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丽云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越发深入进行的大前提下,生涯规划已经成为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带动生涯教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果。在此过程中,家庭教育对生涯教育的具体实现过程而言属于重要抓手之一,需要保持高度的关注与重视。考虑到家庭教育对生涯教育的教育效率及效果而言十分关键,需要切实为学生家长提供生涯教育指导,助其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落实和开展,从家校共育的崭新视角出发,为学生获得可持续、长效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必要性基础。为此,如何更加切实深入地把握和了解生涯教育以及家庭教育背景下的生涯教育,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采取有效策略确保学生家长可以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开展生涯教育,逐渐成为确保生涯教育取得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家庭教育;生涯教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3)02-0048-04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背景下,生涯教育已经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从业者的关注与重视,视其为必修课程之一,进行具体的探索与实践。对生涯教育的具体实现过程而言,不仅需要学校及教师的参与及探索,更需要学生家长切实重视,并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予以开展和落实,以便确保生涯教育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效率及教育效果。参考以往的生涯教育实践经验可知生涯教育需要家庭、社区和社会众多主体参与其中,以便确保生涯教育可以发挥较为可观的积极促进作用,尤其是家庭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需要以此为抓手提高既有的生涯教育效率及教育效果。
1.生涯教育开展现状
结合既有的生涯教育相关研究及实践不难发现,生涯教育仍然留有较为充足的改进和提升空间,需要面对和解决诸多问题。具体而言,很多学生此前并未接触过生涯的概念,更并未形成生涯意识。部分学生既不了解生涯的定义,也无法理解生涯规划的价值和意义。与此同时,部分学生认为生涯规划距离自身仍然较为遥远,无心接受与之相关的知识,更不会相应地形成生涯规划。受到上述状况影响,学生在校接受生涯教育时普遍缺乏参与兴趣和参与意愿,对生涯教育及其倡导的生涯规划并不重视。尤其是在课业压力和考试成绩仍然较为关键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在接受生涯教育的过程中较为松懈,并未切实保持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生涯教育方面能力较为不足,无法解决在生涯规划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问题,也就无法基于生涯教育做出契合自身发展状况的选择。不仅如此,很多学校及教师开展生涯教育时还会采用较为枯燥的讲解方式,既无法为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生涯体验,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意愿。
2.家庭教育中的生涯教育
究其根本,所有学生的生涯均源自家庭,最初接受生涯教育的地点便是家庭,同时最根本的生涯发展影响力也出自家庭,为学生的个人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格外强烈,尤其是在未成年学生针对自身生涯进行规划时,甚至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在开展生涯教育时,需要确保生涯教育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充足的体现,以确保生涯教育的整体开展效率及效果。为确保家庭教育中的生涯教育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需要先从在家庭教育中开展生涯教育的现状以及方向性等角度出发,更加深入地把握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开展落实生涯教育。
(1)在家庭教育中开展生涯教育的现状
当前受限于多方面客观影响要素,生涯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较为不足,甚至会是缺位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家长在具体的家庭生活中可以通过自身表现为学生的生涯选择及其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很少会有家长有意识地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同步进行生涯教育。很多学生家长仍然停留于只关注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和表现,对此外的成长与发展普遍缺乏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家长认为生涯教育应当在学生成年之后进行,并未切实就学生当前的成长与发展树立正确的生涯教育理念。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学生与其家长交流较少,接受的家庭教育较为有限,更是很难为生涯教育的存在預留空间。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学生家长虽然对生涯教育引起了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但是并未深入把握学生在各种能力方面的实际表现,无法针对性地开展生涯教育。考虑到在家庭教育中开展生涯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以及生涯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表现存在不足,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确保和改善。
(2)在家庭教育中开展生涯教育的方向性
为求更加切实地在家庭教育中落实和开展生涯教育,学生家长应当先深入地认识生涯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然后以此为基础明确地把控落实和开展生涯教育的具体方向性,才可以切实地确保生涯教育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切实体现。具体而言,家长需要发挥教育及教导作用,需要保持最基础的尊重,还需要确保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以便切实地在家庭教育中开展和实践生涯教育。
第一,发挥教育及引导作用。
对学生而言,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属于模仿和学习最多的对象。因而在家庭教育中开展生涯教育时,学生家长需要先在生涯教育方面做出良好的示范,然后才可以发挥教育及引导作用,为生涯教育的实际有效进行赋能。为此,家长应当严格地进行自我约束,在家庭生活及家庭教育过程中谨言慎行,在生涯规划方面做出良好的表率。考虑到学生会本能地模仿和学习家长的言行举止,学生家长在生涯规划方面做出问题表现将会为学生带来较为显著的不利影响,需要学生家长在生涯规划方面从严进行自我约束,以便引导学生做出良好的生涯规划及人生选择。在家庭教育进行过程中开展落实生涯教育时,学生家长只有切实地在生涯规划方面做出表率,才可以在充足说服力的有力支撑下进行生涯教育,进而发挥教育及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在接受生涯教育的过程中做出契合自身实际的生涯规划。
第二,保持最基础的尊重。
很多学生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时会采取较为高压的态度,面向学生灌输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及意识,不仅会影响到家庭教育的实际进行效率及效果表现,还会对学生接受家庭教育造成较为显著的阻碍。在某种意义上,学生家长同时具备家长和教师两层身份,在学生教育方面发挥着较为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在很多学生家长习惯性地采用封建式高压态度进行家庭教育的情况下,融合其中的生涯教育所能实现的教育效率及效果也就难以保证,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到学生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意愿。因此,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开展和落实生涯教育时,学生家长应当保持最基础的尊重,视学生为独立的个体,通过平等的对谈与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接受融合于家庭教育的生涯教育,以便切实地发挥生涯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
第三,养成聆听的良好习惯。
当前,很多学生家长已经对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进行生涯教育引起了高度关注与重视,并在具体的实践中予以开展和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这些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开展生涯教育时大多牢牢地占据着主体性地位,并未关注学生在接受生涯教育时是否在主体性地位方面得到充足的尊重。换言之,这一类学生家长相对关注教育学相关知识内容,且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储备,却不精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家长更加倾向于结合自身生涯规划及其结果进行强制性的教导与灌输,无法较为实际地考虑到学生对生涯教育的理解以及对生涯的规划。因此,在实际立足家庭教育进行生涯教育时,学生家长应当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将生涯教育的主体性地位还给学生,在充分了解学生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引导,而非强制其按照自身意愿进行生涯规划。
3.在家庭教育中开展生涯教育的策略
学生家长大多没有系统地接受过专业化教育学知识及能力培训,实际的教育学相关知识能力方面表现欠佳,同时也无法在充足的生涯教育资源支撑下在具体的家庭教育中开展和落实生涯教育。但是学生家长通过家庭生活可以与学生相处最长的时间,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实际的性格及能力表现,进而以此为基础结合自身生涯规划实际,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家庭教育进行具体的生涯教育。由此,学生家长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及教师进行联系和沟通,明确学校及教师对生涯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丰富自身在生涯教育相关专业化知识能力方面的储备,在相关正确的生涯教育理念支撑下帮助学生在家庭环境下接受生涯规划及生涯教育的补充教育,为其实现更加理想的成长与发展铺平道路。
(1)引导孩子对生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高度关注
对所有的教育教学而言,对象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意愿都占据着较为关键的基础性地位,将会较为直观地影响到教育教学在效率及效果方面的实际表现。在学生家长通过家庭教育开展生涯教育时同样如此,学生家长需要有意识地通过契合学生实际接受习惯和接受兴趣的方式进行生涯教育,以便帮助学生在生涯规划方面形成充足的好奇心和关注,进而助其在生涯规划方面形成主体意识。就其根本而言,生涯教育的实际教育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意识觉醒,进而为其更加主动地做出选择规划人生创造有利条件。在家庭教育的具体语境下也不例外,学生家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对生涯教育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与高度关注。
(2)为孩子实际体验生涯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在学生接受生涯教育时,与之相匹配的有效支撑是必不可少的,在家庭教育语境下同样如此。在通过家庭教育进行生涯教育时,学生家长需要切实地为学生实际体验生涯规划提供较为有力的支撑,针对学校生涯教育中较不充足的体验性生涯教育进行科学补充。具体而言,学生家长可以合理地设置家庭生涯角色分配,帮助学生感受家庭环境下的家庭责任,进而帮助学生切实地把握住人生选择背后的责任,最终为学生实际感受生涯规划关键性创造更加有利的基础性条件,具体可以适当地安排学生参与家务劳动。与此同时,学生家长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测评体验生涯规划过程,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实际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而更加脚踏实地进行生涯规划。
(3)以尊重孩子在生涯方面的真实想法为前提
深入分析生涯规划及生涯目标可以发现,生涯规划及目标代表着个体对自身未来发展变化的期许与想象,因而在家庭教育语境下开展和落实生涯教育时,学生家长应当以尊重学生对生涯规划及生涯目标的设定为基本前提,以便确保学生可以维持较为充足的生涯教育接受兴趣和接受意愿。原因在于学生生涯规划及生涯目标最终作用于其今后的成長与发展,学生家长在开展生涯教育时应当以引导和帮助为主,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表现,围绕学生初步形成的生涯规划及生涯目标状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成为可以实现的具体目标,为学生的生涯规划增添充足的可行性。在此过程中,学生家长应当始终秉承尊重与平等的教育态度,鼓励学生将自身的生涯规划变为实际。
(4)帮助孩子明确做出选择及背后应负的责任
从实质层面出发不难发现,生涯规划是由具体的大量选择构成的,不同的选择不断累积叠加之后就会带领学生走向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因而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开展生涯教育时,学生家长一方面要教导学生更加慎重地在生涯规划中做出选择与取舍,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对自身选择及取舍所应背负的责任,以便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应对生涯规划的具体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状况。在帮助学生明确做出选择所需背负的责任时,学生家长应当身体力行,以便在要求学生为自身选择负责时更具说服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家长还需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选择空间,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良好的责任意识。
(5)帮助孩子维持较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对生涯教育而言,较为关键的能力培养目标在于同步帮助学生在为人及处世两个维度实现良好的发展与成长,而学生在心理及精神方面的健康状况在此过程中占据着较为关键的基础性地位,需要切实地引起关注和重视。对家庭教育语境下的生涯教育而言也是如此,学生家长应当着重关注学生的精神健康状况,确保学生处于较为平和稳定的精神状态,以便帮助学生在良好的精神状态支撑下应对生涯规划落实过程中的诸多现实性状况。不仅如此,良好的心理及精神健康状况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优秀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实践管理能力,需要学生家长切实地通过家庭教育在生涯教育中有所体现。
(6)切实地发挥家长的榜样模范作用
考虑到学生会无意识地模仿和学习家长的言行举止,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落实和开展生涯教育时,学生家长应当先对自身生涯规划状况及表现进行反思和分析,然后結合反思及分析结论进行自我调整,最终通过发挥榜样模范作用引导学生在生涯规划及生涯目标制定过程中学习及模仿。学生家长可以结合自身在生涯规划方面的经历与表现,注重讲述其中的挫折与应对策略,以便引导学生主动模仿或引以为戒。在此过程中,学生家长应当主动承认自身应尽的责任,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在此过程中,学生家长应当以增加彼此间的交流和沟通为主,以便在更加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做出示范。
(7)提升家庭教育的实际水平为生涯教育赋能
考虑到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落实和进行生涯教育对家庭教育本身的教育效率及效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家长在确保和提升生涯教育效能时可以将提升既有的家庭教育水平视为关键抓手,以便确保融合于家庭教育中的生涯教育可以实现符合预期的教育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家长一方面要在家庭教育进行过程中确保适合的教育力度,另一方面也不应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过于溺爱,而是应当切实地确保家庭教育可以处于适度的范围内。只有在宽松适宜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学生家长才可以为以此为基础的生涯教育奠定更加坚实的必要性基础。
(8)评价孩子在生涯教育中的优秀表现
对学生接受基于家庭教育的生涯教育而言,是否可以得到评价和反馈将会较为直观地影响到学生的接受意愿表现,因而学生家长需要切实关注和评价学生在接受生涯教育以及针对生涯规划及生涯目标进行制定时的实际表现。在此过程中,学生家长应当着眼于学生在接受生涯教育过程中的优秀表现,以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为主要评价方向,进而帮助学生维持相对充足的生涯教育参与兴趣和参与意愿。同时,学生家长也不应忽视学生在生涯规划中的失误以及较为不足的表现,而是需要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引导学生了解应当如何改进,而不是单纯地苛责失误及不足表现本身。
4.结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及发展而言尤为关键,家长需要切实地开展生涯教育,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通过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亲子关系。考虑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关键性地位,家长应当切实地在认识生涯教育的前提下,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予以落实和开展,为孩子今后更加长远的成长及发展奠定较为坚实的必要性基础。具体而言,首先,家长需要切实明确生涯教育的现状;其次,家长应当更加深入地把握家庭教育中的生涯教育;最后,家长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更加科学合理地在家庭教育中开展生涯教育,为孩子今后可持续发展赋能。只有更加切实地在家庭教育中开展生涯教育,家长才可以为孩子成长及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家庭环境,助其实现更加长远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郝明星.高中生家庭 “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33).
[2]周琳.新高考背景下提升家庭生涯教育能力的研究——以上海市一所高中家校生涯教育实践为例[J].教育参考,2021(01).
[3]孟凡刚.新高考形势下家庭教育对高中生生涯规划的指导意义[J].教育观察,2018(10).
[4]王蕊. 高中生父母生涯教育及其与心理分离、生涯决策的关系[D].苏州:苏州大学,2015.