,并引导反思不断深入。
“修正与同化”。“过程”最终要指向“结果”,这基于自主建构、课堂互动,最终要达成“共识”,形成结论。为此,教师要在充分的课堂互动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建构示范和引领,激发学生自我反思,让学生对自主建构的过程进行完善,对自主建构的结果进行修正,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趋向正确,并实现对新知的同化以及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
开放是引领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认知建构,关注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过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是建立区内区外高中思政课联盟,坚持内外联动的必由之路,通过借鉴、沟通、交流、观摩、实践、反思、实践,从内而外不断完善,共同商量和构建多项评价、多项特色的新时代思政课。
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建构是在坚持“多元分层”的价值原则、“问题中心”的价值取向、“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基础之上,运用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传播载体等基础建设,在教学运行、教学载体、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团队创建关联的过程中交往、传播形成的素养、生态、集约产出的教学样态、教育效果。只有通过共享发展,引领高中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建构才能实现。
价值建构是基于情境引发的思想冲突。价值建构能通过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在理性思考和情感升华中自主建构知识,自主选择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知(入脑)、信(入心)、行(践行)。
知(入脑):思政学科具有学科属性,有自己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学生要把握认知规律,深刻理解核心知识,识别概念反映的对象,把握内涵与外延,进行知识推导与引申,培养学科思维。
信(入心):教学中学生从相信—确信—坚信,基于情感与理性,保持积极的情绪,激发内心的善,在生活与实践中感悟,从外在的约束转变成内心的信条。
行(践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循序渐进,行动—践行—力行,行动是“现在进行时”,是“改造世界”,主动、被动都有可能。让学生行动起来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体现,要以“行”促“信”。
“新发展理念”引领高中思政课,把时代精华送到青少年的脑袋里,把高中思政课装到学生的心灵深处,用高中思政课的智慧指引学生写好人生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