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迅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安徽滁州,239000
网络文化是指一定群体借助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产生相对稳定的认知而形成的共同体意识和行为规范[1]。区别于掌握话题主导权的传统话语传播方式,由于性格特征、职业属性、文化程度、利益诉求等的不同,网民往往会在网络“拟态世界”中就某个或某些议题发表不同认识和看法,因与原话题的方向、观点及节奏出现差异而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网络文化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2]《大学语文》是高校传承文化、厚植爱国情怀的一个重要载体,在网络文化影响下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还需要下一番功夫。
“任何科技都不仅仅是技术,而是具备了一定社会土壤与社会意义的社会关系的外化物……具备如此深刻的社会与政治意义。”[3]在高校,网络文化表面上看来是和大众文化有别的其他文化,实质上是大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言行表达的时代印记。他们在这里可以遇见不同于大学校园的各种现象:或奋进拼搏、积极向上,或消沉悲观、不思进取。网络作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技术存在,生成了人与世界的一种新关系,日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控制形式”。通过对特定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探讨,尤其是揭露事件背后的真相,网络信息多源传播使得话题越发显得清晰可辨。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网络热词、新闻热点和讲授内容的精髓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学生喜爱的形式表达出来。
其一,网络解决了信息传递不畅和闭塞的单向传输问题,为快捷寻找学习资源提供了极大方便。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体即信息”或“媒介即人体的延伸”在当下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其二,网民对感兴趣的议题会积极踊跃地发表观点而使焦点话题呈现出立体多维,也使讨论话题得以全貌展现,为主流观点提供了多样的思考角度和全新的切入方式,这样网络文化为学生提供了文本生产的参照版本,尤其是在议题反转的情况下,避免出现教师理论讲授时的“独角戏”情况,在讲台上“复读”公式化的内容无法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其三,虽然说,网络传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线性传播,而是衍生性的裂变传播,其传播方式的多样性自然也造成了教师和学生获取信息的机会平等,为顺畅交流提供了可能。
相较于以灌输为主手段单一的传统教学,网络文化的丰富性无疑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一缕清风:用词别致、格调清新、心灵碰撞、情感共鸣是受欢迎的主要因素,如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流行语言符号,网络流行语在网络空间里获得了长足发展并日益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了强大表现力。由于它简明生动、诙谐而赋个性的特点,使得它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教师恰当地运用一些轻松、幽默的网络流行语来调节一下课堂的气氛,让学生的大脑张弛有度,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更大范围来说,网络文化的习得、运用也使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充分展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积极主动性,疏解了传统课堂被动接受的模式,起到了“以文化人”的作用。
网络可以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沟通平台,师生交流在此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比如,课前或课后老师可以将相关学习资料上传到网络空间,再如教师可以时不时地就网络上一些观点谈谈认识和看法,鼓励学生大胆留言,踊跃表达观点。为突破《大学语文》教材内容量的限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丰富的语文资源,选取优秀的古今中外名篇名家、人物事迹等让学生选择、解读、品味。既然网络文化是一个生活存在,其开放性、便捷性无疑为课堂教学平等、多元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利用此平台,通过运用和阐释各类流行语,对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间距离等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此外,对视频、动画、表情包、弹幕等的使用也会使网络构成课堂教学的交流舞台,实现了《大学语文》教学表现形式多样化的需要[4]。
网络社交新媒体的便利化和快捷性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存在着民意体现、话语权倒挂、伪“去中心化”等与其他社交手段不同的显现特点[5],是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所要面对的困境和难点,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有所了解和回应,趋利避害,利用好网络文化的优势来开展《大学语文》教学。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符号印记,反映了特定群体对某一事件的情感表达和民族意识,也是纷繁复杂的群体心理的现实观照。在实际生活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升级,对《大学语文》教学既有促进作用,也有一些弊端,如海量的教学资源可以方便学生使用,但也使得众多学生因一时无法选取到为己所用的合适信息而听之任之、敷衍了事。更让人揪心的是,网络也造成了学生文字功底不扎实、错别字连篇、口头表达不完整等现象,甚至思考都缺乏想象力。“外事不决问谷歌,内事不决问百度”,对网络查询的依赖、碎片化阅读、懒于记忆,都是影响《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最终导致大学生难以获得应有的文化底蕴与审美精神。
网络的隐匿性可以让学生整个网络行为过程完全匿名,因此增加了对个体行为控制难度的同时,网络的便捷性也为各种信息的接受或者传播提供了方便。当具有性格不同、知识水平、审美情趣有差异的学生在网络交流时,既可能因为有思想相互碰撞而擦出智慧的火花,进而萌发出积极的、先进的文化,也极有可能因理解、曲解等而出现挑战主文化的现象。此外,大学语文教师利用网络文化的水平和能力也亟待提高。当前,大学语文教师对固定教学内容能有较好的把握,对线上线下教学技术也能运用自如,但限于时间、精力,包括学校的重视程度,在应对时时更新的网络文化却经常出现力不从心、不管不问的情况,总体上呈现以劝诫为“主流”[6],也就无法注重构建触及灵魂和升华情感的教学课堂。
囿于网络文化经常脱离社会文化产生的具体情景和历史语境,对主体文化历史和内在逻辑的消解,加之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生活节奏变快,竞争力趋大,快富速富心理作祟,物质逐取标签化、精神追求符号化,导致快餐文化、网红文化备受大学生追捧,在这个“拟态”场域中尽兴狂欢。“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7]“泛娱乐化”迎合映衬了喧嚣中网民的心理,规避了对大学生人生境界的教化。
作为学习生态系统的具象发展,网络文化会促使信息转变成知识[8]。《大学语文》是一门贯穿古今中西的通识性教学学科,既包含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又涵盖哲学、政治、地理、品德等在内的多学科教学内容,同时兼具文学欣赏、人物评论和史论结合,内在的主线为:能力培育和文化修养。面对网络文化的持续发展与扩容,课堂教学要基于学生长期的知识积淀[9],教师要直面问题,假借工具为我所用,在赋能、融通、扩量和增效上下功夫。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确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作为高校教师不能束手束脚、听之任之,要正确看到网络文化,在实际教学中做到:首先,针对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特征,可以利用网络文化中丰富、广泛的教学资源,在阅读、写作既定主题的教学上,多途径多角度寻找、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设置不同类型的阅读文章,立体化地呈现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要注意对错误认知和不良倾向给予积极的引导和纠正。其次,针对网络文化直观、共享性特征,将网络文化中的视频、图片、文字、符号甚至一些真知灼见、偏见展示给学生浏览、思考,以此增加学习内容的直观性,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要注意教学资源的整合,既要全面又要精到,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精神情操。再次,针对网络文化互动性功能,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探讨,因材施教,增加亲和力,解决针对性问题,如告知学生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学习的方式方法、学生个体学习障碍及其解决办法等个性问题,以私聊方式共性难题,以话题讨论等来疏通和控制,保障文章内容的完整性和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在讲授《大学语文》过程中,首先就教学的相关主题,给学生布置一些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信息,进行内容汇总,在班级就主题背景、人物传记、故事情节等进行讨论、辨析,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情感领悟等,使《大学语文》教学的工具价值得以彰显。“课堂教学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10]可以利用相关教学平台,如超星学习通,重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实现师生实时性或者异步性的交互式对话。比如,采用WBI课件设置形式方便学生在创建的网页进行阅读的教学模式:教师设置网页,学生观看课件,带着问题自主性地选择阅读内容,养成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和提高扩展性阅读能力。在互动中,对于“雷人”语句或错误的认知要给予及时点评,解析其来龙去脉和根源,并提出正确路径或内容,不得嘲笑、歧视和模棱两可,防止出现“躺平”“佛系”或“爆红”现象。同时也要祛除网络依赖症,搞所谓的“删繁就简”“标新立异”或“连篇累册”,弱化大学语文原有的文化精髓教育,进而影响对语言文字背后精神世界的领悟和升华,启智润心、泽润心灵,促使学生人文素养显著提升。
母语文化是《大学语文》安身立命之本,那些旋律优美、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是母语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与更新,它必然得到课堂教学的重视与回应。《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将天文地理、经史子集、古迹文物、书法名画、戏曲歌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竞相纳入其中,在多元文化的叙事方式和话语权转换情境下,不能再以二维静态的、形而上学的独白式说教与青年学子对话,而须变化为三维真实、立体、全面的虚拟情境和叙事表达。如按照时间顺序挑选毛泽东诗词中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战地黄花分外香”“而今迈步从头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天翻地覆慨而慷”“乱云飞渡仍从容”,让学生寻找材料来解读诗句的含义与深意。这里既有诗词歌赋的脉络梳理,又有文言文的理解和消化,更有党史故事的概说。就教学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时可举例蒋介石和“御用笔杆子”陈布雷的一次谈话:
蒋介石:布雷先生,你觉得这首词写得如何?
陈布雷:气度不凡,真有气吞山河如虎之势,是当今诗词中难得的精品啊!
蒋介石:难道就没有不尽人意之处,譬如说音韵、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方面?
陈布雷:嗯,我细细看了看没有什么毛病,至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嘛,因为是诗词,也只能这样说了。据我所知,毛泽东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历史是非常精通的,填词作诗,算不得什么难事[11]。
对于这篇诗词,著名学者、戏剧家吴祖光在1945年11月14日给《新民报》的推荐语道:“毛润之氏能诗词似少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咏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12]如果仅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教学,无疑会使毛泽东诗词的初心智慧和伟人形象有了折扣,不能较好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诗词的政治品格、斗争精神和革命理想等,也就无法理解毛泽东的人民情怀、忘我精神和自信乐观。以文品人,以诗读史,犹如“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应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思想,给人以力量。借助于网络文化资源可呈现立体的、有温度、有情怀的典故史实,教师可鼓励学生就教学内容在网络中多角度寻找一些相关的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人物描写、经典语句等,使得学生从多个层面入手搜集材料、分析论证,增强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大学语文》需要适应新形势,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教学工作活起来。一条南京大学“你在北京的寒夜里大雪纷飞 ,我在南京的艳阳里四季如春”消息立马在网络世界里引来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一众高校争相接力改编、传唱,在全媒体的加持下得到全方位、滚动式传播,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和热捧。类似高校版的《南山南》《成都》,从传播主体来看,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会用生活化、具象化、故事化的语言感染学生,也要正视网络文化的补充作用,将特色弹幕、段子梗、表情包所体现的文化共性和个体特征因势利导,引发理性思考、触发情感共鸣。从传播形式来看,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些自媒体文章、云演艺、全息投影、数据驱动,引入虚拟现实、体感交互等,增强教学的可互动性,使“在线”和“在场”有机衔接,促使学生形成声、光、电等全方位感官体验,让《大学语文》在网络世界中寻觅到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