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责任编辑视角看传媒类图书封面的视觉化效果提升路径

2023-03-04 11:54张晓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责任编辑提升

摘要:传媒类图书是图书中的一个细分类别,其封面设计具有一般图书的共性,也有其独特性。传媒类图书一般是学术理论书籍,专业性比较强。多数传媒类书籍因为是理论研究成果,所以内容较其他图书更为抽象难懂。图书的封面是读者看到的一份“海报”,决定着读者有没有兴趣打开内文翻看,甚至决定读者是否有购买动机,所以如何提升传媒类图书封面的视觉化呈现效果非常重要,也是传媒出版人经常研讨和试图克服的一个难题。该文从传媒类图书编辑视角,通过分析传媒类专业图书封面设计存在的问题、封面“颜值低”的原因等,试图提供一条提升传媒类图书封面视觉化呈现效果的路径。

关键词:传媒类图书;责任编辑;封面;视觉化效果;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3(a)-0057-06

The Visual Effect Improvement Path of Media Book Covers is Improv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itors

ZHANG Xiaomei

(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 Press, Beijing, 100079, China)

Abstract: Media books are a subdivision of books, and their cover design has the commonality of general books, but also has its uniqueness. Media books are generally academic theoretical books with strong professionalism. Most media books are more abstract 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an other books because they are the result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cover of the book is a "poster" that the reader sees, which determines whether the reader is interested in opening the text to read it, and even determines whether the reader has the motivation to buy, so how to improve the visual presentation effect of the cover of media books is very important, and it is also a difficult problem that media publishers often discuss and try to overco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book edit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vide a way to improve the visual presentation effect of media book covers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vers of media professional book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low appearance" of the covers.

Key words: Media books; Editor; Cover; The visual effect; Improvement; Path

现今社会,图书种类繁多、浩如烟海。曾经对纸质媒体造成巨大冲击的电子出版领域,也已经与传统图书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共同推进文化领域的繁荣。传媒类图书更是当今图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凭借专业优势,横亘于新闻传媒、艺术欣赏、理论研究与通俗阅读等不同领域,是跨领域综合图书的宠儿。传媒类图书严格来说属于专业学术书籍,特指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戏剧艺术、影视文学、导演、新闻媒体等方面的书籍,在专业的理论探讨分析之外,通常也会覆盖相关领域的历史研究、前言综述、赏析评价等内容,细分内容丰富,品种多样。虽然图书的内容质量决定其价值,但封面亦起重要作用,特别是涉及传播、艺术等领域的传媒类图书,封面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尤为重要。读者选购图书时,一目十行、万里挑一,而图书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读者注意力,封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传媒类图书虽然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但目前市场上的传媒类图书的封面类型化、同质化较为严重,格调和风格较为单一,很多封面设计有负于其专业领域乃至承载的理论知识,导致读者很难从众多图书中一眼就选中心仪的书籍。传媒类图书责任编辑要想打破这个瓶颈,设计出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非同质化、單一化的新颖封面,就需要多方齐发力,不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设计专业素养和审美水平,不断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出版社的专业定位, 将图书的封面和图书的品牌、图书的内容相统一、相契合,与作者和封面设计师等充分沟通交流,在保留其特色的基础上冲破类型化束缚,勇于创新,力求设计出既符合图书专业定位,契合图书内容观点的,又有新意、让人眼睛一亮的图书封面。在图书封面设计过程中,无论是图片素材的选用、色彩的搭配、文字内容的排列方式,还是封面的整体表现风格和形式,传媒类图书责任编辑都要从细微处入手仔细研判,甚至图书的专业特色介绍, 也不应只是语料的简单堆积,必须根据图书内容认真提炼并进行设计。只有充分会聚各方面的意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各方齐发力,才能设计出体现图书内容、让作者满意、让读者喜欢的图书封面。

1 传媒类图书封面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封面的构图、色彩、排列等较为单调、呆板

图书封面的基本功能是向读者传递它的风格、内容、新意和定位,让读者对图书的内容产生大体且直观的印象。传媒类图书多数为理论类的学术图书,封面一般显得很专业和正式,但无论从细微处看色彩的选用、素材的排列,还是从宏观看封面的整体风格和基调,专业和正式也往往容易沦为单调和呆板,难以向读者传达图书的内容和理念[1]。时至今日,传媒类图书封面的“低颜值”已经成为阻碍学术图书出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2 封面的整体风格和素材的选用等类型化、同质化严重

目前,市场上的传媒类图书的封面,不仅封面的整体风格太过相似,而且色彩的搭配运用、素材类型的选用类型化、同质化都很严重[2]。同质化的封面暗示同质化的图书内容,如果传媒出版人对于传媒类图书的封面只满足于类型化设计,而放弃对图书封面个性美的追求,读者就会下意识地觉得书籍的内容应该没有什么新意,难以产生购买欲望。这既与图书的内容创新相违背,也与图书出版的主旨相违背。大量同质化图书的出版,能让读者误认为大量同质化图书已经充斥市场,这既不利于提升出版社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事业的创新发展。

1.3 封面创意不足,难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图书的封面是图书一种天然的宣传方式,图书或陈列于书店的展架,或展現于网络书店的页面,封面不仅具有告知读者其中富含的内容和思想精髓的作用,还能彰显图书的格调和艺术品位,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刺激读者的购买欲望。传媒类图书由于其专业性,多为理论研究成果,作者也往往更重视图书内容的完善更新,而疏忽了对于包装的整体构思设计,在进行封面设计过程中,封面设计师较难独立设计出有创意、有新意的封面方案,所以封面的视觉化呈现效果相对较弱,图书封面很难一眼就抓住读者的眼球,甚至有时会出现充满新颖设计感的封面却脱离图书内容的极端情况。

2 传媒类图书封面“颜值低”的原因

总体而言,传媒类图书封面“颜值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传媒类图书属于学术类图书,偏理论,较为抽象难懂,作者重内容而轻设计,受众较窄且相对固定,因此传媒类图书的封面对图书的销量一般不起决定性作用。受历史行为惯性影响,此类图书的读者往往会根据图书的名称、作者的影响力、图书的内容简介等因素来决定是否购买。

第二,传媒类图书因为有些内容很专业,阅读和理解的难度较大,即使责任编辑给封面设计师讲解了图书的基本内容及其专业特色,封面设计师也常常理解不透彻、不到位,最终难以设计出理想的封面。同时,受出版行业内外竞争的影响,封面设计师也时常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何运用图片符号和文字内容的协调搭配来表达图书的内容特色,在时间紧迫的时候,为了能够及时设计出封面方案,而进行类型化或同质化设计。

第三,大部分传媒类图书因其内容的专业性和阅读难度较大,读者群体较为固定,因而图书的销量有限。出版社对这类图书的预算一般也不是很高,不会像对待市场畅销书那样聘请优秀的设计师提交多个封面方案,也不能多方研讨论证、反复打磨,所以无法达到最佳的视觉呈现效果以及市场效果。

第四,责任编辑对封面设计工作不够重视。传媒类图书的责任编辑一般更重视图书内容方面的前沿性、独特性、系统性,以及语言文字的逻辑性、表达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很少会在图书的封面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虽然很多时候责任编辑也感觉图书的封面方案较为普通,没有什么亮点,与其他图书的封面风格太相似,但为了尽快出版图书,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打磨封面。

3 提升传媒类图书封面视觉化呈现效果的路径

3.1 出版单位应重视传媒类图书的封面设计

出版单位虽然知道图书封面的重要性,但未必都特别重视图书的封面设计。传媒类的专业出版社,传媒类图书是出版社的主要板块,在这种情况下,出版单位要特别重视图书的封面设计,积极倡导责任编辑和封面设计师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设计“高颜值”的图书封面。出版单位可以邀请封面设计相关专业的知名设计师来社里进行平面设计相关的讲座,让责任编辑和封面设计师多扩展和增加艺术知识储备,提升审美素养;建议责任编辑和封面设计师多接触、查找国内外优秀的传媒类图书的封面,学习其优点和特点,以优化和丰富图书的封面视觉化呈现效果;在图书封面的设计过程中,出版单位领导可以对图书封面多提优化提升意见,这样既可以提升图书封面的视觉呈现效果,还可以不断拓展责任编辑的审美视野和提升艺术欣赏水平。

3.2 责任编辑应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重视图书封面的视觉化呈现效果

在传媒类图书封面设计过程中,责任编辑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责任编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桥梁和定基调的关键作用。

传媒类图书编辑首先要充分认识封面的重要性。封面的“美”无论对哪种图书来说,都是必要的[3]。对于传媒类图书,责任编辑和封面设计师要力求设计出既符合图书风格类型又有其独特特色的“高颜值”封面。责任编辑是对图书内容最了解的人,所以平时要有意识地学习封面设计方面的知识,多积累相关经验。平时,责任编辑还可以多买些平面设计类的书籍,或到网上多查询图书网站,或到实体书店翻阅相关书籍的封面,了解图书封面设计的基本常识,如基本的构图原则、彩色的搭配与字体的使用和排列等常识性知识。

3.3 责任编辑应多方沟通协调,以设计出“高颜值”图书封面

3.3.1 提前与作者沟通,了解作者对封面的需求和意见

在设计传媒类图书封面之前,责任编辑要先与作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作者对封面的要求和意见。作者是图书的创作者,是图书的内容、风格、定位最了解的人,所以作者最有发言权。责任编辑询问作者对封面的意见时,有些作者会根据图书的内容对图书的封面及装帧设计提出具体的要求,有的作者还会提供该研究领域里其他相关图书的封面图片供责任编辑参考[4]。责任编辑提前与作者进行沟通,在了解作者的需求和意见后,责任编辑和封面设计师也会节约很多时间和精力,提高图书封面设计的工作效率,这样既可以满足作者的需求,又能设计出优秀的图书封面。如果是某个领域的知名作者写的前沿性科研成果或权威专著,责任编辑可以建议作者请该领域的权威专家撰写书评或推荐语,把书评或推荐语作为封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封面或封底上,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图书的影响力,还可以增加图书的销售量。

以《创新与未来: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报告》为例,责任编辑在与作者沟通时发现,作者对于此书的封面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和要求。最初封面设计师设计了两个封面设计方案(见图1中a和b),作者认为图1中a过于普通,b有点科幻感,但白色色块没体现出北京科幻产业的特点。于是责任编辑经过与作者多次电话和微信沟通,封面设计师多次调试、调改图片和配色后,最终确定了如图2所示的封面。作者又邀请几位行业专家撰写推荐语,放在封底(见图3),不仅介绍了书籍的内容和特点,还促进了图书的推广和销售。

3.3.2 及时与权威人士沟通,听取建议和意见

出版社权威人士一般经验比较丰富,可以对图书的定位、风格,以及作者的影响力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责任编辑在请封面设计师设计图书封面之前,可以先与权威人士沟通,了解其意见和建议。在封面设计方案出来后,还要及时反馈封面的实际视觉及呈现效果,尤其遇到把握不准的地方时,要请权威人士进行审看,请其帮忙把关。

3.3.3 与封面设计师协作,相互碰撞思想,激发设计灵感

传媒类图书的内容多为理论研究成果,专业性很强,读者如果没有相关专业的背景知识,也很难理解图书的内容。而封面设计师学的一般是美术或设计等专业,更不容易理解书籍的内容。责任编辑对作者的影响力、图书的内容、图书的创新部分、读者群体等信息都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因此,责任编辑要与封面设计师多沟通和交流意见。

一是责任编辑要和封面设计师充分沟通,使其正确、透彻理解作者和责任编辑对封面的要求。在设计图书封面之前,责任编辑应认真填写图书封面设计单,给封面设计师提供与图书相关的尽可能多的资料,包括图书的名称、作者姓名及简介、内容简介、读者定位、推荐语、开本大小、成品尺寸、上架建议、作者提供相关书籍的封面图片、作者的具体要求,以及责编对封面设计的具体要求等。封面设计师要认真仔细阅读相关的要求,充分了解作者和责任编辑对封面的设计理念、整体构图、色彩的搭配、图片素材的选用、排列方式,以及字体、字号等方面的要求[5],从而设计出既能满足作者的需求也符合责编要求的图书封面。责任编辑对图书的封面风格和基调要有大致的意向和意见。责任编辑可以提前搜集一些相关领域的图书封面,提供给封面设计师供其作为参考而激发灵感,让封面设计师更具体地了解封面的大体风格。

二是为了尽可能将作者的需求、责任编辑的要求和封面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进行有效的结合,责任编辑也要尊重封面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图书封面设计属于艺术设计的范畴,虽然艺术可以创新和突破,但图片素材的选择、色彩的搭配运用、整体构图方式、字体和字号的选择等有基本的原则。责任编辑不是设计出身,不具备专业知识,即使责任编辑通过自主学习加上经验积累,有了一些艺术素养,但毕竟不是专业出身,只是根据工作经验以及图书的定位,从感性的角度提出要求。只有封面设计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责任编辑充分尊重封面设计师的艺术创意,二者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封面作品[6]。

以《戏曲舞蹈身体语言论》为例,责任编辑经与作者沟通,封面图案确定后(见图4),封面设计师认为人物周边的色调使图案看起来不太干净,整体缺少美感,建议去除人物周边的色调,尝试只保留人物后面的暗影(见图5)。调试后,封面设计师感觉还是不太理想,又建议尝试去除人物背后的暗影,形成了如图6所示的封面。封面上人物的穿着和体态既体现了戏曲舞蹈的基本特色,又与整体封面色调和谐,看起来很干净、唯美,确定为最终封面图。

在图书封面设计过程中,封面设计师最初提供的方案可能不能让责任编辑或作者满意。责任编辑在汇总作者的修改意见和自己的想法后,需要再次和封面设计师充分沟通修改意见,透彻分析其优点,再进行优化设计。

3.3.4 及时与印制部沟通选定制作和装帧工艺

不同类型的图书,封面选用的纸张不一样,装帧工艺也不同。合适的装帧工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封面设计的缺憾,或提升图书的视觉化品质。传媒类专业图书也是如此。传媒类图书的封面多用铜版纸印刷,常用的工艺一般有覆膜、UV、压纹、磨砂等。当然,有些传媒类图书为主题出版物,或有特殊意义的专业图书,这时就需要采用特殊的装帧工艺,在准备的时候也许耗时会较长。因此在进行封面设计之前,甚至在书稿的初审阶段,责任编辑就要和印制部提前进行沟通,以便印制部提前联系相关单位准备相应的装帧工艺,以防耽误图书后期的印制进度。所以具体图书封面的用纸和装帧工艺要结合图书的类型定位、作者的影响力和投入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4 综合审校封面版式、风格及内容

在图书封面的基本方案確定后,责任编辑首先要从审美的角度审校封面,看选用的图片素材与内容是否有联系,联系的紧密度如何,图片的大小及其在整个图书封面中所占的比例,封面的整个色调、图片的色彩和封面上其他元素色彩的搭配运用,以及文字和图片的排列方式等问题,都要仔细研判,以求达到封面各种元素的整体协调,实现最佳的视觉化呈现效果[7-8]。同时,责任编辑还要审核封面上的文字、Logo、空间等的正确性,尤其要保证图书的名称、作者姓名、著作方式、书号、定价、上架建议等关键信息的准确[9]。对于书名比较长的图书,责任编辑除了要注意书名是否正确外,还要注意书名中词组的断行是否妥当,关系紧密的词组最好放在一行,不要折行。图书的封面方案最终确定后,责任编辑要仔细审核封面的彩色打样,核实颜色是否与想要的效果一样。如果颜色有偏差,还要与封面设计师沟通进行调色,以实现最佳视觉呈现效果。

4 结语

传媒类图书是整个图书出版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类别,随着综合出版的时代趋势发展,以其专业性和艺术性成为出版领域不可或缺的图书类别。虽然其是专业图书,但出版方也要重视品牌的推广,而既符合内容定位又有特色的图书封面就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因为图书的封面体现的不仅是图书的外在形象,还能反映图书的创新性内容,对出版社的品牌推广、提高图书的销售量以及提升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图书封面对读者的视觉冲击力,就在于图书封面的视觉化呈现效果如何,能否在读者短暂的视觉扫描中吸引读者是图书封面设计的重点所在[10]。读者只有被图书的封面吸引了,才会有兴趣拿起书籍翻阅,进而可能产生购买欲望。所以责任编辑要集图书的作者、出版社领导、责编自己和封面设计师,以及印制部之合力,将传媒类图书的封面对人产生的视觉冲击效果做到尽善尽美,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参考文献

[1] 荣西.医学图书封面设计的主题创意与实现方法探究[J].出版广角,2021(10):56-58.

[2] 郑春鹏.科技图书封面设计内涵新思维[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6):254-255.

[3] 张鹏辉.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形美”与“意准”[J].中国出版,2018(5):32-34.

[4] 石陇辉.从责任编辑的视角看科技图书封面设计[J].科技与出版,2015(3):45-48.

[5] 刘东雪.图书封面设计中责编要求与美编理念的有效结合分析[J].传播力研究,2020,4(17):83-84.

[6] 崔姜薇.图书封面设计中文字编辑的作用与作为[J].出版发行研究,2014,270(5):95-97.

[7] 张颖.试析书籍封面设计的视觉语言[J].明日风尚,2020(15):54-55.

[8] 毛润政.论图书封面设计中美编理念与责编要求的有效融合[J].科技与出版,2015(2):52-55.

[9] 姚晓光.图书封面中的编辑出版规范浅析[J].出版参考,2022(2):85-88.

[10]陈青.图书封面设计的视觉冲击研究[J].内江科技,2015,36(5):116-117,19.

作者简介:张晓梅(1979,9-),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编辑,研究方向:传媒出版,英语翻译。

猜你喜欢
责任编辑提升
English Abstracts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English Abstracts
EngIish Absttacts
English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