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路径

2023-03-03 14:12王蕊红
家长·中 2023年11期
关键词:核心课文阅读教学

王蕊红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层面构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即围绕这四个层面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的培养,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语文之美的深层理解、深刻感悟,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的情况、“学”的兴趣,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优化阅读教学。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意义

学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项学习技能。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单一的“讲解式”教学,强调学生对课文中涉及的字词、句子、写作手法、描述方法等认识与理解,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在阅读中各项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过于表面化,迁移运用能力较弱,在进行“新”文章的阅读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充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运用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等,大幅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素质,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应对各种阅读习题。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注重语言积累,培养理解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语言知识,语言文字的建构与运用也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教材收录的各篇课文都经过了认真推敲,用词准确、形式优美,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即可积累丰富语言文字,掌握相关的语用技巧。因此,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充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加强阅读教学指导,助力学生语感的形成,使学生真切感知并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

首先,教师组织开展多元化的朗读活动,促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语言的“优美”,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较高兴趣,深化学生对文章中各项词语、文字的记忆与理解。其次,教师引领学生阅读、分析、鉴赏文章语言特色,加强读写训练,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运用,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建构素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作者充分地抓住了“秋”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形象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丽,并且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课文整体有趣、生动。在本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进行朗读,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朗读音频,使学生跟随着音频进行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准确性、生动性,感受秋天之美。然后,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分段落朗读活动,鼓励组内学生自主进行分工,每人依次进行段落朗读,并互相监督、互相纠正,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学生朗读结束后,教师再开展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圈画出自己喜欢、感兴趣的词语与句子。有的学生喜欢花,在读的过程中积累了描述菊花的词语、句子,真切了解了花的描述。有的学生对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较为感兴趣,积累了文章中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文字。最后,教师引领学生分析、把握文章语言特点,并基于此开展读写结合活动,鼓励学生基于“读”的内容延伸拓展“春天的雨”这一写作主题,以强化写作训练,促进学生语言运用素养的提升。

以此多元朗读、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加强了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二)巧设课堂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部分课文缺乏吸引力,且具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因此,为了降低语文阅读教学难度,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技术巧妙创设情境,将课文中原本枯燥、生硬的语言文字轉化为直观、清晰的场景、画面,快速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视频、音频的驱动下更真切、形象地解读文字内涵、把握文章内容,进而充分了解、把握文章所蕴含的知识重点,并始终保持着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阅读热情。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真实“学”的水平、理解情况,并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及个性爱好进行具体创设,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学习中。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引导构建情境:“同学们,我国拥有许多山川美景、名胜古迹,今天我们来到了‘小兴安岭,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小兴安岭的美景与风光吧!”引发学生的好奇、探索欲望。然后,教师依托多媒体技术播放小兴安岭的风景视频,展示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风景构成等信息,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真切领悟到小兴安岭的美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此情境的创设下,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快速引导学生进行文章阅读,并通过电子词典、图文组配、联系上下文等方式,引领学生精准、迅速地积累文章中的语言文字、字音读法,充分理解各字词的含义。在情境氛围的渲染下,教师也要加强教学引导,结合多媒体ppt内容引领学生完成课文的二次细读,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读的质量、读的效率。

依托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能够弥补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快速地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阅读中始终保持“活力满满”的状态,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双重提升,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语言描述之美。

(三)科学设置问题,发展思维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在认知、思维方面存在着一定缺失,所以在阅读中、学习中,也总是理解得不够到位、不够充分。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不断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把握教材内容及其中重难知识点,融合教材内容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具体问题的设计,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时,教师可以基于课文内容精心设计问题,以一个个问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探究欲望、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探究,理解课文主题内涵。具体而言,在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同学们,在阅读课文之前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在此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思维快速地运转起来,思考、想象现在世界的模样,并对本课内容产生好奇心,集中注意力于阅读中。然后,教师布置自主阅读任务,并在学生读的过程中不断抛出新问题,如,通过课文阅读,你能够了解到作者眼中世界的模样吗?从课文中哪些自然段中你能够看出来?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深层探究、思考,并鼓励小组学生共同进行交流、合作,探知、总结问题答案,以此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可以再进一步设计更深层、难度更高的问题:“作者在课文描述中,具体选择了哪种描写顺序呢?在课文阅读中,你从哪些方面能够感受到世界的奇妙?”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度探究、了解我们世界的“奇妙”之处,并充分感受到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对世界的热爱之情。

(四)挖掘文化元素,促进文化教育渗透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能够充分加强价值观引导,促进学生良好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的生成,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对课文中文化元素、德育元素等的充分挖掘,并基于此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分享交流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联系现实生活组织情景表演活动,加强在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先以“北京春节习俗”为阅读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引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圈划、总结出北京春节的习俗,并从中充分感知我国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然后,教师可以再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提问:“你们家乡是怎么过春节的?大家能不能演一演家中过春节的景象呢?”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在春节时印象最为深刻的场景,如贴春联、吃年夜饭等,使学生在“演”中感受春节热闹、团圆的氛围。最后,教师组织分享交流会,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乡在春节时的其他习俗,引导学生说一说如果自己介绍春节习俗时,会重点介绍哪些内容、次要介绍哪些内容,再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详略描写的好处,促进学生对此种写作顺序、方法的把握。此外,教师还可以以春节延伸到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并向学生介绍这些节日的由来、寓意,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文化认知,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五)完善评价机制,提高阅读质量

评价环节是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该关注的一项重要环节,评价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充分增强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的自主反思、纠正。以往教师在开展评价时,往往按照同一套评价标准对班级所有学生进行评价,且评价的形式也仅仅为单一的教师评价,导致评价的作用难以被完全发挥出来,学生在教师评价中也难以取得针对性收获,读的兴趣可能会越来越低。因此,教师要改进、优化教学评价,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优化评价主体、评价形式,改单一的教师评价为多元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进一步增强“评”这一环节的互动性、针对性,使每名学生在“评”与“被评”中收获满满自信感、成就感。如,针对学优生,教师要注重评语的启发性,不断发挥学生的阅读潜能、学习潜能,引领学生向更高的学习台阶迈进;针对中等生,教师要多采用鼓励性评语,制订与学生学习水平相对应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做出恰当评价;针对学困生,教师要积极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正视学生的进步并加以表扬、激励,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然后布置“复述课文”的任务,根据学生在“复述”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注重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如,在听完学优生有感情、有节奏的复述后,教师要根据更为严格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你的复述很生动、很有趣、很清晰,但在故事复述逻辑上稍有一些不足,下次我们可以先试着分析一下故事的线索,再进行故事复述,相信你能够做得更好!”以此评语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鼓励学生继续前进;针对中等生的复述表现,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评价:“故事复述得很完整、很流利,但在感情方面具有一定的欠缺,已经非常不错,期待你下次的表现”;针对学困生不够流利、不够完整的复述表现,教师也要按照恰当的标准进行评价:“声音洪亮,比之前进步了不少,从你身上也感受到了‘勇于尝试的良好品质,相信未来你会做得更好!”使得各层次学生在被评价中收获成就感,产生更强的学习自信。

教师以此形式完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评价机制,能够充分提高评价的针对性、有效性,真正地发挥出评价促学的作用,推进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调整与改进,促进学生的自主反思与纠正,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三、結语

综上所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将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重难点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情感的深入把握,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巧设课堂互动、课堂情境,并注重问题的设计、多元活动的开展,以充分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核心课文阅读教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