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分析

2023-03-02 13:48刘保玉
新课程 2023年12期
关键词:匠人工匠中职

文| 刘保玉

中职教育要竭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主义学习生活风尚,推动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为此,教师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一)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

“大而不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特征,要想提高国内制造业发展的质量,我国必须以创新精神为基础,工匠精神则是驱动技术创新的动力。工匠精神不仅仅是要传承传统中好的地方,还要勇于挑战,勇于创新,不畏艰辛,在平凡中创造出卓越的成就,这是匠人的最高品质[1]。

当今的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充满梦想,勇于挑战自身,有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他们的信念、精神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将企业家精神融入学生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发展、不断进取,培养创新思维,追求卓越、完美的工作态度,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扎实的人才资源。

(二)培养工匠精神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正处于一个充满挑战的“拔节孕穗期”,他们正在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他们职业发展道路上最关键的一步。学生建立科学的劳务观、选择观和发展观,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工作表现、价值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2]。

学生择业观虽然热情上进,但也面临劳动价值理念虚化和削弱的情况,表现为:一部分毕业生缺少勤劳管理意识,对劳动创造价值的认知日益模糊;一部分毕业生缺少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缺少艰苦奋斗精神,普遍存在不愿当员工、不愿去公司、不愿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情况,没有恒心去努力完成学习目标。受个人主义、分享社会主义、泛娱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毕业生既缺乏责任感和正确的事业规划,也缺乏正确的职位成长目标以及奉献精神。在当今社会快速变革的互联网时代,求职者往往会更加看重工作单位的性质、薪酬、福利等因素,但是由于自身现状和人生境界的限制,有些毕业生在这个时代新业态新劳动观认定上存有较大差异。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应该发扬匠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敢吃苦,扎根基层,为理想信念不断去拼搏、去奋斗,并且要刻苦钻研,以求获得更好的成长机会。学生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不仅可以为自身的职业成长抓住更多的机会,还可以为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奉献一分力量。

因此,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紧贴实际、贴近学生,解答他们的疑惑,积极引导他们,以大国工匠精神激励他们勇于挑战,成为21 世纪的奋斗者和拼搏者;引领中职毕业生建立家国情怀,将完成自身抱负纳入促进祖国繁荣、民族富强的宏伟抱负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不平凡的事情,把自身打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中国劳动者,为完成中华民族辉煌的中国梦而拼搏奋进、无私奉献。为此,中职学校要致力于培育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学生。

(三)传承大师文化精神是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中职学校是发扬工匠精神的重要场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教师对发扬工匠精神的认识不足,对工匠精神教育理论缺乏深入的研究,使得对学生的工匠精神教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无法得到有效推进。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支柱,它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与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悖。因此,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当加强工匠精神的育人功能,将其融入教学课堂[3]。

中职学校应当积极担负起劳务教育工作的核心职责,充分发挥自身在劳务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职业院校首先应当进行劳务奉献精神、劳动模范奉献精神、工匠奉献精神的专项培养;其次职业院校还应当将劳务教育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重点强调创新创业,引领学员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把握必需的劳务专业技能是21 世纪中国工匠精神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力和劳动精神,让他们能够深入一线,培养出一批充满活力、充满梦想、充满知识、充满创新奉献精神的学生群体,为社会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二、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方法

在中职思政课中,工匠精神应该被科学地融入教学内容,而不是简单地替代“植入”或其他内容。这需要我们把握好整体与重点的关系,并遵循每门教材的学科属性、认知特征和教学功用。在思想政治课中,教师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即将工匠精神的内容完整地融入教材体系中,避免孤立、割裂和碎片化。同时,教师也应该依据每门教材的学科属性、认知特点、教学功用和教学目的,针对性地强调某一价值问题,以便更好地传授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应当被融入中职思政课程中,以便从不同的视角深入探讨工匠精神,使之成为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方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要课程应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经验,深入探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我国工匠文化精髓的重大思考,以此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这一理论。“践行新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一节强调,要坚信技术创新是引导企业蓬勃发展的首要力量,人才培养是关键资源,弘扬匠人文化精髓,组建高技术团队,促进我国高质量快速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强国,这是当今时代的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一节讲述了我国从贫穷落后到工业蓬勃发展的历史,展示了中国工人阶级不断奋斗、开放、创新的精神,也是中国工匠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匠人奉献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意识形态,它为实现“中国梦”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但具备深刻的理论和文化源头,更具备坚强的实践根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应以中国历史和发展为基础,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发展血脉,深入探讨匠人精神如何塑造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文化,如何推进全球社会发展的进步,如何促进我们新兴制造业大国的发展,以及如何助力我国实现加速崛起。通过对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匠人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种敬业精神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一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工匠精神,教师应该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解读它,以此来加强学生对这种敬业精神的认识和传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教材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劳工意识形态,以及劳工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如何推动人际关系的变化。透过对劳工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工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来认识自我,在努力中感受到快乐。深入探讨了匠人精神与劳模精神的本质区别,并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阐明了它们在产生机制、标准、历史背景、职业基础等层面的不同,同时也指出了它们在文化传统、价值导向、实践等层面的共同点。在新时代,任何人都应该尊重劳动,让匠人在劳作中创造价值,获得快乐,反对否决劳动创造价值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价值观的辩证性,以及继承、发展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旨在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观,以及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深入探讨新时期我国企业的文化精髓,它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时代发展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完美结合,有着极强的实践意义和时代感。在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新时期,大国企业家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他们以坚持不懈的奋斗、敢于创新的精神,把精益求精的专业技术奉献精神、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开拓创新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使之成为我党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表现。教师通过深入的理论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贡献”“平凡孕育伟大”的价值观,增强对传统匠人精神的认同感,激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其对国家工匠精神的传承。在择业的关键期,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职业,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实现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一)将中国工匠文化精神融于理论课实际教学活动

通过“发扬匠人奉献精神,造就出彩生命”为主体的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拓展和深入理论知识教育,并通过讲课比赛、微电影比赛、专题研讨、情景剧等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奉献精神深入人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它的价值。根据思政课的具体情况和学员实际情况,学校可以利用办学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开展多种校外实践活动,如企业家走访、企业参观、社会调查等,让他们更好地认识新时期产业工人的生活,体会我国经济发展的契机,体会“一带一路”工程产生的巨大影响,让劳动成为他们的人生信条,让他们更加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二)将工匠精神融入各种课程,以发挥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协同作用

为了培育真正的适应社会需求、具备良好的应用能力和企业发展精力的人才,“匠人文化精髓融入思政课程的实施方案”旨在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强化理论课教师与其他相关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将课堂教学与专业知识学习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匠人文化的精髓,在磨炼意志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进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养,实现发展目标。

(三)将匠人创新精神纳入校园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在传统民族文化中,匠人精神一直备受尊重和推崇。鲁班雕刻木头成凤凰、庖丁解牛的事迹广为流传,他们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历史中熠熠生辉。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两弹一星”和“铁人精神”都体现了对匠人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自新时期至今,一批勤奋好学、精益求精的匠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涌现,他们的精神也在不断丰富和提升。步入21 世纪,载人航天技术获得的伟大成果,以及高速铁路、大客机等的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建造,都离不开匠人精神的支撑。为了打造浓厚的匠人文化环境,学校可以打造一条匠人文化长廊、一座国家匠人美术馆、一个VR 匠人素材库以及一座国家匠人雕像。我们还要努力构建宣传攻势,以校内报刊、广播电台、学院官微等网络平台为媒介,进行思想宣传、舆论引导、榜样激励,让学生崇尚严格认真、精益求精的生活方式,让匠心变成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从而使学习、实践、思考和行动相结合。

(四)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教育,培养学生的匠人奉献精神和创造力

中职专业协会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舞台,是他们走向社会的基础。通过协会活动,学生可以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并在自己的管理和学习中体会工匠精神的含义。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App 等网络平台,传递工匠精神的感人故事,加强示范引领,发挥朋辈群体的影响力,引导学生树立匠心。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走出公司,深入社区,在实践中学习,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体会和践行匠人奉献精神。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工匠精神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精神,它需要学生严格要求自身,不断完善,敢于革新。职业教育是中职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他们是新型劳动者,是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推动力,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和接班人。中职学生应该积极弘扬工匠精神,这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猜你喜欢
匠人工匠中职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青年匠人
旗袍匠人:坚守与传承
汽车匠人
工匠赞
“神级”匠人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