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
[摘要] 班本课程以班级为基础,建立课程资源。班本课程来源于学生,而非“为了教师的专长而设定”,目的是满足班级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理论和实践表明,所有课程来到学校都要经过一系列的校本化,才会成为学校的一部分。除了重视其实用性、文化性、综合性、特色性外,更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以铸造学生的美好精神。
[关键词] 班本课程;课程建设;学生发展
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来说,班本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的先锋和代表,针对学校一班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育人需求,特色班集体建设呼唤着特色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班级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班级特色的形成,以促进班级个性发展。班级特色要有落脚之处,而特色班本课程是诸多可落脚之处中的重要一环。所以,进一步追求班级特色要通过班本课程的不断深化从而落到实处。班级特色的表征之一是班级文化,这种文化既是以文化人又是以人为本。可以说,班级文化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创造出来的,应体现人文性与共创性。学生在课堂文化中既是体验者又是创建者。班本课程定位于学生,学生参与班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唤醒个性并塑造美好的心灵,从而有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丝韵童音”葫芦丝特色班本课程为例,谈谈如何通过课程开发来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
1.因需而生,明确方向三方齐努力,丝韵初始成。我们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该阶段的学生心理趋向稳定,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自信心不断增强并逐渐产生班级荣誉感。但另一方面,二年级学生自觉抵制诱惑的心理机制还不成熟,自觉学习的心理机制也不完善,所以必须对儿童的道德素养、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进行适当的培养与引导。葫芦丝音色柔美淡雅(好听),外形古朴淡雅(好看),吹奏易学易通(好学),结构简单轻巧(好带),价格低廉实惠(好买)。学生追求简单易学、父母喜欢快速见效、学校崇尚推陈出新……葫芦丝与这些不同需求相通相融、相互促进,显现出“五好”的特征。因此,我们经过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最终确定以葫芦丝这一中华传统民族乐器作为特色班本课程活动的媒介。我们聘请了专业教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利用家委会资源,共同拟定班本课程育人目标。
短期目标(二、三年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人熟练掌握葫芦丝这一民族乐器的演奏技能;通过学习葫芦丝、运用葫芦丝、表演葫芦丝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锻炼台前的胆量,发展多元智能,提升综合素质。
中期目标(四、五年级):亲子“助”教,编演节目的过程中传播民族文化。在教学葫芦丝的过程中我们请家长共同参与,一起感受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内涵并在过程中促进亲子交流;我们在创建特色班集体的过程中强调“音乐育人,陶冶情操”,以切实提高班集体凝聚力;我们还在练习葫芦丝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学会团结合作,创建有目标、有动力、凝聚力强的特色班级。
长期目标(六年级到长远):通过建设“丝韵童音”特色班,弘扬与传承优秀文化载体——葫芦丝,让学生从中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丽和博大精深,加强他们的自我定位和国家认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陶冶情操,从而真正实现用课程塑造学生心灵。
2.合理开发,课程做引领,丝韵记心间。我们紧密围绕课程目标,营造班级特色文化氛围,师生共同设计班歌、班训、班徽,精心布置教室,让每面墙会说话,每个角落能育人。在这样浓厚的班级文化的熏陶下,我们踏上了特色班本课程育人的快车道。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让课堂成为学生习得知识、锻炼能力、发展个性的场域,而随着国家、地方、学校的层层推动,班本课程的作用得到再次放大。多元化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智能有八种,而葫芦丝是民族乐器,吹奏者要手口结合,有利于发展八种智能中的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等。学习葫芦丝的过程将有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在锻炼儿童音乐能力的同时,又能发展多元智能。另外,学习葫芦丝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能锻炼儿童的耐心与恒心,这样就可以为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打好基础。
于是,基于一切可利用资源,我们在课程设计时遵循了以下原则:趣、练、提、排。课程体系一:基础技能训练;课程体系二:理论知识学习;课程体系三:技能提高学习;课程体系四:演练结合训练;课程体系五:能力再提升,最终形成专业课程体系、融合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的全方位覆盖。
3.实施策略,灵活多样勤练基本功,丝缕风韵,铭心刻骨。在确定了课程目标、内容和计划后,就要思考特色班本课程具体应如何开展。
活动育人:在融入育人观念时,如果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享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浸润,是德育工作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孩子们技能的不断提升,我们充分利用教师、学校、家长资源为学生们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主要通过小组内部赛、个人晋级赛特色活动进行筛选。我们评选出表现最好的选手,不仅为他们颁发奖状及特色奖章,而且让他们在每节课前轮流向同学展示,充当全班同学的小榜样。随着同学们技能水平的提高,班级中涌现了一批敢为人师的特色小老师,他们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帮带基础较弱的同学,推动班级全员都能稳步提升葫芦丝的吹奏水平。
实践育人:德育指南指出实践育人要重“体验”。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中小学实践活动基地、校外活动中心、研学旅行基地等多种实践资源,加强中小学生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为了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并加强学生的获得感,我们先后在全校周一晨会、校运会开幕式、校庆、家长开放日等重大活动中让学生代表踊跃展示葫芦丝学习成果。经过了面向全校师生的展示,学生变得更加自信了,在此基础上他们策划组织了去港口敬老院慰问演出的整台节目。在国际早教中心的舞台上,他们向小朋友和家长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演葫芦丝的孩子们一次次挑战自己,突破自我,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和家长们也收获良多。这正符合了课程目标——活动为载体,丝韵谱心章。
4.家校谱和谐,丝韵童音成。通过五年的班本课程实施,不仅学生收获良多,班级被评为中山市特级优秀班集体,我班家委会也因为活动的支持和参与被评为中山市先进家长委员会。“学生发起、教师参与、服务成长、属于班级”是构建班本课程的重要因素。班本课程目标不像国家课程三维目标那样可测化,更多则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眼光、一种情怀、一种视野、一种思维方式。丝韵童音葫芦丝课程的开发相对于传统的以“目标—成就—评价”为体系的阶梯型课程而言,学生更容易体验到参与的乐趣。这是因为班主任對葫芦丝往往也是零基础,师生之间是平等的“登山”伙伴关系,但班主任作为其中年长的、有经验的一员,在活动过程中起到导引、帮助同伴的作用,师生之间一起规划路线、一起克服困难,在相伴“登山”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成长共同体。
刘 阳 广东省中山市大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