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柳(重庆大学)
社恐内心活动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人际交流不可避免。但对于“社恐”们来说,却显得有几分棘手,他们踌躇着,犹豫着,却始终开不了口。
“社恐”原指心理学中的社交焦虑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又名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这是一种对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焦虑的精神类疾病。
现今部分年轻人的“社恐”或尚未完全上升到病理的层面,他们给自己贴上“社恐”的标签,往往是想表达自己不擅长人际交往或害怕社交场合,会主动回避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其中带着几分自嘲和反抗的意味。
对于小李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让他头疼的节日,这意味着他得面对同学聚会、家庭聚餐等交流场合,在接到邀约之后,他会设想与各位同学聊天时的话题:“这位同学好久不见了,我不知道应该聊些什么啊”“那位同学自己创业了,好羡慕啊,但我更不知道应该聊什么”。于是在发现自己“无话可聊”后,并不擅长交际的他选择了拒绝出席。
“每次的聚会我都拒绝了,久而久之同学们看到我每次都拒绝邀约,他们聚会时也不再喊我了。”这份“遗忘”对小李来说,是一种解脱。
而总有些场合,在新年时不得不面对。
坐在年夜饭桌前,小李的内心极为不平静。电视里的春晚正红红火火地上演着,热气腾腾的各色菜肴在饭桌上整齐摆放,一大家子紧凑地坐在一块儿,席间长辈们热情地关心起小李的生活。
小李抬起头,碰上长辈的目光,心跳加速了几分,赶紧移走视线,用“还好”“差不多”这样的词语对付着。问到答不上来的问题,小李往往抿抿嘴,一笑而过,再端起酒杯敬上一杯酒,说些诸如“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的吉祥话,那些尴尬似乎都被淹没在酒里了。其实,每当听到大家你一嘴我一嘴地讨论着自己时,小李都会异常紧张。再后来,为了躲开这些避无可避的交流,减少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小李在春节时都会选择去外地旅游。
逃避总是有原因的,除了担心自身不善交际,小李更害怕寒暄背后传递的压力。“过年的饭桌上常常会听到长辈给年轻人设定目标,比如成家时间、工作收入等。自己听了会有点压力,感觉自己做不到。”小李这样说。
对于景语而言,即使没有社会期待带来的压力,春节时的亲戚聚会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凡春节时一提到要去探望亲戚,景语都会比较抗拒,在心中默默呼喊:“别拉我去,救命!”
过年时,景语坐父母的车一路颠簸回到老家,一进门就看见亲戚们正围坐一桌,热闹地唠着家常。面对许久未见的亲戚,景语想跟长辈问好,但心却怦怦直跳,紧张得手心冒汗。她张了张口,话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而且,景语还记不太清楚亲戚们的辈分和称呼,担心叫错了闹笑话。于是,她只好呆呆地站着,茫然无措,最终在妈妈的引导下,怯生生地向亲戚们一一问好。
收红包环节也让景语不知如何应对。拜年时,长辈笑盈盈地拿出红包塞给景语,但是收下红包好像没那么简单。
一个小小的红包,引发的是一场大人之间的拉扯大战,大人们互相说着客套话,推搡着把红包让来让去,“太客气了,心意到了就行”“你不要这个红包就是不给我面子”……诸如此类的话在景语耳边打转,她站在一旁,感觉收下也不是,退回去也不对。
当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景语感觉好像一下子站在了聚光灯下,完全不敢开口说话,于是她涨红了脸,停在原地。“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我不要红包了,你们让我走吧。”
近几年春节,线上拜年开始流行。“线上拜年简单轻松很多,不用面对面,压力会比较小。而且如果是发短信拜年的话,不用太担心说错话。”景语会提前组织好语言,在新年到来时一一发给亲戚们,再配上“新年快乐”的可爱表情包,就好像代表自己在长辈面前拜年。线上拜年让景语不再那么害怕新年时与他人的交流,表达也更加自如了。
但对于小陈而言,他却不得不接受线上拜年带来的新挑战——视频拜年。并未实际到场,只是身体“虚拟在场”的视频拜年,却让小陈的紧张程度翻倍了,“线下见面时,还可以时不时地看向其他地方,或是假借吃东西微微低头,而视频拜年的话,总感觉要被迫和对方互相注视。”小陈就算提前打好了腹稿,可是一迎上视频里亲戚的目光,就好像短暂性失忆了,瞬间忘了自己该说什么,开口交流时总显得有几分吞吞吐吐。
亲戚间的不熟络,以及代沟带来的共同话题的匮乏,让一对一的视频聊天时不时冷场,短暂的沉默似乎被无限拉长,小陈下意识地转移了下视线,再转回来的时候却觉得更尴尬了。
社恐人士希望在春节时可以不慌不忙地起床,完成日常琐碎的小事,再和最亲近的人一起吃顿热腾腾的饭……他们的春节不需要那么热闹非凡,平静和安心已是他们对春节最美好的期待。
在社恐人士眼里,春节时的频繁交流总是让他们压力倍增。尴尬、回避、不知所措,是他们面对人际交流时最普遍的反应。
出于对现实情境的恐惧,有的人在春节选择利用网络寻找“庇护所”。
有846个QQ好友的小许,在现实中保持着独来独往的风格。他习惯拿着手机低着头走路,在路上如果遇见熟人,他也不敢主动打招呼,大多数时候是抬起头,瞥一眼,便匆匆走过。春节去亲戚家做客时,小许常常礼貌地打完招呼就找一个角落坐下,静静地等待聚会结束。如果亲戚主动提问,他会一边腼腆地用最简略的话语回答,一边一粒一粒地剥着桌上的花生掩饰局促不安。
线上的小许则没有那么拘谨,春节期间,他常常活跃在各个群聊中,和“网络邻居”分享身边新鲜事儿,聊聊今年春节哪儿又下起了大雪、哪儿的过年习俗最有意思……
除夕夜,比起和亲戚们唠家常,小许更愿意和好友在线上同步吐槽春晚,在朋友圈分享某位明星春晚同款卫衣的淘宝链接……
零点时分,小许的手机开始频繁地震动,微信群里的红包和虚拟烟花在不断刷屏,身处各地的好友发来的祝福消息频频弹出,新年的气氛在线上被烘托得十分热烈。那一刻的小许觉得,自己好像是真正过年了。
在网络世界,平日里无法开口说出的话,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轻松表达,因为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和动作,也省去了不少担心,小许能自然地与好友交流,这让他找到了情感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