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 重温

2023-04-06 09:00:46黄小桐北京语言大学
大学生 2023年2期
关键词:助词吃货基金

文/黄小桐(北京语言大学)

2022年最后一天,伴随着街道上人们的欢呼声,2023年就这样拉下了帷幕。这一年,说好也不好,说坏也不坏,道阻且长的学业、“相爱相杀”的家人……正是这些经历,构成了专属于我的、独特的2022。

感情:吵吵闹闹到安静深沉

在我的身边,有一个奇异现象,不管是我的舍友、同学,还是好朋友,大家目前都在“脱单大道”上徘徊。但我说的这些人里面,不包括我的男朋友。

我跟这厮是初中同学,我们俩经常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恨不得吵个你死我活,直到大学期间才有了超越“辩友”的感情,最后决定在一起。大学的时候,我们是异地恋,每天打打电话、聊聊视频以供消遣。自从成了研究生,这段异地恋被画上句点,我们吵架的频率大大下降,聊天和电话时间也有所减少,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变成了研一的学生。每天我要么作报告,要么找资料,要么看书,有时候没空理他,“好、嗯、这?”成了我的惯用语,这厮还抱怨我回他消息态度冷冰冰、凶巴巴,搞得我有点小愧疚。不过他每天也在跑数据、写论文,互不相伴的时候我们也都在充实地生活着。

这并不是说我们之间的感情变质了,而是相处方式随着环境而变化,现在我们都有繁重的任务在身,自然不似以前那般自由自在,可以不限时长煲电话煲。好在,周末的时间是自己的,我们就出去游玩,美其名曰“放松大脑,活跃身心”。要知道,以前我可是个“宅宿战士”,宿舍待着多香,喝杯小奶茶、吃点小外卖、看个小电影,多快乐。这厮说,人不能总在屋子里待着,要多出来走走,听听小鸟叫,亲近大自然。好吧,这话也不无道理。我们就去公园,里面人来人往、各花有各花香,他就这样牵着我,从白天走到黄昏,有时候清风会吹来美丽的晚霞,这样简单的美好也引得我们欢呼。

但是我有个坏习惯,作为吃货,在选择餐厅的时候,我就像“小孩儿脸——说变就变”,嘴上说着需要他来拿个主意,最后还是按我想吃的来。他倒也不在意,毕竟他不是个吃货,不懂吃货们对美食的坚定和难以抉择。他有个好性格,不怎么生气,也没有太多负面情绪,而我时不时会气鼓鼓地向他吐槽点什么。“生气给魔鬼留机会,不生气啦!”然后他会给我唱个歌,或者表演个小才艺,刚才还在生的气,马上就烟消云散了。有时候我难过纠结,他也会来开导我,“人生在世嘛,快乐最重要!”这豁达的价值观,也或多或少影响了我,导致我现在快变成资深的“佛系青年”了。

这一年,我们的感情变得更柔和,不说坚不可摧,就像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平静而深沉。这面湖,可能偶尔会有波纹皱起,但也会有赤诚的岛屿永远接应。

学业:轻舟待过万重山

无关痛痒的大四下结束后,我步入了研究生涯。在我的想象中,我应该是被邀参加学术论坛、发表顶级c刊、每周组会舌战群儒的研究生一枚,但是现实却浇了我一盆冷水。我有一大堆的书和论文要看,无边无际的发表要做,什么学术会议、顶级期刊,根本跟我没有半毛钱关系,这一切都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导师给了我几本书,语重心长地叮嘱我道:“小桐呀,这都是打基础的语法书,你一定要反复地读,弄懂弄会,打好基础。”本来以为自己考研时看的语法书已经够了,结果翻开书一看,以前未曾注意过的小小语法点,竟然有这么多种不同的见解,每类学者的看法都不无道理。比如我学的专业是韩语研究,之前我简单看过的韩语叙述格助词,以前看过的书里面简单把它定义为叙述格助词,我也就顺着将其理解,因为它相当于在叙述前述内容,所以叫“叙述格助词”。但是在这本新的语法书里我却发现,还有各类学者将其看作依存形容词、功能形容词、指定词、接尾词或者主格助词……每个学者的说法也都不无道理,我想起课堂上老师第一节课时曾说,学界中不同的观点,无所谓谁对谁错,大家都是基于自己的研究而提出的,在这些观点中,你要立足于一个,展开自己的研究。这时,我才更深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这半年也看了很多语言学相关论文,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算是半只脚迈进了学术大门,可是若要让我提起笔去写点什么,抑或是系统地讲解某一知识点,我却感觉自己还是个十足的门外汉,想来还是自己能力不够,才疏学浅。但是“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起初是因为对语言学的喜欢和向往,那么既然踏上了,断无遇难则退的道理。我收起了从前那些,一进研一就要发刊的不切实际想法,开始认真打学术基础。看论文——总结——汇报,看书籍——对比——总结——内化。有时候想开拓新的思路,我就去看最新的核心刊文,学习现在研究领域中,可参考的新旁支、新方向,或旁听相关学术会议、论坛,听着大牛学者和前辈们各抒己见。其中,从“类型论”的角度来对比中韩某一类单词的异同,这个角度吸引了我的兴趣,也为我提供了研究的新视角,老师也表示这类论文值得参考。看完这些,深觉自己现在所学只是冰山一角,往后还需不断深耕。在漫长的学术之路上,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理财:尝试一下就好

2022年初我购买了第一笔理财基金,量不多,当时小白一个,看到网上的广告,和周围人基金成功的经历,我也蠢蠢欲动,开始单纯跟风买。我选取的方法很简单:追涨。也就是看该基金近3个月和近一个月的涨跌情况,只要是平稳涨、略有小跌幅波动的就放入备选,最后从中选取了一个。可真的事与愿违,买入后起色不大,几个月的收益率也就几个点。小小碎银,每天惹得我直发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到处山重水复,偶有柳暗花明。男朋友说,你这是有沾染不良作风的趋向。就像抓娃娃时,明明知道自己抓不到,却还是要买一筐游戏币,直到最后血本无归才可罢休,郁郁寡欢。

我觉得自己总会被幸运之神眷顾,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学习一些购买基金的经验,比如在合适时间段购买一些民用刚需类的基金,一般到秋冬持仓酒类和煤炭基金,疫情缓和了持仓医药基金等。再比如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前两年国家大力推行新能源和光伏产业,那时投资理财的人应该不陌生,这两类产业的基金可谓是连涨几十天,闭着眼买都行,有些新发基金3个月时间收益翻一番。不得不说,我按着这个方法买过相关基金,确实尝到了甜头,卖出收益率15%~20%左右,因为我当初摸清大概形势时已经快到高位了,感觉有下降趋势就及时卖出。

尝到甜头后胆子就大起来了,在软件大力推行基金活动时,我根据自身经验以及参考一些明星经理的掌管基金,一口气购买了七八类基金,静待好运到来。但是,就是这一次深入泥潭。买后不过几天,基金就绿油油一大片,而且持续了好多天,当时告诫自己小跌罢了,心里一直期待着回涨,也确实随着时间推移收益由负转正。但终于有一天,一夜之间股市狂跌,带着基金也大跌,持有基金总收益率直接转负。其实这是一种信号,可能卖出及时止损是最合理的,但是赌徒心理催促着自己再等等,可能过段时间又涨回来了,现在卖出真就被割韭菜了。这一等就是好几个月,这个过程中涨跌不断,但总体还是呈现下降趋势。现在我也真是骑虎难下,卖也不是不卖也不是。

这一年的理财经验使我明白,投资理财我确实玩不转,就算跟风所谓大牛、金牌经理的基金,也是一天一个样儿,辛辛苦苦几个月的收益可能几天跌完。所以我也调整了心态,投资理财,投的理的一定是闲钱,而且不要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但是也不能太分散。同时要能做到及时止损和盈利时及时收手,不要被高额收益率蒙蔽了双眼,因为高收益一定伴有更高的风险。

猜你喜欢
助词吃货基金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日语中的“强调”表达研究——以助词为中心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长江丛刊(2018年6期)2018-11-14 16:42:08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有一种病叫“吃货症”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27:13
“吃货”的奖赏
“吃货”的奖赏
吃货笑点多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