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各行业传统的运行模式普遍遭遇了历史性变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不例外[1]。“互联网+”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拓宽了管理渠道,创新了管理方法,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这种管理模式展现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优越性、智能性、便捷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使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模式发生了改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新的发展理念和时代背景下,必须进行深层次变革[2]。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是即将进入社会的青年骨干,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培养与管理时,高校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充分运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系统、依靠“互联网+”进行高效学习、高效自我管理的能力,拒绝学生与社会脱轨。“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在“互联网+”普及下发展起来的新型管理模式,是信息时代进行高校学生管理的新要求,具有时代的特征与优势。
1.打破时空限制,传递与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互联网因其本身具有的即时、开放、共享、无时间与场所限制等特性,为学生管理工作提高了效率。如在发布信息、通知、公告等即时性较高的管理活动时,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准确无误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避免了口口相传、碰面转告、漏传信息、误传信息或理解错误等信息传递出错、延时的问题。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校外信息,信息来源不再单一,耳闻目睹不再闭塞,校园不再是所谓的“象牙塔”,这为学生管理工作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助力。
2.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仅是一屏之隔。相较传统的口口相传与面对面沟通,“互联网+”打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管理人员随时随地进行管理与沟通,无需进行现场会议或宣讲,如QQ、电子公告栏、MSN、微信、企业微信等工具软件,管理者既可实时召开会议,也可实时地查看学生的问题、回答学生的问题、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群组的建立尤其能体现这一管理方式的优势,在当前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大多数管理者都会建立自己的管理群,以提高管理效率。
3.现实与虚拟并驱,管理更贴近学生实际。学生管理是责任也是艺术,管理好学生的行为、思想、学习是一种职责,而抓住学生的特征并充分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管理则是一门艺术。“互联网+”视域下的学生管理模式充分运用了现实环境的实际性、客观性与虚拟环境的即时性、互动性、多媒体性等特性,为管理者创新了管理方式,更易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管理者可以从学生的朋友圈、动态更新、留言等信息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近况,倾听学生的心声,为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
1.利用信息系统辅助进行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始终是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社交等方方面面。“互联网+”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高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事务管理提供了快捷、有效的管理渠道,如报到、缴费、充值等全校性行为及学生休学、复学、请假、评奖评优等个性化行为都可由学生在信息系统进行申请、填报,管理者只需进行统计与后期的处理工作,减少了学生到处找人的麻烦,也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
2.利用软件工具进行信息互动。较传统的班会、座谈会、电话等形式的学生信息互动管理方式,教师可充分运用公众号、论坛、班级网站等新软件工具开展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师生间实时进行信息互动、沟通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更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3.利用虚拟世界与学生进行非面对面沟通。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任务,是否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倾向,即时、有序地管理好学生,是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可在互联网虚拟平台上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或参与到学生的网络活动中,拉近与学生的思想距离,而学生与管理者也无需面对面谈话,能有效缓解学生面对面的紧张情绪,使学生轻松无压力地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也能让学生管理工作者在与学生的不断沟通和探讨中随时调整管理策略。
4.利用平台工具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管理。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根据学生平时自我管理约束力、时间观念、学习自觉性程度的不同,管理者可以利用各类教育管理平台分类设置不同的管理条件,对平时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学生设置更多条件,如在对该类学生的实习管理中,利用实习管理平台更加关注该类学生的签到次数、日志数量、月报提交情况,个性化管理学生动态,提高学生管理的质量。
1.学生思想健康方面。互联网资源之庞大,传输速度之迅速,不仅丰富了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互联网虽然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但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那些隐蔽的、错误的观念会潜移默化地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冲击,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学生接受并享受不劳而获的体验,想要改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互联网浪潮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高校学生管理者而言,处处是机遇,也处处是挑战。
2.学生责任意识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家各户把网络当成了家庭生活的标配,网络中的大千世界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学生的道德意识、担当意识、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等越来越淡薄[4],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接触科技发展成果是理所应当的,但他们的自制力、分辨力还不完善,当学生沉浸于网络时,学生的责任意识会降低,这为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增加了难度。
3.学生习惯养成方面。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教室、走廊、食堂等地处处可见玩手机的学生,学生抵挡不了网络的诱惑,不仅耽误了学业,也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5]。在网络中,学生可以找到任何学习所需要的答案资料,学生把网络当成了最好的搜寻答案的场所,不用思考、不用技巧,只需会搜索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学习行为。长此以往,学生会习惯于在互联网中学习,习惯并依赖于在互联网中寻找答案,不费脑、不费时,轻松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一旦离开网络,学生将不会学习、不会思考、不会解题、不会写字,这将严重影响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正常思维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4.学生社交方面。学生是一个群体,群体中的生活和学习离不开沟通和表达,但在网络时代,学生可以完全脱离面对面的情境交流,由网上沟通替代绝大部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学生长期进行网络社交,离开网络之后,不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人正常沟通、交流,表现为“心里有话,但表达不出来或表达不正确”。这些现象降低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逐渐呈现孤立化特征,产生孤僻、紧张等沟通障碍[6]。
传统的学生管理观念中,管理者往往代表着权威,充当着主导者的角色,以面对面管理为主。而在基于“互联网+”的管理模式中,管理环境不再只是现实世界,管理者要充分发挥线下管理和线上管理的优势,转变权威代表者的角色,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接受信息社会中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方式、交流方式、相处模式,与学生亦师亦友亦网友,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有效沟通、高效管理。
互联网时代的学生管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高校建设一支政治观念强、业务能力精通、纪律严明、作风端正、品德高尚、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专业学生管理团队是时代的要求。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不仅要能利用线下班委管理团队,也要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班级学生的生活动态和思想动态,助力学生成长成才[7]。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图像识别等技术逐步完善了智慧校园的功能。学生出入校园、学生宿舍、图书馆等场地,使用充值饭卡、水卡、网卡等功能可通过人脸识别或校园一卡通迅速完成,高效且错误率低。
学生管理是教学运行管理的重点工作,学生管理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多媒体性、系统性,将学生事务性管理进行平台化,即在信息平台处理学生的学籍、成绩、日常报修、充值等事务;学生思想管理数据化,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与教育;学习管理精细化,学校将每个学生的学习任务按时间碎片划分成子任务,各个碎片的子任务之间关联性不大,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子任务的学习;就业管理智能化,学校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课程学习情况、个人性格、就业倾向等进行岗位推荐。
在学生管理中,管理者管理思维的互联化及管理方式的联网化是“互联网+管理”能在学生管理中立足并得到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道路上,部分年纪较长的管理人员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使“互联网+”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管理系统成了“鸡肋”式的存在,因此,互联网化管理者是当前“互联网+”视域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下的管理系统层出不穷,人事系统、学工系统、办公系统、成绩系统、学籍系统、电费系统、水费系统、餐费系统、网费系统等各类管理系统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大众视野,管理部门各自进行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导致管理系统繁多、用户名与密码成堆、使用者疲于在各种系统间进行切换登录,因此,各管理系统的兼容化是高校在进行信息化统筹建设时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的管理对象主要是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管理、生活管理、行为管理等日常管理,学生的习惯是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学生的习惯来源于周围的同学、父母、任课老师的言行及自身对新事物的认知。对于大学生来说,接受新事物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要从新事物中分辨出好与差、可行与否却是比较困难,如上网行为、游戏行为、借贷行为等。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既是科技发展的成果,也存在众多隐患。高校要想用好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管理好学生,就需要对管理方式进行美育化,把美育带进课堂、带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让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思维美等向上、向善的美育化管理成为管理的主流,让学生管理成为一门艺术。
学生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接触事物的广度与宽度各不相同,认同并接受统一管理的程度也不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虽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与新的途径,但学生管理工作者还应主动探索与挖掘“互联网+”的优势,组建信息化的专业管理团队,积极实践、创新方法、美育校园、心系学生。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探索中创新管理模式,贴近学生需求,以更能适应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在实践中完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以更加适应“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管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