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梦菲,蒋笃运
(1.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4;2.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河南 郑州 450003)
∗ 本文系河南兴文化工程研究专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2XWHWT08)研究成果。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大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只有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才能充分发挥其铸魂育人功能。
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上好大思政课,从“铸魂育人”到“立根铸魂育人”,其中蕴含着三重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中从人民群众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蕴含着古人先贤智慧,并对当代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仍发挥积极影响,具有鲜明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的总和。它是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维系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它既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又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其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是大思政课取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需要中国土壤。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教育,需要中国气派。目前世界格局“东升西降”“西强东弱”态势依旧。我们既要认清局势,又要看清趋势。既要有看清“世界之乱”根源的清醒,又要有提出“中国之治”方案的自信。中国教育同样须有贡献中国方案的自信。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为中国教育指明了方向。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更应始终凸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程,需要中国脊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三者共同构筑起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二十大报告首次专章提出并论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突出的是“人才”,强调的是“支撑”,面向的是“复兴”,需要的是“脊梁”。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脊梁,首先要是中国人的脊梁,需要一批又一批具有中国精气神的时代新人的脊梁。
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朝向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确立历史思维,传承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使青少年认识、读懂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思考“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致力于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致力于“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是坚持贯穿其中的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立场观点方法的体现,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好大思政课的根本遵循和实践要义。
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上好大思政课,从“铸魂育人”到“立根铸魂育人”,是为了培育具有更加独特“精神气质辨识度”的人,培育鲜明“中国式”精气神的人。
增强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才能够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洋溢文化自信,是时代新人的应有面貌。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中国人的基因密码,滋养中国人的精神思想,熏陶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彰显中国人的精神风格,刻画中国人的精神容貌。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站在民族复兴的时代潮头,时代新人唯有洋溢文化自信,才能提振民族复兴精气神。
培育文化自信,是铸魂育人的应尽之责。民族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需要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堪当大任的人才支撑。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上好大思政课,需要更加注重提升中华民族特有的精气神,需要将文化自信表现在师生一言一行中。重在通过传统文化价值挖掘和引领,引导广大青少年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更加自觉自信自立的风貌投入“中国式”精神气质培育和本领提升之中。
笃守正道、培元固本,按规律办事。“正”即正道,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弄巧成拙。要引导青少年学生从人生起步之始就当:守做人之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抱朴守正、修身立品。守学问之正,为学以真、谦虚勤奋,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守处世之正,真诚平和、宽容善良,正直守信、谦让有礼。守行事之正,踏实认真、持之以恒,勤于实践、善于克难。
勇于创新、敢于超越,育发展先机。创新是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禀赋和重要文化基因。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天下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民族的共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民族的文化。
天下情怀强调天下为公。从古至今,“天下为公”的理想从未熄灭。从先秦《六韬·武韬·顺启》、东汉《汉书·谷永传》到明末清初《读通鉴论》,再到孙中山《三民主义》都一再阐述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思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也始终倡行天下为公理念。
天下情怀强调民为邦本。习近平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要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天下情怀强调胸怀天下。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不仅要“拓展世界眼光,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更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宁为狂狷之士,不做乡愿之人。汤显祖在《〈合奇〉序》中言:“士有志于千秋,宁为狂狷,毋为乡愿”。狂者积极进取,狷者恪守规矩。范仲淹一生耿介方正、担当有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建书院、治河道、以工代赈救灾民,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文能作品传千古、武能镇守一国家,是真正的国之脊梁。即使遭受构陷贬谪,也不行误政害民的好人主义。反观乡愿之人则为人不齿,习近平曾引孔子语:“乡愿,德之贼也”。
以天下为已任,增强本领担当。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进入关键时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一代勤学苦练、增强本领,未来在工作岗位上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以天下为已任、文武双全的狂狷之士范仲淹堪为学习典范。
五千多年中华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可以使人拥有独特的中国式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正是这些独具风格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能给人以别具一格的生命底色。
拥有“天人合一”“万物并育”“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宇宙观作为生命底色,就很好理解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很好理解全球生态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拥有“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维齐非齐”“和而不同”的天下观作为生命底色,就自然会真心认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天下秩序中国主张。
拥有“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与人为善”“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的社会观作为生命底色,就会自觉修为以礼为先、以和为贵、以让为贤的行为风范,更好构筑中华民族独特的和谐社会价值追求和伦理精神。
拥有“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作为生命底色,就会由衷钦爱孟子的浩然之气、仁爱之心,由衷推崇陈寔的清正之气、君子之风,就会自觉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更有人格气节的人生。
有灵魂情趣的中国人,怀有中国式浪漫。那是一种和谐美好、反映中国式宇宙观、充满生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浪漫。一如庄子可以为我们创造一个神奇浪漫的世界,那里大树可以和小草谈心,鲲鹏可以和鸟雀论道,过去可以与未来相见,人类可以在天上或海底自由翱翔游走。万物与我并生,天地与我为一。其思想性和创新力为中国人的个性、情感、思想与精神风骨增添了更加深刻与浪漫的内涵。
有灵魂情趣的中国人,拥有中国式豁达。那是一种充满生命顿悟、人生境界、中国式辩证法方法论的豁达。如同苏东坡用生命里的一种动人力量,既能悲悯于“残红褪尽”又能欣喜于“青杏小”;黯然于“枝上柳绵吹又少”而又豁然于“天涯何处无芳草”;大雨中可以“何妨吟啸且徐行”,困顿中可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让我们看到伟大的灵魂在磨难中所得到的升华。
有灵魂情趣的中国人,享受中国式审美。正如东学美学的色彩表达,是端庄是大气,是优雅是俏丽,是文化是底蕴,是诗词歌赋典故流转千年的气象和韵味。在那里,桃夭、杨妃、美人祭是不同层次的粉,丹罽、水华朱、洛神珠是深浅的红,柔蓝、碧城、东方既白是浓淡的蓝。单这些中华传统色彩的名字,就散发出醉人的东方韵。这连同气韵生动的中国画、中国书法、中国诗词歌乐等艺术表达,独步天下,唯我独有,滋养着中国人的灵魂情趣。
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上好大思政课,从“铸魂育人”到“立根铸魂育人”,需要把握六个方面的原则。
这就是要立足于“现实的中国”上好大思政课。“现实的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这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构成的,体现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主要领域,呈现为我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现实的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现实的中国”,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创新突破,正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中国。
这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好大思政课。“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领域,贯彻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两个结合”,强调“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这就是要加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思政课。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强化制度保障、教育引导、实践养成,把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融入日常生活。
这就是要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具的韵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历经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及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六个阶段,先后涌现出以“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为主要代表的优秀学说思想,自春秋战国以来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其中既有诸子百家、哲学思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传统礼仪、传统习俗、传统节日,也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技术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独特的思想理念”“独特的道德规范”和“中华美学精神”,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奇葩,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永恒魅力。
这就是要强化“创造性创新性”的品质。“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对待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摈弃“简单复古”,“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强化“创”的品质,上好大思政课,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紧紧“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这就是要把握大思政课“大”的特点。大思政课,“大”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运用“大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要善于运用“社会大资源”,站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统筹好一切社会资源,坚持开门办思政课,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宝藏,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个人美德、社会公德、国家大德方面的核心理念与美德精髓,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要善用“社会大课堂”,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工作体系,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学分,组织开展多样化时代化的实践教学,统筹建好用好实践教学基地。要搭建“资源大平台”,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使用,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网络教育宣传云平台,建设全国高校学校思政课教研体系。要建好“大师资体系”,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搭建师资队伍研究平台,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培训的队伍综合能力提升平台体系。
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上好大思政课,从“铸魂育人”到“立根铸魂育人”,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六个方面。
一是融入教材建设。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大思政课教材体系。在幼儿、小学、中学阶段,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强化经典意识,以教材为重点,构建完善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创作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系列中华文化幼儿读物,修订完善中小学“三科”教材,开设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开课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在各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贯穿教育过程始终,形成纵向有机衔接、横向协同配合的格局。
二是融入学科建设。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领的、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立足学科自身学术、学问和知识,强化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话语的引领作用。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四新”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在中小学阶段,突出融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有重点纳入艺术、体育与健康学科,有机渗透其他学科,实现“3+2+N”全科覆盖。
三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建设高质量校园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利用传统节庆日和纪念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班级传统文化主题演讲、征文、书画、歌舞比赛等,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戏曲进校园”“高校原创文化经典推广活动”,让学生在深度参与中感悟传统文化和经典力量,提升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和浸润力。
四是融入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以传统“师道”精神涵养师德师风,将德才兼备、因材施教、严师重道、崇真求道、尊师爱生等精神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二是使教育者先受教育,统筹用好校内校外两类育人资源、用好专职兼职两支育人队伍,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三是建立健全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选聘文化艺术名师大家等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生动鲜活上好思政课。
五是融入思政课数字化建设。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等。进一步加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建设,完善思政课教师网络备课服务支撑系统。用好和加大相关优质教育资源推广使用,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使用。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对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运用和融入,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六是融入家庭社会生活。大力推动建设书香家庭、书香社会,培养“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这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习惯,把阅读经典作为学生接触与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修养、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帮助学生启智增慧、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大力弘扬践行家和万事兴、勤俭持家、耕读传家、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充分运用文化媒体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缩短青少年一代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流传在过去时空的歌舞乐、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