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敖晓玲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明确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好青年的四个标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以此作为时代新人的重要品质。
无论是“五育”融合的教育,还是好青年的培养,学校教育、课程建设任重道远。那么课程建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课程实践性。“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需要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中,优化育人环境,构建育人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应构建可操作的、易操作的实践课程。劳动竞赛、体育竞技、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研学旅行、学科文化活动等都应基于校情、基于师情、基于生情,这样才会让“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落地、落实。
课程多元性。课程建设应关注“生本”,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结合学生个性多样化、兴趣多元化,打造多元化课程,创设多元化情境,切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育人育心,助力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学有所获,实现学生个人最优成长和优质发展。
课程实用性。实用是硬道理。所有的假、大、空及形式主义的“形象工程”是不合适的、不实用的,课程设置一定要避免走入为课程而课程的误区。学生真正喜欢的、真正适合学生成长的、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才是实用的、有效的、高效的。
课程新颖性。新颖即要有创意。有创意的设计能令人耳目一新,让人提高兴趣。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创意,震撼了世界,惊艳了岁月。这对学校课程建设具有很好的启发。不同的学科,基于其学科特色,创设富有灵性、充满生气的案例,必定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程融合性。“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决定了课程构建需从整体出发,实现课程的整合与融合。STEA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超学科教育概念就颇受关注和重视。跨越学科的界限能让各领域全面发展和提高。基于此,课程建设需要充分进行跨学科的场景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问题解决和合作能力,获得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课程时代性。我们培育的学生是需要奏响时代最强音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因而课程构建应与时俱进,旋律正、站位高、格局大、面貌新。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思想大旗,助培根铸魂。厚植家国情怀,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要关注现实,树立人地和谐共生理念。
当然,课程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但一旦找准了口子,做出了样子,就容易创出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