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个体情感温度 创建班级情感文明

2023-03-02 02:33许姗姗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感受力学习力

许姗姗

摘要:关注个体情感温度,创建班级情感文明,是班级管理的关键环节。从内部归因看,班主任应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力,获得成就感;从外部归因看,班主任应帮助学生激发生长力,获得信任感;从情感归因看,班主任应帮助学生增加感受力,获得幸福感。通过这些举措,培养学生健全而美好的情感能力,助力学生健康长远发展。

关键词:情感文明;学习力;生长力;感受力

进入新时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以教育人学的思考向度来作为培育人的基本底色,重視情感教育,创建情感文明,对于学生个体与班集体都是至关重要的。

情感教育为个体发展创造良好的情感文化氛围,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将学生的交往、信念、尊敬、快乐、爱和互助等情绪情感汇合在一起,促成学生产生一种情感的美丽,即情感文明。这种情感文明会构成班级整体性的、弥漫性的文化氛围,是班集体建设重要的内质性精神文化条件。对于高中毕业年级而言,情感文明的培养应着力于哪些方面?换言之,高三年级学生存在的情感问题有哪些呢?从内部归因来看,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多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或多或少地充斥挫败感,缺少成就感;从外部归因来看,在高三冲刺阶段,让班集体对学生产生正向的能量,让学生在集体中产生归属感、依赖感,让每个学生对家庭都能感受到信任感与安全感;从情感归因来看,高三学生渐趋成熟,具备幸福感、审美感等情感能力是个体长久发展的应有之义。基于这三方面的归因,育人者应该运用不同的教育手段,通过不同的方式策略,培养学生健全而美好的情感能力。

一、内部归因:提升学习力,获得成就感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教育首先要培养的要素就是学习力。学习力包含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纵览高中三年,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和学段特点,我们将每个阶段的学习力培养目标进行了界定。其中,高一年级的目标是学习动力自觉,确立较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持久而内发的学习动力;高二年级的目标是学习毅力自省,培养自强奋进的学习品格;高三年级的目标是学习能力自立,提升学习能力,获得学习成就。

在高三年级,学生具备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升学,与其他年级相比,经历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份学习动力是否强大且持久,与学习目标有非常大的关系。当理想大学作为“灯塔”和“指明灯”试图照亮学生前行之路时,往往也会因其过于高远而失去了具体指导性。这便要求学生具备将学习目标具体化的能力。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不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在毕业年级都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人一册的“成长档案”,让学习目标可衡量、可达成,有时限,有关联。如号召“每天解决一个小问题”,以“小问题”的日积月累给予学生厚积薄发的可能;建立“一周成长目标拼图”,以“小目标”的实时反馈给予学生即时成就感的获得;建立“每月任务完成清单”,通过对每月综合素质拓展活动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更好地为当下服务。

除了用精准的学习目标助推学生学习力获得外,还应构建学习共同体,让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将学生的个性特点、合作意愿、情感取向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都纳入科学分组的考量指标和基础依据。在学习共同体内部开展兴趣活动,如小组共读《红楼梦》等。在线上学习期间,小组之间利用团体合作,实施具有本组特色的读书实践计划;或是在小组内同伴陪伴的氛围中,开展“云晚自习”活动等。同伴的陪伴更容易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笔者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些艺术特长生,他们在备战艺考的过程中非常愿意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感兴趣领域的学习心得,如编导类学生讲述“现实与暖阳之地——电影欣赏”;美术特长生讲述“照相构图指南”;音乐类特长生讲述“音乐诗词大赏”。在班会中班主任可以创建这样的平台,为学生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外部归因:激发生长力获得信任感

在高三毕业年级,学生面临多重压力。此时学生的外部环境若能变负荷的压力为支持的底气,那么自然会更容易激发学生正向的情绪与能量。事实上,外部环境——班级、家庭与学校,每一方都会支持学生,但什么面貌的支持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感知、发现并理解、获得呢?笔者认为,让“家庭—学校—社会”这一有机生态整体保持生长力,打造出同频共振的生长性,方能帮助学生获得充足的信任感、依赖感、归属感与安全感。

“家庭—学校—社会”这一生态土壤要随着学生的生长共生长,不断给予他们新的能量。这反映在外部氛围及班级文化营造上,就是要创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存在感的环境。要基于目标认同构建班级的思想文化。如在高三启动仪式上,每个班级演唱自选歌曲。这时,如果班级学生有意愿、有想法来创作自己的班歌,那么育人者就应善用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对于班级文化特色的思考,建立共同愿景。笔者所带的班级学生非常重视班歌《咫尺天空》创作,学生自己作词作曲,歌词中尽是学校、班级生活的具体场景,这样能为班级成员留下温馨的回忆。除此之外,班级特色活动还可以有集体生日会、班级纪念日、零食日、大合照等,通过小小的仪式感来增进班级“软文化”的建设。

在打造成长共同体的过程中,尤为注意的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家庭关系。教师对学生热情、尊重、信任,学生对教师敬重、爱戴,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归属感的基石,教师的鼓励与引导是学生获取安全感和稳定感的重要源泉。教师要以全纳的思想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平等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与事务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建立“学生情感台账”的方式,与每个家庭定期沟通,或定期召开“三方”茶话会,帮助家长关注到孩子的状态。

当然,成长共同体中不仅有学校、家庭,还有社会环境。虽然班级生活发生在学校这一特殊场域中,其背后却是每个学生所经历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因此,在育人过程中,要做到“家庭—学校—社会”多形态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获得归属感与信任感。比如,班级可以借助社会上的大事,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自己与时代、社会同频共振的生长性(见下页表1)。

三、情感归因:增加感受力,获得幸福感

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同理心,从而建构起幸福感、审美感等情感能力是个体长久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在备考生活中开辟宽广心灵世界的有效路径。而感受力的培养需要班集体提供契机。班级可以利用班会组织开展一些活动,给学生提供机会感受生活中的“小幸福”,从而用积极感受世界的态度支撑学习生活。

线上学习期间,笔者开展了“月亮与六便士——照片、三行诗创作大赏”的主题班会。借助每个人手机中的照片,通过拟写三行詩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与满足,养成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眼睛和心灵。班会课的流程是:教师先示范,分享自己近来拍摄的一张照片,讲出背后的生活小事,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建议;学生再分享自己近来拍摄的照片,并为其配一首三行诗。最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创作的三行诗的照片,听创作者讲述故事。

学生分享的照片各异,有人分享自己拍摄的所有卷子、习题的照片,并配诗“故纸堆中苦作乐/黑白格上/文字无言”;有人分享自己拍摄的家中的向日葵花,并配诗“抬头低首间/突然发现/太阳就在我身边”;有人分享自己拍摄的邻居家窗台上的玩偶,并配诗“当年岁逐日增长/当生活趋于平淡/要记得曾经的可爱”……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发现原来日常的生活小事也值得欣赏和记录,从而以积极和审美的态度去看待生活的每一天。

班主任可以用书信的形式来潜移默化地濡染学生心灵,增强他们的感受力。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了“素笺尺素——班级书信漂流瓶活动”,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等主体之间,用写信、续信、读信、悟信、回信、送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心灵感知,增加同理心、感受力,通过文字的力量连接学生、教师和家长。有了感受力、同理心,品味幸福感,才有可能创造幸福感。在班级中,同样需要一些契机来创造幸福感。笔者在年末总结时开展“感谢与你同路同行”活动,让学生挖掘同伴身上的优点,学会尊重与欣赏他人,营造和谐温暖的班级氛围。

在基于生命视角的自我生长型班集体中,既包括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体的自我生长,也包括由一个个彼此有关联的,有自身独特生命形态特征的生命整体,即班集体的更新生长。班主任要感知学生个体的情感温度,构建班集体的情感文明,让情感润泽生命的成长,从而凝结成集体的力量,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地找寻自我价值,为成长赋能。

参考文献:

[1]朱小蔓.班集体教育漫谈:情感关怀的视角[J].班主任,2017(3).

[2]胡谢芳.浅谈班集体建设中的情感关怀[J].中学课程辅导,2020(10).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感受力学习力
卷首语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浅析演员必不可少的创作素质——感受力
桑塔格的“新感受力”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习力的论证研究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培养感受力 提升写作效率的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