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素材拓展与运用

2023-03-03 13:30李兰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32期
关键词:季子吴用双标

李兰

得分点

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从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

……

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向另一路线推是朋友,相配的是忠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孔子曾总结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深度思考

角度一:“道德自律”是一件很酷的事。

费孝通先生说,道德观念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也就是说,有道德观念的人,通常会实现道德自律。可事实上,道德自律并非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禀赋,就像文中所说“从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有时这种制裁会依靠法律,比方机动车必须礼让行人,违者如果一旦被监控抓拍到,就会遭遇罚款等。人的动物性本能大多是“利己”的,而“利他”的行为则更倾向于是一种朝向“神性”的超越。所以“道德自律”不仅是为了“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也是对自己内在“神性”力量的一种唤醒和成全。

素材对接

2023年8月,京津冀等地遭遇强降水,多地居民因灾情受困。

一方面有自媒体蹭灾情流量,发布不实信息,煽动对立。据悉,一些“网红”,“拿着点东西、拿点钱就上家里去了,还要拉着家属照相,有人还会问一些刺激的问题”;有的博主还会在逝者家门口开直播。抖音平台以至于对这些账号进行了收回直播权限30天、封禁评论以及电商带货权限等处罚。

另一方面很多来自各省的救援队员,在新闻上看到涿州水灾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他们说着不同的方言,带着各自的装备,只为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抢救生命。

运用示例: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越是经常持久地對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当人用内在的道德律来约束甚至于指导自己的言行时,我们就能看到一种崇高和伟大。比如今年8月,京津冀等地遭遇强降雨,多地居民因灾情受困。有的人趁此机会发“灾难财”,但也有很多人全力以赴在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之所以赞颂后者而鄙弃前者,就是因为“人”总得有一点高于生物性本能的道德自律和人格追求,而这种自律和追求才是“人”成其为“人”的根本。

角度二:“会做人”的根本在于“守德”,在于有原则。

费先生说“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也就是每一种人际关系都对应着一种道德。就像是费先生举例说明的一样:亲子关系中,对应的道德要求是“孝”与“慈”;在兄弟关系中,对应的道德要求是兄“友”弟“恭”;在君臣关系中,“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想要处理好私人关系,先辈早就为我们塑造了模板,告诉了我们行为准则。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更好地守住做人的道德,这才是根本之“道”。

素材对接

延陵季子佩带宝剑拜访徐国国君。徐君观赏季子的宝剑,想要宝剑又不好意思。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及时把宝剑献出,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徐君了。但季子还没来得及献出宝剑,徐君就死在了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欲送给新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季子说:“如今只是因为国君死了就不把宝剑送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而违背自己的良心,正直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地的树上。

运用示例:何谓“正直”?正道直行,之所谓正直。正直的人有原则有操守有底线,不论他人如何评论,也不论有没有旁观的眼睛,都会循着这些尺度来做人。比如“季札挂剑”中,延陵季子不论对方活着与否,也不论他人知道与否,都要信守自己内心的承诺;比如“苏武牧羊”中,苏武不论皇帝是否知晓,不论自己要因此吃多少苦,都还是手把旄节,永不屈服。他们身上正直的气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写的“人”该有的风骨。

角度三:我们要警惕差序格局带来的“双标”。

费先生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道德都是用来绑架别人的,严于待人宽以律己才是自己的行为准则。我们会不自觉地对离自己关系近的人要更宽容,也更容易为了他们放弃底线。所以,这种差序格局,很容易导致人失去统一的衡量尺度,忘记“公平正义”的道德原则。

我们都厌恶双标,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时刻警惕差序格局带来的“双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有法治社会的公平正义所带来的高效和清明。

素材对接

读者看《水浒传》基本都是揣着“双标”的。林冲和武松都被上司陷害过,都杀了人,读者觉得他们杀人反抗的过程很痛快;张顺为了让安道全上山,也是杀人嫁祸还写下了“杀人者,我安道全也”,观众认为理所应当,因为林冲、武松、张顺是好汉,别人不是。黄文炳意外发现宋江写的反诗,令黑三郎身陷法场;吴用为了赚卢俊义上山落草也拟了一首反诗陷害,但是黄文炳就是小人,吴用就是“智取”;因为在读者看来吴用是好汉,黄文炳不是。

运用示例:我们读《水浒传》,看到黄文炳意外发现宋江写的反诗,令黑三郎身陷法场,会义愤填膺;看到吴用为了赚卢俊义上山落草也拟了一首反诗陷害,却评价吴用足智多谋,因为在我们看来吴用是好汉,黄文炳不是。而回归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会发现“双标”其实更无所不在——自己闯了红灯:“我那是赶时间,实在没办法。”别人闯了红灯:“有没有起码的规则意识?再忙都不是理由!”

“双标”是人性固有的弱点,是那种人人谴责,但人人又都不自觉地会跌落其中的陷阱。如果要追求人类社会的平等和谐公正法制,我们就得有意识地规避双标,克服双标。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季子吴用双标
季子挂剑
我的“双标”妈妈
心中的一杆秤
双标等
论季子的贡献和文化学影响
My Wishes
《水浒传》之吴用形象研究
吴用和时迁比轻功
吴用和时迁比“轻功”
吴用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